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大多与劳动人民接触,比较了解民间疾苦,对权贵不献媚,为官则体贴百姓,甚至不惜罢官。他们为人玩世不恭,卖画时不肯卖给附庸风雅的盐商,也不肯给达官下笔。
“扬州八怪”在艺术上不愿重复前人的路,要独辟蹊径,自立门户,创造出“掀天揭地之文,震雷惊雨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不追随时俗,风格独创,使人倍感新奇,以之为怪,正如郑燮所言:“下笔别自成一家,书画不愿赏人夸。颓唐偃仰各有态,常人笑我板桥怪。”
他们的绘画题材都是一些平凡的东西,但是“扬州八怪”有着异于常人的审美情趣,往往使平凡的题材,变得富有意境,他们常画梅兰竹菊来表现自己,他们要求表现出梅的“傲骨”也要画出石的“坚贞”。
他们在绘画上的共同特点,均以奔放的笔调,直抒胸臆,强调在笔墨上的个性表达、生机勃勃,不受成法拘束,自由地构思,恣肆狂放地用笔,富于大胆的创新,在当时摹古之风盛行的画坛,显得尤为珍贵。
文房四宝
笔
我国的书写用笔起源很早,夏商时期就已经有原始的笔了。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已经制作和使用书写用笔了。那时笔的名称繁多:吴国叫“不律”,燕国叫“弗”,楚国叫“幸”,秦国叫“笔”。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笔”就成了定名,一直沿用至今。传说,现在所用的毛笔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大将蒙恬发明的。据说蒙恬有一次到野外打猎,猎物中一只兔子的尾巴沾着血水在地上画出了弯弯曲曲的痕迹,蒙恬受到启发,便用兔毛插在竹管中,用来写字。这就是最早的毛笔。
古笔的品种较多,从笔毫的原料上来分,就有兔毛、羊毛、貂鼠毛、鼠须、鼠尾、檀、狼尾、狐毛、獭毛等。从性能上分,则有硬毫、软毫、兼毫。从笔管的质地来分,又有水竹、紫檀木、鸡翅木、檀香木、楠木、花梨木、象牙、犀角、牛角、麟角、玳瑁、玉、水晶、琉璃、金、银、瓷等,不少属珍贵的材料。
墨
墨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墨的世界并不乏味,而是内涵丰富。
墨分“松烟墨”和“油烟墨”两种。松烟墨以松树烧取的烟灰制成,特点是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多以动物或植物油等取烟制成,特点是色泽黑亮,有光泽,最常见的桐烟墨,坚实细腻,具有光泽。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墨。
墨不仅是挥毫泼墨的必需品,而且也是文人雅士把玩的珍品。这些墨,或署有墨家名款,或署制者名款,其选料精致,亦属收藏中的上品。
纸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经为历史上的文化传播立下了卓著功勋。
书画一般用的是宣纸。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用之写字则骨神兼备,用之作画则神采飞扬,是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书画家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再加上它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
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历代名画记》、《新唐书》等。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此外,泾县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也生产这种纸。到宋代时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纸业逐渐转移集中于泾县。当时这些地区均属宣州府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也有人称泾县纸。
据民间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蔡伦死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造纸,很想造出一种洁白的纸,好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情。后在一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经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缕缕长而洁白的纤维。孔丹欣喜若狂,取以造纸,经反复试验,终于成功,这就是后来的宣纸。
砚
砚,也称“砚台”,被古人誉为“文房四宝之首”。因为墨须加水发墨始能调用,而发墨之石即砚。砚有陶、泥、砖瓦、金属、漆、瓷、石等质地,最常见的还是石砚。著名的石砚有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的歙砚、山东鲁砚、江西龙尾砚、山西澄泥砚。砚台的讲究是:质地细腻、润泽纯净、晶莹平滑、纹理秀色、易发墨而不吸水。有的有乳,有的有眼,有的有带,有的有星,大约产于有山近水之地为佳。如端砚产于广东斧柯山中,散布在江边端溪之渚坑中。有的精品砚已不实用,以其名贵只能作古董观赏、珍藏,而舍不得濡水发墨了。砚的名贵,有以石质贵者,有以制作贵者,有以名人用而贵者等等。
