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48327400000019

第19章 名与利:放舍尘根,清闲自在如白云

众生所争之物,不过名利二字。而名在佛家眼里如云烟,利在佛家眼里似粪土。众生在红尘之中纷扰一世,最后争来的也不过是空幻二字。是以,要想修佛修禅,就必须破除名与利的魔障,心无半点虚名挂,身无一文铜臭牵,如此一来方能到得正果之境。本章之旨便是教导世人如何摆脱名与利对自己本心的束缚,做到真正的超脱物外,潇洒自得。而贪图虚名妄利,最终会给世人带来哪些危害,本章也都为世人一一点出,希望可以起到指点迷津之用。惟愿世人最终可以做到本章所示的那样,“放舍尘根三千丈,落得闲云野鹤心。”若真如此,则实乃万幸。

世人所争之物,往往一文不值

众生痴迷之物,到头终归粪土

佛家说,世人的一颗俗心在这三丈红尘之中,极易被那些假象表面的浮华所迷,误以为这些浮华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殊不知这些浮华在佛家眼中就是云烟粪土,甚至是害人伤人的孽缘。但芸芸众生又有几人可懂得这佛理禅机?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之力,毕其一生之功,也要将这浮华握在手中。但这浮华本就是虚幻,到头来握在手中的不过是镜花水月,更有甚者会为这浮华背后的本相所困,心灵世界自此永陷魔障之中,再也无法自拔。

俗世之人所求所争者,不过是名权财色。但这些世间之物终不过是俗物,如雷的名望,终敌不过众人的悠悠之口;若神的权位,终经不起世人的全力之推;似山的金银,终毁在子孙后代的无尽挥霍;胜花的容颜,终败于岁月的流迁。名望权位也好,金钱美色也罢,都不是永恒的,都有覆灭的一天,唯有佛法禅道,才是永恒不灭,世世轮回的至宝。

遗憾的是当世人明白自己一生所求所争不过一场空梦的时候,早已青春之年不复,两鬓白发苍苍。这时候能留在心灵深处的,只有悔恨。是以,世人为何要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光年留在对红尘俗物的妄执里呢?为何不早早看破这些假象,早一日将心从魔障中解救出来,领悟到佛所说的极乐世界呢?

某日,一位僧人云游四方,路经一片树林时,将半个烂苹果扔在了地上。这正好被两只乌鸦看到,以为那是一块肉,都连忙飞下树枝争抢。两只乌鸦都想把这块“肉”据为己有,因此各自一面用利喙抢啄,一面张开翅膀不让另一只乌鸦靠近。几分钟后,这半个烂苹果已经被啄碎了,果肉混着泥沙,谁也辨不出哪些是果肉,哪些是泥沙,这样一来谁也没法吃了。于是两只乌鸦不再互相争斗,而是各自梳理起自己的羽毛。这时候它们才发现,原来自己的翅膀上竟然掉了这么多的羽毛,甚至还流出血来。这时候一只乌鸦说道:“如果不是你冲动,我才不会和你争这块发了霉的‘肉’。”

另一只乌鸦说:“发了霉的‘肉’,你怎么知道?”

这只乌鸦说道:“如果没有坏,会被扔掉吗?”说完就走了

第二只乌鸦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也拖着受伤的翅膀离开了。

僧人目睹这一切后,感慨道:“原来所争之物,到头来都没有什么意义啊。”

在方丈讲述的这个故事中,那两只乌鸦不就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吗?乌鸦所争的烂苹果,不也就是我们眼中所谓的至宝吗?可见,我们常常为红尘中的诸般假象所迷惑,到头来就像那两只乌鸦一样,落得个头破血流的结果。

世人行于红尘,立于俗世,自然会对红尘俗世里的诱惑难以割舍,一心图索甚至迷恋痴贪。但在佛家看来,一切贪恋,一切痴望都是心灵世界的魔障。而这些被贪恋痴望的物什,往往只是对皮囊有所帮衬,而对于修心修性却是业障。也就是说,这些为世人所争的俗世之物之所以值钱万贯,抵金千金,不过是由于俗世之心的赋予罢了,若无俗世的存在,若无俗心的迷惑,这些物什不过是粪土蛆蝇,不值一文。

