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全知道
47611400000054

第54章 传统艺术(7)

晋隋以来有此笛曲,为东晋大将桓伊所作,后经唐代琴家颜师古改编为琴曲,流传至今。梅花傲霜高洁的品格,是古今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常为人们用以隐喻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明杨抡《伯牙心法》记载:“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徽云尔。”琴曲中采用完整重复三段泛音的写法不多见,“故有处处三叠阳关,夜夜梅花三弄之诮。”

五、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为琵琶曲,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其感人如此。”《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六、夕阳箫鼓

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在演奏中运用了各种琵琶技法。在曲式上,用扩展、收缩、局部增减和高低音区的变换等手法展开全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赞颂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此曲流传甚广,是琵琶古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后来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更名为《春江花月夜》,成为最广为人知的中国传统音乐。

七、渔樵问答

此曲为一首古琴曲。乐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出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乐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渔樵悠然自得的神态。正如《琴学初津》中所述:“《渔樵问答》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八、胡笳十八拍

古琴曲《胡笳十八拍》是根据汉代以来流传的同名叙事诗而创作的琴曲,是我国音乐史上一首杰出的古典名曲。原诗作者传为蔡文姬,其音乐为唐人传谱。

“胡笳”原来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它音量宏大,用于军乐以壮声威。《胡笳十八拍》所反映的主题是著名的“文姬归汉”的故事:汉末战乱中,蔡琰(蔡文姬)在匈奴流落达十二年之久。她虽身嫁左贤王为妻,然而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舍不得离开两个孩子,还乡的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

全曲共十八段,运用宫、徵、羽三种调式,音乐的对比与发展层次分明,分两大层次,前十来拍主要倾诉作者身在胡地时对故乡的思恋,后一层次则抒发出作者惜别稚子的隐痛与悲怨。乐曲以十分感人的乐调诉说了蔡琰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抒写了主人公对祖国、对故土的深沉思念及骨肉离别的痛苦感情,被郭沫若称道为“是一首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

九、汉宫秋月

此曲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为筝曲,另一为二胡曲,由刘天华先生所传。本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筝曲演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二胡曲则速度缓慢,用弓细腻多变,旋律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音乐时断时续,加之各种复杂技法的运用,表现了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

十、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两首高雅的歌曲名,即《阳春》和《白雪》,是由楚国著名歌舞家莫愁女(姓庐,名莫愁。郢州石城,今湖北钟祥人)在屈原、宋玉的帮助下传唱开来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关于“阳春白雪”的故事,《宋玉答楚王问》上写道:当歌手唱《下里巴人》时,国中和者数万人。后又改唱《阳春白雪》,因为曲高和寡,只有几个人跟着唱和。

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一首著名的法曲。传说是开元年间由唐玄宗李隆基创作的。它描写了唐玄宗向往神仙而去月宫见到仙女的梦境,其舞、其乐、其服饰都着力描绘虚无缥缈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女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诗人白居易在元和年间见到当时宫廷里表演此曲时,舞者“不着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缨累累佩珊珊”,俨然是一副道家仙女的打扮。其舞姿也是“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抑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微之》),意境宛如神话中的月宫。

《霓裳羽衣曲》乐谱早已散失,只有个别片段还保存在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里。据中唐诗人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和微之》的记载,全曲共分三十六徧(段),由散序(六徧)、中序(十八徧)、曲破(十二徧)三部分组成。

昆曲

昆曲是我国乃至世界最为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原名“昆山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发展起来的。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曲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曲以大都白话为主。后来北曲发展成为京剧,南曲流传至今。

古琴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琴属于八音中的丝,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深具东方文化特色。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元王振鹏《伯牙鼓琴图》。自古就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可以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厘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征周天365度),宽约六寸(20厘米左右),厚约二寸(6厘米左右)。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象征天圆地方。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

古琴的造型精美,音色圆润清脆,音响细腻,丰富多变。古人演奏古琴,非常讲究。演奏之前,要沐浴更衣,点上香柱,然后双腿盘坐,把琴放在腿上或桌上演奏。鼓琴时,用左手拨弹琴弦,右手按弦取音,演奏时完全靠琴徽标记,音准要求非常严格。

古琴历来被文人阶层重视,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路。古琴,“琴者,情也;琴者,禁也。”魏晋时期的嵇康曾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临刑前弹奏的《广陵散》成为其生命的绝唱。

编钟

编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编钟出现在商代,兴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自宋以来渐渐衰退。

钟在古代“八音”分类法中属金部,成组的钟称为编钟,因为能奏出歌唱一样的旋律,所以也有“歌钟”之称。它是依钟的大小不同而有次序地悬挂在木质钟架上,多为青铜制造,也有石制和陶制。钟柄空心与钟体内腔相通,钟体饰有兽面条纹或花纹。用木槌敲击发音,音色清脆、悠扬,穿透力强。《诗经》中有“鼓钟钦钦,鼓瑟鼓琴”之句。

古代编钟常用于宫廷雅乐,每逢征战、宴会、祭祀,都要演奏编钟。它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唱、舞蹈伴奏。古时,编钟是统治者专用的乐器,也是反映名分、等级和权力的象征,只有在天子、诸侯行礼作乐时方能使用,即“钟鸣鼎食”。

埙为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形似梨,用陶土烧制而成,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大部分是二音孔和三音孔,至殷商时期的五音孔陶埙已能吹奏七声音阶和部分半音,声音古朴淳厚而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