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约365~427)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又名潜,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末年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受玄学思想的影响,性格闲静,不贪慕荣华富贵,闲居乡里多年。他在29岁时当了官,在以后的十多年间,他看透了官场的虚伪和政治的黑暗,于是时而做官时而归隐,保持纯真质朴的本性。41岁时,他因为家里贫穷,当了彭泽县令,后人便称他为“陶彭泽”。可他不久又借故辞官,归隐乡间,过起了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很有成就,他的田园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主要描写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和淳朴的风俗人情,《桃花源记》是其中的名篇。陶渊明的高洁孤傲的品格和诗意化的生活情趣,对后世文人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他也被尊为“田园诗之父”。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东晋末年,朝政很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在一个已经衰落的官僚之家里,出了一个有名的诗人,名叫陶渊明,他的曾祖父陶侃做过大司马,外祖父孟嘉做过长史,都是很有名的大官。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家境已经衰落了。他在29岁的时候才开始当官,他做过江州祭酒,后来又断断续续地做过僚佐、参军等官职。他逐渐看透了官场当中的黑暗,由于他不贪慕荣华富贵,所以他不愿意同那些低俗的小人一起同流合污,就回到家乡隐居起来。
陶渊明从小喜欢读书,家里穷得常常揭不开锅,但他还是照样读书作诗,自得其乐。他的家门前有五渊明醉归图株柳树,于是他就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五柳先生”。
由于陶渊明的祖上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家产,而且他也不善于理财,于是家里越过越穷,靠自己耕种田地,也养不活一家老少。亲戚朋友就劝他:“你有一肚子的才华,而且还有那么好的名声,还不如出去谋个一官半职,有一点薪水,这样家人也就不会挨饿了。”陶渊明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
他到当地官府那里求职,大家都知道陶渊明是名将的后代,又极富文采,就说:“陶先生满腹经纶,就辅佐镇江将军刘裕,做个参军吧。”陶渊明同意了。
但是过不了多少日子,陶渊明就看出当时的官员为了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心里很厌烦,又要求出去做个地方官。上司答应了,把他派到彭泽当县令。
当时做个县令,官俸是不高的。陶渊明一不会搜刮,二不懂贪污,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是比起他在柴桑家里过的穷日子,当然要好一些。再说,他觉得留在一个小县城里,没有什么官场应酬,也还比较自在。
可是有一天,郡里派了一名督邮到彭泽视察。县里的小吏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向陶渊明报告。陶渊明正在他的内室里捻着胡子吟诗,一听督邮来了,十分扫兴,只好勉强放下诗卷,准备跟小吏一起去见督邮。
小吏一看他身上穿的是便服,吃惊地说:“督邮来了,应该讲究礼节,您应当换上官服,束上带子去拜见才好,怎么能穿着便服去呢?”
陶渊明向来看不惯那些依官仗势、作威作福的督邮,一听小吏说还要穿起官服行拜见礼,更受不了这种屈辱。他说:“我可不愿为了这五斗米的官俸,去向那号小人打躬作揖(原文是‘不为五斗米折腰’)!”