书家不但应懂得用砚,还应会养砚。砚也需要滋润,平时需要每日换清水贮之,前人称之为“养研”。水不能储旧,而必须加新。如不小心沾上油污,洗时可用莲蓬或旧茶叶刷涤。加水以微温为好,切勿以滚水加之,以防爆裂。
篆刻
篆刻
篆刻,就是用刀代笔,在印材上按照已经写好的书法,或者画好的图像,进行刻写。它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具有实用和欣赏的双重价值,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篆刻最常用的字体是篆书,所以被称为篆刻。篆刻的材料有水晶、玉、金属、兽角、竹、木、石料等。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石料。
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我们现在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形态,篆刻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而此治印之学也有人直接称为“刻印”、“铁笔”、“铁书”、“刻图章”等。
篆刻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的完美结合,一方印中,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是“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运刀法
篆刻的刀法犹如书法的笔法,是篆刻艺术的表现方法之一。明朱简《印章要论》指出:“刀法者,所以传笔法者也。刀笔浑融无迹可寻,神品也;有笔无刀,妙品也;有刀无笔,能品也;刀、笔之外而有别趣者,逸品也”。
篆刻的刀法基本上有冲刀和切刀两种,此外还有双刀法和单刀法等。
“冲刀”是沿着笔画向前推进的犁割方法。切刀法是刀刃在印面上一刀接一刀切割运行的方法。
冲刀和切刀是两种不同的刀法,所取得的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冲刀的线条酣畅淋漓,劲挺明快,切刀则稳健凝重,峻峭苍润。
徽派
徽派篆刻是兴起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一个篆刻流派,以休宁何震等篆刻名家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徽州印人群体,人称“徽派”,促成徽州篆刻的高潮。徽派加强了对秦汉印长处的吸取,篆法简洁,章法平正。刀法多采用冲刀,线条凝练。徽派创始人何震,字主臣、长卿,号雪渔,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的篆刻风格古朴端庄,刀法、结构都有独到之处,与著名篆刻家文彭(号三桥)齐名,并称“文何”,驰名于世。
清代康乾时期,歙县程邃、马慰祖、胡长庚、汪肇隆等“歙中四子”,大胆创新,自成一家,他们大胆地在刀工、结构上加以革新,用大篆入印,古朴整洁,别出心裁,具有启迪开宗的作用,堪称徽派篆刻的主要代表。
清朝晚期,黄士陵以其深厚的金石学修养,摒弃几百年来印家以切刀法模仿烂铜印,追求古拙残破美的传统习惯,自立新意,自成风格,从篆刻艺术界脱颖而出,创立了“黟山派”,影响了后来的易大厂、乔大壮、王福庵、李尹桑,乃至齐白石等一大批书画印名家,使徽派篆刻走向了新的兴盛期。
皖派
邓石如(1743—1805),名琰,字顽伯,别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安徽怀宁人,清乾隆时的书法家、篆刻家,精四体书。其篆刻广泛吸收商周以来金石文字精华,并着重研究古代碑头篆额、瓦、砖、器等文字的结构笔意,与小篆的体势一同入印。刀法得力于书法功夫,苍劲奇古,流利清新,集众美之长,自成风格,世称“邓派”。后继者吴熙、徐三庚等,讲究篆势,善于变化,运刀如笔,清新流畅,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因为他们都是皖人,所以被称为“皖派”。
浙派
浙派篆刻又称“浙江印派”,历史上著名篆刻流派之一。清代乾隆年间由丁敬在钱塘(今杭州)开创,孔云白的《篆刻入门》说:“当徽派盛行之际,有西泠丁敬突起,乃夺印坛盟主之席,开千五百年印学之奇秘,世称浙派之始祖。”浙派用刀多采切刀法,线条粗犷,运刀任意不羁,给人老辣痛快的感觉。
丁敬是浙江钱塘人,他的书法篆刻艺术风格主要继承了何震和程邃。他博采众长,并系统学习了秦汉两代书法篆刻。丁敬治印糅掺隶书的笔意,并非常讲究刀法。丁敬擅长用刀法来表达书法中的笔意,刻画方中带圆,古拙质朴,苍劲雄浑,别具一格。
清代中后期,丁敬之后的诸多篆刻家学习汲取并继承了丁敬的艺术风格和追求,以及他的刀法,蔚为浙派。其中杰出代表有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并尊为“西泠八家”,此八家亦均为浙江杭州人。
浙派崇尚秦汉玺印,刀法上成功地应用涩而坚挺的切刀,来表现秦汉风貌,以其古朴雄健的风格有别于皖派诸家的柔美流畅,所以有“歙(皖派)阴柔而浙(派)阳刚”的评论。浙派篆刻在篆刻史上影响深远,前后延绵有二百余年,并至今影响深远。
西泠八家
“西泠八家”是指丁敬、蒋仁、奚冈、陈豫锺、陈鸿寿、赵之琛、钱松、黄易等八人,他们是著名篆刻流派“浙派”的代表,兴起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浙派篆刻由丁敬创始,继起的有蒋仁、黄易、奚冈等人。黄易是丁敬的学生,蒋仁和奚冈也都师法丁敬,四人的篆刻风格比较接近,但又各具特色,蒋仁以朴拙取胜,黄易和奚冈则以秀逸著称。因为他们都是杭州人,所以后世合称为“西泠四家”。后又有陈豫锺、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继之而起,由于他们都是浙江杭州人,被称为“后四家”,和丁敬等人,合称“西冷八家”。
