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主要有四次民族大融合: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是春秋、战国时期。特点是在中国腹心地区进行的,形成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民族。二、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点是民族迁徙出现对流,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少数民族往内地来。三、宋辽金元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是在边疆地区进行的,不仅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而且大量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四、第四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是清代。这一时期奠定了现在中国疆域和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基础。
何为社稷
社为土地神,稷为五谷神,历代帝王都把祭社稷列为国家大典,这种对土地和谷物的崇拜,是与我国自古以耕作土地、种植谷物的谋生方式分不开的。稷(今人称为小米)适应在我国北方干旱气候下生长,是古代的主要食粮,被奉为“五谷之长”,“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故古代“王者”,“封土立社示有尊”,“立稷而祭也”,目的是“为天下求福报功”(《白虎通·社稷》)。五谷与土地是密不可分的,故把社与稷合起来祭奉,作为国家每年重大典礼活动之一。加之稷这种作物,相传又是由周人的祖先后稷发现、培植的。因此,社稷神既有神化周人祖先的象征意义,又成了王权的代表。故文献中“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称。社稷的位置,按“左祖右社”的原则,设于宫廷的西面,与东面的祖(太)庙相对称。
封禅概说
封禅,是中国古时候统治者举行的一种祀典。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封禅就是祭天地。
封禅产生于什么时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里认为,封禅产生于伏羲氏以前的无怀氏。无怀氏曾封泰山,禅云山。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诸侯后,想举行封禅,管仲说,古代封泰山,禅梁父(编者注:山名,在山东泰安市东南,泰山的支峰)者七十二家,知名的有无怀氏、伏羲、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皆受命然后得封禅”。经管仲劝说,齐桓公才停止封禅。马端临则认为“七十二家”的说法是“陋儒之见”,“诗书所不载,非事实”,所以他在《文献通考》中叙封禅是从秦始皇开始的。我们且不说七十二家封禅是否确有其事,封禅思想产生很早是无疑的,至少不晚于齐桓公时。封禅起源于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进入阶级社会,封禅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了欺骗、愚弄人民群众的工具。
封与禅一般都是同时进行的。封,都在泰山。据说,这是因为泰山是东岳,东方主生,是万物之始,阴阳交替的地方;也有说因为泰山上有金箧玉策,能知人寿命长短。禅,在泰山附近的云云山、亭亭山、梁父(甫)山、社首山、肃然山,也有在会稽山举行的。封禅虽同时进行,但封的仪式重于禅的仪式。这是因为天在上,地在下,人们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天高于地。实际上是因为天比地更能欺骗群众,天对统治者用处更大。
封禅的仪式不但复杂,而且神秘。传说时代及夏、商、周三代,虽有封禅之说,但无具体记载。进入君主专制社会,虽有记载,但各朝各代的封禅仪式不尽相同。
中国君权专制时代,举行封禅的皇帝,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想封禅而未果的,有魏明帝、(刘)宋文帝、梁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宗等。自南宋后,皇帝到泰山封禅,形式上是废止了,但实质还保留着,这就是以后的几朝皇帝把封禅与郊祀合二为一了。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北京南郊建天地坛,合祭天地。嘉靖年间,又将天地分祭,在北郊建方泽坛(即地坛)祭地,把南郊原建的圜丘改名为天坛,专门祭天。清朝时也在天坛祭天。
进行一次封禅,是要耗费大量资财的。贞观初,唐太宗要封禅,魏徵进谏说:“陛下东封,万国咸萃。”“须千乘万骑、供帐之费,动役数州,户口萧条,何以能给?”封禅时“动役数州”,劳民伤财。贞观时期尚难支付封禅费用,耗费之巨可想而知。封禅并不会真给帝王添德行,有些有见识的人早已认识到,如西晋史学家司马彪就曾说过:“帝王所以能大著于后者,实在其德加于人,不闻在封矣。”唐太宗虽也想封禅,但他自己也认为:“如朕本心,但使天下太平,家给人足,虽缺封禅之礼,亦可比德于尧舜;若百姓不足,夷狄内侵,纵修封禅之仪,亦何异桀纣!”
