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作者为明末清初的朱用纯。朱柏庐(1617-1688),字致一,号柏庐。朱用纯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明朝灭亡之后,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他的著作以《朱子家训》最有影响,三百年来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朱子家训》仅522字,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将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朱子家训》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是古时人们教授儿童学习写作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为清代学者李渔所著。李渔是清初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和作家,著作有《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他仿照《声律启蒙》编写了这本旨在教授儿童作诗的韵书,因为作者字笠翁,所以起名为《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以平水韵的三十个韵部为目,把常见的韵字都组织进了韵语。这些韵语又都是富有文采的符合格律的对子。该书的特点是辞藻丰富、优美,曲故众多。熟读《笠翁对韵》对孩子遣词造句、作诗、对仗都有很大的帮助。
《格言联璧》
《格言联璧》为山阴金先生所著,金先生为清代学者,真实姓名和生平不详。他所编《格言联璧》一书,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有关至理格言,按当时人的阅读习惯分为十类,以类编次,计有“学问”、“存养”、“持躬”(附“摄生”)、“郭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凡所应有,无所不包。各类之间,并非经纬分明,而是有所交错,但都以“修己、行仁、省躬、察物”为主旨。
本书意在于用圣贤先哲的至理格言鞭策启迪童蒙,使孩童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努力进取,成为于国于家有用的人。该书每一条事理内涵丰富,广博精微,言有尽而意无穷,先哲的聪明智慧和无限期望尽在这连珠妙语之中。因而其成书问世后即为宫廷收藏,流传民间,远播海外,成为影响深远、读者众多、历久不衰的蒙学读本。
国学典故
人面桃花
典出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博陵名士崔护进京赶考落第,心情郁闷,便在清明节这天到城南踏青。途中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环绕,景色宜人。适逢口渴,他便叩门求饮。不一会儿,一位美女打开了门。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门已锁闭。他怅然若失,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以后,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来表达爱恋的情思。
三迁之教
典出汉刘向《列女传》。孟子小时候,随母亲住在墓地附近,经常模仿送葬者哭丧,孟母认为这种环境不适合孩子成长,就把家搬到集市。但孟子又跟着学商人做生意的样子,自吹自夸。孟母又带着孟子迁居到学堂附近,学堂的读书声吸引了孟子,从此开始学习礼节,变得懂礼貌,爱读书了,后来成为一个思想家。
大笔如椽
典出《晋书·王殉传》。王殉做了一个梦,醒来后,他对家里人说:“我梦见有人送我如同椽子那样的大笔,看来有大手笔的事情要我做了。”王殉的预言马上成为事实。就在这天上午,晋孝武帝突然死去,由于王殉文笔出众,朝廷要发出的哀策、讣告和孝武帝的谥议等,全都交给他起草。这种殊荣是历史上少见的。
后来就用“大笔如椽”形容著名的文章,夸赞别人文笔雄健有力或文章气势宏大,也指有名的作家。
韦编三绝
典出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他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都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看。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后来就用“韦编三绝”形容读书非常刻苦。
不越雷池一步
典出晋庾亮《报温峤书》。雷池位于长江水道要冲,扼黄梅、宿松、太湖内河航运的咽喉,形势险要,故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历阳(今安徽和县)镇将苏峻叛乱,举兵进犯建康(今南京)。江州刺史温峤欲领兵东下,中书令庾亮恐荆州刺史陶侃乘虚而入,在《报温峤书》中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这个成语原意是要温峤坐镇防地,不要越过雷池去京都。现指做事不敢超越一定的界限、范围。
不为五斗米折腰
典出《晋书·陶潜传》。晋朝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督察。这位督邮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他要动身时,县吏却拦住他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他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不献媚。
