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的性格是事业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性格坚强的人常常是生活中的强者。如果期望孩子今后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父母就要从小注意磨炼孩子的意志,矫正孩子的懦弱心理。
“教子现场”
史进的学习成绩一直让全家人引以为傲,从没有让父母产生过烦恼。但是,有一件事却总令爸爸放心不下——史进胆子特别小。
十岁的史进,生就一副浓眉大眼,蛮有男子汉的样子,可他的行为并非如此。夜晚,他一个人不敢独自外出;睡觉,他不敢独自一人睡在自己的房间里,长这么大了,仍然和爸爸妈妈睡在一张大床上。
有一次,学校在公园举办军事游戏活动,史进被派作“侦察兵”。可游戏已经结束,还没见这个“侦察兵”的影子。老师派人四处寻找,好不容易才在一棵大树旁找到他,这时的史进脸色发白,全身颤抖。老师问他:“为什么躲起来?”他颤巍巍地说:“我……害……害怕打仗!”
“专家解析”
不管什么事情,也不论自己是否有这方面的能力,统统表现出胆小害怕、畏缩不前,这就是懦弱。懦弱是一个人成功的天敌,因此,孩子若有懦弱的心理与行为,父母要从孩子小时候就想办法帮孩子克服。
每一位成功者都知道,要想成功就要有一种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一锹挖不成水井,成功需要积累,成功需要坚持。美国心理学家威蒙曾对一百五十名有成就的智商较高者作过研究,发现智力的发展与三种性格品质有关:一是坚持的毅力,二是善于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地积累成果,三是具有自信心,从不自卑。可见,坚强的性格对人生十分重要。
孩子胆小,对什么都感到害怕,原因是他有许多恐惧感。例如,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对痛楚的恐惧、对人的恐惧等。由于孩子被恐惧感困扰,从而产生胆怯,久而久之便会形成懦弱的性格。这些多源自大人对小孩子严密的保护,令孩子觉得自己很脆弱,需要依赖大人,一旦大人不在身边,就感到害怕。
孩子懦弱,多与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关。有些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因为害怕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而变得胆小;有些父母对孩子事事包办,孩子独自一人时就会出现无从下手,向后退缩等等情况。父母应该根据不同的原因,运用合适的方式去改变孩子的懦弱。
每个孩子都会遇到困难,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胆小懦弱的孩子往往没有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和挫折。坚强勇敢的孩子则能够做到持之以恒,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和挫折,越过障碍和绊脚石,从而取得成功。
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克服懦弱的心理,让孩子赢得坚强的人生。
“建议父母的妙招”
孩子从小懦弱,一味害怕、退缩,时间长了,就会演变成回避型人格。回避型人格的人害怕与人接触、交往,严重阻碍其事业的发展、家庭的幸福。父母一定要重视帮助孩子从小克服懦弱心理,想办法尽早让孩子从胆小害怕的阴影中走出来。
支招一:父母要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方法示例
有一次,罗娟娟因着凉患了感冒,吃了一些药后仍然不见效,还发起了高烧,妈妈抱着她去医院打针,心里担心孩子因疼痛而哭闹,因此一直紧皱眉头。
虽然罗娟娟第一次听说打针这个词,但看到妈妈的紧张样子,再望一眼忙碌中的护士在摆弄针头、药品,心猛地抽紧了,哭了起来。护士将针扎下去后,罗娟娟顿时哭得更厉害了。后来妈妈想了想,罗娟娟之所以害怕,大概是因为看见了自己担心的表情,因为自己的表情告诉她这是件很严重的事情。
于是,在罗娟娟第二次打针时,妈妈采取了另外一种态度。
第二天,妈妈按时带罗娟娟到医院打针,罗娟娟一见护士就立刻躲到了妈妈身后。“罗娟娟,快过来,护士阿姨是给你治病的。”罗娟娟对妈妈的话装作没有听见。这一次,妈妈采取了非常平静的态度。
“罗娟娟,打针并不可怕。不是吗?昨天你刚打过,并没有什么呀?”“可我害怕疼……”“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妈妈在小时候打过无数次的针,没事的。何况,为了治病忍受一点疼痛有什么关系呢?我相信你是个勇敢的孩子。”罗娟娟一听到“勇敢”这个词,顿时就忘记了害怕。这一次,罗娟娟不但没有哭,还不停地与护士说这说那。
操作提示
孩子的恐惧心理多源于观察与模仿,看到别人对某一事物害怕,他也会对某种事物感到恐惧。如打针时看到别的孩子恐惧、哭闹的样子,他也会哭起来;如果旁边打针的孩子很放松、若无其事,他也会受暗示,从而减轻对打针的恐惧。因此,在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时,父母有必要检查一下自己的言行,看看有没有粗心大意,把焦虑、恐惧的情绪不恰当地传染给了孩子。
支招二:避免不当的教育方式
方法示例
高成斌七岁了,聪明可爱。这天晚上,高成斌和往常一样按时去睡觉,妈妈关上灯,轻轻掩上门。没多久,高成斌突然惊叫道:“我怕魔鬼抓我,我不睡觉了!”说着,他从屋子里冲了出来,神色紧张地钻进妈妈怀里。父母对高成斌的行为感到诧异,以为他做噩梦了,急忙劝道:“高成斌听话,魔鬼不会抓你的。”可高成斌却不断地说:“我怕,我不睡觉了!”
之后几天,高成斌的反常行为一直困扰着父母。苦苦思索下,爸爸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上个星期天,一家人去爷爷奶奶家玩。爷爷奶奶很娇惯高成斌,所以,高成斌又变得不好好吃饭了。爸爸非常生气,就把高成斌关到漆黑的房间里,并恐吓他说魔鬼要抓走不好好吃饭的孩子,高成斌当时在黑房间里拼命地哭了一阵。看到现在高成斌的反常样子,爸爸对此很自责。
操作提示
父母应向孩子讲科学、讲道理,不要采用各种恐吓手段随便吓唬孩子,要从小就培养孩子勇敢、镇定的情绪,不过分保护孩子,也尽量不勉强孩子做其不愿做或不敢做的事。
同时,父母应注意丰富孩子的知识面,扩大孩子的视野,多让孩子接触自然、社会,多参加有趣的活动,这样,孩子的一些无端的恐惧感也就很容易消除。
支招三:不要嘲笑、惩罚孩子的胆小
方法示例
刘希民是个活泼可爱的五岁男孩。刘希民的妈妈很疼爱孩子,几乎没有让刘希民离开过自己,就是与别的小朋友玩,妈妈也都是跟在身边。虽然刘希民现在都已经五岁了,上了幼儿园大班,但是穿衣、洗脸等刘希民自己能做的事情妈妈也全部包办。
刘希民也不敢与同学们单独在一起玩,老师问什么问题也不敢回答,有时候还哭闹着要找妈妈。老师给刘希民的妈妈讲了孩子在幼儿园里的表现,妈妈听后就嘲笑儿子:“你看,你真是个胆小鬼!”妈妈越是嘲笑,刘希民的胆子就变得越小了。
操作提示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感情,但不要表现过度,不要过分关心和注意,否则不但滋长了孩子的恐惧感,而且还可能使孩子的恐惧感增强。父母也不能轻视恐惧,不要借助嘲笑或生气来改变孩子的畏惧态度。有时孩子在表面上可能不再害怕了,但恐惧依旧有可能存在。父母应鼓励孩子参与一些能有效消除恐惧感的活动,让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