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低碳经济知识读本
47654900000008

第8章 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3)

会议指出,我国始终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施鼓励节能、提高能效等政策措施,不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投入,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碳汇,提高适应能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会议提出,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与行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会议还决定,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我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

会议强调,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能源需求还将继续增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和特殊困难,实现上述行动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会议要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要立足于推动科学发展,立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现实需要和长远利益。要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加强对节能、提高能效、洁净煤、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完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政策措施,健全管理体系和监督实施机制。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低碳和气候友好技术,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增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加快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第七节中国低碳转型面临机遇与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这对中国是机遇,也是挑战。

中国低碳转型面临的机遇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从长远看,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不仅符合世界能源“低碳化”的发展趋势,而且也与我国转变增长方式,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

我们存在利用发展低碳经济的机会,使我国一些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取得竞争优势,甚至扮演领先者的角色,并尽早到达碳排放和能源消费的拐点,这从近几年我国开展节能减排的实践中已初步证实。

中国部分省份和城市表现出利用发展低碳经济转变增长模式,来寻找新的增长点的积极性,并且已经开展了一些相关的试点工作。

从近中期看,作为率先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存在利用国内外各种有利条件和要素组合优势,较快实现跨越重化工业阶段的历史机会。在常规情况下,未来20年全球化石能源供应相对充足,而目前相对较低的能源价格也许是廉价石油时代结束前中国加速工业化的最后时机。

中国低碳转型面临的挑战

就自身条件来看,中国受到发展阶段的制约,实现低碳转型面临快速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分工的低端定位、巨大的就业压力、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障碍。从另一角度看,中国如果不能尽快实现包括低碳化在内的发展方式的转型,将会面临更多的风险。例如,出口产品被征内含碳排放的进口调节税或面临其他与气候相关的贸易壁垒和制裁。

挑战之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

挑战之二: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资料显示,1993~2005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约70%。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2005年能源消费量占了工业能源消费的64.4%。调整工业经济结构,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是一个重大课题。

挑战之三: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据估计,仅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这样一个巨额投入,显然是尚不富裕的发展中中国的沉重负担。

挑战之四:“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而据估算,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火电的大规模发展对环境的威胁,不可忽视。

中国正处于把握经济增长机遇和进行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之中。我们必须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还要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找一条协调长期与短期利益、权衡各类政策目标、谋求双赢的低碳发展路径。

知识链接1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强调,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生态环境保护不能有一丝一毫放松。要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机遇,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把生态建设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内容。各部门、各地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部署,以做好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工作为主线,以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为重点,积极探索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道路。一年来,污染减排取得明显成效,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基础能力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重要批示精神,我国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新突破。2009年4月和7月,胡锦涛总书记两次就重点流域污染防治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休养生息”取得的成效。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已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重点流域省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全面建立,成为推动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关键抓手。

辽河、淮河、海河、巢湖、滇池、松花江、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黄河中上游八个流域完成污染治理投资714.9亿元,占总投资的44.7%;建成项目1270个,占46.8%;在建项目785个,占28.9%。新增加总投资41.19亿元的101个松花江流域治污项目。九大湖库生态安全评估已经完成。

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进展顺利,首次明确了4000多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管理对象。

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

2009年,陕西凤翔、湖南武冈、云南东川等地先后发生了12起重金属、类金属污染事件。相关部门和地方及时组织专家赶赴现场,开展环境应急监测,确认污染程度和范围,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置,救治受害群众,责令关闭、停产污染企业,督促追究政府部门和企业负责人的责任,维护了社会稳定。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广泛开展

“以奖促治”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大政策创新。2009年,中央财政投资农村环境专项资金10亿元,支持1460多个城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示范试点,900多万名群众直接受益,带动各地农村环境保护投资近15亿元。这一政策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使许多村庄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生态保护工作积极推进,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成了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接受入库和初步审核工作,生态建设示范区工作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有序进行。经国务院批准新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处。

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

2007年以来,累积安排污染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建设资金60.6亿元,新建、改造、接入自动站(点)787个,配备监测执法设备110501台(套),配备交通工具(车、船、艇)6114辆(艘),配备信息设备31668台(套)。建成污染源监控中心306个,对1.2万多家企业实施自动监控。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中央环保专项、农村环保专项、污染减排专项、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等能力建设和环境治理投入达到50亿元左右。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实施,以往“废气靠闻、废水靠看、噪声靠听”的局面大为改观。

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

一是制定并实施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国家财政部、环保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完成了开征环境税报告,组织制定并向经济综合部门提供290余种“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目录。国家环保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推进绿色信贷,与中国保监会联合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积极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二是环境保护法规不断完善。相继出台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和《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三是环保科技标准进一步强化。发布我国首个《环境保护技术发展报告》,制定(修订)了140余项国家环保技术标准,国家环保标准目前已达1200项。涉及火电厂氮氧化物、重金属污染和农村污染防治的多项技术标准制定工作进展较大。四是规划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完成了“十一五”环保规划执行情况中期评估。召开了“十二五”环保规划编制前期工作会议,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工程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形成规划的基本思路。

环评、环境监测和执法监察的力度加大

一是严把项目环评关。对简单低水平重复建设、“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项目不予批复或暂缓审批;有序推进规划环评。二是环境监测转型加快推进。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环境监测工作的意见》等;7月1日起,向社会发布100个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实时监测数据。三是深入开展环境执法检查活动。在高污染行业执法检查活动中,查处未批先建项目1824个,没有落实环保“三同时”项目3164个,依法责令停止建设或停产,限期落实整改措施;在环保专项行动中,各地出动242万多人次,检查企业98万多家,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万多件,挂牌督办2587件,119名责任人被追究责任;开展扩内需保增长建设项目专项检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执法检查等一系列专项检查。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工作积极推进

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环境保护在中美、中日、中哈高层对话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中俄环境保护合作互信互利、全面务实,中日韩、中国——东盟环保合作进入新阶段,与联合国环境署合作进一步深化,与阿拉伯、非洲国家合作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