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配主权原则所有国家排污和不被污染的权利平等排放权按相对排放额分配
平均主义所有人均污染或不被污染的权利排放权按相对人口份额分配
支付能力各国根据实际能力承担经济责任排放权分配应使所有国家减排总成本占GDP比例相等
基于过程罗尔斯最大最小处于最不利地位国家的福利最大化给最贫穷国家分配较多的份额使其净收益最大化
一致同意国际谈判过程公平排放权分配应满足大多数国家的要求
市场正义市场是公平的以拍卖方式将排放权分配给出价最高者
基于结果水平公平所有国家平等对待排放权分配应使所有国家净福利变化所占GDP比例相等
垂直公平更多关注处于不利地位的国家累进排放权分配使净收益与人均GDP负相关
补偿原则根据帕累托最优原则任何一方的改善不能造成他方损失排放权分配不应造成任一国家净福利损失
环境公平生态系统的基础地位和权利优先排放权分配应使环境价值最大化
如果不分国家贫富强调共同无区别的减排义务,势必带来贫富国家矛盾加剧和差距扩大,最终妨碍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
美国总统可持续发展理事会在一份《美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概要》中承认:富国优先利用了地球资源,长期以来形成的这一格局,剥夺了发展中国家本应公平利用那一部分资源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机会。发达国家必须大幅度减排温室气体,采取措施减轻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同时应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消除贫困。这种不公平的情形不能继续下去,必须改变,必须形成一个资源节约型的经济结构。
第六节开发低碳技术应对气候变化
科技创新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手段,是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利器,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和解放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政治局学习时强调,要大力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加快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领域重大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科技合作。
中国在依靠低碳科技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为实现举办一届高科技的绿色奥运会的目标,我国将奥林匹克运动场馆都设计成了节能环保型场馆,使用“绿色”材料和废水回收系统。
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外交部等14个部门2007年6月还在北京联合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总体方案提供科技支撑。
“十一五”以来,科技部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已启动的第一批项目,投入46亿元人民币。中国科学院在知识创新工程方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环保部在相应的环保技术方面的投入也相当大。此外,各级地方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投入更加具体。
加快发展低碳排放技术。探求发展各种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如水力、风能、太阳能光伏和光热以及生物质能。但这些技术的开发要在一套社会和环境约束条件下进行,以确保其可持续性。到2050年,这些技术应能满足能效提高后能源需求的70%,可有效减少C02的排放。
集中开发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全世界少数工厂开始捕集CO2并埋入地下,这种技术被称为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现已被广泛地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可供选择的CO2减排方案,以稳定大气层中的CO2浓度、减缓气候变化。
美国为了自身利益,拒绝在《议定书》上签字,大力倡导CCS技术开发,并联合挪威、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及相关技术开发。集中了相关科技力量积极开发或开展国际合作引进CCS技术,应成为我国应对温室气体减排与气候变化的必然举措。
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节能减排促进应对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又反过来推动节能减排。技术进步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必须通过技术进步,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两者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两个大局,对外保护全球气候要做出新的贡献,对内节能减排要取得实效。
加强气候保护政策的国家战略研究和系统设计,服务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重大需求。应研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法规,并在农业、林业、水资源、节能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中,增加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内容。