人之一生何其短暂,可是红尘中的诱惑又是何其多。倘若不知取舍,或者是取其谬误舍其真谛,那么人之一世将是多么的可悲可笑。若想在这取舍之中做成真正的赢家,就需明心静性,辨其真假优劣,这样才能够了悟人生。

佛法教导世人要知舍弃,懂放下,只有如此,心灵世界才能轻松无比。心灵世界得了轻松,那么才会生出对佛法禅道的了悟。

……何须心系眼前物,但留佛法在心间。

世人莫要脸贴金,画虎不成反类犬

虚荣是心毒,世人须克之

佛家说世人之心有诸多心相,有贪心、痴心、嗔心、邪心等诸般恶相;亦有仁心、慈心、悲悯心、同情心等诸多善相。而在这诸多心相中,唯有虚荣心最难根除。因为世人本就将自己划出了个三六九等,而世人所求便是能够高人一等。这其实就是佛家所讲的妄执,就是心灵世界对虚华之物的痴迷。既然是妄执痴迷,那么心又怎么可能轻而易举地从中解脱出来呢?

虚荣貌似一杯香醇的酒,只有饮下的人才知道其中的苦涩味道。佛家讲业缘因果,劝导世人顺其自然,而虚荣却是一种脸上贴金的强求。画虎不成反类犬,到最后反而会损害了自己的声名。

普陀寺的方丈见庙内有一些小和尚互相探讨佛法禅道时总喜欢显露自己比他人有更高的悟性,于是借一次讲禅的机会,给这些小和尚讲了一个故事。

苍蝇和蚂蚁在一起争论谁更高贵,更值得赞美。

苍蝇对蚂蚁说道:“你住在草丛和树叶之中,而我住的是宫殿,分享着皇帝的御食,喝着琼浆玉露,而你只能啃啃可怜的麦糠,从地下吸水解渴,像你们这种低贱的族群怎么能和我们比。”

蚂蚁大声说道:“你真是不知羞耻,居然还敢吹嘘这些。你难道不知道世人都很讨厌你们吗?你飞到哪里不被人追打呢?而且在夏天的时候你还能神气片刻,但是一到冬天你就躲了起来,而我一年四季却可以欢欢乐乐地过日子,难道不比你更快乐吗?”

方丈讲完这个故事,说道:“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些人总喜欢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悟性,想以此赢得别人的尊重。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佛法讲求净心,你们这种为自己脸上贴金的举动,难道不是对佛法的背离吗?”

这几个平日总爱显摆自己的小和尚一个个面红耳赤,齐齐向方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方丈讲述的故事无疑给自己的弟子敲响了警钟,参佛悟道需要的是一颗诚心,而不是一颗卖弄自己悟性,想借此收获高人一等的快感的虚荣心。要知道佛家讲求平等,小和尚卖弄自己悟性的行为,其实就是忘记了佛家“众生平等”这条教诲所致。其实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一样,众生在这大千世界里轮回一世,何来优劣高低之分?既然没有什么区别,那么又何必画蛇添足,为自己涂金抹粉呢?

但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世人却偏偏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这就是对红尘的看不破,以为自身的这一具皮囊就是自己的本相,是以在有生之年要给这具皮囊尽可能地加诸世俗的一切,殊不知一颗初心才是人之本相,丢了一颗初心,就恰似流水断源,茂树失根,茫茫然不知去向何方,飘飘然不知己身将死,迷醉于红尘,忘返于铅华,开不完的孽缘之花,流不尽的心魔之毒,到头来万事成空,悔之晚矣。

比如说现在的一些草根红人,往往利用对自身的极度夸大来炒作自己。其实即使他们为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人所知,但是又有几人会对他们产生由心底而发的尊敬呢?他们只不过是笑料,只不过是心灵世界扭曲后的产物。他们表面上再金光灿灿,也遮掩不住丑陋的本相。

佛家说肉身只是一具臭皮囊,那么俗世所谓的脸面其实也就是虚无空幻。为了这虚无空幻,不再以真面目示人,到头来迷失了自我,心目不再清明,那么人生便是混沌一片,孽缘横生。等到了佛家所说的“因果报应”之时,即使千般悔过,万般乞求,终也难逃厄运。是以,世人应收敛一颗虚荣之心,需知平平淡淡才是真啊!

