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那年那月那日
48509800000005

第5章 人生的第一次转折点

有人说,人是行走在现实中,活在想象里的。也许吧,当我们期待每件事情成为现实,成为我们所预期的目的时,我们时常会处在一种幻想的状态中。我们期待事情向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我们所希望的。然而,现实并不是如我们想象的,现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它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可能会成为追求目标道路上的障碍,就如刘翔越百米跳栏一般,需要一次一次地跨越,一次一次地向前冲,最终实现目标,让理想成为现实。我想,学舞蹈的人更容易使得理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使自己常常沉浸在的想象空间里,使自己常常处于一种灵空的动态之中。所以,当我踏进“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时,我年少狂奔的心就一直飞舞个不停。

人的一生太短暂了,我们要学的东西又太多了,但我们不能学得太杂,太广泛的兴趣有时不见得是件好事,尤其是搞艺术,搞艺术讲究的是“术业有专攻”,从一而终,坚持不懈,终会有所收获。我觉得,一个人从小的志向是十分重要的,有了明确的目标,你才可能有方向,才可能沿着既定的方向向前进,才可能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不会茫然不知所措。

我一直很庆幸,在12岁那年为自己的人生做出了决定,做了重要的选择。这使我比同龄的孩子们少走了很多艰难的求学路,让我专心致志地从事舞蹈这个专业。我至今仍然庆幸着我当时能够从“百人选一”中脱颖而出,如愿进入舞蹈学院,让我与舞结缘。也许,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考入大学就读不是件太困难的事,但对于我当时所处的年代,能上大学的确是“梦寐以求”的事情。那时的科考制度更制度化些,不像现在的科考制度那样人性化。那时考上大学是件值得“敲锣打鼓”的大事,区里、县里、学校里都会大肆宣扬,让你一时成了坊间谈论的对象,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好榜样。

但又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到,风光的背后的酸甜苦辣,我想,这种感受只有自己心里明白。所以,今天当我也成为舞蹈专业教育工作者时,我时常告诫我的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不要羡慕别人的舞跳得多么好,更多的是要看到别人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任何艺术的东西都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没有生活经历,又不知道通过学习、借鉴、感悟他人的经历,纵然给你再大的舞台,也难以把作品的灵魂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

舞蹈是我年少时的决定,也是我一生的追求。

我还记得,1979年9月父亲把我送到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那天的情景。那天我们一家子起得都挺早的,母亲还特意给我煮了几个鸡蛋,烙了我最爱吃的“千层饼”,用纸袋装着说是带到学校里吃。临出门时,母亲又是千叮万嘱地教我如何照顾好自己。其实,要临去上学的那天晚上,母亲已经没少唠叨了,老是担心我吃不饱睡不好的,在学校里过不惯想家,和同学之间会不会闹矛盾什么的。望着母亲红红的双眼,我当时还劝慰母亲,“妈,别难过,我又不是不回来了,我是去学跳舞,学会了,回来天天跳给你看。”母亲当时被我的话逗笑了,话虽这么说,但我却没有为母亲好好地跳过一次舞,现在说来还挺惭愧的。

8月应该是宁夏一年中最热的月份了,虽然说我们是一大早出了门,但七八点的太阳火辣辣的。阳光洒在马路上有点刺眼,两旁高大的柏树,碧绿的叶子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让我感觉生活是那么的美好。我们的车子在马路上欢快地奔跑着,一会儿把赶早路的行人远远地抛在后面,一会儿赶超了同个方向的车子。父亲一路上和司机说笑着,我按奈不住内心的激动,快乐地吹起了口哨。

转坐火车,我们在中午1时多赶到了兰州市。8月的天变化莫测,早晨我们是头顶着太阳出门的。中午到了兰州市,“啪啪啦啦”的暴雨就下得个正欢。钻出车子,迅速地趟过街面的雨水,穿过雨帘,我们在街边一家兰州面馆吃了午餐——一人一大海碗的兰州拉面,一碗只用5角2分钱。很长时间我对兰州这个城市保留着的印象,就是拉面特别的好吃,碗特大面分量足。