叹为观止
典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春秋时,吴公子季札出使鲁国,鲁国用舞乐招待他。季札看到舜时的《韶》舞,十分赞美,感叹说看到这里就够了(“观止矣”),其他的就不必再看了。
后来用“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过江之鲫
典出《晋书》。西晋末年,中原陷入战乱之中,西都城洛阳被攻破,当时琅琊王司马睿所辖的江东成为中原战乱的避难所,中原名士纷纷渡江来到江南。每天南渡的人如同鲫鱼一样多,当时有人说“过江名士多于鲫”。后用以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
执牛耳
典出《左传·哀公十七年》。当时各国诸侯订立盟约,必须举行“歃血为盟”的仪式:先将牛耳割下取血,并将牛耳放在珠盘上,由主盟者执盘,当时便称主盟者为“执牛耳”。主盟者率先将祭拜过天地神灵的牛血涂在口上,与盟者接着相继歃血,表示彼此之间有天地神灵为鉴,要坚守盟约,要言而有信。倘若有违约者,必将遭受神灵的惩罚,最终将像牛一样死亡。
后来“执牛耳”就泛指在某方面居于领导地位的人,也用作“第一”的代名词。
先发制人
典出东汉班固《汉书·项籍传》。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会稽太守殷通也蠢蠢欲动,请有威望的项梁商量起义事宜。项梁听殷通说“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就反客为主,叫项羽杀了殷通,自立为会稽太守,然后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宣布起义反秦。
后用“先发制人”形容处事居于主动地位,首先作出应对。
名落孙山
典出宋朝范公偁《过庭录》。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孙山的书生。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同到京城参加举人的考试。放榜的时候,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那位同乡的儿子,却没有考上。
后来,同乡来问孙山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于是随口念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他的意思是说:“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
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
米珠薪桂
典出汉朝刘向《战国策·卷十六楚三》。苏秦前往楚国,过了三日,才见到楚王。面谈既毕,便欲辞行。楚王说:“我听说先生大名,如听说古代贤人。今先生不远千里来见我,何不盘桓数日?”苏秦回答说:“楚国的粮食贵于宝玉,柴木贵于桂树,见通报者如见鬼一样难,见大王您如同见天帝一样。如今我把玉当做粮食,把桂花树当做柴木,多亏了鬼才见到天帝。”楚王知道苏秦是在发牢骚,便说:“请先生暂时在宾馆休息,我听懂了您的意思。”
后来就用“米珠薪桂”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困难。
运斤成风
典出《庄子·徐无鬼》。楚国的国都郢有两个人,一位叫郢人,另一位叫匠石,他们两人有一套绝技:郢人在鼻尖上用白粉涂上苍蝇翅膀似的薄薄一层,匠石能用斧子把这层白粉轻轻削去。匠石在表演这套绝技时,态度从容,抡起大斧,顺着郢人的鼻尖削下。只听得斧子在空中“呼”的一声,白粉就完全被削掉,而郢人的鼻子却丝毫不受损伤,郢人也脸不变色,若无其事。
宋国的宋元君得知此事,感到很惊奇,想亲眼看看。他托人找到匠石,恭敬地请了来。不料匠石说:“对不起,现在没法表演了,因为我的好朋友郢人已经去世,我失去了表演绝技的唯一伙伴了!”
后来就用“运斤成风”形容技艺精妙高超,出神入化。
余音绕梁
典出《列子·汤问》。春秋时韩国有一位善歌者韩娥。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临淄的雍门卖唱筹资。韩娥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轰动全城。唱完以后,人们还意犹未尽,不肯散去。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韩娥,请她再来演唱。可是旅店老板却对韩娥很不礼貌,韩娥很伤心。于是韩娥演唱时,便很悲伤。人们听后都被感动得流下泪来。韩娥唱完以后两三天,似乎还有遗留的歌声,在屋梁间缭绕飘荡,一连三天,大家都难过得吃不下饭。当人们听说韩娥已经出城离去时,立刻派人去追,苦苦挽留。韩娥拗不过百姓的要求,便回来为大家继续演唱了一首高兴的歌。听众很高兴,几天来的悲伤情绪一扫而空。
《列子·汤问》在描写这一情节时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从此,人们称赞歌声或音乐的美妙,余音不绝,就用“绕梁三日”比喻。
丧家之狗
典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郑国与弟子走散了。有人告诉孔子的弟子子贡:“东门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然而自腰以下还不到禹的三寸,憔悴颓废的样子好像一条丧家之犬。”子贡来到东门果然找到了孔子,把那个人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孔子。孔子欣然笑道:“外形上的描写,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说我像丧家之犬,他说的是对的!”