……以本来面目示人,方能赢人尊敬。

佛家本公平,所得皆有度

世人皆平等,贪心致孽缘

佛家有云,众生平等,就是说芸芸众生其实并没有任何高低贵贱之分,既然没有高低贵贱,那么世间的一切俗物皆归世人所有,没有谁可以“福泽广厚”地享受这一切。大千世界的一粒一粟,一衣一布,都已按照世人各自的业缘而各得其所。倘若有人起了贪心,那么便是背离了自己本来的业缘,就会遭受到佛家所说的现世恶报。

是以,世人应克制自己心中的贪念,有所求亦有所不求,如此方能在面对红尘中的种种诱惑的时候,守得住心中的那份空明净澈。只有心灵世界空明净澈的时候,诸般法相才会在心中成影成形,让人看到一个充满佛禅的世界。

一个老婆婆在寺庙里祈愿,希望佛祖能赐予自己一件礼物。当天夜里,老婆婆听到有人敲门,把门打开一看,外面站着一位僧人,僧人说道:“佛祖听到了你的祈愿,特地让我给你带来一件礼物。”

老婆婆听完后欣喜若狂,赶紧打开包着礼物的盒子,里面竟然是一颗种子,但老婆婆想这既然是佛祖的恩赐,那么即便是一颗种子也珍贵无比。于是谢过了僧人,高高兴兴地把种子种在了自己的后院,并且精心照料着。

过了几天种子长成了一颗小树,老婆婆高兴极了,对它的照料更勤了。过了不久,这株树结出了果实,但却不是普通的果实,而是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盒子。老婆婆惊呼道:“这竟然是一颗会长出礼物的树。”于是老婆婆摘下了一个盒子,发现里面是一条毛围巾,老婆婆高兴极了,于是让邻居们也来这里摘下这些盒子,得到想要的礼物。

这件神奇的事情不久后传到了国王的耳中,于是国王亲自来到老婆婆的家,要见识一下这颗神奇的树。当国王看到这棵树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把树上最大的盒子摘下,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匹金铸的奔马。国王高兴极了,又要去摘树上的盒子。

老婆婆劝阻道:“国王,从来没有人摘下两个盒子。”

国王说道:“我是国王,难道还要和你们一样吗?我想摘多少就摘多少。”

国王一下子摘了十几个盒子,可打开一瞧,里面什么都没有。国王只好带着第一次得到的金马怏怏回宫。从此凡是来摘礼物的人,都是规规矩矩地摘走一个盒子,因为他们知道,即使摘得再多,盒子里面一定也是空空如也。

从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佛祖其实是在借老婆婆之手向世人宣扬佛法,告诫世人莫要犯了贪毒,而犯了贪毒的后果就是像那些个打开后的盒子一样,到头来空空如也。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世人却往往为自己的贪心所蛊惑,任由眼前繁花似锦,心中却只当做是未开的苞蕾,仍然期待着更美的鲜花绽放。其实世人之一生,本就如佛家所说在受苦,饱经着风风雨雨,在沿途能够看到彩虹一条,鲜花一朵本就已经不易,又何必非要到了身在云端花丛之时才能感受到心灵的满足呢?是以,世人应当好好地参透参透佛家所说的“度”了。

而红尘男女的姻缘也是如此,遵循着佛家所讲的“度”的禅道。就比如说现在的“剩女”,她们由于本身的条件非常优越,因而对另一半的要求有所过高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佛家讲凡事皆要有个度,倘若一味地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很可能就会错过真正的金玉良缘。不是有“剩女”说,有时候自己都觉得自己的要求太高了吗?在一个相亲节目中,一位女嘉宾对另一半的要求是“长得帅、有钱、还很爱我”。其实正如佛家所言,上苍按照众生各自的业缘将红尘中的一切给予着世人,而每个人的业缘终归都有一个度,没有谁可以坐拥一切。所以,如果这个要另一半“长得帅、很有钱、还很爱我”的女嘉宾不懂得佛家所说的“度”这个禅理的话,恐怕永远也嫁不出去。

世人修心修佛,其实就是要对自己现在的所失所得做一个本心的观照,然后扫除心头因这些得失而生的种种魔障。世人若能明白此佛理,那么贪欲又从何而生呢?

