简介
经史子集
“经史子集”是中国读书人对经典的一种分类法,简称四部分类法。这种分类方法以《四库全书》为代表,是中国古籍应用最广、最主要的图书分类法。
经史子集分类始于西晋。唐代编订的《隋书·经籍志》,正式确立了经、史、子、集的名称。从此,后世官方和私家编订的图书目录,基本上都采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
居于四部之首的经部,所收录的是儒家经典和后世儒生解说经书的著作,以及帮助古人学习经典的小学类书籍。简单地说,经部包括“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等10类。
史部包括体裁历史类著作。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之下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15细类。
子部包括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这个部类的图书,包含哲学、军事、天文、医药、农业、艺术、饮食以至于阴阳五行、风水、占卜等各方面,成为最庞杂的一个分类,可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5类。
集部则收录历代文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文集以及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这些著作归入经部、史部、子部哪一部都不合适,所以有了集部,“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类。
经学
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涵义理的学问。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
经学始自西汉,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及战乱,致使大量的先秦典籍丢失。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超过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读书人必读的法定经典。汉朝初期儒生就以传习、解释五经为主业,经学自此诞生。
经学研究的工作,主要就是注疏经书。所谓“注”,就是对经书文字的意义等加以解释,但有些注因为太简要或年代久远,因此后人就为“注”再作解释,称作“疏”。除了注、疏之外,其他如“解”、“考证”、“集解”、“正义”等等,名虽不同,但做法大多类似,都是对于经书的一字一句详加研究,希望能了解它真正要表达的意思。经学有“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之分。
谶纬学
所谓的“谶纬”,其实是“谶”与“纬”的合称。“谶”是用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上天的启示,向人们预测未来的吉凶。谶有谶言、图谶等形式,如“亡秦者胡也”就是秦代的一句谶言。“纬”即纬书,是汉代儒生假托古代圣人制造的附会于儒家经书的各种著作。“谶”大概起源于先秦时期,《左传》中就有一些谶语的记载。“纬”则较为晚出,通常认为出现在西汉。后来谶、纬逐渐合流。
“谶纬”主要以古代河图、洛书、阴阳五行以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为依据。在西汉末年时极为盛行,东汉末年逐渐衰落。东汉光武帝刘秀曾以符瑞图谶为起兵制造舆论,即位后非常推崇谶纬,用人施政、重大问题的决策都要以谶纬来决断。汉章帝时还亲自主持了一次大规模的经学讨论会,即著名的白虎观会议。谶纬之学遂渐成为东汉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用人施政、各种重大问题的决策,都要依谶纬来决定;对儒家经典的解释,甚至也要向谶纬看齐。
汉代是谶纬之学最兴盛的时期,后来由于“谶纬”被一些人利用,散布改朝换代的政治预言,如王莽称帝就制作了“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的石碑,利用谶语大造舆论,这些行为威胁到了朝廷的统治,便逐渐被废止了。到了隋炀帝时被正式禁毁。
谶纬充斥着浓重的迷信色彩,很快就从经学中被剥离了出去。不过谶纬中也含有许多天文、历数、地理等方面的古代自然科学知识。
易纬
《易纬》是汉代流行的纬书之一。纬书乃与经书相对而言,“纬者,经之支流,衍及旁义”,班固称圣人作经,贤者纬之,实际上纬书是混合神学附会儒家经义的书,两汉末逐渐流行,东汉称为“内学”。
《易纬》对宇宙发生多有所解释,提出了太易、太极、太始、太索等哲学概念,认为“有形始于弗形,有法始于弗法”,通过卦气的征验,阐述天象与人事的相应关系,特别是自然现象同万物成长、政治兴衰、人体疾病等等关系。特别是《易纬乾凿度》,后人征引最多,对于《周易》之旨有所发明,较他纬更为纯正,但其中亦包含有浓重的迷信怪诞色彩,后来发展成所谓的符瑞应之说。
经部经典
【经部·十三经】
《周易》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易》事实上是集合了古代的《连山》、《归藏》和《周易》,但《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周易》以一套符号系统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两种元素的对立统一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
《周易》本称《易》,由《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构成。目前公认《易经》产生于殷周之际,《易传》则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相差百年之久。相传《易经》是周文王姬昌在82岁时经历七年苦心演绎,创立出来的。整部《易经》由六十四卦组成,每卦六爻,总计有三百八十四卦。每卦有卦名、卦象、卦辞、爻象、爻辞。爻有阴爻和阳爻,分别用“--”、“——”两个符号表示。每一卦都有卦辞,每一爻又附有爻辞。原始的八卦是三爻图,是对自然界八种自然现象的对应。《易经》是由三爻图重叠为六爻图。
