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特殊的性质,并且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大的质变,往往标志着心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这一次次的质变就形成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如何才能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为他一生的心理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应该是每一位母亲非常关注的大问题。孩子可以不成材,但不能不成人。孩子长大首先应该是一个快乐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有成就、有贡献或者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人。
那么,如何才能使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此时了解孩子心理发展变化的阶段性就非常重要了。
第一个阶段:出生到1岁。这个阶段是所有阶段中最重要的,也是最不能被忽视的,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孩子与母亲和其他主要抚养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对孩子的态度,应该是建立在一种规律性的基础之上,对孩子的喂养方式,照料方式、对孩子的态度,都不能让孩子经常体验到一种不确定性。
第二个阶段:1-3岁。这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之一。儿童的身高、体重成倍增长,学会辨认物体,认识周围的人,学习走路,用语言表达自己和进行交流。在这个年段,孩子的认知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我们说孩子处于第一反抗期。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儿童的自主性、独立性,同时学会遵守生活规则、社会规范。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对孩子的一生都非常重要,但是孩子也要学习去遵守生活规范与社会规则,常常在这两个问题上左右摇摆,究竟是松一些,还是严一些,父母们常常不知道如何去处理。
这一时期儿童的生活环境主要来自于家庭,接触最多的也是父母。社会对儿童的要求包括基本生活能力,感觉运动能力,运用言语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此期人格发展的特点是儿童自我概念初步形成,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异,表现出各种基本情绪活动特点,如焦虑、恐惧、羞怯、敌意和愤怒。性格的内向或外向特征也在这一阶段逐渐明显。
第三个阶段:3-6岁,这是儿童社会化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儿童的感知、运动和言语功能进一步发展,活动和交往范围明显扩大,已不再局限在家庭的圈子。儿童通常在这一阶段开始上幼儿园、学前班,开始与周围环境广泛接触,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但更多还是与父母和年龄相近的儿童交往。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形成丰富的想象力过程中,孩子的创造力、创造的欲望、动机开始形成,人一生创造力的基础开始奠定,孩子的自信心开始形成。如果这个阶段发展得不好,孩子今后就会更多地体验到自卑。
第四个阶段:6-12 岁,此期人格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儿童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常问“为什么”,他们模仿成人的行为,常以父母作为榜样,他们对性别差异有较多的兴趣,日益清楚男女的差别,学习认同性别角色。他们的自我概念进一步发展,并表现出较强的自我中心倾向和独立性,开始违拗、拒绝父母的要求,不照规矩行事,凭自己意愿和想象尝试不同的事物。
这阶段主要是形成孩子的勤奋感和责任心。我们知道这两种品质对人的一生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具有这两种品质,父母就不需要为孩子的一生担忧。我们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些孩子很小就知道对自己、他人负起责任,很勤奋地去学习、劳动。
第五个阶段:13岁左右到成人,就是我们讲的青春期。这一阶段是角色认同的阶段,是孩子迈向成人的最后阶段,是为成人做好所有准备的阶段。
此期儿童的另一个特点是心理敏感和脆弱。他们想独立,又怕独立;他们提问,提出要求,与人交往,希望被注意、被重视,若问题被忽视,要求被拒绝,需求不能满足,受到过多责备或批评,便会感到挫折、失望、愤怒或自卑,可能形成被动、退缩、循规蹈矩的保守性格。但若父母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给予引导、关心和支持帮助,则儿童会发展较多的自信、独立和进取特征。
这五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非常重要,对人一生的心理健康而言,这五个阶段就是基础,而越往下的基础越重要。基础打不好,到上面自然就会歪,或者遇到什么挫折意外,很容易出问题。
不同发展阶段之间存在着量的差异和质的区别,各个阶段具有其本质特点。儿童心理发展同时具有一定的顺序特性,各个阶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各个阶段的先后顺序不能颠倒或超越。我们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掌握它发展的来去龙脉,就可以通过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去发展儿童的智能和个性品质,在可能的范围内加速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
要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地发展,形成良好的行为,就要对孩子每个阶段的发展进行学习、了解。对孩子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仅仅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方面是父母,主要是母亲的心理素质、品质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对孩子的责任感培养。所以为人父母,必需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