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习惯好性格成就好孩子
48477400000004

第4章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3)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养成守信的习惯,孩子是否诚信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经常出现言行不一、不履行诺言的行为,父母应该多从儿童的认识发展上来找原因。不要把孩子的这种行为看成是道德败坏而打骂孩子。如果父母注意对孩子从小就进行诚信教育,孩子是可以养成守信的习惯的。

“人无信不立”。教育孩子要守信,父母自己首先要守信。以自身的行动给孩子树立榜样,其道理是不言自明的。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待孩子一定要守信,不要说话不算话。有位母亲经常警告孩子,如果再撒谎,就用针把他的嘴缝起来。孩子撒谎后这位母亲真的会缝上他的嘴吗?显然不会,这位妈妈对孩子说的话本身就是不现实的,用这种方式来教导孩子不要撒谎也是非常不可取的。

要纠正孩子不守信用的毛病,父母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很容易受到某种行为的暗示。如果父母言行不一,不履行承诺,孩子就会受到暗示,跟着模仿。例如,父母如果答应了孩子星期天带他到公园去玩,就一定要去。如果临时有事,也要先考虑事情重不重要,若不重要,就要坚守诺言;如果事情确实比较重要,一定要向孩子说明情况,并争取以后补上去公园的活动。而且,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推迟或失约的事情发生,这样才能取信于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父母为了诱导孩子做某件事,总是轻易地许诺孩子某些条件,但是事后却没有兑现。孩子的希望落空后,就会发现父母在欺骗自己,他就会从父母身上得到一些经验,那就是不守信的许诺是允许的,大人的言行也经常不一致的,说谎是允许的,等等。一旦这些经验转化为孩子说谎的行为时,父母恐怕要后悔莫及了。

父母教育孩子守信,不妨借助实例,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明白,守信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守信会带来什么恶果,守信会有什么收获。

在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市,10岁的汉森在家门口的空地上与小朋友玩棒球时,一不小心,将球掷到了邻居的汽车上,车窗玻璃被打坏了。

见闯了祸,其他小朋友都吓得逃回了家。汉森呆呆地站立了一会儿,决定亲自登门承认错误。刚搬来的邻居原谅了汉森,但还是将这件事告诉了汉森的父母。当晚,汉森向父亲表示,他愿意用替人送报纸储蓄起来的钱赔偿邻居的损失。

第二天,汉森在父亲的陪同下,又一次去敲邻居家的门,表示自己愿意赔偿。邻居听了汉森的话,笑着说:“好吧,你如此守信,又愿意承担责任,我不但不要你赔偿,还乐意将这辆汽车送给你作为奖赏,反正这辆汽车我也打算弃掉了。”

由于汉森年纪还小,不能开车,所以这辆汽车暂时由他父亲保管着。不过,汉森已经请人修理好了车窗,经常给车子洗尘打蜡,就像是宝贝一样。他经常倚在那辆1978年出厂的福特“野马”名车旁边说:“我恨不得快快长大,好驾驶这辆汽车。我至今仍然不敢相信它是我的。”汉森还说:“经过这个事件,我更懂得诚信是可贵的。我以后都会诚信待人。”

由此可见,守信自有它的报偿。孩子能信守承诺,他自然会收获信赖。相反,如果孩子付出的是虚伪,那么总有一天他也会受到别人的欺骗。

很多时候,孩子不守信是因为其合理的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如果父母对这种合理需要过分抑制,孩子必然会寻求满足需要的办法,不得以就会以某种不诚信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父母应该认真分析孩子的需要,尽量满足其合理的部分。

要分析孩子的需要,父母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而不应以成人的想法推测孩子的心理。当孩子向父母讲述了他的需要以后,父母应该跟孩子一起分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现在可以满足的,哪些是将来才能满足的。然后及时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对不必当时就满足的需要可以留到以后慢慢满足;对于不合理的需要,则要跟孩子讲明道理。如果父母不善于判断孩子的需要是否合理,可以请教老师或其他的父母,也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避免盲目行动,给孩子“可乘之机”。

如果孩子出现了言行不一致的行为,父母一定要及时指出来,严肃地向孩子讲明道理,并督促孩子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同时,父母还可以讲讲信义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让孩子懂得履行自己的诺言是多么重要。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还小,或者觉得事情无关紧要就放纵他们的缺点,这样,孩子会不断强化不良的行为,从而形成不良的品格,进而影响他以后的人生。