既然封禅耗费巨大,为什么历代统治者还那么热衷?答案很简单,因为封禅有维护统治的作用,他们利用人们对天的崇拜,进行欺骗。封禅的欺骗作用,归纳起来有如下4点:①告诉上天已经改朝换代,新的帝王是接受天命,代天统治群民。②封禅可以粉饰太平。③封禅可以让那些“夷狄”之邦感受“大国”威仪,从而朝奉。④封禅能成“仙”。由于这些原因,尽管封禅劳民伤财,统治者也是乐此不疲的。
上古·中古·三古
上古又称“远古”,指有文字以前的时代,《易》:“上古穴居而野处。上古结绳而治。”《韩非子》:“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如与“中古”并提时,一般指秦汉以前即夏、商、周三代。
中古次于上古的时代,但说法不一。《易》:“《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此“中古”指商周之间。《韩非子》:“中占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此“中古”指传说中的虞夏时期。《三都赋》:“决蜀都者,盖兆基于上世,开国于中古。”此“中古”指秦代。现在一称汉代以后、宋以前为中古。
三古即上古、中古、下古,但说法不一。《汉书》:“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礼》:“状羲上古,神农中古,五帝下古。”
卧薪尝胆
2400多年前,我国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时候,吴国和越国(在今江苏、浙江一带)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逝世,勾践继承王位。吴王阖闾趁机攻打越国。两军在檇李(今浙江嘉兴县西南)交战。吴军中了埋伏,大败。吴王负重伤,不久就死去了。阖闾的儿子夫差继承王位。他让伍子胥和伯嚭在太湖操练水师,自己在陆军,决心为吴国报仇。
勾践“卧薪尝胆”图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任命伍子胥为大将,伯嚭为副将,率大军向越国进攻。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越王勾践不听谋臣范蠡的劝告,贸然出兵,在夫椒(今江苏太湖洞庭山)一带和吴军展开水战,越军损失惨重,勾践带了5000残兵,退到会稽山,被吴军团团围住,勾践没办法,只好派大臣文种选美女8人,带白璧12双,黄金1000两,贿赂了吴国贪财好色的伯嚭,向吴国求和。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忠告,同意越成为吴的属国。
从这以后,勾践夫妇和大臣范蠡就到吴国住在阖闾坟旁的一间石屋里,为吴王放马。他们穿破衣,吃糠菜,对吴王表现出十分忠顺的样子。吴王乘车外出,勾践执马鞭为吴王牵马。有一次,吴王病了。在吴王病榻前,勾践问寒问暖,甚至亲自尝尝吴王的粪便,看它是不是酸苦。吴王夫差感到勾践对他一片忠诚,于是不顾伍子胥再三劝阻,终于放勾践回国。
公元前491年,勾践回到自己国家,他立志发愤图强,报仇雪耻。他给自己准备了一个艰苦的环境,睡在稻草柴薪上。室内悬挂着一颗苦胆,每天都要尝尝它的苦味。他不断让人提醒自己:“你忘了在吴国的耻辱了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卧薪尝胆”的故事。
勾践让文种管理国政,范蠡整顿兵马,他亲自下地干农活,让夫人绩麻织布,养蚕缫丝。他规定7年不收赋税,奖励生育,加强军事训练,重用人才。他的休养生息的政策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勾践还采取了结齐、亲楚、附晋的方针,以孤立吴国。勾践为了不让吴王起疑心,仍然向吴国进贡,定期派人去向夫差问安,还把国内有名的美女西施献给夫差。吴王夫差看不出勾践在准备报仇,听不进伍子胥的一再忠告,反而逼死了伍子胥。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带兵前往冀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与晋、鲁等国争霸王。越王勾践趁吴国空虚,突然举兵伐吴,攻打吴国都城,俘虏了吴国太子。夫差带兵回救,被打败,只得向越国求饶。又过了4年,越王勾践再次发兵攻打吴国,在阳山(今江苏吴县西)把吴军包围。夫差走投无路,求和遭到拒绝,他后悔不听伍子胥的忠告,拔剑自杀了。越王勾践接着派大军北渡淮河,约齐、晋、宋、鲁等国在徐地(今山东滕县南)会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越王勾践以卧薪尝胆的精神,“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经过20年艰苦奋斗,最后振兴了自己国家,这一段历史给后世人们以深刻的教训。“卧薪尝胆”也成为取得事业成功的精神财富。
商鞅变法
战国初期,西方的秦国,原是7个大国中最落后的一个。后来经过一次政治改革,才逐渐强大起来。这个政治改革叫变法,领导这次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商鞅。
