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学与教的变革
47728100000021

第21章 关于“大五人格”模型的理论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有着较大理论分歧的学科,人格心理也一直被视为是比较难研究的问题。不同的人格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来分析阐述对人格的理解。比如,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提出人格结构包括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强调婴儿和儿童早期的生活经验对人格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马斯洛(Maslow)和罗杰斯(Rogers)为代表人物的人本主义,它的人格理论不重视早期经验对人格的影响,强调个人的主观经验,认为个体具有自我导向和自我抉择的潜力。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以人为中心,以积极健康的态度对待个体,重视健康的人。学习派的人格理论认为学习是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包括有操作条件作用学习和社会学习等,它运用了量化及实验的方法,重视人格形成和改变的环境因素,但相对忽视了遗传、生理因素、个别差异的影响。还有认知派的人格理论,强调认知才是真正影响个体反应的决定性因素,每个人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一套图式(schemata)来主导自己观察世界的方式。人格的特质理论把特质作为人格的基本单元,五因素模型是特质理论学家逐渐公认的模型。

一、人格特质理论的发展

人格的特质理论有三个基本假设:人格由个人的某些特质所组成,个体的行为受其左右;个体的人格特质具有持久性和统整性;了解一个人的人格特质以后,可以预测其未来的行为倾向①。用特质(t rait)一词来描述个体差异开始于早期对人进行分类的尝试,早在1937年,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就曾指出“特质是人格的单元”。虽然从那至今,对特质的界定一直有很多争论,但至少已经在两方面取得了共识。第一,特质指人的行为上的规律性或广泛的行为上的一致性,因此,特质代表了机能上个体差异的基本类别;第二,作为描述在功能上有如此差异的词,特质作为人格的基本单元是很有用的。所以,人格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要发现人格的基本特质,设计出测定它们的方法,探索特质的形成过程,确定特质概念是否能对多种多样的情境下出现的个体差异给予令人满意的解释。①

奥尔波特、卡特尔(R 。B 。Cattell)和艾森克(H 。J 。Eysenck)是特质心理学发展中的三个重要人物。奥尔波特最早将特质视为人格的基本结构元素,他认为一个特质就是以某种特别方式作出的一种反应倾向。奥尔波特提出过特质的多种不同的分类:第一种分类有关特质是用于描述普遍的人还是只描述单个的人,称之为共同规律与个人记叙问题。第二种分类是有关某特质的描述是主要的还是宽泛的,对此奥尔波特作了三类划分: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s),表现了一个人生活中无时不在的倾向,他的每个行为都可追溯到它的影响;中心特质(central traits),反映了比首要特质更为有限情境中的行为倾向,但仍然代表行为上广泛的一致性;次要倾向(secondary dispositions),表现最不明显,具有最少普遍性和一致性的倾向,也就是说这种特质的显著性和普遍性因人而异。奥尔波特并没有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来决定特质单元或类别,卡特尔作为特质心理学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他对因素分析在人格特质的应用作出过贡献,他把因素分析视为确定人格基本单元的最好方法,考察了特质的决定因素和发展。在研究中,他除了采用很多奥尔波特曾使用过的特质词外,还增加使用因素分析法来确定可以归类在一起的词汇。卡特尔编制了数千个问卷项目,对大量被试进行了测试,并使用因素分析来确定哪些问卷项目可以归在一起。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卡特尔确定了16个因素,认为这16种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人格 16 因素问卷”(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简称“16P 。F 。”,用以测量相关特质上的个体差异。这16种人格因素分别是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永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艾森克的很多贡献可与卡特尔相提并论,他也采用了因素分析法,探索基本的特质单元,发展人格问卷,但他比卡特尔强调的特质维度要少。艾森克强调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内倾—外倾维度,情绪的稳定—不稳定维度,神经质维度,并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用于测定这三个基本特质维度的个体差异。

20世纪60年代,奥尔波特、卡特尔和艾森克的主要观点就已经提出,但对特质的分类并没有达成共识。在此之后,又出现过三因素模型、七因素模型等人格特质模型,很多研究者都进行了因素分析的研究,但一直没有取得有关基本特质单元的共识。约翰(John)曾写过一本关于特质单元研究史的书,特别论述了1949年至1981年间许多支持五特质因素的研究。虽然现在还是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但五因素模型已逐渐成为特质心理学家具有共识的模型,并找到了众多支持它的证据。

二、大五人格理论

运用语言分析进行人格研究由来已久,很多心理学家假设大多数的人格属性都会编码到自然语言中,他们通过将词汇概括、分类来了解人格深层次的内容。人格五因素的研究正源于此。它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把某一语系的所有描写人的词汇挑选出来,然后进行筛选、比较和匹配,根据语义将词分入不同的范畴组,制成词表,用这个词表让被试对自我或他人进行描述,最后对各个范畴求出相关,形成相关矩阵,再作因素分析。结果得到几个因素,取前几个载荷量大的因子作为人格的基本因素。

