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让青少年热爱科学的故事
47677500000027

第27章 科学家的传奇故事(2)

一次,瑟儿堡上层人士举办盛况空前的午宴,当地名流淑女都欣然前往。宴会上,一位年轻美貌的姑娘使格林尼亚一见钟情。他从没见过这位姑娘,贸然傲气十足地上前请她跳舞。谁知那姑娘不但拒绝了他,还投来不屑一顾的眼光。格林尼亚从来都是我行我素,这次“闭门羹”使他难堪极了,简直怒不可遏了。

当他得知这位高傲的美女是从巴黎来的波多丽女伯爵时,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冒昧,便过去致歉。女伯爵冷笑着说:“算了吧,请站远一点,我不愿看到你这样的花花公子!”这句话深深刺痛了他的心,并使他猛然醒悟。众目之下,他感到羞愧和悔恨,决心翻然改进,重新做人。

从此,他去里昂求学,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速度读完了高等教育课程,并在导师巴比尔教授的指导下,发现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格氏试剂”,并成为一名化学家。

当他获诺贝尔化学奖时,美丽的波多丽在病榻上给格林尼亚寄来了贺信:“我永远敬爱你!”

以质问作为忠告

弗里德里希·贝吉乌斯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和化学工业专家。他首创了贝吉乌斯法,从煤中提炼出液体燃料,从木材中提炼出糖来,并利用高压方法将高分子分裂成简单分子。

贝吉乌斯从小志大才疏,好说大话,尤其喜欢在表妹面前表现自己。13岁时他与表妹在花园里玩。当表妹发现蜜蜂总在花间采蜜不去树上采时,贝吉乌斯却十分自信地说,其实树枝、树叶也是甜的,还表示要用树枝做奶酪给表妹吃,结果被表妹嘲讽了一顿。

上大学期间,他仍改不了得意忘形的毛病。为了向表妹求婚,他缠着妈妈在家中举办一次盛大舞会。当舞会进入高潮时,贝吉乌斯端着酒杯,满口酒气地走向漂亮的表妹,当众大声问:“你愿意嫁给我吗?”

表妹扭过身去,用手帕捂着鼻子,厌恶地说:“我永远也不愿嫁给你这样一个骄傲又自以为是的人!如果你想娶我,除非你从前说过的用树枝做奶酪,从石头里榨出油变为现实!”说完便转身走出大厅。

表妹的几句话如晴天霹雳,使贝吉乌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一连几个晚上,他都失眠了。他闭门思过,从失恋的痛苦中醒悟过来。感到以前自己轻浮、放荡,言过其实不是一个真正男子汉的行为。从此,他把表妹的质问视为忠告埋在心底,变成了沉默寡言、埋头苦学的青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刻苦努力,他运用自己创导的理论,终于创造了奇迹。遗憾的是,表妹没有等到那一天,年轻美丽的姑娘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聪明的高斯

1777年4月30日,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出生在德国布劳恩什维格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里。父亲是园林工人,有时还要打短工、做勤杂工。母亲是个石匠的女儿。父母没有钱供养他,但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对他影响很大。

高斯从很小的时候就可以清楚准确地帮助父亲算账。有一次父亲为了一笔账,算得满头大汗,算了半天才得出一个总数。但高斯却慢声细语地告诉父亲:“爸爸,您算错了,总数应该是……”父亲再次核算,果然是高斯的数字正确。父亲很惊奇,从来没有学过算术的小高斯,怎么会算得又快又准呢?

若干年后,高斯回忆童年往事时说:我在说话以前,已经计算过了。父亲送高斯到家乡的小学校去念书。在学校里他很想认真学习,但当时教他们数学的是一位从城里来的老师,这位老师很看不起穷乡僻壤上的这群学生,认为他们都是天生的笨蛋,因此不认真教他们,还经常用鞭子惩罚他们。而高斯却使他们的这位数学老师大大吃了一惊。

有一天,老师情绪不好,不想讲课就故意出难题为难他们,让学生们各自算出1+2+3+4+…+100的和。老师看着小说,准备让他们算上几个钟头。很快高斯就拿着小石板走到老师的身旁说:“老师我算出来了。”说着还举起石板请老师看答数。老师理都不理就斥责说:“错了!回去再算!”高斯坚持说:“老师,我想我这个答数是对的。”

老师一看小石板上的数字惊呆了!“5050”这个答数是百分之百正确的。这个8岁的孩子怎么能如此迅速、准确地算出这样一个数字呢?原来极端聪明的高斯并不是一个个数字加起来的,他发现首尾两个数字相加都是101,比如1+100、2+99、3+98、4+97……一共有50个101,因此他用101×50即迅速地得出了5050。实际上高斯用的就是古代数学家发明的求等差数列和的方法。