《易传》部分共有十篇,又称为十翼,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与再传弟子所作。它是对《易经》的诠释,有十篇,包括:一、彖上传,二、彖下传,三、象上传,四、象下传,五、系辞上传,六、系辞下传,七、文言传(文言是解释二卦经文的言语),八、序卦传,九、说卦传,十、杂卦传。但根据记载,《十翼》的分类方法尚有其他方式,分类方法并未达致统一。到了汉武帝以后,《十翼》被称为《易传》,并被视为《周易》的一部分。
《易经》中的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原始来源是远古时代人们向神灵占卜问吉凶的原始巫术符号,根据需要,每个卦象可以象征许多事物,这样,六十四卦与这八种事物上下排列关系相对应。《易传》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易经》的内涵。从此以后,《周易》中的“经”“传”两部分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从一本单纯的占筮书变成了包罗万象的具有哲学思想的“百科全书”。它既具有中国古人充满智慧的宇宙生成理论、对立统一观和发展变化观,又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进德修善、崇德广业的伦理道德精神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尚书》
《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时它被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叫做《书经》。
《尚书》的写作和编辑年代、作者已很难确定,但在汉代以前就已有了定本。据说孔子曾经编纂过《尚书》,而不少人认为这个说法不可靠。
《尚书》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尧虞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历史约1500多年。它的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军臣谈话记录,由此可以推断作者很可能是史官。《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记载了虞、夏商、周的许多重要史实,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对后世产生过重要影响,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珍贵史料。
《尚书》用散文写成,被文史学家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集。《尚书》按朝代编排,分成《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它大致有四种体式:一是“典”,主要记载当时的典章制度;二是“训诰”,包括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辞;三是“誓”,记录了君王和诸侯的誓众辞;四是“命”,记载了帝王任命官员、赏赐诸侯的册命。《尚书》使用的语言、词汇比较古老,因而较难读懂。
流传至今的《尚书》包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部分。《今文尚书》共二十八篇,《古文尚书》共二十五篇。从唐代以来,人们把《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混编在一起。后来经过明、清两代的一些学者考证、辨析,确认相传由汉代孔安国传下来的二十五篇《古文尚书》和孔安国写的《尚书传》是伪造的,因此被称为《伪古文尚书》和《尚书伪孔传》。
《洪范》
《洪范》是中国古籍中以原始五行说解释自然和社会的重要文献。“洪范”即大法的意思。据说周灭商后,向商朝贵族箕子问管理国家的“大法”。箕子就作了这篇《洪范》,献给周武王。洪范以建立统治秩序为中心,提出治理国家的九条根本大法,称作“洪范九畴”。其中以五行居首,用天象、人事、吉凶、祸福等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比附于“五行”,以论证威福兼施、刚柔相济的为政之道。
《洪范》假托武王与箕子对话,言禹治水有功,上帝授予其“洪范九畴”(大法九种)。其中提出水、火、木、金、土“五行”及其性能作用,主张天子建立“皇极”,实行赏罚,使臣民顺服;又提出“正直”、“刚克”、“柔克”三种治民方法;认为龟筮可以决疑,政情可使天象变化,后来成为汉代“天人感应”思想的理论基础。
《诗经》
《诗经·关雎》《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汇集了自西周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首,所以又称《诗三百》。从汉武帝时起儒家将《诗三百》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因此称为《诗经》。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所录诗歌多来自民间。据说,周朝设有专门的采诗官,采集民歌,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诗经》中大部分诗歌都出于此。另一部分则为公卿、士大夫向周天子歌功颂德所献之诗。
《诗经》所录诗歌时间跨度长,从西周初年(前11世纪)直至春秋中叶(前6世纪)500多年的社会生活,涵盖地域广泛,黄河以北直至江汉流域的都有。汉时,先有鲁、齐、韩三家时,立于学官,后有《毛诗》。《毛诗》盛行后,齐、鲁、韩三家诗先后亡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