说着,他也不去见督邮,索性把身上的印绶解下来,交给了小吏,辞职不干了。
陶渊明的田园诗作
陶渊明辞职后,回到了庐山脚下的老家,过起了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不久他作了一篇《归去来辞》。在这篇赋中,他写到自己做官是因为贫穷,不能养活家中的老小,现在辞了官,是因为本性使自己这样做的,表达了不愿意与社会同流合污的决心和离开官场回归自然的欣喜心情。
在辞官之后的最初三年里,陶渊明耕田、爬山、喝酒、作诗,生活得十分惬意。
可在他44岁那年,一场大火将他的家焚毁一空,从此,他的家境更加贫穷,生活得十分艰难。但就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他仍然拒绝了朝廷征召的要求,躲避政治和官场,直到去世。
陶渊明是一位真正的隐士,他活了63岁,有50多年是在乡间度过的,享受着身心自在的隐居生活。他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歌,现存的有120多首,其中《归园田居》诗和《饮酒》诗是他的代表作。
在《归园田居》诗五首中,陶渊明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他描述了自己本来是个爱清静、爱自由的人,可是却误入官场13年,看透了政治的腐败和混乱。他用“羁鸟”和“池鱼”来自比,说自己置身官场,却无时不想念着“旧林”和“故渊”的自由天地,回到了乡间,日夜梦想的田园景物才又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好像是又重新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断绝了官场上的应酬,过上了自己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字里行间洋溢着欢欣、喜悦的心情。他身在田园,心在田园,种桑麻就说桑麻,眼前和心里流动的都是自然和谐的田园风光,没有其他的杂念。他还描写了乡间生活的真实场面: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在种豆锄草的过程中,虽然身体很劳累,可是也觉得充实愉快,“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给农家披星戴月的劳动生活增加了无限的诗意。
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对自己真情实感的抒发,是从胸中自然流露出来的,所以情景交融,具有很高的艺术色彩,是真、善、美相统一的杰出作品。
陶渊明是被广大人民理解和热爱的伟大诗人,他的作品对后世的田园诗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后人把他誉为“田园诗之父”。
《桃花源记》
陶渊明还写过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叫做《桃花源记》。在这篇文章里,他写了武陵地方的一个渔人,有一次沿着小溪划船打鱼,来到了一座繁花似锦、芳草鲜嫩的桃树林。
桃花源渔人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划着船再往前走,到了树林尽头,发现了一个小洞。他丢了船,顺着洞口摸进去,开始很狭窄,走了一段,眼前就忽然开阔起来了,原来洞里有一个很大的村子,那里土地肥沃,桑木成行,男女老幼,来来往往,辛勤劳动,过着无忧无虑的和平生活。
大家看到渔人是个陌生客人,都热情地邀请他喝酒吃饭。渔人跟大家交谈,才知道那村子里的人的祖先还是秦朝末年避难到这儿来的。他们根本不知道秦以后还有汉朝,更不用说有什么魏、晋了。
渔人在那里住了几天后,告辞回家。他在回家的路上,做了好多标记,准备下一次再去拜访。回到武陵,他报告了太守,太守也很感兴趣,派人跟着渔人去找桃花林,但是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个洞口了。
陶渊明写的那个世外桃源,在当时的社会里是不会有的。但是他在文章里描绘的那种人人劳动,个个过着富裕、安定生活的景象,反映了在当时黑暗动荡时代中人们的美好愿望。陶渊明在文章中歌颂了美的时光、美的景色、美的人物、美的理想,寄托了对自由生活的无限憧憬,所以《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木兰辞》《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我国历史上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一首民间叙事诗,讲述的是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木兰辞》塑造了女英雄花木兰的光辉形象,赞扬了古代劳动妇女的光辉品质。《木兰辞》与《孔雀东南飞》是我国乐府诗中的典范,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木兰辞》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篇,也是北朝民歌中最杰出的代表,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南北朝时期,乐府诗有了很大的发展。北朝的民歌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独具特色,语言质朴无华,风格豪迈,题材多样,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辞》。
《木兰辞》的故事发生在北魏末年,北方的少数民族突厥逐渐强大起来,他们经常派兵侵扰中原地区,抢劫财物,百姓们苦不堪言。
花木兰的父亲花弧是个退伍的老兵,家里有三个孩子,大女儿花木莲,二女儿花木兰,还有一个小儿子花雄。二女儿花木兰从小就和别的女孩子不一样,她不太喜欢玩女孩子的一些游戏,而是喜欢与男孩子满山跑,和他们玩军官抓贼的游戏。她的骑术很不错,而且特别喜欢舞刀弄剑。
这一年,突厥人又突然发兵,他们一直攻打到边境上来,势头很猛,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就在民间大量征兵,加强边境的防守。
有一天,衙门里的差役送来了征兵的通知,十二卷兵书上每一卷都有花弧的名字。木兰知道后非常焦急,父亲年纪老迈,怎么能参军打仗呢?家里没有哥哥,弟弟又太小,也不能替父亲作战,该怎么办才好呢?