高斯的作为震动了老师的心,从此他知道这些穷人的孩子有了不起的才能,应该认真教育他们。老师特意从汉堡买来了书送给高斯。在以后的学习中,高斯对算术更加感兴趣了。

找不到家庭教师

冯·诺伊曼是美籍匈牙利数学家。他自幼就显示出数学才能,获博士学位后移居美国,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明星,在算子理论、量子理论和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二战期间,他为研制原子弹作了重要贡献。战后,他被誉为“电子计算机之父”,并当选为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

冯·诺伊曼出身于贵族家庭,他的父亲家财万贯,是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有名的银行家。父亲马克斯先生十分喜爱儿子,在他还不会走路时,便将他抱在膝盖上算账。

有一天,马克斯先生正在算账,突然听见儿子在背账簿上的数字,当时冯·诺伊曼仅3岁。马克斯十分惊喜,又翻过几页,让儿子识记,结果他一字不差地背出这页上的全部数字。冯·诺伊曼6岁时已能用心算做8位数的除法算题了,他8岁时已能掌握微积分了。

1913年的夏天,报纸上的一则招聘启事,在布达佩斯城引起轰动:马克斯先生愿以高于一般家庭教师10倍的高薪,为11岁的儿子请家庭教师。一个月过去了,仍不见有人应聘。原来这位“数学神童”的非凡智力,惊人的记忆力、心算能力、理解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几乎倾城皆知。

父亲失望地把儿子送进当地学校读书。在冯·诺伊曼12岁时,便能读《函数论》了。他从不随意浪费每一分钟时间,对学习精益求精。23岁那年,他获得物理、数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先后研究了许多学科,成为著名的“科学全才”。

叮咛自己的信

德国著名医学家欧立希为研制新药,夜以继日地在实验室里忙碌。一天邮递员送来一封信,信的内容是:

亲爱的欧立希:

7月8日是你父亲的生日,可别忘了给他送去一块大蛋糕,庆祝寿辰。

欧立希

1907年7月4日

他为什么要给自己写信呢?重视生日庆贺是德国人的风俗,尤其是老人的寿辰亲人是必到场的。当时欧立希和他的助手为了治疗非洲肆虐的一种流行病,正在试制一种新药。他们饿了就简单吃点面包之类的便餐,困了就以厚书为枕在长椅上休息片刻。为了拯救非洲的患者,他们几乎将一切置之度外。深恐自己忘记了父亲的生日,他想出了这个好办法。

19世纪初,德国的邮电事业还不太发达。即使是本埠的信件,也需几天后方可收到。欧立希事先写好信投入邮筒,第三天他收到了信。收到信后,他放下工作,赶紧到商店买生日蛋糕,赶去给父亲祝寿。生日庆典热闹非凡,亲朋好友见欧立希赶来了,高兴地鼓起掌来。只见他手捧蛋糕,给父亲深深鞠了躬,又匆匆忙忙和大家告别回实验室了。父亲十分理解儿子的心情,不但没有抱怨,反而鼓励他专心去工作。

欧立希和他的助手付出了艰苦的劳动,经过600多次的反复试制,新药终于面世了。

医生眼中的国王

罗伯特·柯赫是普鲁士德国的微生物学家和著名医生,由于他的勤奋和努力,在医学上曾有多种发现和高超的医术,当时在国内外名气很大。

得知非洲流行一种昏睡病,病人整日昏昏欲睡、神志不清,直至死亡,到处人心惶惶,柯赫专程去考察、研究这种病。回国后,他被邀请到国会去等待有关高级官员的接见。

柯赫在认真做了准备之后,赶到国会大厦等候接见。哪知他偶然发现大厅里正在开着一个重要会议,台上讲话的人振振有词,台下许多昏庸的官员却在睡大觉,并能时而听到他们打呼噜的声音。他讽刺地说:“现在我才知道,我千辛万苦地到非洲去考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眼前的丰富昏睡病材料足够了……”

回去之后,柯赫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把所见的高级官员的昏庸行为,上书给普鲁士国王,并提出了医治这种“政治病”的意见和“药方”。普鲁士国王非但没有重视和采纳著名医生的忠告,反而听信某些人的谗言,认为他是诬陷,出于爱才之心才没有追究他的“罪名”。

一次国王病了,想起了柯赫,请他到宫中来,并对他说:“希望你为我治病比为其他病人治得更好些。”柯赫问他为什么。国王接着说:“因为你是国内最有名的医生,而我是最有权势的国王。”

“请原谅,陛下。您的要求我不可能做到。在我眼里,任何病人都是我的国王,所以我才成为一名最有声誉的医生。”柯赫边给国王看病边回答。

最有意义的一堂课

约翰·舍莱恩是德国的内科学专家,他除了致力于内科学的研究外,还很注重内科学人才的培养。

有一次,他在某医学院给大学生讲课。他向大学生们指出,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具有的品质主要有两点:胆大、心细。“一些老医生在诊断糖尿病时,往往要亲口尝一下病人尿液的味道。”

舍莱恩说着拿出一个瓶子,告诉学生:“这是一位糖尿病人的尿液。”他边说边把手指伸到瓶子里蘸了一下黄色的液体,然后抽出并当众用舌头舔了舔手指。随后,他问学生们:“谁敢来试一试?”

