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动物王国探索之旅
48461400000003

第3章 探寻鸟类王国(3)

冬天即将来临,天气逐渐变冷时,胖乎乎的白胸秧鸡急于选择干燥的石洞或泥洞,为冬眠做准备。白胸秧鸡在洞里不吃不动,很少出来活动,呼吸次数逐渐减少,血液循环减慢,新陈代谢减弱,为了尽可能减少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就凭借贮存的脂肪以维持生命。

当春天来到,小草长出嫩芽,昆虫开始活动时,白胸秧鸡在洞中渐渐苏醒过来,它们就会慢慢走出洞来。经过近3个月的冬眠,白胸秧鸡的身体异常虚弱,走起路来还摇摇晃晃,不能够飞行,视力也很差,最重要的是增加营养,吞吃大量食物以强壮身体。大约7天左右,白胸秧鸡的体力就能得到恢复,并能正常飞翔,它们又开始了欢快的鸣叫。

为什么动物园的天鹅不会飞走?

我们经常能在明澈如镜的湖面上,看到成双成对的白天鹅悠闲自得地游着,它们一会儿把头伸入水中觅食,一会儿又引颈高歌,这常常引得游人顿足观赏。

天鹅善于飞翔,可是它在动物园安居下来后,就不会远走高飞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鸟类在空中飞翔与空气气流的推动力及浮力都有很大的关系。鸟类在起飞时,能够依靠翅膀的扇动,利用周围气流的压力产生的动力从而推动鸟体前进。

贴士:在我国雄伟的天山脚下,有一片幽静的湖泊——天鹅湖,每年夏秋两季,这里有成千上万的天鹅在碧绿的水面漫游,就像蓝天上飘动着的朵朵白云,好看极了。

凡是能够飞翔的鸟类,其翅膀上都长有飞羽,飞羽由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及复羽组成,它们整齐有序地排列且互相交迭覆盖。当天鹅举起翅膀时,飞羽就会向上旋转翻起,因此,空气就从重叠飞羽的羽隙间流过,当翅膀下压时,飞羽重叠得很紧,空气不能流过,对翅膀产生了压力,推动鸟体向上前方向前进。因此,飞羽是鸟类飞翔的重要工具,如果没有飞羽,鸟类就不能飞行。如没有飞羽的鸵鸟,尽管跑得很快却一点儿也飞不起来。

因此,被送到动物园的天鹅首先就要拔去飞羽,如果是幼鸟,则要剖去指骨或腕掌骨关节,使飞羽无处着生。天鹅没有了飞羽,翅膀扇动就会无力,天鹅就可以在动物园里安居了。

为什么企鹅不会迷路?

在南极洲,最有趣的动物是企鹅。它长着一身美丽出众的羽衣,就像披了一件大礼服,走起路来一摆一摆的,又像一个绅士,一副大腹便便的模样。别看企鹅呆头呆脑,其实它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眷恋家乡。不管离开栖息和繁殖的地方有多远,它都要想方设法回到自己的家乡。

每年到长达半年的白昼到来时,企鹅爸爸和企鹅妈妈们便带着它们的儿女离开家乡,到千里之外的海洋觅食。等到南极的寒夜来临时,企鹅又携儿带女,日夜兼程返回故地,就这样年复一年,从不间断。这一段距离足有几百千米。而我们知道,南极洲是一片茫茫雪原和冰川,没有任何目标供企鹅识记。

贴士:企鹅是一群不会飞的鸟类。但根据化石显示的资料,最早的企鹅是能够飞行的。65万年前,企鹅的翅膀慢慢演化成能够下水游泳的鳍肢,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企鹅能够游泳。

为解开企鹅识途之谜,不少科学家纷纷奔赴南极,进行研究和观察。在南极洲,科学家们做了各种各样的实验。科学家们曾捕捉了5只未成年的企鹅,在它们的身上作了标记,然后把它们转移到距离它们的故乡1900千米以外被冰雪覆盖的5个不同地点放掉。10个月以后,它们靠步行、滑行和游泳,穿越没有任何标志的冰川雪原,全都回到了故乡。

有人在远离企鹅故乡几百千米的地方,将一只只企鹅分别放进洞穴里,在上面盖上盖子。那里非常平坦,没有任何标记和特征。然后,又在3个不同位置的观测塔上观察企鹅。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企鹅就出洞了,刚开始,那里的几只企鹅会不知所措地徘徊一阵,随后就不约而同地把头转向同一个地方——它们的故乡所在的方向。这使科学家们困惑了。企鹅这种独特的识途能力,又给了科学家们一个新的挑战。经过多次观察,科学家们初步认定,企鹅识途的“指南针”是以太阳来定向的,而与周围环境无关。

大雁是怎样迁徙的?

