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欢是个5岁的小女孩子,她活泼可爱,就是想象力不丰富、不爱动脑筋。比如,看书遇到需要动脑子的地方,她就不看了,对妈妈说:“妈妈,我不会。”接着就转向别的;幼儿园有发散思维的练习,她也从来不愿意参与,当别的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的时候,她早已经转移了注意力。
相信很多妈妈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孩子想象内容不丰富、不爱动脑。
现在的孩子聪明,这是人们的共识。但是人们也开始发现,孩子的聪明只是表面现象,有很多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表达能力等都不如过去,遇到事情也不爱动脑筋解决。这种现象已经比较普遍。
而孩子不爱动脑,和环境与教育有关。如今是高科技时代,孩子们的生活都变得非常轻松,减少了他们动手动脑的机会。而充斥着孩子生活中的动画与电子游戏,也因为声、光、色彩、图像的越来越完美,而挤占了孩子们的想象空间。而妈妈们一些不合适的教育手段,也扭曲了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变得不爱动脑。
“动脑筋”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根本途径之一,作为妈妈,应当多从“环境”与“教育”方面入手,走进孩子的心灵,客观地了解孩子,剖析孩子,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有的放矢地改变这种现象。
首先,应该培养孩子动脑筋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孩子动脑筋,必须顺应孩子的天性。孩子若对某件事有浓厚的兴趣,就会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想方设法地克服种种困难,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动脑筋的习惯呢?妈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有着最根本的影响,因此,妈妈应该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并用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情趣,去感染和影响孩子。同时,妈妈也要经常给孩子提一些问题,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引导孩子动脑筋解决问题。
当然,这个“兴趣”指的是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妈妈的兴趣。妈妈要在了解孩子兴趣的前提下,抓住并引导他的兴趣,千万不能“牛不喝水强按头”。孩子有了兴趣,才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进而促使孩子产生疑问和好奇,那么他们自然就会开动脑筋。
其次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动脑筋的习惯。有一个著名的教育原则是“跳一跳,够得到”,但是如果目标太高了,孩子怎么跳也够不到,他就不会愿意努力思考问题,开动脑筋了。但是也不能太容易,让孩子唾手可得,这样孩子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很多。
对于那些不爱动脑筋的孩子,妈妈不可提出太高的要求,而是要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从最直接、最容易思考的问题入手。比如比较两个事物的异同,然后再逐渐加大难度,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遇到的难题。
再者,要将培养孩子动脑筋的习惯融入到生活中来。通常 3~6岁的孩子,对抽象的理论不容易理解,因此,光有说教不行,妈妈还要给孩子创造动脑筋的环境,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启发孩子动脑筋。比如,可以搞家庭数学游戏、家庭猜谜活动、家庭智力游戏、中秋赏月晚会等,将数学、智力题融入到活动之中,在引发了孩子兴趣的同时,启发孩子开动脑筋。
此外,还可以让孩子多读一些少儿刊物,看一些诸如“七巧板”之类的少儿节目,从而引导孩子动手、动脑;还可以带孩子到大自然或社会中去感受生活,拓宽孩子们的生活空间。可边观察边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在观察的同时提出问题,并耐心地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还可以运用激励的手段,让孩子尝到动脑筋的甜头,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成功”是进取的催化剂,“成功”的甜头能有效调动孩子动脑筋的积极性。因此,哪怕孩子只是取得了微小的进步,妈妈也不要放过,应该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最后,锻炼孩子敢于尝试。
丁童是个对什么都很好奇的小女孩,有一次,她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到蚯蚓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即使被断成两截,也可以继续活下去,甚至有可能分别再生长出完整的蚯蚓。她听了觉得很神奇,想要自己弄个明白。
于是,她将挖来的蚯蚓断成两段,放在家里的窗台上养了起来。母亲发现后非常生气,狠狠地打了她一巴掌,并勒令她把蚯蚓扔出窗外。
这位母亲也许没想过她的这一巴掌会造成什么样的不良后果,她将一个孩子的大胆尝试扼杀在了摇篮中,实际上也影响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母亲的这种做法会让孩子觉得她的想法不对,行为也是错误的,以后也就不会再有这样的大胆尝试。
其实孩子的大胆尝试是可贵的,这表示他们对一些事物有怀疑,有自己的看法,而他们的这些大胆尝试,也很有可能结出科学的硕果。那位母亲大概没有想到,她那一巴掌也许打掉了一个未来的科学家。
蜜蜂发音靠的是什么呢?大家一定会回答翅膀。但是一个 12 岁的小女孩聂利对这个被编入小学教材的常识产生了怀疑,并做了大胆的尝试,提出蜜蜂真正的发声器应该是双翅根部下的两个小黑点。为了证明她的观点,她做了很多关于蜜蜂发声器的实验,还得到了邓从新老师的鼓励和指导。然而专家最后却否定了这个论断。
我们姑且不论她的成败,光是她这种大胆尝试的精神,就应当得到我们的广泛认可。她这种勇于怀疑,大胆尝试的精神,不是比发现蜜蜂发声器官这件事更难能可贵吗?
