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全知道
47611400000063

第63章 政治职官(4)

辽代州的长官为节度使,或观察使、或团练使、或防御史、或刺史等。县的长官为令。

明代省的下一级政区为府,府的地位相当于汉代的郡、唐代的州。府的长官称知府,京府则称府尹。州有两种:一种是直隶州,与府同级;一种是散州,与县同级。州的长官称知州,县的长官称知县。

清代的地方行政大体沿袭明制而略有不同。在省一级,正式以总督或巡抚为最高长官。总督、巡抚并称封疆大吏,或称疆臣、疆吏、岳伯。乾隆时,管辖府、州的高级行政长官通称道员,别称道台、观察。清代在新开发地区又创设厅的建置,其长官为同知或通判。

佐官、属官和胥吏

佐官、属官或胥吏都是协助长官处理各种具体事务的官员,有点类似于现代的公务员。

佐官是辅佐长官的官员,有点像现在的秘书或智囊。秦汉从中央到地方的官署大都设置丞,为最重要的佐官。魏晋南北朝时,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等部门的佐官或属官多称郎、侍郎、郎中、员外郎等。秘书省有秘书郎、著作郎、校书郎等。

属官是长官的下属官员。宋代在州、府衙门里设置通判,即共同处置政务之意。宋宫廷中有一种供奔走使令的吏役,称为快行,也叫快行家。在内外衙署,又有叫做孔目、押司的吏职。

而“吏”则是具体经办事务的人员,不属于官这个阶层。明清地方官府衙门的吏役有所谓“三班六房”。三班指快、壮、皂,为杂役,专管缉捕;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六房,是办理具体事务的书吏。从督、抚到州、县,还要聘请若干有学识的人才,帮助自己处理各种事务,称为幕僚(胥吏),也称为幕客、幕友、幕宾、师爷等。比如清朝的师爷就是这种性质。

试官、加官和赠官

试官就是考察官员,也就是没有正式任命的官员。汉代职官制度有规定:职官初任都要试用一年,称守。武则天时代,为了选拔官员,她就放手给人官做,从中选拔优秀的人才。当时,不管是九品以下的官吏,还是普通的百姓,都可以通过他人推荐,或者地方推荐,甚至自己推荐,请求做官或升官,做“试官”,也就是“试用之官”。加官是在原有官职之外加特定官号和增加新的职务以示尊崇。

唐代加官、加职、加衔等制度运用得非常普遍。唐代无固定的加官称号,凡在正式官职之前加“检校”二字的,一般都是加官。

宋代的加官是指殿、阁大学士、学士、直学士、待制等荣衔,通称为侍从官。官员以加学士等衔号为荣。如包拯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

赠官是指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或官职。比如明朝洪武年间赠指挥使丁德兴为都指挥使,再赠济国公。

太师、太傅和太保

周朝立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为辅弼国君之臣。太师又名太宰,为西周时所设置,历朝相袭。太师一般为军队统帅兼执政大臣,如吕尚官为太师,既是武王伐商的最高统帅,又为执政大臣。后来成为一种表示尊崇的虚衔,如宋代的赵普、蔡京等都曾加太师衔。

太傅为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最早为周代设置,为辅弼天子之任。汉代重新设置,地位仅次于太师。历代沿置,多用为大官加衔,无实职。太傅还是辅导太子的东宫官,西汉起称为太子太傅,后亦用作虚衔。

太保原为周朝官名,春秋时晋国设置,为国王辅弼官之一,战国后废。西汉吕后元年(前187年)复置,金印紫绶,以王陵、审食其等任之,后废。哀帝元寿二年(前1年)又复置,以孔光出任此职,位在三公之上。东汉亦置此官,掌善导,无常职,刘秀命卓茂任之;卓死,省去此官。其后新帝初即位,又设“太傅,录尚书事”,如赵熹、陈蕃、胡广等均任过此官,赵等死,即废去此职。

在明仁宗之后,太师、太傅、太保多用来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际官职。另外,太师、太傅、太保也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的简称,称为“东宫三师”,都是辅导太子的官员,一般由位高权重的大臣兼任,也有专任者。后来,东宫三师也逐渐成为加官的虚衔,不一定给太子上过课。被授予者荣耀万分,被人尊称为“宫保”。如清朝中期曾经担任陕甘总督的著名武将杨遇春,就曾先授太子少保,后晋太子太保,死后又晋太子太傅。清朝光绪年间的四川总督丁宝桢也是“宫保”,他家的一道传统菜肴从“宫保府”传到民间,就被称为“宫保鸡丁”,为大家所熟悉。

司空、司马和司徒

司空,西周始置,春秋战国时各国亦多置之,用以掌管工程。宋国因武公名司空,曾改名为“司城”,西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性质与以前司空不同。哀帝恢复御史大夫之名,不久又复为大司空。东汉光武帝置大司空,旋去“大”字称司空。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罢司空,改设御史大夫,其职掌一如司空。晋有司空,为“八公”之一,地位特高,但往往作为权臣之加官。南北朝沿设。隋唐虽设司空,为三公之一,但仅是一种崇高的虚衔。宋代亦以司空为大官之加衔。辽、金相沿,元以后废。大司空也常作工部尚书的尊称。