在气候变化研究上不能人云亦云,而要认真分析有利和不利影响,提出体现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大政方针,计算方案、方法或模型及应对的政策措施。一些国外研究者认为我国2007年已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我们需要通过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例如,温室气体部分来自水泥生产,由于我国水泥生产中利用了大量废弃物,如粉煤灰、电石渣等,国外的常规计算方法不能反映中国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开发计算模型、研究计算方法并得出计算结果。此外,还应该吸收更多的科学家参与气候变化的研究,如地质、天文、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科学家,避免使气候变化这个“巨人”站在“淤泥”的基础上。
虽然《议定书》及《公约》中规定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但先进技术援助并没有在国际气候变化行动中得到有效落实。推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技术转让。中国应坚持要求发达国家通过优惠或非商业性的技术转让,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力水平,在推动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减量化。
中国应努力争取将技术合作,纳入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的合作框架,在气候变化技术合作领域采取有效、灵活的技术转移模式和知识产权。
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性特征,决定了不可能由一个国家或少数几个国家解决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的难题,共享科技成果、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必由之路。各国政府应从全球利益出发,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努力拓展多边、双边国际科技合作,通过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协作攻关,分享国际前沿科技成果,形成技术共享、互利共赢、资源集成的良好格局。
知识链接12009年中国极端天气大盘点
2009年初,北方15省市遭遇罕见的严重干旱,2月7日旱情最严重时,农作物受害面积达到1.61亿亩,其中重旱面积5539万亩,几百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历史上首次启动了一级抗旱应急响应。
6月25日,河南最高气温达到43.2摄氏度,河北、山东、安徽、河南等很多地方出现了历史纪录的高温极值。此外,17个省份150多个站次超过了降水的极值。
6月1日到8月8日,22个省(市、区)454个气象站点达到了极端高温事件标准,17个省(市、区)110个站点日降水量达到了极端强降水事件标准。
8月上旬以来,旱情再次来袭,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无有效降雨,旱情发展迅速。
11月9日到12日,背景、河北、山西、河南和山东等地先后出现暴雪天气过程。华北、黄淮等地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暴雪,河北、山西、河南的暴雪事件达60年一遇,局部达百年一遇。
知识链接22010年中国低温天气频现
2010年,暴雪、寒潮、大风降温等极端天气频发,使我国大部地区温度突破历史极值,寒冷异常。
2010年1月2日至4日,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北部等地出现强降雪,区域平均降水量达4.9毫米,较常年1月的降水总量偏多1倍,京津积雪深度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冷空气接踵而至,给我国大部地区带来大风天气,各地温度大幅跳水;1月6日,北京最低气温达零下16.7摄氏度,突破1971年以来1月上旬最低气温纪录。一次次极端天气,一个个刷新历史纪录的低温让早已习惯了暖冬的人们感到寒冷异常。
中国工程院院士、气候变化研究专家说:“新年以来,频繁的冷空气造成我国降温幅度大、范围广、过程频繁、持续时间长,与往年相比实属罕见。”据了解,中纬度的低气压和高纬度的高气压加强,从而使中纬度地区西风减弱,将冷空气从较高的纬度输送到较低的纬度,导致地面气温降低是形成此次低温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
气象专家指出,冷空气过来后,途经黄海、渤海,把海上的水汽带到陆地上,与北方上空的冷空气交汇,加之地面温度较低,从而形成北方的暴雪。那么,鹅毛大雪、刺骨寒风、极端低温是否宣告着暖冬时代的终结?对此,气候专家表示,这些极端“冷事件”的频发很难改变全年的平均温度,更不大可能改变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据了解,这几次频繁的冷空气活动主要限制在淮河和淮河以北地区,并不是全国大范围的雨雪天气。与此同时,我国西部温度较常年偏高,由此看来,我国入冬至今的平均温度接近正常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气候变化研究专家说:“这次严寒,并不能称为全国性的寒冬。这只是一个极端‘冷事件’,应该算是暖冬中的一个插曲。”资料显示,这种极端“冷事件”在最近几年都曾发生。2004~2005年冬天,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天气也是典型的极端“冷事件”。事实表明,这场低温雨雪天气并没有从根本上阻止气候变暖的脚步。气象专家预计,经过1月下旬的过渡,2010年2月份以后我国气候会朝暖的方向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气候变化研究专家说:“气候变暖是一个趋势,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极端‘冷事件’只是这个大趋势下出现的正常气候波动。总体来讲,这种自然的变化是叠加在长期的气候变暖趋势上,形成温度上升中的冷暖交替周期,但从长期平均看,很难改变整个气候变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