虽然她的结论被否定,但她并没有放弃,在老师和家人的支持下,她正努力地学习,为了以后能成为一名昆虫学家而打好基础。
正所谓:“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对于孩子们这种怀疑意识,尝试精神,我们应当给予赞赏和鼓励,因为只有大胆怀疑和尝试才能产生真理。
孩子天生就是积极的,从他们能张开眼睛那天起,就尝试着到处看看;当他们能控制自己的行动时,他们开始到处乱爬,到处乱摸,见什么咬什么。总之什么都想尝试一下,正因为他们还小,很多事情容易出错,所以每次的尝试都换来妈妈的大声呵斥,“不准”、“不要做!危险!”??用各种语言提醒孩子不要去尝试。
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会逐渐学乖,不再试图尝试一些新东西,认为这样才是大人眼中的好孩子。等他们再大一点,就会变得该做的事情也懒得去做,产生惰性。
而事实上,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必然要尝试许多事情。只有在这些不断地尝试中,他们才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人生的体验。如果妈妈出于保护孩子的意识,而剥夺了孩子大胆尝试的权利,孩子就永远都不能取得进步,而且还会越来越没有自信。
一位年轻的妈妈和朋友一起带着儿子去游乐场玩。孩子显然对那个秋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妈妈见此就将他抱到了秋千上。孩子一坐上秋千,秋千就开始摇晃起来,把孩子吓得大叫起来:“妈妈,我害怕!我不坐了!我会摔下去的!”
孩子妈妈的朋友一听,顿时紧张起来,赶紧上前要将孩子抱下来,还说:“是啊,这多危险呀,赶紧下来吧!”
然而孩子的妈妈却阻止了朋友的动作,妈妈温和地对孩子说:“来,抓住两边的绳子,就不会掉下来的。”可是孩子仍然很害怕,他缩起身子,不敢动一下,声音都带着哭腔了:“不,我害怕!”
妈妈见此就说:“那好吧,我抱你下来。但是,我可要先玩一会了!”说着,他把孩子抱了下来,自己坐了上去。她抓住绳子,来回晃动几下,秋千开始摇荡起来,而且还越荡越高。孩子见妈妈荡得那么高,欢呼了起来:“妈妈,你真厉害啊!”眼里还流露出了羡慕的光芒。
妈妈知道儿子心动了,就鼓励孩子说:“要不,你再来试试?”这次,孩子高兴地同意了。虽然他仍然有一点害怕,但是,却坐在秋千上不住地扭动起身体,他希望能像妈妈一样把秋千荡起来。然而他扭动了半天,秋千却根本荡不起来。
这时,妈妈赶紧说:“不要灰心,要想秋千荡起来,刚开始都要这样做的。我知道儿子很棒!一定会做得很好,秋千很快就会荡起来的。”妈妈朋友听出了妈妈的意思,也连忙接着说:“是啊,是啊,我第一次荡秋千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的。”
“是吗?”男孩听阿姨这么一说,顿时觉得有干劲了,“那我再用力荡几下吧!”这时妈妈也及时鼓励他说:“是这样的,孩子!每个人第一次荡秋千的时候都很害怕会摔下来。但是相信我,只要你紧紧抓住绳子,就一定不会摔下来!”
孩子的秋千随着妈妈的话语开始荡起来了,妈妈微笑着对孩子说:“其实妈妈第一次荡秋千的时候,也是怕得要命,一动也不敢动。你比妈妈强多了,我相信你一定能荡得很好!”
孩子显然高兴了很多,他兴奋地问妈妈:“真的吗?我现在荡得好不好?”这时,秋千已经随着他的动作摇荡了起来,而孩子的脸上也布满了欢笑。
可见,锻炼孩子的大胆尝试是多么重要。孩子们在尝试一件新事物时,总会有些害怕的心理,这时如果妈妈出于保护孩子而阻止孩子的尝试,那么孩子想要尝试的微弱愿望很快就会被妈妈给吓跑,孩子以后也不会有主动尝试的意愿。
当孩子想要去尝试一件事物时,要相信孩子,鼓励孩子,让孩子大胆去尝试,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还能激发孩子主动探索的欲望,而且还有利于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