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你1天72小时
48233900000022

第22章 有拖延症怎么办(6)

事后,惊呆了的鲁庄公很惊喜地问曹刿怎么回事,曹刿笃定地说:“打仗,靠的就是士气。当敌人第一次出击进攻的时候,士气最为旺盛;到了第二次的时候,士气已经渐渐衰弱;到了第三次出击的时候,士气就很低落了(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而这时候我们一下子充满力量地出击,当然就很容易打败军心涣散的对手了。”

这就是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而“一鼓作气”也成了一句经典。

“惯性”实在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它就像是一个在大理石地板上滚动的小弹珠,在推了一下以后没有阻挡可以前进很远。但如果你用手轻轻挡它一下,它会继续滚动,不过速度变慢了;再用手挡两次,那么小弹珠就会在没到达目的地之前停下。

很多事情都需要一气呵成

有没有做项目做得得心应手或者写论文写得很流畅的时候,突然被叫去一起吃饭逛街打游戏,回来就没有那种很顺利的感觉了?很多时候在我们进入状态的时候,最好利用这种惯性把手头上的事不间断地一气呵成,否则被打断了以后再要接上前面停下的部分,就很容易有重复劳动,还需要花更多时间进入角色到达那种效率高的状态。

当然,我们生活中的干扰无处不在(详见下一篇《能量吸血鬼》),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把它们赶走。在做一件事之前,可以先把那些零零碎碎地琐事做完,把邮件电话等先处理完以后关机,和同事同学朋友聊完天,等到状态好的时候就马上开始,找一个没有熟人的地方或者独立的空间,为自己创造一个不被打扰可以专心致志的环境,在这段时间里只做一件事,集中精力和创意一下子把它做完。

很多事情要一蹴而就

周围有没有看到过很多复读、复考越考越差的实例或者报道?理论上来说多复习了一段时间,学了更多的内容,做了更多的练习,再考试的时候怎么会比第一次还差呢?我想,很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意外没考好以后,心里一直对那个考试有阴影,对自己缺乏自信,而在士气不足、压力过大,容易患得患失的情况下迎考,没有办法把注意力集中在题目本身上,导致了再一次的失利。如此反复,形成了一个难以走出的恶性循环。

所以,如果可以,那么就在第一次把事情做好吧,不要返工,不要以为自己能经常有“重来”的机会,即使有,你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很多事情都需要一时的冲动

很多时候,冲动和勇气也只是一瞬间的事,如果突然想起做一件事,比如开一家咖啡店,比如报名考证,比如写一本小说,比如向一个人求婚,而没有马上去做,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等你慢慢冷静下来或者激情渐渐退却以后,惰性和维持现状的特质就会占了上风,就会发现找不到足够的动力去实现那些梦想了。所以,要快,要抓住那一瞬间的感觉,用惯性让士气延续下去,一鼓作气地完成你想要做的事。

还有很多时候,灵感是一闪而现的,如果缪斯女神出现的时候你却没有迅速抓住她,那等你过了几天回过头去找她,或许就很有可能找不到了。那么怎样抓住灵感呢?——随身带一本记录本或者iPad,灵光一闪的时候就可以随时随地迅速记录下来,有条件的话就马上行动起来,不要等,不要拖。

小练习

找一件事,从头到尾不间断地把它完成。

有一个好想法好主意的时候,马上开始行动。

有的时候顾虑太多会毁了你的惯性。

——汤姆·华生(高尔夫球手)

流——沉浸其中的酣畅感

思想创造了一个新的天堂,新的境界,新的能量,艺术就这样顺其自然流畅地产生了。

——巴拉塞尔士(医学家)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全神贯注,沉浸于此,思路如行云流水,享受乐在其中的感觉?有没有醉心在读一本书,做一个实验,做一张试卷,研究一个项目,唱一首卡拉OK歌曲的时候,感到仿佛茫茫宇宙里除了你和你所正在做的事之外,别无他物,忘却了时间、空间,忘却了一切干扰和好吃的?

如果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么恭喜你,你拥有了世界上最奇妙最强大的体验之一“流”。

“流”的概念由研究“正能量”的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MihalyCsikszentmihalyi)提出,指的是一种做事的时候精神高度集中,兴奋和充实的感觉。米哈里指出,正是这种“流”的感觉,让我们做事既快又好。

“流”是一种充满感染力的强大正能量。

我们看演唱会或者钢琴独奏会常常很容易和艺术家产生共鸣,因为被他们那种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歌曲和钢琴旋律中的状态,那种“流”而感染,而打动我们。

我们看奥林匹克运动会或者体育比赛的时候很容易和运动员们一起兴奋激动,是因为他们的拼搏精神和对运动的热爱,他们的“流”影响了我们。

我们也很容易被“认真”的、“投入”的家人、朋友和同事所吸引,因为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流”的正能量。

那么,怎样找到“流”的感觉呢?

找一个喜欢的活动

“流”是一种愉悦的享受,所以要找一个喜欢(至少不讨厌)的事或活动,这样才不会产生抵触感,也容易让自己投入进去。

在工作学习中,找一个自己相对喜欢的工作和学科,这样就会容易产生“流”的感觉,让你轻轻松松开开心心地做好工作、上好学。或者,让自己试着爱上你的工作和你的专业,随着“流”的产生,你会真的逐渐越来越爱它们。

找有一定挑战性但又可以掌控的活动

如果一个活动没有挑战性,那么很容易让人厌倦,也很难让人全身心投入进去,那么就没有“流”的体验了。而难度太大的挑战会让你磕磕绊绊时时困住,那就失去了“流”的连续感。可以在平时习惯适应的层次上逐渐增加一些难度,循序渐进。

同理,“流”出现在需要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活动中。怎么说呢?比如去卡拉OK唱歌,或者在郊外开车兜风,或者打游戏,需要你自己拿着麦克风去唱,或者把着方向盘踩着油门开车,或者考虑你的游戏战术用键盘手柄操作。而看电视肥皂剧之类的休闲活动并不需要你主动去做什么,也不用去思考,这样你就很难感受到“流”了。

找一个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可以体验到成果的活动让我们产生“流”的活动一般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和比较快速明显的反馈。比如你画一张设计图纸,用乐高积木搭一个楼的时候,你清楚你的目标和最终结果是什么,而渐渐浮现在图纸上或者渐渐成型的模型,就是对你劳动成果的不断反馈。其他活动,比如编写一个程序,写一份项目计划书,做一张模拟卷,都是一样的道理。

常常找一些可以让你产生“流”的活动,练习体验“流”的那种顺畅感觉,可以让你的正能量不断得到强化,做事也就越来越得心应手。几个星期、几个月后,你会有一种焕然一新的精神状态。

如果不曾体会过“流”,那么就按照上面提到的,找一个合适的活动,不受干扰地认真投入进去,体验一下“流”的感觉吧!

对自身意识的控制决定了你生活的质量和深度。

——米哈里齐克森(心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