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经别、经筋、皮部
1.十二经别它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的经别合于其表里的阳经经脉(合),由此将十二经腘别汇合成六组,称为六合。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从部分出,入肾与膀胱,上出于项,合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足厥阴经别从下肢分出,行至毛际,入肝胆,上系于目,合于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足太阴经别从髀部分出,入脾胃,上出頞鼻,合于足阳明胃经;手太阳、手少阴经别从腋部分出,入心与小肠,上出目内眦,合于手及阳小肠经;手少阳、手厥阴经别从所属正经分出,进入胸中,入走三焦,上出耳后,合于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手太阴经别从所属正经分出,入走肺与大肠,上出缺盆,合于手阳明大肠经。
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及在体深内的脏腑之间表里关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由于十经别通过表里相合的“六合”作用,使得十二经脉中的阴经与头部发生了联系,从而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主治范围。此外,又由于其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故而也突出了头面部经脉和穴位的的重要性及其主治作用。
2.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十二经筋均起于四肢末端,上行于头面胸腹部。每遇骨节部位则结于或聚于此,遇胸腹壁或第一章解读经络养生37入胸腹腔则散于或布于该部而成片,但与脏腑无属络关系。三阳经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三阴经筋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頄(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十二经筋有约束骨骼,完成运动关节和保护关节的作用。
3.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将皮肤划分为十二个区域。由于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抵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
五、人体的键盘——腧穴
翻开金庸的武侠小说或是各种气功、养生类书籍,我们经常见到穴道即穴位的名称,其实它们不是作者自己杜撰的,而都是从针灸医籍中转借而来。“穴道”(穴位)的学名叫“腧穴”。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推拿和一些外治法施术的部位。腧穴归属于各经脉,经脉又隶属于一定的脏腑,故它们之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当人体患病时,脏腑之气发生变化,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腧穴,根据腧穴所反映的疾病证候,可以诊断疾病的部位所在。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祖先就已经知道人体皮肤上有着许多特殊的感觉点(敏感点)。在《黄帝内经》就开始有记载,“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已有了160个穴位名称。晋代皇甫谧编纂了我国现存针灸专科的开山名作《针灸甲乙经》,对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别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论述。迨至宋代,王惟一重新厘定穴位,订正讹谬,撰著《铜人腧穴针灸图位》,并且首创研铸专供针灸教学与考试用的两座针灸铜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确,令人叹服。到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中已增加到361个穴位,另有奇穴35个,一直沿用至今。可见,很早以前,我国古代医学家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就知道依据腧穴治病,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腧穴学的完整理论体系。我们通常把古代针灸腧穴书称作“明堂经”,腧穴图称作“明堂图”,“明堂”成为腧穴的代名词,或连称作“明堂孔穴”(黄龙祥《看针灸》)。
开始发现腧穴,很有可能源于身体某处疼痛,很自然的用手去按揉或是拍拍打打;进而使用砭石、针刺、艾灸。“以痛为腧——随病痛所在而定刺是处,这是古人发现腧穴的一种早期常用方法,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黄龙祥《看针灸》)。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祖先,除了使用“阿是穴”(以痛为腧)外,还在四肢肘膝以下发现了可以诊断、治疗远隔部位的穴位,也就有了“远道取穴”——上病下取、内病外取这样一个很大的飞跃!
腧穴的主治作用主要与穴位所在的部位及所属的经脉有关。其主治规律可以概括为分经主治、分部主治两个方面。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分经主治,指十四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尤其是十二经脉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的经穴,这一主治规律更加突出。可归纳为:本经腧穴能治疗本经所过部位的病症,表里经腧穴能治疗互为表里的经脉、脏腑病症。各经腧穴的主治既有特殊性,又有共同性。任、督二脉分别行于头身前后正中,与手足阴阳经脉相交会,是各经的总纲。督脉经穴主治以头项部为重点,任脉经穴主治以下腹部为重点,体现了阳升阴降的特点。
头面躯干部的腧穴主治作用与腧穴所在的位置密切相关,主要以治疗局部及邻近脏器病症为主。在躯干部分,古人将第1胸椎至第4骶椎合称为“二十一椎”,分为上七椎(胸1-胸7)、中七椎(胸8~腰2)、下七椎(腰3~骶4),分别与前面的胸、上腹、下腹相对应。这些部位的腧穴,特别是各脏腑的背俞穴和腹募穴,除了治疗局部病症外,还可以治疗相应的脏腑、组织器官病。头面为诸阳之会,头部的腧穴治疗作用较特殊,对局部和全身均有重要作用,如耳穴、头部刺激区等,对全身都有较好的调整和治疗作用。
此外,颈项部的腧穴除主治咽喉、热病外,还治疗上肢的病症;侧胁部腧穴主治肝胆、脾胃疾病;侧腹部腧穴主治肾、盆腔病症;腰骶部腧穴除主治大肠、膀胱、子宫等下焦病症外,还可治疗下肢部病症。
我们的祖先根据“天人合一”的原理,把经络比作大江、大河;那么我们同样可以将腧穴比作沿江一个个城镇、码头。当然我更赞成有人把腧穴比作电子产品的各种开关、按键,甚至比作是计算机的键盘。我们可以像敲打计算机键盘一样,通过针刺、艾灸、拔罐、刮痧、按摩、推拿等各种方法作用于腧穴,来调整身体,达到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的目的。
六、经络养生治未病
1.什么是养生“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又称摄生、道生。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中医学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主要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保持身心健康,防止各种疾病,从而也就能够延年益寿。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
2.什么是治未病...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有所发挥,尤以东汉医圣张仲景阐述得更为翔实、具体。他十分重视治未病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将其主要体现在《金匮要略》中,所涉及的范围有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复五个方面。唐代大医家孙思邈也很重视治未病,他比较科学地将疾病分为...”“欲病”“已病”三个层次,“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他反复告诫人们要...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他论治未病主要从养生防病和欲病早治着眼。目前临床中所说的未病有三重含义:其一是没有病,健康正常,此时的“治未病”以预防为主;其二是各种潜在的病情和病机,病而未发,此时“治未病”为有病早治;其三是指疾病发展还未到危重阶段,此时“治未病”为已病防危。我们也可以将“未病”理解为是“疾”即小毛小病,或者“亚健康”状态。
3.什么是经络养生...生是指通过按摩穴位,疏通经络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运动。“动则不衰”是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早在数千年前,运动锻炼就已经成为强身防病的重要手段。如导引、舞蹈;后汉名医华佗创立的“五禽戏”就是模仿五种不同的禽兽的动作,根据意守的部位不同,达到强壮不同脏器的作用。意守可以使精神宁静,神静可以培育真气;调息可以行气,通调经脉;动行可以强筋骨,利关节。而运动是维持和促进人体健康的基本因素,运动锻炼可增强机体功能。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达到增强体质和改善偏颇体质的目的。《吕氏春秋·尽数》说:“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说明运动可促进精气流通,气血畅达,增强抗御病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