……世人各有因缘业报,得得失失本是平常。

禅师本来是和尚,抛除虚名得真身

佛家离俗乐,求真乐,贵在随愿。

佛家视名利如粪土云烟,而一些得道高僧更是将鄙夷名声,厌恶利益之心表现在其行为上。比如说一代高僧弘一法师,就对他人在书信中称自己为“法师”、“老法师”等诸如此类的称谓十分反感,弘一法师总是要求别人在信中对自己直呼其名。因为弘一法师认为,一个真正的修佛修禅之人,是不应为俗世的名利所羁绊,本就应是孑然一身。古语有云:“嚼破虚名无滋味。”虚名就像是包了一层糖衣的苦药,开始尝的时候感觉甜甜的,但是越往后就越觉得慢慢有苦味渗透在自己的嘴里,忍不住想吐出来。

不过世人寂寂无名之时,总想着能流芳千古,更有甚者为这虚名的魔障所困,即使遗臭万年也在所不惜。心灵世界自此便要为这虚名所累,心也犹如一面涂满黑墨的镜子,待世人想要观照自身之时,看到的只是一片黑暗。

虚名毁的是世人的一颗初心,初心不复,那么佛心又从何而来?是以,修佛悟道之人须以双手捂耳,不听俗世对自己的夸赞;须以五指遮眼,不看红尘对自己的赐赏。待到了灯尽油枯之时,自然可化舍利。

一代高僧洞山禅师觉得自己快要圆寂时,那些敬仰禅师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为的就是看禅师最后一面。洞山禅师看着满院的僧俗,脸上露出了净莲般的微笑,说道:“贫僧在俗世沾了一点闲名,如今肉身即将坏去,闲名自然也该被清除了,你们当中可有人愿意为我除去闲名?”

寺院里安静了下来,这时候一个小沙弥走到洞山禅师面前,行礼后说道:“请问和尚法号是什么?”

此话刚一出口,寺院立刻沸腾起来,人们纷纷议论这个小和尚对洞山禅师也太不尊重了。但是洞山禅师听后大笑说道:“好啊!现在闲名已经被去除了。”于是坐下来闭目合十,就此圆寂。

小和尚的眼睛里流出了泪水,庆幸自己在师父圆寂前,为师父去除了闲名。

但是寺院里的人却责怪小和尚道:“你身为弟子,怎么连洞山禅师的法号都不知道?”

小和尚说道:“师父的法号我岂能不知,但是我这么做,正是为了除去师父的闲名啊。”

洞山禅师圆寂之前,生怕自己为这俗世的虚名所累,不能以一颗真身前往西方的极乐净土,所以叫弟子为自己“除闲名”,而“除闲名”可以说是洞山禅师的“离俗乐,求真乐”的“愿”。而那个为洞山禅师“除闲名”的小和尚,领悟到佛家摒弃虚名的佛理,达成了洞山禅师的心愿,可谓是修行上的一件功德。而洞山禅师此举,无疑也告诉了座下弟子,既然修佛修禅,又怎能对虚名恋恋不舍呢?

佛家说,虚名是束缚世人的枷锁,如若整日想着如何争得一时的名望,那么心灵世界就无法自在超脱。心灵不能自在超脱,那么红尘里的诸般业障就会滋生心魔,使人痛苦一生。那么,为了这份虚名,要付出自己本来的快乐,这又是何苦呢?倒不如一开始就对这虚名无欲无求,落得初心一颗,自可有朝一日了悟到人生的另一番乐趣,洞悉到佛法禅理的精髓。

……虚名本是愁苦头,一旦打开孽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