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
一个人无论他有着怎样的毅力和信念,他也摆脱不了受到自己和他人暗示的影响。受暗示是人的心理特征。暗示无处不在,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手段可以让事情变得更美好,而消极的暗示往往把事情搞糟。
卡耐基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在他9岁的时候,父亲又娶了一个女人。继母刚进家门的那天,父亲指着卡耐基向她介绍说:“以后你可千万要提防他,他是全镇公认的最坏的孩子,说不定哪天你就会被这个倒霉蛋害得头疼不已。”
卡耐基本来就不打算接受这个继母。他讨厌一个陌生的女人做自己的母亲。但继母的举动却让他出乎意料。
继母听了他父亲的话,不仅没有厌恶这个“坏孩子”,反而微笑着走到卡耐基面前,摸着他的头,笑着责怪丈夫说:“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他怎么会是全镇最坏的男孩呢?他应该是全镇最聪明、最快乐的孩子才对!”
继母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卡耐基。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这种话,即使亲生母亲在世时也没有。就凭着继母这一句话,他和继母建立起了感情;也就是这一句话,成为一种激励他前进和积极的动力。
他人的暗示,对我们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曾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们找到了一所学校,从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体学生的名单。在经过抽样后,他们向学校提供了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
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是由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教师认为某个学生是天才,就会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对这种激励产生反应,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这是因为人们的头脑中事先存在着一种定势,而定势也可以说是一种心向,是指在对某一刺激发生反应以前就已经存在的某种意向。因为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期望的作用,所以又称为期望效应。
很多年轻人,由于刚进入社会不久,在职场上还是新人,因而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对自己信心不够,做事总是畏畏缩缩、优柔寡断,或是半途而废。
海丰和赵明两人同时供职于一家跨国公司。几年后,海丰从一个业务员升职为国内产品经理,职位的升级当然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而赵明在这几年中,工作平平淡淡,每次公司升职加薪都没有他的份,仍然是个有一些经验的业务员。两人有相同的能力,起跑线和工作环境也一样,结果却大不一样。
其实,他们的结果不同主要是他们的工作态度不同造成的。刚进入企业的时候,海丰就纵观全局,以自身的经验和能力为企业的区域拓展提出了很多建议,并说服领导采纳自己的意见。不到一年,他的能力就在领导面前展露。海丰靠着他的才能很快得到了提升。
而赵明并不是没有这个能力,只是很多时候,他的想法和方案,在没有向上面通报之前就被自己否决了,他总是担心这样会出错,那样会不切实际,担心自己做不好会让老板批评。同样,每次小组共同做大项目的时候,他总是有意无意地逃避承担重要的项目部分,总认为压力大,担心失败。因此他宁愿跟着别人后面走,吃一碗稳妥饭。
外界的鼓励或是批评固然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但千万不要用别人的消极评价束缚自己的思想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