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最经典的文化常识
47869500000034

第34章 佛教宗派

随着社会的变迁,约在公元前4世纪,印度佛教发生了第一次大分裂,出现了尊崇传统、保守旧规的上座部和较为进取、提倡改革的大众部。分裂的具体原因,其说不一,有的说是由于在戒律和持守上有了分歧,有的说是由于僧人大众要求改革遭到保守派的非难。之后,佛教内部这种分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为部派佛教时期,并于公元1世纪,形成了大乘佛教。乘是“舟车”、“乘载”和“道路”的意思。后期的佛教自称为大乘,即“大道”、“大业”,部派佛教被称为小乘,谓之“小道”、“小业”。

大乘佛教追求菩萨道的普渡众生,求无上菩提的佛果;小乘佛教强调修炼自我的声闻乘,以罗汉的解脱为目标。大乘僧人基本食表,小乘僧人可食“三净肉”,二者都虏诚的佛教徒,但因宗派不同,一直争论不休。公元8、9世纪以后,由于印度教的兴起,佛教的内部的腐败和派系纷争,以及频繁的外族入侵等原因,佛教在印度开始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