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跟毛泽东学口才
47763000000101

第101章 严密地推理

演讲、说话的目的,是要使听众、由不知到知、由知到信、由信到服。毛泽东的口才完全达到了此目的。究其原因,毛泽东说话、演说除观点正确外,还十分注重进行逻辑推理。

1938 年 1 月,知名社会贤达梁漱溟先生因为对抗战前途担心,失望,到延安向毛泽东“讨教”:“中国前途如何?中华民族会亡吗?

毛泽东正在写作的《论持久战》。他根据自己书中的主要观点向梁先生说:

亡国论者看到敌我强弱对比一个因素,从前就说“抗战必亡”,现在又说“再战必亡”。如果我们仅仅说,敌人虽强,但是小国,中国虽弱,但是大国,是不足以折服他们的。他们可以搬出元朝灭宋、清朝灭明的历史证据,证明小而强的国家能够灭亡大而弱的国家,而且是落后的灭亡进步的,如果我们说,这是古代,不足为据,他们又可以搬出英灭印度的事实,证明小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能够灭亡大而弱的落后国家。所以还须提出其他的根据,才能把一切亡国论者的口封住,使他们心服,而使一切从事宣传工作的人们得到充足的论据去说服还不明白和还不坚定的人们,巩固其抗战的信心。

讲完后,梁漱溟先生感到毛泽东说得头头是道,入情入理,使他“很是佩服”,由衷地说:“几年来对于抗战必服,以至如何抗日,怎样发展,还没有人对我作过这样使人信服的谈话,也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文章。蒋介石的讲话、文告我听过、看过多次,个别交谈也有若干次了,都没有像这一次毛泽东那样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11)

在《论持久战》的谈话中,毛泽东创造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深刻地全面地论证了国内、国际,敌、我、友三方力量的对比,分析了强弱、大小、进步退步、多助寡助、强弱转化、战争情况,等等,令人信服地论证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必将属于中国的”。

由于这个结论得到充分的论证,逻辑地驳倒了亡国论,同时也澄清缺乏根据的速胜论,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

毛泽东的亲家张文秋是一位很早就投身革命的老同志。50 年代中期,中组部分配她负责到上海去接管旧盲民协会,成立新的盲人福利会。开始,她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组织上服从了上级的决定,并动手做起盲人工作来,但心里不愿意。

有一次,张文秋向毛泽东流露出了这种思想,毛泽东劝她说:“盲人是世界上最苦的人。你即然为被压迫的人谋解放才出来革命的,为什么对最苦的人不去解救他们呢?”(12)

这段话是三段论,不过这里省去了“被压迫的人是受苦的人”。这样,这个三段论变成:参加革命是为了解放受苦的人,盲人是世界上最苦的人,所以应该去解救他们,张文秋得到毛泽东的指和鼓励,愉快地和同志们一道去展福利工作。

在抗日战争中,我军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大捷后,准备放弃一部分土地,深入敌后继续战斗,有些人想不通。毛泽东知道这一情况后,在与人谈话时,对此批驳,他说:“英勇战斗于前,又放弃土地于后,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些英勇战斗者的血,不是白流了吗?这是非常不妥当的发问,吃饭于前,又拉屎于后,不是白吃了吗?睡觉于前,又起床于后,不是白睡了吗?可不可以这样提出问题呢?我想是不可以的。吃饭就一直吃下去,睡觉就一直睡下去,英勇战斗就一直打到鸭绿江,这是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幻想,在实际生活里是不存在的。”(13)

毛泽东用吃饭、睡觉这样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驳斥胜利后不能放弃土地,否则战斗者的血就是白流的错误观点。论证通俗易懂,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就地取材,即时取事,寓讽于笑,寄驳于趣,或戏谑之中带着冷峭,或荒诞之中显现理智,或俏皮之中透出机巧,也是毛泽东说话进行逻辑推理的一大特点。

注释:

(1)《毛泽东轶事》,第200~201页。

(2)《毛泽东》,第527页。

(3)高明著:《毛泽东的智慧》,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72页。

(4)《毛泽东的幽默故事》,第162页。

(5)《毛泽东的人际艺术》,第4页。

(6)(7)《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85页,第3卷,第277页。

(8)《毛泽东的幽默故事》,第7页。

(9)董志英编著:《毛泽东轶事》,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1页。

(10)《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629页,1991年6月第2版。

(11)《毛泽东与民主人士》,第309页。

(12)《毛泽东大成智慧》,第413页。

(13)《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02页。

反驳要鲜明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在原则问题上,语言明确,毫不含糊。反驳与对话、答问一样,都具有临场性的特点,面对对方来势猛烈的攻击,反驳不允许有过多的思考应变时间,因此必须要反应敏捷,在瞬间选用简洁、凝练的话语来回击对方,出口成章,应对自如。在针锋相对的激烈舌战中,反驳必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使用锋利、明快的语言,迫使对方频频后退,难以招架。同时,反驳要善用逻辑利器,或攻其命题,或驳其论据,或揭其论证的荒谬,用论辩语言的思辨性,使对手无暇思索。

古人有称:“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所谓论辩,是参与谈话的双方,就同一问题,站在对立的立场上,进行针锋相对的论争。在论争中通过质疑、诘难、驳斥和揭露对方的矛盾,从而占据优势,确立自己的论断,以便最后取得正确的认识,肯定共同的见解。

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反驳的作用在于探求真理,明辨是非。反驳是一种高层次的说话艺术。在一定意义上,评价一个人的口才,可以说论辩能力是重要的标志。反驳要鲜明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在原则问题上,语言明确,毫不含糊。反驳与对话、答问一样,都具有临场性的特点,面对对方来势猛烈的攻击,反驳不允许有过多的思考应变时间,因此必须要反应敏捷,在瞬间选用简洁、凝练的话语来回击对方,出口成章,应对自如。在针锋相对的激烈舌战中,反驳必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使用锋利、明快的语言,迫使对方频频后退,难以招架。同时,反驳要善用逻辑利器,或攻其命题,或驳其论据,或揭其论证的荒谬,用论辩语言的思辨性,使对手无暇思索。

面对咄咄逼人的荒谬观点,毛泽东常常镇定自若地进行巧妙反驳,妙语连珠,锋芒毕露,语惊四座,集中体现了反驳口才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