商鞅原是卫国的一个没落贵族,因此,也有人称他卫鞅,或者叫公孙鞅。他在秦国立了大功,被封为“商君”,才叫作商鞅。商鞅特别喜爱研究法律,当时有人把他介绍到魏国,但魏王不重用他。于是,商鞅到了秦国,秦孝公起用了他,任命他为左庶长,并主持变法。
变法公布以前,商鞅派人在国都雍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大木杆,下令说“谁能把这根大木杆从这里扛到北门,就发给他10两金”。10两金,是一笔不少的钱哪。人们很惊异,没有敢去扛的。这时,官员又下令说,赏金增加到50金。有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惴惴不安地出来,把木杆扛到了北门。商鞅果然如数给了他重赏。同时对大家说,他的话是算数的。现在,新法就要公布了,不论是谁,都要遵守。商鞅这样做,就是取信于民,言出法随。
接着,商鞅在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颁布了两次变法令。主要内容是:
(一)废除井田制遗留下来的阡陌界限,承认封建土地私有权,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二)按照军功大小重新确定社会等级。旧贵族没有军功的,剥夺他们的世袭特权。
(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小农经济。
(四)建立封建集权制度。在全境设31县,由中央任命官吏。在基层加强统治,五家编为一“伍”,十家编为一“什”,使民户相互监督。
变法是很不容易的,颁布新法的第一年里,国都里就有上千人反对,包括太子驷。这样,新法很难推行下去。商鞅决定首先惩治破坏新法的上层贵族。但太子驷是国君的嗣位人,不能用刑。他只得把太子驷的老师公孙贾处了黥刑。后来又把另一个老师公子虔处于劓刑。这样,变法终于推行下去了。
秦国实行变法以后,旧贵族的势力遭到打击和削弱,新兴地主阶级地位巩固了。由于奖励耕战,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农业生产有了发展,国家的粮食也多了。同时,军队战斗力也大为加强,秦国逐渐变得富强起来。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太子驷继位,这就是秦惠王。公子虔等人趁机在惠王面前诬告商鞅谋反,惠王下令逮捕了商鞅,把他车裂,还处死了他全家。但是,秦惠王继续实行商鞅制定的政策,所以,秦国逐渐成了战国时期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胡服骑射
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那时候,许多国家作战时,要靠兵车,士兵穿着长袍和笨重的甲胄,行走十分不便。在赵国执政的赵武灵王是一个目光远大、主张改革的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看到北方少数民族游牧部落(当时称为胡人)的军队,身穿短衣、长裤,上马下马都很灵活,骑马射箭,自如而迅速。他决心学习胡人的长处,革除自己军队的弊端。
赵武灵王征求了一些大臣的意见后,带头穿上了胡人的服装,精神抖擞,十分威武。文武大臣感到了震惊,后来也就习惯了。但也有人不理解,看不惯,连朝廷重臣、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也认为有伤风俗,不合先王之道。假称有病,不去上朝。赵武灵王耐心给他讲道理,说:“人们穿衣服,是为了图方便、实用和美观。让大家改穿胡服,目的是继承先主的事业,学习骑射,保证四境安全,使赵国强大起来。”公子成终于被说服了,也穿上了胡服。于是,赵武灵王下令,实行服装改革,全国上下都穿上了轻便灵巧的胡服。他还亲自训练士兵骑马射箭,并把西北边界重镇原阳(今内蒙古萨拉齐县境)的步兵与战车合编的军队遣散,重新编制,建立了一支精干的骑兵,大大加强了赵国的军事力量。
赵武灵王的改革获得了成效。公元前306年,他统率骑兵,长途征战,攻灭了中山国(今河北灵寿县至唐县一带),攻破林胡、楼烦,建立了云中、雁门两个郡。到了公元前300年,赵国已十分强盛,疆域扩展千里,与齐、楚、秦、燕,韩、魏六国并驾齐驱,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如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北,还有一个插箭岭,相传那是赵武灵王当年训练士兵骑马射箭的地方。
文景之治
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2年战胜项羽当上皇帝后,认真总结了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实行了一系列改良措施,使西汉政权逐渐巩固强盛起来。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时代,出现了史称“文景之治”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