给孩子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父母箴言

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是一个人智力活动的基础,是学习与创作的基础。培养孩子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让孩子学会运用自己的眼睛,相当于给了孩子两双眼睛:一双在寻觅,另一双在思索。

仔细观察是一个人取得一切伟大成就的必备素质,艺术家、科学家需要它,医生诊断需要它,工程师需要它,孩子将来要想有所成就更需要它。

在教育界,经过长期的摸索之后,人们终于看到了儿童游戏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一度被看成单纯无目的的游戏或顽皮,最终被认为是一个获得知识、为日后打基础的过程。在培养孩子善于观察好习惯的时候,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从实物中获得知识的乐趣。哲学家的根本特点就在于,他们能够观察到别人所忽略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诗人则能够看到众人看不到的美妙事实。因此,系统地培养孩子的观察习惯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卜镝,8岁时获全国儿童画比赛一等奖,9岁时出版新中国第一本个人儿童画集,并先后在青岛、深圳、香港、澳门、台湾、荷兰、德国等地区和国家举办个人画展。他的父母是如何教育儿子取得成功的呢?

当卜镝的父母意识到,在孩子脑力和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观察力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时,便不失时机地利用游戏对卜镝进行有效的训练,让他的观察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当父母发现卜镝热爱观察大自然这一特点时,便经常带着他去参加各种活动,让他感受外部世界,丰富他的感性经验。父母还不断诱导卜镝以游戏方式,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从而引导他走上了画画的道路。

一天,爸爸下班回来,看到地板上涂满了密密麻麻的粉笔道子。便弯下腰仔细一看,不禁高兴地叫起来,“画得太好了!”卜镝画的是他自己和森林里的动物伙伴们一起捉迷藏的有趣情景。妹妹卜桦画了一群穿着裙子,头束彩带的小鸟,围着五彩的太阳飞舞,一个小姑娘在花丛中跳跃,而且还起了个题目,叫做“太阳、小鸟、花和我”。而孩子们却说是画着玩的,看来孩子们是把画画当成一种开心的游戏了。

从游戏中得到启发,父母懂得在鼓励孩子勤于观察的同时,还要注意帮助孩子善于观察。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不断地把卜镝送入新的生活中去,让他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而卜镝也正是在生活中用他自己的眼睛发现了美,然后用画笔富有创造性地表现出了这种美。在每次观察活动结束后,卜镝都会记美术日记。把他的爱、他的激动,把他眼里、心里的愿望都凝固在纸上。他的日记与日俱增,这些成了他童年生活的缩影,也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好习惯使他拥有了一双聪明的眼睛,观察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爱的情怀去感受世界,用热情的图画去表现世界。

善于观察的好习惯,使卜镝走上了画画的路;观察的积累与发现,使卜镝踏上了成功之路。

懂得观察的眼睛,才是一双聪明的眼睛。好奇是观察的基本动因,发现特点是观察的目的,兴趣是培养观察习惯的前提,细致是培养观察习惯的基本要求,准确是观察习惯的根本。因此,在父母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时,可以从以下几点抓起。

1.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

观察的兴趣必须在观察的实践中培养。父母可以有计划、有选择地引导孩子去观察他所熟悉、所喜爱的事物,如经常带领孩子观察大自然、参加旅行、参观展览等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孩子的观察内容。

在孩子进行观察时,要围绕所观察的事物或现象,讲一些有关的科学道理或传说故事,以激发他的兴趣。例如,孩子发现天空中的云在飘动,原因在哪儿呢?可以引导他进行有关的思维活动。首先要让孩子感觉是否有风以及风向如何?在孩子做出回答后,让孩子观察云的动向与风的动向是否一致?最后让孩子自己做出自己的答案。也就是说,在引导孩子观察的同时,还要注意启发孩子对观察到的现象多问“为什么”,进而引导孩子独立得出结论。当孩子通过观察,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产生好奇心后,孩子便养成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的观察习惯。

另外,根据孩子在游戏中往往表现出超常能力的特点,也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对孩子的兴趣加以启发引导。在孩子心目中,游戏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游戏才能让孩子有真正浓厚的兴趣,孩子才会乐此不疲,全力以赴。

