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育的主题日益体现着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世界各国都日益重视和强调儿童的人格教育。重视以完善人格为目标的教育,是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美国各界在反思以往教育的基础上,开始把开展人格素质教育作为使社会与教育摆脱危机的策略。一位美国学者讲过:“没有知识的品格是虚弱的,没有品格的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如果从我们学校毕业的年轻人有才气但不诚实,智力过人但不关心他人,创造性高但缺乏责任心,那么美国就不能强大。”日本已形成了“态度比天资、努力比能力、品格比才能更具价值”的教育理念,强调适应新世纪的需要,在国际范围内与全球视野中完成受教育者的人格陶冶。日本著名的教育家小原国芳指出:“教育的内容必须包括人类文化的所有方面。因此,教育必须是不折不扣的‘完人教育’。所谓‘完人教育’,是指塑造健全的人格的一种教育,即塑造和谐的人格。”①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典等欧洲国家规定儿童和青少年的必修科目的核心是伦理道德与人格培养。
在我国,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相对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它的提出和实施顺应了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正如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枠第三卷中指出的,“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面对学校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人格教育的现状,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施行必然转向重视儿童人格教育,并使之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中心。
一、人格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Persona”,意谓演员所戴的“面具”,后来引申为人物、角色及其内心的特征。① 但是,究竟什么是人格?至今没有形成一个成为共识的定义,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定义人格。枟现代汉语词典枠中,“人格”有三种意义,一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二是指人的道德品质;三是指人能够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② 也就是说“人格”具有和以上三种意义对应的心理人格、道德人格、法律人格多重意义。而本文正是在人格的心理学意义上进行讨论的。
在心理学领域中也有各种不同的见解。心理学家奥尔波特(A llpo r t,Gordon Willard)曾综述过人格的50个定义,他在分析了西方心理学对人格的种种定义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人格是一个人内部决定他对其环境独特地适应的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③这一观点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可。枟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枠对人格的界定是:“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总和。”④这是我国心理学界的普遍观点。2001年,L · A ·珀文(Law rence A 。Pervin)在所著的枟人格科学枠一文中将人格定义为:“人格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它赋予个人生活的倾向和模式(一致性)。像身体一样,人格包含结构和过程,并且反映着天性(基因)和教养(经验)。另外,人格包含过去的影响及对现在和未来的建构,过去的影响中包含对过去的记忆。”⑤各派心理学家给出的人格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把人格假定为一种内在的结构与组织;(2)人格就是人的特色;(3)人格是环境、遗传影响的结果。①
虽然由于关注的焦点和侧重点不同,人们对人格有着多种多样的理解,但它又必然存在着一些基本的特征。首先,人格既具有独特性又具有共同性。人格是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它的独特性是不言而喻的,个体差异往往是学者们研究人格的一个出发点。而将各个不同的个体综合起来,又可以发现相同年龄阶段,相同地域、民族、文化背景的群体会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征。其次,人格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可变性。人格是个体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但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龄、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人格特征也会产生或大或小的改变。同时,值得强调的是人格也是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的综合,而不能割裂开来孤立地讨论。
对人格及其特征的理解和把握将直接影响我们对人格教育的理解。
二、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顾名思义,就是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的心理品质,以培养受教育者健全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具体地说,就是教育者要调动教育各个方面的因素,把受教育者的心理要素统一协调起来,建立一种完整和健全的心理结构,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适应社会并有所创新的潜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单纯的知识和技术的掌握对个人乃至对国家都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社会越是进步和发达,对个体人格的要求也就越高。当人类的科技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大时,人格的力量也必须随之增强,否则文明的发展将会受到威胁和挑战。这时,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社会责任感、有稳定良好的情绪和心态对生活和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这样指出:“当今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它的国民不经历这样一种心理上和人格上向现代性的转变,仅仅依赖外国的援助、先进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引进,都不能成功地使其从一个落后的国家跨入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的行列。”②
显然,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单纯地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对人格教育缺乏重视。一些调查发现,在中小学生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自私、虚荣、狂妄、冷漠、自我中心、孤僻、嫉妒心强、心理承受力差等人格缺陷。这就是学校教育“重智能,轻人格”而产生的不良后果。没有良好的人格而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无法适应21世纪这个充满了竞争和挑战的时代要求的。面对现代社会的要求和当前学校教育的弊病,素质教育应运而生。
作为当今教育领域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素质教育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对素质和素质教育进行了界定。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素质是指个体在先天禀赋基础上,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的一系列相对稳定的个体身心特性,是制约个体的活动方向、水平和质量的内在因素。因此,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通过必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措施,使人的各方面素养都得到提高和完善的教育。相对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这是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指导思想。显然,人格与素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格是素质的重要内容,处于心理素质的核心地位,要培养在各方面都具有较高素养的人才,人格教育是关键。毋庸置疑,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而素质教育为人格教育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并为之提供良好的环境与“平台”。中共中央枟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枠中提出了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积极影响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推动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和人格层次,使青少年成为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高尚人格的公民。
但是,不可否认,当前中小学的人格教育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在我国,人格和人格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学校德育,20世纪90年代逐渐成为热点,但是对人格及人格教育的内涵未作清楚、明确的界定和考究,仅仅将其纳入学校德育领域,关注一些人的精神境界、思想意识、人生信仰等问题,实质上还只是肤浅的思想品德教育;没有明确的目的,方法不系统,缺乏科学性,只是一种附带的、无意识的、经验式的人格教育①;缺乏真正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忽视对人格内在的心理面貌、人格的动态表现形式等问题的重视。这样的人格教育是否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和目标,能否真正有效地培养儿童健全人格是令人怀疑的。
所以,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借鉴“大五人格”模型,寻求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来关注和研究儿童人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