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要掌握的心理学:谁的孩子是未来新贵
47845500000004

第4章 孩子的大脑中都装了些什么呢?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能够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孩子的好朋友,但这却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妈妈们似乎很难知道自己孩子的脑中到底在想些什么!

在孩子的世界里,万物皆有灵性。他们喜欢和小动物说悄悄话,喜欢为布娃娃洗脸、穿衣服??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人和孩子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如果说大人的世界是现实的‘陆地’,那么孩子的世界就是美丽而纯洁的‘海洋’。”

那么,妈妈们怎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呢?首先,妈妈应当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平等的个体与他们进行交流。其次,妈妈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孩子的身体成长的同时,他们的心理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比如不少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经常上网上到三更半夜,不听父母的话,交流起来又特别困难,往往是不欢而散。这个时候,妈妈如果能看清问题的实质,就不必如狼似虎般地阻止孩子上网,而要试着去了解这个时期孩子的特点、心态。

“即使放暑假,儿子跟我每天的交流时间也不到半个小时!”“孩子每天除了上辅导班就是自己上网跟同学聊天、打电话,根本不理睬父母,说多了还嫌烦!”

张妈妈的孩子过了这个暑假就念初三了,学习成绩也不错,但张妈妈却为孩子的事非常苦恼。不知怎么回事,张妈妈的孩子每天不是写作业就是自己闷头上网玩游戏、聊天,对自己不理不睬。最过分的是,前两天他和爱人想跟孩子好好沟通一下,谁知话还没说两句,孩子就烦了,留下一句:“没法和你们交流,不可理喻。”还在自己的房间门上贴了“请勿打扰”几个字,气得张妈妈无话可说,泪流满面地跑去和朋友诉苦。

显然,许多父母都非常希望和孩子交流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但面对自己相处多年的孩子,却突然不知道如何表达才合适,于是就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懂事,抱着这样的心理和自己的孩子交谈肯定不会是愉快的,这加重了孩子的叛逆心理,他们总觉得父母专制、唠叨,甚至不了解自己。

事实上,在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之间,心理就存在明显的差距,除了性格因素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所以,妈妈们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之前,虽然确实有必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但更重要的却是妈妈本身如何做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犯错误——不能无原则地向孩子妥协。

“我要吃汉堡包”、“我要新上市的滑板”10岁的岩岩经常任性地向妈妈这样要东西。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岩岩就会生气地大哭大闹,轻则不吃饭、不上学,重则就以伤害自己来威胁妈妈,大有不满足要求誓不罢休的架势。遇到这种情况,妈妈通常是无奈地向孩子妥协。结果让孩子变得更任性。

为什么孩子总是任性地向妈妈要求这个、要求那个,并且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大发脾气呢?究其原因,是因为孩子已经把妈妈的心思摸透了。

他们明白,很多时候,妈妈口中的“不行”并不是真正的“不行”,仅仅是“可能不行”,而且这种“可能不行”可以迅速地转换成“行”,只要他们拼命吵闹就可以达到目的。于是,在这样的环境刺激下,孩子逐渐掌握了拼命哭闹这个控制父母屡试不爽的绝招。由此,孩子也将养成很多坏毛病,如任性、贪婪、虚荣等等。

刘芳菲是一个很开明的妈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直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自己的孩子还是有一个坏毛病,就是乱要东西,不管看见什么,只要喜欢,就会通过各种耍赖方式得到它。

刘芳菲为了改掉孩子乱要东西、任性和耍赖的坏习惯,每次带孩子去超市、商场之前,都要先列一个清单,然后一本正经地告诉孩子:“妈妈和你都只能买清单上列出的东西,你监督妈妈,妈妈也监督你,好不好?”孩子每次都很利落地答应,但到了超市、商场,看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把和妈妈的协议忘到脑后去了。

孩子再次任性地向妈妈提出了一大堆要求,从玩具、文具到零食,刘芳菲都一一拒绝了。但是,就在准备付款的时候,孩子的目光被一个很可爱的小机械玩偶吸引,无论如何都要这个。刘芳菲故意不理他。孩子用可怜的眼光看着妈妈:“妈妈,我真想要。”刘芳菲还是不理。孩子开始哭闹,声音越来越大,并引来了很多目光,但无论多少人侧目,刘芳菲还是坚定自己的态度——不买。

回到家后,刘芳菲批评了孩子,并且拿出清单跟他一一对照,孩子无话可说。这样的事后来又发生过几次,渐渐地,孩子再也不会多要其他东西了。

很多时候,孩子的态度往往是由妈妈的态度决定的。这位妈妈的经历,就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育子真理:一旦已经给了孩子“不行”的答案,就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如果妈妈总是在孩子哭闹、发脾气的时候就妥协,这就是在助长孩子的任性行为,并坚定了孩子耍赖的信心。

其次,妈妈也不能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

婷婷的妈妈对孩子向来很溺爱,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给孩子却什么都舍得。但她却总是把“我们做父母的为了什么?不都是为了她吗,可她就是不给我们争气。”挂在嘴上。

婷婷的妈妈甚至直接质问婷婷:“我同事的孩子,比你还小一岁呢,就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了。别人行,为什么你就是不行呢?”每当婷婷听到妈妈这样说时,她就一肚子委屈。

婷婷于是偷偷地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从记事起,妈妈就不断地拿别人和我比,看到别的孩子画画画得好,她就说我没出息,让我也学画画;看到别的孩子小提琴拉得好,她又让我学小提琴??一年之内,我学了将近五种特长,结果什么也没学会。难道我就真的如妈妈说的那样什么也不行吗?”

为什么妈妈们总能看到别的孩子的优点,就是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呢?

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孩子是完全一样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相应的优点和缺点,能力和特长也各不相同。妈妈们总是拿别的孩子的优点和自己的孩子相比,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长此以往,很可能会使孩子变得萎靡不振,消极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