司马,掌管军事之职。大将军所属军队分为五部,各置司马一人领之。在战国时期,晋军首先特设“司马”一职,专门纠察队列秩序。各个朝代均有司马之职,但是职位有所不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魏晋南北朝,诸将军开府,府置司马一人,位次将军,掌本府军事,相当于后世的参谋长。隋唐时司马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司徒,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金文多作“司土”,与司马、司工(即司空)合称“三有司”,是管理土地、人民的官,与后世的户部尚书相当。春秋时沿置。

太尉

太尉是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最早为战国时秦国设置,掌管赏罚爵禄。西汉时为最高武职,是皇帝在军事上的最高顾问,或者临时出任军事统帅,平时并不直接领兵,故带有虚位性质。武帝时以贵戚为太尉,一变过去由力战武功之臣充任太尉的惯例,而又和丞相同等,这也和西汉早期有所差别。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为三公之首,管军事,自隋以后,便逐渐演化成优宠宰相、亲王、使相的加官、赠官。元不常置。明朝时废除。

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为秦代首先设置,为丞相的副手,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沿袭秦制,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秩中二千石。西汉丞相位缺,常有御史大夫递补,职务类似后来的尚书令。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仿古制设三公,改大夫为大司空,东汉又改为司空。大司空(司空)不在御史台。“侍御史之率”的名义改属中丞。晋以后多不置御史大夫。唐复置,专掌监察执法。宋去除大夫,以中丞为台长。明朝时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官遂废。

将军

将军一名最早出现于春秋时代,不过不是正式官名,直到战国时代才开始成为正式官名。西汉军事最高长官为大将军,另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等,此外还有临时随事立名者,如伏波、楼船、横海、贰师等。汉末至魏,出现四征、四镇、四安、四平等号。魏、晋、南北朝时,将军职权地位差异很大。有临时设置而有实权者,如中军将军、龙骧将军等;有仅作称号者,如骁骑将军、游击将军等。南朝梁将军号多达二百四十,分四十四班(班即阶,班高者贵)。唐十六卫各置大将军、将军。唐、宋、元、明均以将军为五品以上武散官之号。清将军有四类:一为满族贵族封爵之号,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二为各地驻防旗兵长官,在何地即称何地将军,掌防务及当地旗在民事。在边疆者即为当地军政长官,如黑龙江将军,即兼有内地督抚身份;三为正一品至从二品武职封赠的官阶,如建威将军、振威将军等;四为临时出征的统帅加以将军或大将军称号,如扬威将军、靖远大将军等。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曾改各省都督为某某将军督办军务,亦以将军、某某将军、某某上将军为高级军官之虚衔。

尚书

战国时亦作掌书,齐国和秦国都有设置。尚书在秦属少府,为低级官员,在殿中主发布文书。秦及汉初尚书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合称“六尚”,主要在殿中收发文书奏章。武帝时,尚书因为能够接近皇帝,地位渐高,和御史、史书令史等都是由太史选拔。在汉宣帝时期尚书权势就已经很高,《汉书》盖宽饶传记载,担任卫司马的盖宽饶向尚书投诉卫尉不合理差遣,尚书责成卫尉废除弊端。卫尉是中二千石,仅次于三公的品秩,说明尚书在当时已经是有实权的职务了。汉成帝置尚书五人,秩六百石,分掌三公曹、常侍曹、二千石曹、户曹、主客曹,职权始重。东汉政务悉归尚书台,各曹尚书地位更见重要,负责人尚书令成为总揽事权的贵官。当时尚书分掌各曹,官名只称尚书,不冠以某曹名义。汉灵帝任梁鹄为选部尚书,始用曹名。魏、晋、南北朝时,尚书台改名尚书省,曹改称部,列曹(各部)尚书也成为朝中重要的大臣。隋唐以后尚书为六部长官,分掌部务,处理国事。清末增设外务、邮传等部,主官亦称尚书。宣统三年,始改尚书为大臣。

侍中

侍中最早为秦朝时设置,为丞相府属吏,以往来殿内奏事得名。西汉为朝廷官员的加官。加此官者可出入宫廷,担任皇帝侍从。侍中任务很杂,须分掌乘舆服物。但因身居君侧,常备顾问应对,地位渐趋贵重。武帝因侍中马何罗图谋行刺,才令侍中出居宫外。东汉时地位更加重要,多授予功臣、外戚及儒学名家。魏晋时侍中职责与秦、汉侍中不同,虽仍在近侧,但不任杂务,与散骑常侍同备顾问应对,拾遗补阙,遂成为清要之官。南朝宋文帝以侍中掌机要,梁、陈相沿,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北魏尤重此官。隋改称侍中为纳言,唐又改为侍中,为门下省长官,位正二品,与尚书仆射、中书令同居宰相之职,共同参议军国大事。高宗曾改为左相。武则天时曾改为纳言,玄宗开元时曾改黄门监,玄宗天宝时又改为左相,肃宗至德时复原名。宋从太祖至神宗,真拜侍中者仅五人,元丰改制,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宰相,行侍中之职。后遂无此官。