后来“丧家之狗”就成了对丧魂落魄、无家可归的人的一种比喻。
狗尾续貂
典出《晋书·赵王伦传》。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儿子司马衷继位。他对朝政一窍不通,大权落到贾后手里。贾后生性凶狠狡诈,赵王司马伦以此为借口带兵冲入宫廷,杀死了贾后,自封为相国。司马伦为了笼络朝臣,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于是大封文武百官。等到一切就绪后,又废掉晋惠帝,自称皇帝。当时规定,王侯大臣都戴用貂尾装饰的帽子,由于司马伦大肆封官晋爵,貂尾一时不够用,只好用狗尾来代替。人们就据此编了两句民谣:“貂不足,狗尾续。”用来讽刺朝廷。
后来,人们用“狗尾续貂”表示续作不佳。
南柯一梦
典出唐朝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淳于棼醉后梦入大槐安国,官任南柯太守,二十年享尽荣华富贵,醒后发觉原是一梦,一切全属虚幻。后人因此用“南柯一梦”借喻世间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空梦,现在常比喻为一场空欢喜。
食言而肥
典出《左传》。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大臣叫孟武伯,他最大的毛病是说话不算数。有一天鲁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不喜欢另一位大臣郭重,便故意问他:“先生怎么越来越胖了?”鲁哀公听见了,说:“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胖起来呀!”
后来用“食言而肥”形容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
哀梨蒸食
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晋朝时期,金陵哀仲家种的梨味道鲜美,入口便化,但一蒸就会变味。大将军桓温每对人不满,便说:“你得到哀家的梨,能不能不再蒸了。”讥笑对方愚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典出《史记·李将军列传》。西汉名将李广英勇善战,历经汉文帝、景帝、武帝三朝,立下赫赫战功,匈奴单于都很敬佩他,但是朝廷并没有重用李广。由于受到排挤,李广60多岁的时候被迫自杀。当时无论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都为他痛哭。司马迁称赞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后来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
推敲
典出唐韦《刘公嘉话录》。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有一次,他骑着驴在大街上边走边琢磨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结果他一不小心就闯进了大文豪韩愈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原委说了出来。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他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就成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得意忘形
典出《晋书·阮籍传》。魏晋时期的文学家阮籍,因为魏国灭亡而隐居山林。他狂荡无羁,别人形容他喝酒时爱吹口哨,高兴时好像忘记自己的存在,发疯似狂,忘乎所以,人们称他“当其得意,忘其形骸”。
后来就用来比喻高兴得忘记了自身形体的存在。
梁上君子
典出《后汉书·陈寔传》。汉朝人陈寔秉心公正为人表率,人们若有争论是非,就到他那里求个公正判断,他一定据理详细说明对错,当事双方都没有什么异议。有人甚至说:“情愿被官府惩罚,也不愿被陈先生说不是。”有一次,有个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严肃地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励。干坏事的人不一定天生就坏,只是长期习惯了,才逐渐变得这样。屋梁上的这位君子就是这样的!”小偷非常惊恐,从房梁跳到地上,向陈寔叩头请罪。陈寔告诉他说:“看你的样子,不像是个坏人,你这样干也是被穷困所迫,应该赶紧改掉自己的坏毛病,重新做个好人。”说完他还吩咐人送给小偷两匹绢。从此以后全县盗贼绝迹。
后来就用“梁上君子”称呼偷拿别人东西的小偷。
归马放牛
典出《尚书·武成》,原文为“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周武王消灭殷纣王后,表示武事已经完成,要重视文教政令了。他研究了殷代可以取法的政教,作为自己治理国家的参考,同时把过去征战用的马牛放归华山的南坡和桃林的原野上,表示从此不再从事军事活动。后来用“归马放牛”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