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有这样的心态,当对某件事过于重视的时候,心理就会情不自禁地紧张起来。心理紧张就会引起心跳加速、精力分散、动作失调等不良反应,不良后果也会接踵而来。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钢索表演艺术家,他以精彩而稳健的高超演技闻名。他从来没有出过事故。
因此,当演技团这一次要为重要的客人献技时,决定派他上场。
瓦伦达知道这一次上场的重要性,全场都是美国知名的人物,这一次成功不仅仅将会奠定他在演技界的地位,还会给演技团带来前所未有的支持和利益。因而他每一天都在仔细琢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想了无数次。
演出开始了,这一次他没有带保险绳。因为许多年以来他都没有出过错误。他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不会出错。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他刚刚走到钢索中间,仅仅做了两个难度并不大的动作之后,他就从高空摔了下来,失去了生命。
事后,他的妻子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上场前他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
瓦伦达由于太在乎那次表演,导致紧张,最终失败。后来,人们就把专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人产生某一想法时,大脑里会出现关于这一想法的图像,这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诫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与这一情景相应,球大多会掉进水里。这项研究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
因此,我们要取得好的成果,除了平时的能力训练之外,还要注重心态培养、心理素质训练,要具有心无旁骛的稳定心态。
虽然我们不可能做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我们可以试着让自己放松,看淡一些事物。很多人的失败,并不是自己能力不够,而是在关键的时刻过于紧张。
面对一些竞争和比赛,我们要做的不是给自己增加压力,不是告诉自己“这次输了就死定了”“要是失败了,就没脸见人了!”“我决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不成功,便成仁!”这样的想法只会加重我们的心理负担,让自己发挥失常。
有一个男孩跟我聊天的时候,说他最怕的就是考试,有时候听到考试这个词,都会让他感到很紧张。他觉得自己也算聪明,平时人家能做到的事情他也能做到,有时候还能做得更好,但一考试心里就发憷。他说:
从小到大,我一直害怕考试,一到考试就像要过鬼门关似的。上学的时候,每当考试的前一天,我就紧张得要命,心烦意乱,吃不下饭,晚上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第二天一进考场就心跳加速,浑身直冒冷汗,只想上厕所。其实很多题目平时会做的,但是一紧张就静不下心来做。心里总要不停地想:“这次没考好,都没脸见人了”,越是这样想,越考不好。
现在工作了,还是摆脱不了考试,同事们都积极地报考这个证,那个证。我也报了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师,但是考了几次都没考过,我都不知道是否还要继续考下去了。
这个男孩的感受相信很多年轻人都有,只是没有他的程度那么深。害怕考试、害怕当众上台演讲,害怕其他正式的比赛场合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和困难,为了解决问题,实现目标,就必须克服困难。而困难的出现与克服,会引起人们内心的紧张和不安,发展到严重时就会感觉到恐惧,形成焦虑。
那么,年轻人应该怎样摆脱“瓦伦达效应”呢?
首先,不要计较太多的得失。
很多事情越是想得到,越会容易失去。在《庄子》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个赌徒拿着瓦砾去赌时,几乎是逢赌必赢;而当他拿着万两黄金去赌时,却输得一败涂地。你越是专注于某一件事情,越是很难将它做好。而许多感觉难以完成的任务,心里不去想了,以听之任之的心态去对待,往往却又轻而易举地做好了。
因此,无论什么重大的事情,我们都要平心静气地去面对,不贪求成功,只求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其次,保持情绪的适度唤起。
紧张的心态容易让人发挥失常,那么是不是彻底放松就好呢?当然不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耶基斯和多德林提出:“当一个人处于轻度兴奋时,能把工作做得最好;当一个人一点儿兴奋也没有时,就没有做好工作的动力;当一个人处于极度兴奋时,随之而来的压力可能会使他完成不了本可以完成的工作”。这就是倒U形假说。
倒U形假说告诉我们,要在工作中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或是超常发挥,就需要保持情绪的适度唤起,既不可过于紧张,也不可过于懒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