教室里静了几秒钟,一位平时很勤奋刻苦的学生自告奋勇,他走到讲台上,大胆地按老师刚才的做法也做了一遍。舍莱恩看罢摇了摇头,对那位学生说:“同学,你的确很大胆,这是干一件事的首要条件。但是你不细心,你没有注意到刚才我是把中指伸入了瓶子里,而舔的却是无名指。而你伸的是中指,舔的也是中指。”

听了这番话,教室里的全体学生都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学生们反映说,这是他们入校以来所上的最有意义的一堂课。

农学家推广土豆

安瑞·帕尔曼彻是法国的著名农学家,他曾被德国人抓去当了俘虏。当时欧洲各国已经普遍开始栽种土豆了,但法国却很长时间都没有推广。因为宗教界认为土豆是“鬼苹果”,只因它生长在黑暗的地下;医生认为,土豆是生长在土里的,像根上的瘤,可能对人体有害;农学家认为,由于土豆大量吸食土壤中的营养会使土地变得贫瘠。

帕尔曼彻在德国期间吃过土豆,从而改变了对土豆的看法。回到法国后,他决心要在自己的故乡培植它、推广它。但是“鬼苹果”的传言在人们的头脑里已经根深蒂固,他很长时间都没能说服一个人来栽种土豆。

终于他想出了一个特殊的办法。帕尔曼彻在国王的许可之下,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里栽种了一批土豆。根据他的要求,由一支身穿仪仗队服、全副武装的国王卫士日夜看守这块田地。

过了一段时间,帕尔曼彻命令士兵们白天站岗,夜晚则统统回去休息。这时早就受好奇心驱使的人们纷纷在晚上前来偷挖土豆,并把它栽到自己的田地里。就这样,那块低产田的土豆很快被偷光了。于是,土豆也在法国推广开了。

博物学家识怪兽

乔治·居维叶是法国博物学家,是比较解剖学的奠基人。他博学多才,善于钻研,在古生物学方面的学问也颇深。

一天夜里,乔治·居维叶在工作室里专心致志地忙着。突然,敲门声大作,接着门被踢开,一只“怪兽”冲了进来。只见那“怪兽”头顶两只犄角,浑身猛兽皮毛,张着血盆大口,嘴里露出一副巨齿獠牙,样子十分可怕。“怪兽”来到工作台前的乔治·居维叶跟前,用一种极其恐怖的声音大声喊着:“我要吃掉你……”

正在埋头工作的乔治·居维叶在喊声中抬起头。他先是吃了一惊,随即用眼光扫了一下这个“怪兽”。当他看到“怪兽”的四只蹄子时,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只见他不慌不忙用手一指对面这个“怪兽”,然后平静地说:“哪里冒出来的大怪物?你想吃掉我?你是无法吃掉我的!自然法则告诉了我,一切带蹄子的动物都是吃草类食物的。”

原来,他的学生们看到老师工作起来废寝忘食,商量着要和他开个玩笑。这时,那位化了装的学生只好解开兽皮,钻出面具,望着那几只蹄子,后悔自己忽视了老师平时已教过的一个极其平常的生物学常识,露了马脚,使精心安排的活动“流产”了。

遭受打击之后

英国杰出的神经生物学家查尔斯·谢林顿因发现了中枢神经的反射活动的规律,揭示了神经细胞及能量在神经中传递的情况,为人类研究神经生物学作出了贡献,于1932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查尔斯的童年在流浪中度过。父亲因病早逝,母亲弃他改嫁,是教堂的牧师搭救了这个四处流浪的孩子。他天资聪明,却因贫困的流浪生活养成了孤独的性格和以作恶取乐的坏习惯。

那些年,他几乎无恶不作。他常常说谎欺骗周围的人,甚至包括好心收养他的牧师;他对不听从自己指挥的伙伴拳脚相加;他对好心教育开导自己的邻居不是捣乱,就是破坏……久而久之,他成了人见人烦的浪子。他也习惯了别人蔑视的目光和非难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