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叶玉树老师,是跟丈夫出席的老同学聚会上,他在香港圣芳济中学春风化雨四十年,山一样的身形,火一般的气势,声如洪钟,反应灵敏,这样的感觉,好脸熟,在哪里碰过呢?
对了,在旧公司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那个老板肥佬黎,亲戚中有个当警司的大表哥,就有这种威势。没想到,一介书生,还是个教中文的,居然如此气宇不凡。
“他像个黑社会大哥!”我对丈夫说。
接触久了,觉得我最初的评价中了一半,他是大哥,只是不属于黑社会,而是属于圣芳济这群超级大顽童。
记得听过拿了好多回教学奖的小思老师说,好的师生关系,不一定要建立在“搭肩膀”“搂搂抱抱”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于尊重、敬佩的基础之上。
这些年遇到过好多年轻老师,对于为师,都有一套新观点。他们都说,要孩子听你的,首先你要懂得用他的语言、他的态度,走进他的世界……才能达到沟通、双赢,至少孩子肯理睬你。
我一直怀疑,真的要跟学生做好朋友才能教好书?
叶老师的故事给我的体会刚刚相反:教好书,才能跟学生做好朋友。若只做好朋友,没教好书,是徒然。
这些年,?我断断续续听到叶老师不同年代的学生在聚会时忆起他们的“那些年”,记挂的,不只是老师请吃海鲜、请游船河的故事。孩子长大了,一直念念不忘是老师的掏心教诲或者当头棒喝。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朋友,孩子从来都不缺,为师的没必要去争一个友谊之位。插进一把钥匙,让孩子的脑袋开窍,比你跟他交朋友有意义得多。
我无缘受叶老师教导,却因另一种因缘,认识这位人生导师。
随丈夫吃喝多了,总会碰上叶老师,每次他都往我口袋里塞钱。
看水知水,看石懂石,他的知识仿佛无疆界,说什么他都搭得上话,难得的是他总比你在行,甚至连他七十几岁的身体都比我们行。
有的学生当官了,叶老师苦口婆心;要知所为而为;有的学生做医生,叶老师经常提点:要善待你的病人;有的学生当律师,叶老师不忘警醒:要守住你的原则;学生有的步他后尘教书了,叶老师的锦囊是:教育的秘诀是包容。
而我,当然最喜欢他对丈夫每次的谆谆教诲:善待你的妻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