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也是有名的候鸟。它们的老家在北方西伯利亚一带,因为那里的夏季日照时间较长,食物很丰富,敌害也不多,非常适合哺育幼雏,因此,它们总是回到故乡繁殖后代。到了冬季,北方一片冰天雪地,昆虫,蠕虫和植物种子都不见了,大雁找不到食物吃,就会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向温暖的南方。第二年春天,经过长途旅行的大雁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大雁的飞行速度极快,每小时能飞行68~90公里,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能够飞上1~2个月。

雁群在旅途中行动极有规律,大多由有经验的老雁在前面带队,其余的大雁在后排成“一字”或“人字”队形飞行。一旦带队的大雁累了,它就会退回队伍,另一只大雁会自动飞上队伍最前方,取代它的位置。

贴士:大雁往往千百成群栖息在水边,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

雁群为什么总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队伍向前飞行呢?这是因为,大雁需要飞行很长的路程,除了依靠扇动翅膀飞行之外,它们也常常利用上升气流在天空中滑翔,以使翅膀得到间断的休息空隙,从而节省自己的体力。当雁群飞行时,前面大雁的翅膀就会在空中划过,膀尖上能够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后边的大雁为了利用这股气流,就紧紧跟在前雁膀尖的后面飞翔,这样一只大雁跟着一只大雁,就排成了整齐有序的队伍。

另外,雁队呈“人”字形或“一”字形,这也是一种集群本能的表现。只有这样,大雁才能防御敌害。幼鸟和体弱的鸟,大都插在队伍的中间。如果需要停歇寻找水草时,就由有经验的老雁担任哨兵。如果孤雁南飞,就会被敌害吃掉。

为什么松鸡有时会耳聋?

松鸡又被人们叫做林鸡,长得分外漂亮。尤其在发情期的雄松鸡,能够长出漂亮的羽毛,黑腹灰颈,在其褐色翅膀上,还长有少许白色的羽毛。

松鸡的耳朵平时非常敏感,但在交配期间,雄性松鸡却会莫名其妙地丧失听力,甚至连自己的叫声都听不到。

为了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苏联一位著名的鸟类学家曾经解剖了许多处在发情期的雄松鸡。他发现,几乎每只雄松鸡的耳道里都充满了腺体分泌物和布满血管的褶皱。因此他认为,雄松鸡耳聋是这些东西堵塞了耳道造成的。

贴士:松鸡终年成对活动,秋冬成家族小群。常单独或成对。遇警情时深伏不动,不易被赶。枪响或倒树的突发声会使数只雄鸟大叫。雄鸟炫耀时耳羽束竖起。

但是也有人持不同意见。美国一位生物物理学家也研究了雄松鸡耳聋的现象,他认为雄松鸡耳聋是因为它唱歌声音太大,产生了明显的共振现象,从而使鼓膜受到了强烈的震动所致。

但是,苏联科学家乌赫托姆斯基却认为,雄松鸡在歌唱的时候,神经中枢会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神经系统的其他部分则会处于抑制状态,因此,雄松鸡就听不见声音了。这是一种“自我昏迷”现象。

有关松鸡耳聋现象的原因,人们将会继续研究下去。

为什么喜鹊要聚会?

在欧洲,喜鹊被称为“神秘鸟”,因为它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成双活动,但到了1月和2月初,它们却往往聚在一起,少则6只,多则20只左右,最多时甚至达200多只。而且,每年鹊会都发生在同一地点。参加鹊会的鸟都爱竖起鸟冠,翘起尾巴,并不时地抖松羽毛。

对于这种神秘的鹊会现象的原因,鸟类学家们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鹊会是喜鹊们的一种求偶活动。因为鹊会时,经常有成对的喜鹊在空中飞行、追逐,有的喜鹊则在地面或树梢上低声“交谈”,有些雄喜鹊则在雌喜鹊面前展示自己漂亮的羽毛,还有些喜鹊会啄一些枝条、枯草等物,然后把它们递交给另一些喜鹊。整个场面非常热闹,就像一场盛大的“集体婚礼”。

贴士:喜鹊叫声婉转,我国民间把喜鹊作为吉祥的象征,流传着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及画鹊兆喜的风俗。

但有些鸟类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他们认为鹊会更像一次老年喜鹊的交流活动。因为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参加鹊会的喜鹊中,很大一部分是失去繁殖能力的老年喜鹊。

虽然目前鸟类学家们对鹊会现象的原因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但我们相信,在鸟类学家们的进一步研究下,这个问题终将会得到合理的解释。

为什么角雉又叫娃娃鸡?

角雉。角雉的形体比家鸡稍大一些,头上长角。雄鸟的羽毛呈深栗色,上面散布着卵圆形的白斑或黄斑,每个圆斑还镶着黑边,看起来十分华丽。当它在林中穿行时,身体像一块闪光的锦缎。雄鸟的头顶上长着长长的羽冠,而最奇特之处在于,两眼上方各有一个肉角突起,喉部还生有与众不同的肉裙。

肉角和肉裙是角雉的“结婚礼服”,平时肉角很短小,被羽冠掩盖着。但到发情时,肉角就会充血膨胀,直竖着伸出来,微微颤抖着,闪出蓝色的光芒。肉裙在平时也缩聚起来,一点儿不显露。一旦发情时,肉裙就会冲血膨胀,忽而展开下垂,忽而收缩遮盖在胸前,酷似一朵不断开合的鲜花,真是奇妙极了。