从那以后,虽然我在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读了一年多的书,但真正到兰州市区里游玩的时间却少得可怜。因为上学的时候,繁重的学习任务让我没有太多闲暇的时间到处走动,再加上当时年龄也小,心里牢记着父母的话,没有到处乱跑,周末也乖乖地呆在学校,等到放寒暑假了,就归心似箭地往家里赶。于是,人家一旦问起我对兰州这个城市的印象,年少的我却并不能够侃侃而谈,甚至只有很模糊的印象。我对兰州的了解并不比一个初来乍到的游人多,我记不清兰州市每一条街道的名字,不知道兰州市哪个商场最有名气,甚至有时都混淆了学校和火车站之间的方位……但是兰州市那灰蒙蒙的天,呛鼻的空气,仿佛一年四季都被这样的烟尘雾气笼罩着,干燥少雨,春天到了还会刮起沙尘暴,还有那操着一口兰州方言的拥挤人群,这是它给年少无知的我一度留下的直观印象,也往往是一些人对兰州的肤浅认识。

不过,后来我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后,在宁夏歌舞团工作,因为工作性质经常有机会到各地演出,所以才得以有机会重游兰州,才意识到当初是“有眼不识泰山”,以成年人的眼光对这个城市当然有了真正的认识。

兰州是个历史文化厚重的城市,古时曾称“金城”,这名字的得来,根据《汉书·地理志》注解:“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还有一种说法“金城池汤”的典故,喻其坚固得名。汉代设金城郡,隋朝时,因城南有皋兰山而更名为兰州。后几经变故,至清代又为兰州府。辛亥革命后,兰州市从此成了甘肃省的省会。

兰州是古时“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和商埠重镇,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曾在沟通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我国人民同亚非欧各国人民友谊和合作等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兰州是一座民族城市,有汉、回藏、蒙、维等36个民族。兰州市区有南北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是明显的带状盆地城市。兰州四周群山逶迤,莽莽无垠。西南至东南一线,属祁连山的延伸部分,峰青峦秀,林木茂盛;东北大部分地区为黄土高原,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兰州大地既有“道路车声百货稠”的繁华都市,也有“两岸花柳皆依水”的河谷绿川;既有“城枕石关,河入云天”的高原壮观,也有“春融沙渚千禽集”的江南秀色。有历代修建的古寺楼阁、长城等古迹,也有各代的土墓葬和灿烂多姿的彩陶、汉简等。

我们学校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就坐落在兰州市皋兰山下,是新中国建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府,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高校。

记得那天,我和父亲是下午3时赶到学院报到的,入学手续办好后,父亲领我到学校四周转看,说是熟悉环境。说实在的,学校可谓是兰州的“世外桃源”,学院依山而建,校内绿树成荫。放眼眺望,远处群山起伏,四周美景尽收眼底。有意思的是,我们的宿舍区是建在山腰中的,而学院却是建在山脚下。这意味着,以后每天我都要“上山下山”了。

父亲安置好一切要回宁夏时还是有些不放心地跟我说:“小峰,你自己在这读书,能照顾好自己吗?不过,既然是你自己的选择,以后就要好好地学下去。”

“没关系的,我会照顾好自己的。爸,你就放心地回去吧。”

父亲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后上了车,消失在我的视线里。

不过,等到父亲真的回去了,自己面对这新的环境,陌生人的面孔,我的心里似乎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群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毕竟大多是第一次出远门,周围这陌生的一切,还是让我们有诸多的不适应。那天夜里,同宿舍的同学就有人在偷偷地哭了,我心里也挺难过的,但我还是忍住了没哭。但是,接下来,我们这种思家的心情很快就被繁重的学习所代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