比如,在孩子刚到一个新环境时,马上让孩子闭上眼睛,让他说出在那一瞬间他都看到了什么,以及所看之物都在什么地方等等。开始时父母所选游戏,应尽量浅显易做。父母应选择那些孩子可以理解的、感兴趣的东西或事物,尽量让游戏具体、直观、形象。同时,还要保证孩子能在做游戏中发现一些东西。随着孩子观察习惯的形成,父母可以适当、适时地增加观察难度,以便孩子的观察力能有新的进展。使习惯发展成为一种能力,孩子将会受益终身。

2.培养孩子“细致”观察的习惯

大多数人都能在自己擅长的方面作分析性观察。比如,植物学家一眼就能分辨出哪些是草本植物,哪些是木本植物;珠宝商通过珠宝的光泽度就能看出珍珠层的薄厚;裁缝师一瞅便可断定衣物质料的好坏等。不过,父母们最理想的还是培养孩子全方位的观察能力。父母应试图能在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发展孩子的这种观察能力,以培养孩子观察习惯的养成。为了做到这一点,父母可以对孩子做以下训练。

随时随地教孩子留心周围环境,细心观察事物的不同方面,如周围人的面部特征、衣着颜色、动作姿势等。提醒孩子观察房间的布置,如墙的颜色、地板、天花板等。尝试不断转移孩子的焦点,尽量找出一件完整东西的不同部分。或者用游戏方式,在提高孩子的兴趣的同时,达到增强孩子细致观察能力的目的。比如,让孩子先细心观察眼前的事物,跟着闭上眼睛,在脑际重现该件东西,并用语言叙述出来,直到查证实事物与脑海影像以及语言描述一样为止。

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细致、准确的观察能力,可以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开发孩子右脑的创作潜能。善于观察的人,就在于能够感知到别人所忽视的微小却有重要价值的方面。

3.提醒孩子观察事物要以发现特点为目的

巴甫洛夫说过,在你研究、实验和观察的时候,不要做一个事实的保管人。你应当力图深入事物的根源,应当百折不挠地探求支配事实的规律。这就是说,在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同时,父母应引导孩子在观察中积极思考,把观察过程和思考结合起来,让孩子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记录与分析,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程度,否则观察将失去大部分意义。

此外,教孩子养成及时作观察记录的习惯尤其必要。要求孩子在观察过程中及时记下观察所需材料。为了避免遗忘,保证准确性,不能只凭记忆。尤其是观察的内容越复杂,细节越多,记忆就越不可靠,而且时间越久,印象就越模糊;要求孩子在观察之后及时整理记录,作口头或书画的总结。做记录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养成观察与思考相结合的习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的观察能力全面、细微、敏锐地突出起来。

让孩子养成勤俭的习惯

父母箴言

勤俭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种文明行为,更是让孩子学会感恩的一种方式。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勤俭的习惯,当孩子养成这一习惯之后,他就会懂得了珍惜。

小迪的妈妈带小迪上街,路过肯德基,他闹着要进去吃6元钱一个的圣代。

妈妈并没有说不让他吃,也没有训斥他,而是告诉他:“6元钱可以买2斤黄瓜、1斤西红柿、三斤小白菜、还有一斤半鸡蛋,这些菜我们三天也吃不完,当然其中也包括你爱吃的鸡蛋西红柿。”

小迪根本没想到他的一个圣代竟可以换来那么多东西。于是他主动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不吃圣代了,我们去买菜吧。”

妈妈看着小迪笑笑,她当然知道这时小迪很热,说:“小迪真乖,走吧,进去买只甜筒。”

小迪说:“不要了,一会买瓶水吧,我们都可以喝。”

勤俭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俭朴的生活,是锻炼人的意志的炉火,是磨砺人的节操的砥石,它促人自立,助人成熟。

可能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因为大多数的孩子是独生子,从小娇生惯养,很多孩子不懂得节俭,乱花钱、随便浪费的现象相当严重。有一所小学,捡拾的物品堆满了一间屋子,大至皮夹克,小至铅笔、橡皮。学校多次广播,要求孩子们去认领,却没有人去。一次家长会上,校领导讲了这件事,说再不认领就处理给废品收购站了,也只有几个家长带着孩子去认领。这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