花木兰是个孝顺的女孩,她整天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她把这个主意告诉了父母,一开始他们怎么也不同意,舍不得女儿出征,可是后来被木兰说得没有办法,只好同意她去了。
于是,花木兰到集市上买了一匹快马,又买了辔头、马鞍和马鞭,等一切都准备就绪了,她穿好盔甲,挽起了头发,不露一点儿女孩子的痕迹,快马加鞭地赶到军队上去了。
到了军中,木兰被分配到前线去打仗,由于她从小就跟爹爹练就了一身好武艺,爹爹又教她读过兵书,向她传授过兵法,这回正好派上了用场。木兰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丝毫不比其他男士兵差,再加上她胆大心细,讲究谋略,一连打了好几个漂亮仗。几年过去了,花木兰很快成了战场上赫赫有名的战将,被元帅提拔为阵前将军。在战斗中,木兰屡建奇功,同伴们对她十分敬佩,赞扬她是个勇敢的好男儿。
经过12年的浴血奋战,将士们终于击退了突厥兵。战争结束了,皇帝召见有功的将士,要论功行赏。可木兰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财物,她只希望得到一匹快马,好立刻回家孝敬父母。皇帝答应了,还派木兰的战友们送她回去。
木兰的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非常欢喜,立刻赶到城外去迎接;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也急忙打扮自己迎接妹妹;弟弟花雄也开始磨刀,要杀猪宰羊慰劳为国立功的姐姐。木兰回家后,脱下战袍,换上女装,梳好头发,出来向护送她回家的同伴们道谢。同伴们见木兰原来是个女孩子,大吃一惊,没想到共同战斗12年的战友竟是一位漂亮的女子。
于是,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后人更把这个故事编成歌谣广泛流传,最终成为一部长篇叙事诗《木兰辞》。
《木兰辞》共有300多字,是乐府民歌中的精品。它塑造了我国历史上一个善良勇敢、富有智慧和才能的女英雄花木兰的形象。木兰不畏艰难困苦,女扮男装代父应征从军,她骁勇善战,经过战争的锤炼,终于成为一名战功显赫的将军,凯旋后成了朝廷的大功臣。官爵、富贵接踵而至,但是她却不肯做官,她不看重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坚决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她的英勇行为和优秀的品质为后人景仰。全诗的语言生动活泼,充满了欢乐的浪漫主义气氛,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木兰辞》与《孔雀东南飞》是我国乐府诗中的典范,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水经注》郦道元(约470~527)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涿州)人。他生于世代做官的家庭,担任过地方官员,还做过御史中尉,是北朝时期著名的学者。他的主要著作是《水经注》,是对古代地理书的注解,共40卷,30多万字。《水经注》不仅是一部有价值的地理学名著,而且也是我国山水文学中的珍品,被誉为“山水文学之祖”。郦道元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中,从小就读了许多书。他少年时代开始喜爱上了游览祖国的河山,曾经跟随父亲和友人游遍了山东。后来他做了官,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的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在余暇时间,他还阅读了大量的地理方面的著作,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知识。
《水经》一书写于三国时期,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共记述了当时全国的主要河流137条。原文一万多字,文字很简单,没有把水道形成的来龙去脉和详细情况说清楚,而且由于时代的更替,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没有进行补充和说明。在这种情况下,郦道元认为应当在充分考察地理情况的基础上,印证古籍,把经常变化的地理面貌尽量详细、准确地记载下来,于是,他决心为《水经》作注。
在给《水经》作注的过程中,郦道元参考了437种有关书籍,查看了不少精确详细的地图,他还十分注重调查研究,亲自到实地考察,核实书上的记载。那时候,交通不方便,路途险峻,但他不畏艰难,跋山涉水,考察各地的山水草木和岩洞、土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