秘书省

官署名。南朝梁正式有了秘书省这个名称,其主官为秘书监,监以下有少监、丞及秘书郎、校正郎、正字等官,领国史、著作两局,掌管典籍图书。秘书监之官则由来已久,自东汉桓帝始置秘书监,先属太常寺,魏时曾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属少府,晋初裁并,西晋末复置。梁乃定秘书省之名。北魏亦置。隋秘书省领著作、太史两局。唐朝时著作、太史两局都从秘书省分离出去,秘书省仅掌管图书典籍的书写校勘。北宋前期,经籍图书归秘阁,秘书仅掌祭祀祝版。神宗元丰改官制,秘书省职事恢复。宋之日历所、会要所、国史实录院等均归秘书省管辖,规模较唐时大。元朝将秘书省职事划归翰林国史院。明沿元制设翰林院,遂废秘书省,迁都北京之后,宫内文渊阁藏书实由内阁执掌。

尚书省

最早名叫尚书台,后称尚书省,是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起来的。

三国时,尚书台已正式脱离少府,成为全国政务的总汇。因为它威权升高,引起最高统治者的疑忌,所以最高统治者又开始剥夺它的权力。曹操为魏王时,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魏明帝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于是在尚书台之外复设中书省,而原来作为皇帝侍从的侍中也逐渐成为参与机密的要职,尚书台不再有独占机枢的地位。晋、现北朝各代都有所增减。隋文帝杨坚代周称帝,于开皇元年(581年)恢复了尚书省,与中书、门下称为三省,下设吏、户(民)、刑、礼、兵、工六部,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唐沿隋制,也是三省(尚书、门下、中书)并置,而尚书省事无不总,是全国行政的总汇机构。唐代后期,尚书省已有名无实,本省及六部职责为宰相及诸使职所侵夺。北宋初,形式上还保留尚书省的组织系统,但无实权,只是保留待遇尚书省的制度名存实亡。辽、金有尚书省,与宋制略同。元代以后,尚书省遂废除。

门下省

门下省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初名侍中寺,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掌管侍奉皇帝起居、侍从顾问等,兼传达诏令、收纳尚书章奏等事务,后来发展成为与尚书省、中书省鼎足而立的三省之一。其称为门下省,始自西晋。门下省的组织历代不尽相同,但均以侍中为其长官,黄门侍郎(或称给事黄门侍郎,后改称门下侍郎)为其副。门,指皇宫内门,因其门户漆以黄色,故又称黄门。至唐代,其下属有给事中、散骑常侍、散骑侍郎等官职。这些官职大都来源于汉代宫廷侍从。

门下省所统的下属机构,历代也不一致。侍中位高权重,在唐代前期是宰相,宰相议政的政事堂最初也设在门下省,以后才移到中书省。侍中具有封驳权,即有对皇帝颁发诏书的审核权。黄门侍郎职掌与侍中相同。唐代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者,多以门下侍郎或中书侍郎为本官。给事中职掌读署奏抄,驳正违失,具体执行门下省的封驳权,地位至为重要。散骑常侍、散骑侍郎等官,职掌侍从规谏,实际上是闲职,仅用来作为高级官吏的荣誉衔。

门下省在宋代形式上还存在,实际职权已移至其他机构,其长官成为寄禄虚衔。辽代南面官系统中有门下省,职掌、官名、员额与宋制略同。金废除门下省。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尚书省时置时废,门下省则不复置。明初沿袭元制,至1380年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制,门下省废除。

中书省

中书省最早由三国魏文帝曹丕设置,设中书监、中书令各一人,司掌管机要、起草诏令,为掌管国家机要的中枢机构。晋南北朝沿置,政事皆由中书省处置。监、令以下,有中书侍郎、书舍人,领主书十人、书吏二百人,分掌二十一局,尚书各曹唯各局听受。北魏中书省亦称西台。北齐中书省掌司王言,又司进御之音乐。隋、唐中书省与门下、尚书二省为中央行政总汇,中书定生,门下审复,尚书施行。隋朝时因为隋文帝的父亲名为杨忠,为避讳,不用“中”字,改名内史省,又改内书省,主官废监存令。唐复中书省原名,主官为中书令。唐中书令下亦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任宰相者亦多兼中书、门下两省之职,所以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称。宋宰相沿用此名。元丰改制,复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制后,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为宰相,以利办事。元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治、军政、监察之职,门下、尚书俱废,原隶尚书省的六部均归中书管辖,又于地方设立行中书省,掌地方行政。明初沿元制,而以左、右丞相为中书省长官。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揽政柄,机要渐归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