在“西泠八家”的八个人中,丁敬、蒋仁、黄易、奚冈四个人的篆刻基本还是吸收汉印那种自由、活泼的风格,应该说他们地道和纯真的程度也非常的明显。而后四家的陈豫锺、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人的篆刻虽然总体还是沿袭前人的风格,但细微之处还是有所变化。
音乐
五音十二律
音律是中国古代关于音乐的一门学说,并且认为音律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古代的音律分为五音和十二律。
五音是指宫、商、角、徵、羽。其中宫属喉音,五行为土,为五音之首,其音极长、极下、极浊;徵属舌音,五行为火,其声次高、次短、次清;商属齿音,五行为金,其声次长、次下、次浊;羽属唇音,五行为水,其声极短、极高、极清;角属牙音,五行为木,其声于长短高下清浊之间。五音又分阴和阳,一变而为十,即太宫、少宫,太商、少商,太角、少角,太徵、少徵,太羽、少羽。
律本来是用来定音的竹管,古人用十二个不同长度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以确定乐音的高低,所以这十二个标准音也就叫做十二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在十二律中,以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为阳,称六律,又称阳律;以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仲吕为阴,称六吕,又称阴律。两者合称为律吕,后来作为音律的统称。
教坊
教坊是掌管宫廷音乐的官署,最早出现在唐代。唐高祖设教坊,隶属太常寺,专门管理雅乐以外的乐舞百戏。唐玄宗认为太常寺是礼乐之司,不应该管理倡优杂伎,就将教坊从太常寺中分出来,“凡祭祀、大朝会,则用太常雅乐;岁时宴飨,则用教坊乐部”。从此,教坊与太常寺各司其职。教坊专管雅乐之外的音乐、歌、舞等的教习、演出等事务,而太常寺则专管祭祀礼乐。教坊在唐代曾经盛极一时,自安史之乱后,才走向没落。
到了宋代,沿袭唐朝的制度,仍旧设置教坊,但由于程朱理学的兴起,上层社会不再重视本非“雅乐”的百戏杂伎,教坊与盛唐比较,已不成规模。演出百戏杂伎的官方艺人不够时,就雇民间艺人充当。宫廷供奉与民间艺人的界限逐渐消失。明代设教坊司,隶属于礼部,主管乐舞和戏曲,到了清代,雍正皇帝将教坊司改为和声署,从此教坊就不存在了。
中国十大古典乐曲
一、高山流水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据文献记载,《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此曲最初刊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谱》。该书在解题中写道:“《高山流水》本只一段,至唐分为二同曲,不分段落。宋代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
二、广陵散
又名《广陵止息》。现存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据该书编者称:此谱传自隋宫,历唐至宋,辗转流传于后。《广陵散》的题材源于古代的《聂政刺韩王曲》。聂政是战国时期韩国人,他的父亲为韩王铸剑,误了期限,为韩王所杀。聂政为父报仇,谋刺失败后,逃入深山刻苦学琴,十年后练成绝技,漆身吞炭,改变音容,再度混入宫中,利用弹琴的机会刺死了韩王,实现了多年的愿望,自己也为此而死。“广陵”的意思是流传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地区的琴曲,“散”即操、引、曲的意思。
此曲之所以能跻身十大古曲之一,还得部分归功于嵇康。魏末著名琴家嵇康因反对司马氏的专政而惨遭杀害,在临刑前嵇康从容弹奏此曲以为寄托,弹奏完毕他叹息道:“《广陵散》于今绝矣!”之后《广陵散》名声大振。
三、平沙落雁
明代称本曲为《雁落平沙》。乐谱最早刊于《古琴正宗》琴谱集。《平沙落雁》的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天闻阁琴谱》中写道:“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者也。”《平沙落雁》虽然出现较晚,却是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有近百种琴谱刊载此曲。它之所以流传甚广,除了曲调流畅、动听之外,还因为它的表现手法新颖、别致,容易被听众理解。
四、梅花三弄
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是中国古典乐曲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早在唐代就在民间广为流传。乐曲前半阕奏出了清幽、舒畅的泛音曲调,表现了梅花高洁、安详的静态;急促的后半阕,描写了梅花不屈的动态。前后两段在音色、曲调和节奏上截然不同,有着鲜明的对比。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芳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是一首充满中国古代士大夫情趣的琴曲。《枯木禅琴谱》说:“曲音清幽,音节舒畅,一种孤高现于指下;似有寒香沁入肺腑,须从容联络,方得其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