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是“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诗经》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广泛流传,是中国几千年来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孔子在《论语》里也有“不学《诗》,无以言”的说法,并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弟子。孔子以后的儒家学派人物,都把《诗》当做教本,传授不绝。虽经秦始皇焚书,但《诗》由于学者的口头传诵,得以流传下来。
《诗经》的来源
《诗经》中诗歌的创作时间,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秦穆公时,绵延500余年。地域几乎包括了整个黄河流域,加上长江、汉水一带,纵横上千里。关于《诗经》的收集和编选,有“王官采诗”和“孔子删诗”之说。
第一种说法是王官采诗说。据《汉书》记载,周天子指派专门的使者在农忙时到全国各地采集民谣,由周朝史官汇集整理后给天子看,以便了解民情。
第二种说法是孔子删诗说。据《史记》记载,据说原诗有3000篇,孔子根据“礼”的标准,筛选出了300篇,整理出了《诗经》。此说不可信。
现在通常认为《诗经》为各诸侯国协助周朝朝廷采集,之后由史官和乐官编纂整理而成的。孔子可能也参加了这个整理过程。
《诗经》的四始六义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一般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诗经的六义主要是指“风”、“雅”、“颂”和“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则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比较常见的篇目如《关雎》、《蒹葭》、《氓》、《七月》等。
对于《雅》,有的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也有的认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雅》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但是没有情诗。常见的篇目如《采薇》、《鹿鸣》、《江汉》、《思齐》等。
《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常见的篇目如《我将》、《有客》、《玄鸟》等。
“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比”则是打比方,“以彼物比此物也”,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通篇用比的。“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周礼》
按《周礼》要求构建的建筑《周礼》是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一部著作,传说为周公旦所著,是古代儒家主要经典之一,与《仪礼》、《礼记》并列,统称为“三礼”,并被推为“三礼”之首,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有学者认为:“研究该书,可知我国各种经济制度之源流。”
《周礼》面世之初,并不受重视。西汉的景帝、武帝之际,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征得一批古书,其中一部名为《周官》。王莽时,因刘歆奏请,《周官》被列入学官,并更名为《周礼》。东汉末,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周礼》是一部通过官制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包括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六官的分工大致为:天官主管宫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周礼》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周礼》作为一部治国纲领,成为历代政治家取法的楷模。《周礼》的许多礼制,影响百代。如从隋代开始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其中的“六部”,就是仿照《周礼》的“六官”设置的。历朝修订典制,如唐《开元六典》、宋《开宝通礼》、明《大明集礼》等,也都是以《周礼》为蓝本,斟酌损益而成。又如“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都城格局,也成为历代帝王向往的楷模。
可以说,《周礼》一书,体大思精,学术与治术无所不包,后儒叹为“非圣贤不能作”。
《仪礼》
《仪礼》是中国古代记载典礼仪节的书,简称《礼》,也被称为《礼经》、《士礼》,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
《仪礼》主要记载了贵族子弟成人、结婚、交往的礼节,以及古代基层组织“乡”,国君、诸侯、大夫等的活动,以及丧葬祭祀的礼节。这些礼节,均为后世社会生活所承袭,影响十分深远。
《仪礼》的材料来源甚古,而且涉及面非常广泛,从冠昏飨射到朝聘丧葬,无所不备,犹如一幅古代社会生活的长卷,对于认识和研究古代社会,不可或缺。
《礼记》
明刻本《礼记》《礼记》也是“三礼”之一,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传为孔门弟子乃至后学者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