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阳是一个十分乖巧的小男孩,可是一次吃饭的时候,因为一件小事,他哭哭啼啼,闹得大家很不愉快。究其原因,原来仅仅是因为妈妈在给阳阳夹菜的时候,把顺序搞错了。
平时,吃饭的时候,妈妈会先给阳阳夹菜,然后再给爸爸夹菜。如果哪一次是爸爸给妈妈夹菜,也会先给阳阳夹,然后再夹给妈妈和自己。然而那天妈妈先给爸爸夹菜了,阳阳很不满意,不停地喊叫着:“妈妈应该先给我夹!先给我夹!”于是妈妈笑着说,“好,先给阳阳夹。”于是马上给阳阳夹菜。
可是,没想到,阳阳还是不高兴,他嚷嚷了起来:“要把爸爸碗里的菜给我,那是妈妈第一次夹的。”爸爸见阳阳这么无理,非常生气,叫道:“哪有那么多讲究,快吃饭。”谁知道,阳阳委屈地哭了起来,哭着哭着,把碗往前一推,说:“我不吃了,爸爸妈妈不喜欢我,你们不要我。”阳阳的话让妈妈和爸爸感到非常纳闷??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显示,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经历一个秩序的敏感期,在这个敏感期内,孩子会要求每一件事都按照严格的顺序去做,这是孩子的一种心理需求。上文故事中的阳阳认为,妈妈第一个给他夹菜,是因为爱他,是重视他的表现,如果先给爸爸夹菜,那就是更爱爸爸,而不爱自己,这样他就会感到不快乐,所以才会闹起来。
千万不要感到奇怪,认为孩子怎么这么敏感呢?父母是否爱孩子,孩子往往通过父母的言行来体会,如果父母的行为与孩子所理解的爱的方式相悖,那么孩子就会感到心里不安,一旦失去了安全感,也就变得焦躁、痛哭起来,如此一来,也就对家庭失去了归属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自己归属于一个或多个群体,如有家庭,有班集体、伙伴,这样可以从中得到温暖,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和寂寞感,获得安全感。在一些家庭中,父母虽然给孩子提供了很好的生活条件,但是缺少了足够的精神上的关爱,由于早出晚归,和孩子交流的时间较少,就使得孩子的归属感更加淡漠。
如果孩子缺乏了归属感,就容易变得没有责任意识,缺少集体责任感,思想上无所寄托,生活上丧失信心,对亲友无牵挂感。归属感的丧失,还容易导致孩子患上抑郁症,心理学家说:“如果找不到归属感,无论孩子还是大人,就会一直去制造麻烦,永远无法安静,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那么,妈妈应怎样培养孩子的归属感呢?
孩子的归属感首先来源于对父母的心理依赖,和温暖、幸福联系紧密。作为母亲,不仅仅要给孩子提供物质生活资料,还要经常和孩子交流、谈心,让孩子知道家庭的真实状况,了解父母的不易,增强感恩之心,才能让孩子把家庭当作心灵的避风港,能够倾诉心情。这样,孩子的归属感和家庭责任感就会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