德国心理学研究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用语言学的方法研究人格。早在1932年,W 。M cDougall就曾指出,在语言的使用范围和广度上,人格大致可分成五个明显独立的变量,即智力、性格、气质、倾向和脾气,每个因素都很复杂并包含了多个变量。自此,人格五因素开始作为一个术语。20世纪60年代以来,研究者运用因素分析法对自然语言中的人格特质形容词进行了分析研究,一系列研究发现,在不同语系的词汇中,不论是让被试对自己还是他人进行描述,不论采用什么因素抽取和旋转法,结果都得到五个基本人格因素或称之为人格维度。虽然不同的研究者对它们的界定和命名并不完全相同,但其基本含义是一致的。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综合了多项研究结果,将人格五因素分别命名为:(1)神经质或稳定性因素(neu‐ro ticism),反映情绪的稳定性和焦虑程度,这个维度的一端是情绪稳定和低焦虑,另一端是情绪不稳定和高焦虑,简称 N因素;(2)外倾因素(extraver‐sion),是早就被列入因素分析模型中的一个特征因素,有时候也被称之为社会适应性,它是以对其他人和外部事物的渴望,以及有信心地探索未知事物为特征而被界定的,它的典型特征是外向、热情、充满活力,简称E因素;(3)开放探索因素(openness),是指人们根据新观念和新情景调整想法和行为的意愿程度,以率直、富于创造和思路新颖为典型人格特征,简称O因素;(4)友善愉快因素(ag reeableness),用来反映人们和其他人的相融程度,最基本的是他们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以愉快、利他、有感染力为典型特征,简称A因素;(5)责任意志因素(conscientiousness),是指个体在作决定和承担任务时的可靠及可依赖程度、努力程度和对他人的考虑程度,典型特征是公正、克制、严谨等,简称C因素。① 由此形成人格五因素模型(the Five Factor M od‐el,简称FFM),也称之为“大五人格”。

有关五因素模型的问卷称为NEO‐PI五因素调查表(NEO‐PI Five‐Fac‐tor Inventory),包括300个项目,被试需要在五点量表(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上指出每个句子表示他们自身特点的程度。除了在五个因素上的得分,被试还需要有在六个次级量表上或与五个因素的每个因素相联系的层面上的得分。这些层面提供了有关大五因素的每个因素内行为的更大区分性。

虽然大五人格模型也遭到异议,但是它已经被不同的被试组、不同的项目组合、不同的测量工具、不同的因素分析方法,以及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证明是稳定的①。它的稳健性已在自我报告和他人评定、词汇研究和问卷测量、各种样本以及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分析方法的大量研究中得到了验证。可以说,大五人格模型是目前为众多心理学家所逐渐公认的人格结构的最好范型之一,对人格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但是,值得提出的是,五因素模型的建立主要是在成人自然语言的基础之上的。虽然它为儿童人格研究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思路,而成人的描述词语与儿童是不同的,当我们要借助五因素人格模型来开展儿童人格教育的时候,首先必须确定的是儿童的人格是否也存在类似成人五因素这样的结构。

三、借鉴大五人格模型的可行性

考虑到成人五因素人格结构的研究是基于字典的词汇学研究方法,但这明显不能用于对儿童人格的研究:一是我们无法判断字典中哪些人格词汇是关于儿童的,二是对儿童来说他们不能自己提供这些词汇。所以,针对儿童人格中是否存在类似成人的五大因素,应作新的研究与考证。

1986年,德戈曼将人格五因素的理论研究应用于儿童。他从成人人格的五个因素中选择出部分形容词,请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在一系列研究之后他指出,儿童的人格结构也有与成人类似的五因素。虽然德戈曼的这一研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大五人格模型而不是探讨儿童人格结构的特点,但他的研究引起了其他研究者对此的关注并开始了众多对儿童人格五因素结构的研究和探讨。

1991年,荷兰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在荷兰的沃森那(Wassenaar)组织了一个由从事成人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参加的讨论会。成立了由不同国家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关于儿童五因素人格结构发展基础的跨文化国际合作研究组。这个由七个国家组成的跨文化研究组采用家长或教师对儿童人格特点进行自由描述的语词的方法,对各自国家儿童的人格结构进行研究。根据美国和荷兰研究人员的初步工作,这个研究组形成了一个一般性的儿童人格研究的编码系统(14项人格分类系统),该系统的前五个类别恰为成人的“大五”因素,而且每个类别都分别包含三个子类别。此外还有8个类别作为可能的儿童人格维度。所有研究组对于描述语词出现频率的研究初步证实了该分类系统的适用性,并且支持了五因素模式在儿童期人格中出现的可能性。比如对于中国儿童来说,前五个因素的描述语词的出现率占所有14个因素的85%。①

而且,良好的人格与智力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在“大五”因素中,我们能发现与新近智力理论的重要相关点———健全和谐的人格特征无疑能促进智力的发展。近年来,对于智力的研究有很多突破性的观点,扩大了传统智力的内涵和测量方法。以美国耶鲁大学斯腾伯格(Robert J 。Sternberg)教授的“成功智力”理论为例,他认为智力是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方面的组合。分析性智力指的是有意识地规定心理活动的方向,发现并沿途克服各种障碍而最终找到对一个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大五”因素中的N因素和C因素无疑是和分析性智力相契合的,稳定的情绪以及严谨的态度能让个体思维平静而敏捷并持之以恒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性智力是能超越已知给定的内容,产生新异有趣思想的能力。显然,O因素所指的开放探索的人格特征是与之相联系的。实践性智力是把分析、思考的结果加以实施的过程。斯腾伯格指出,具有实践性智力的人知道怎样选择、适应环境,激励自己,以完成个人的目标。所以,E因素、A因素所阐释的热情、有信心、与他人和谐共处的人格特征正是与之相辅相成的。“大五因素”和“成功智力”的关系。

所以,虽然儿童五因素人格模型的研究尚未成熟,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在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更是相当缺乏,而且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模式也影响着儿童人格结构使其可能存在特殊的维度。但是在目前儿童人格教育中借鉴五因素人格模型,培养和发展儿童完善、健全的人格理应是具有可行性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在的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儿童不良问题的发生都与情绪压力有关,这就提醒我们要关注在人格中具有核心作用的因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