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精品文学书系: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
47685900000021

第21章 左思

左思(约250~约305)左思(约250~约305),字太冲,西晋时期临淄人。左思的诗赋在当时很有名,他的《三都赋》是历代辞赋中的名篇。后人辑其作为《左太冲集》,他的诗现在流传下来的有十四首,其中《咏史》八首最为著名。《咏史》诗风格雄迈,语言精到,形象鲜明,被后人称为“左思风力”,认为他是西晋作家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他的写作风格对后来的晋代、唐代的许多诗人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左思小的时候,脑子比较迟钝,父亲教他写字,他总是写得歪歪扭扭,不像样子;教他弹琴,他怎么学也弹不出一支像样的曲子来。左思的父亲很生气,指着他对朋友说:“我这个儿子学什么都学不成,恐怕长大了不会有什么出息。”左思听了很难过。从此下定决心,刻苦读书,终于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西晋统一后,三国时期的都城成都、建业、洛阳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左思下定了决心,想要以赋的文体写一篇描写这三个都城的文章。

为了创造出优美的文句,左思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他广泛地收集各种资料,还借着妹妹左芬被选入宫的机会,把家搬到了洛阳,同时还耐心地请教别人,请他们介绍蜀国和吴国的情况。

有一次,他在上厕所,脑子里忽然想出了一句描写成都的句子,可是在厕所里不能马上把它写出来,等到他方便完了,却怎么也想不起那个句子来了,左思十分懊悔。从此,他在屋子、庭院、厕所等处的墙上,都挂了纸笔。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想出了好词句,就随手写在挂着的纸上。

当时西晋有名的大文学家陆机听说左思准备写《三都赋》,就嘲笑他不自量力。但左思不怕嘲笑,下定决心努力,他总共花了十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三都赋》。左思带着《三都赋》的文稿,去拜访当时的另一位名人皇甫谧,希望皇甫谧可以给他举荐一下。

皇甫谧看了《三都赋》的文稿,连声称赞,并答应亲自给《三都赋》写篇序文,又请了当时有名的诗人张载给《魏都》作注,刘逵给《吴都》、《蜀都》作注。而当年曾嘲笑左思的陆机,读了《三都赋》后也大吃一惊,他原来想写洛阳赋,现在也不敢动笔了。

《三都赋》写的是魏、蜀、吴三国的都城洛阳、成都、建业。一开始,蜀国的公子向吴国的王孙夸耀成都的山清水秀和草木的繁盛;吴国王孙不以为然,说建业有许多文化名人,比成都要好得多;而魏国的先生也不甘示弱,描述了洛阳的地理形势和丰富的物产,最后蜀国的公子和吴国的王孙都不得不承认洛阳最好了。

《三都赋》不过万余字,左思却整整用了十年的时间,全靠他的辛勤和努力。左思创作《三都赋》的态度是十分认真的,以前有很多文学家描写过都城,但是他们常常把都城描写得富丽堂皇,十分夸张,失去了可信度。而左思很注重内容的真实性,他在讲究文辞优美的同时,更注重按照真实的情况来描写,很少有虚构的成分。

随着《三都赋》的名声越来越响,人们开始争相传阅。京城里的达官显贵、文人名士、富豪贵族,甚至是闺中的少女,都争着到纸店里买纸来抄写阅读。那一阵子,纸店的门口常常排起长队,相互一打听,都是买纸来抄《三都赋》的。卖纸的商人们一看纸卖得飞快,供不应求,就多次抬高纸的价格,这就是“洛阳纸贵”的故事。

《汉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