贴士:角雉的肉裙鲜红色,镶有翠蓝色条纹和斑点,猛一看,很像写在大红纸上的繁体“寿”字。所以很多山民称角雉为“寿字鸡”,把它看成吉祥的象征。

角雉的种类很少,全世界仅5种。其中黄腹角雉仅在我国有,而且是公认的国际濒危鸟类。红腹角雉在四川省的宝兴县比较常见。与其他角雉的不同的是,肉裙特别红艳,脸颊部被羽毛覆盖,比其他角雉更显得雍容华贵。若深山密林处传出“哇哇!哇哇……”“嘎嘎……”的短促叫声,那准是红腹角雉在活动。因为它的叫声似婴儿啼哭,时间久了,当地人干脆就叫它“娃娃鸡”。

“娃娃鸡”的婚配十分有趣。在整个漫长的冬季,它们都在寻求配偶,雄鸟之间常常为争夺配偶发生激烈的争斗。3月下旬,“娃娃鸡”栖居的密林中,热闹非凡。得势的雄鸟占据一片巢区,不断鸣叫,且叫声激烈婉转,深谷传响。空闲下来雄鸟就不停地在雌乌面前“大献殷勤”,作出求偶的动作,直到雌鸟心有所动,双方才结成恩爱的伴侣。红腹角雉在树上建巢,每窝产2~6个蛋,第三年成熟时,幼鸟就开始分散活动。红腹角雉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又是美丽吉祥之鸟,所以在它的故乡,人们十分珍爱它。

为什么乌鸦有高智商?

在欧洲的一些公路旁,常常可以看到乌鸦站在树枝上等候。每当载重汽车在公路上驶过,地面的震动会迫使地下的虫子爬出来,此时,乌鸦会飞下树来,张嘴把虫子吃掉。如此轻松就能够饱餐一顿,乌鸦的聪明显然不言而喻。事实上,乌鸦的确是鸟中智多星,它们的智商甚至不亚于一些灵长类动物。

乌鸦的聪明是众所周知的,表现之一在于它有超常的计数能力。不少生物学家在实验中证实,乌鸦可以数数到7。此外,乌鸦还具有制造工具的能力。科研人员曾经将乌鸦养在实验室的笼子里,里面有一个窄口瓶,瓶子里有一只带提环的小铁桶,内装乌鸦喜爱的食物,但乌鸦无法直接吃到,在笼子里还有两根粗细适中的铁丝,一根是直的,另一根则是一端有钩的。让人惊叹的事情发生了,很快,乌鸦就学会用有钩的铁丝吊起铁桶,吃到里面的食物。

贴士:在所有鸟类中,乌鸦是最喜欢“游戏”的鸟类,它们经常会反身躺在地上,脚爪朝天,这样做仅仅是为了娱乐自己而已。在自己的鸟巢可能被袭击的时候,乌鸦会在自己站的地方用嘴狠啄,但是这样做不是警告或者威胁袭击者,只是表示愤怒而已。

那么,为什么乌鸦能够拥有这么高的智商呢?为了揭开其中的奥秘,日本庆应大学研究小组解剖了乌鸦的大脑,用显微镜研究其脑神经细胞的分布,制作出了乌鸦的“大脑图”。研究发现,乌鸦的脑重量占体重的比例可以和灵长类动物媲美,脑部掌管思考和学习等能力的部位非常发达,其中有关认知能力的部位更是如此。研究人员认为,乌鸦脑部的认知部位相当于人大脑皮质中负责处理复杂信息的部位,因而乌鸦的智商很高。

为什么海鸥能游泳?

雄鹰在高空中展翅翱翔,但如果不慎落水,则难逃厄运。然而,海鸥、鸿雁和野鸭等游禽,既能远飞,在空中翱翔,又能嬉游,在深水中觅食。它们同样都是鸟类,为什么有的能飞善泳,而有的只会飞而不能游泳呢?

一般来说,鸟类身体的比重比水小,只要羽毛没有全湿,鸟体在水中就不会下沉。海鸥的体内长有许多气囊,而且有些气囊能够深入骨骼中。体表的羽毛很丰厚,而羽毛的比重又很小,所以,即使海鸥不会游泳,在其落水后,羽毛未全湿之前也不会下沉。

贴士:海鸥是海上航行安全的“预报员”。人们乘舰船在海上航行,常因不熟悉水域环境而触礁、搁浅,或因天气突然变化而发生海难事故。富有经验的海员都知道:每当航行迷途或大雾弥漫时,观察海鸥的飞行方向,就能找到港口。

海鸥能够保护自己的羽毛不被浸湿,这是因为,这些鸟长有发达的尾脂腺,经常把嘴伸到尾部将脂涂在羽毛上,涂脂后的羽毛就不会轻易被水浸湿。并且在游泳时,海鸥通常能合拢双翅,使翅缘紧紧贴在不透水的托羽袋中,保持翅膀不浸湿,以便随时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