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2月,戈尔巴乔夫就阿富汗问题发表声明,表示苏联愿意从当年5月15日起在10个月内撤走在阿富汗的全部苏军。鉴于此,在苏军撤离之时,美国必须停止援助阿富汗抵抗组织。在联合国等组织的协调下,苏联于1989年2月按协议完成了撤军计划,阿富汗从长达9年的被占领状态下解放出来。
在从阿富汗脱身的同时,苏联也改变了在柬埔寨问题上的立场,要求越南从柬埔寨撤军。支持越南1978年12月入侵柬埔寨,也使苏联背上了沉重的外交与经济包袱,中国把停止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作为中苏关系改善的前提条件。中越关系的恶化,是因为饱经美国大霸权主义欺负的越南又陷入了欺负柬埔寨独立王国的小霸权主义的泥坑,而越南入侵柬埔寨与苏联的支持有很大关系。因此,1987年4月,苏联副外长罗高寿发表谈话,称关于阿富汗问题的日内瓦谈判是解决柬埔寨问题的榜样,而越南本身也无力承担长期的占领费用,在苏联等有关方面的压力下,到1989年越南从柬埔寨撤走了全部驻柬部队。有人讲,苏联和越南分别从阿富汗和柬埔寨撤军,是阿、柬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也是国际社会团结一致、反对霸权主义侵略扩张的结果,作者完全赞同。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仍然是矛盾的主要方苏联及越南,苏、越的主动撤军是阿富汗和柬埔寨热点问题解决的关键。
关于欧洲,戈尔巴乔夫上台不久,在新思维的影响下,就提出了“欧洲大厦”的设想。1985年9月30日,戈尔巴乔夫在对法国电视观众的讲话中“多次提出”“欧洲大厦”的主张。他说“我们同你们生活在同一欧洲”,“我们住在同一所房子里,尽管有的人是从这一个门进入房子,另一些人则从另一个门进房子。我们应当相互合作并修好这所房子内的通道”。后来,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作了更为明确的描述,欧洲是座共同的大厦,欧洲每个国家在这座大厦里都有自己的一套房子,各家有各家的大门,要保护这座大厦,使之免受火灾或其他灾难,使之更舒适、更安全。要保护大厦中应有的秩序。欧洲要共同作出努力,遵守公共生活的各项合理准则。
(3)主动从东欧传统领地撤军
东欧对苏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红军英勇奋战,一手解放了东欧诸国,为此,牺牲了数十万将士性命。战后在美苏对立的冷战状态下,苏军长期驻扎东欧,对保卫苏联欧洲边界安全和东欧国家政权,以及帮助东欧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等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美苏关系的改善,戈尔巴乔夫与里根的多次会晤,尤其是中导条约的签订和1989年、1990年戈尔巴乔夫同布什的会谈,苏联方面继续做出让步,在裁军问题上达成更多协议,促使双方尤其是苏联在欧洲核武器和常规兵力部署上做出让步,苏联陆续从东欧撤军,并将从东欧撤回的核武器进行销毁。苏联从传统领地东欧撤军,应该说是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在外交领域的敏感而典型的表现,也是苏联变进攻战略为收缩战略的最主要标志。
另外,第三世界国家长期反对霸权主义和国际格局的进一步多极化对两极格局的制约与冲击,也是冷战结束的重要因素。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上一章已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只是摆明作者的观点。
(二)冷战时代结束的主要标志
冷战时代结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标志有以下五个方面。
1.美苏关系由对立、对抗转向对话与合作
冷战时代的主要表现是美苏关系一直处于对立和对抗状态,美苏双方不仅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域处于对立状态,而且各自形成一个军事集团,在军事和外交领域处于对立和对抗状态,尤其是在对世界战略要地的争夺和军备竞赛方面,双方激烈争夺、激烈竞争,剧烈的军备竞赛使美苏双方的核武器不断扩大、不断升级。他们拥有世界核武器的95%以上,各自拥有的核弹头数以万计,并且把军备竞赛扩展到太空武器领域,双方为此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美苏争夺的目标是世界霸权,双方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互不相让,在世界各地激烈角逐,尤其是对所谓战略要地和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更是如此,如中东、非洲之角、中美洲地区和东南亚等。当然,欧洲一直是美苏争夺的重点,因为欧洲是世界近现代文明的摇篮和中心,是各自盟国集中的地方。
但是,随着戈尔巴乔夫在苏联的上台,尤其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临苏联经济困难、政治危机、外交孤立的困境,不得不提出改革与新思维的主张。在改革与新思维的思想指导下,开始与国力重新振兴的美国接触和谈判,以求改善两国关系。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到1991年苏联解体,甚至到1992年以后的俄罗斯时代,戈尔巴乔夫以及叶利钦与里根和布什会晤10多次,谈判几十轮,双方在一次又一次的会晤和谈判中,就美苏(俄)关系问题、核裁军问题、欧洲问题包括德国与柏林问题,以及其他国际问题,都或多或少达成了实质性妥协与协议。从而使两国关系一步一步从对立、对抗,走向对话与合作。戈尔巴乔夫与里根的会晤前面已经叙述,这里单就布什与叶利钦的会晤的情况,说明两国关系改善的程度。在里根与戈尔巴乔夫多次会晤和谈判促成美苏两国关系改善后,在苏联演变成俄罗斯后,美国对苏联的解体既喜又忧。布什政府喜的是美国“赢得了”冷战,把主要对手苏联打败了,完成了里根时期开始的所谓讨伐苏联的“十字军东征”,把苏联和它的苏维埃制度“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忧的是面对政局不稳的俄罗斯东欧国家,如何与其打交道,如何防止因苏联解体而造成的核扩散等问题。布什政府为了与俄罗斯建立新的关系而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布什与叶利钦于1992年2月、6月和1993年1月举行了3次首脑会议,签订了有关削减2/3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和《美俄关于建立伙伴与友好关系宪章》即《华盛顿宪章》等30多个文件。
1992年2月,布什与叶利钦在戴维营举行了“不是作为对手,而是作为朋友”的会谈。双方两周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称,美俄两国不把彼此视为潜在的敌人,两国关系“将是友谊和伙伴关系”。两位总统表示“共同积极努力”,“防止大规模破坏武器及有关技术的扩散”,“和平解决地区冲突”,以及对付恐怖活动、制止贩毒和防止环境恶化。1992年6月16日~17日,叶利钦再次访美,在华盛顿与布什举行了第二次会谈。布什称,叶利钦这次访美和两国领导人的会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一种新的首脑会谈的开始”,因为“这不是两个争夺世界霸权的强国之间的会谈,而是两个力争建立民主和平的伙伴之间的会谈”(布什1992年6月16日在白宫南草坪的讲话)。以上情况表明,美苏关系确实由对立、对抗转变成了对话与合作,这是冷战时代结束的主要表现。
2.一分为二的德国及柏林实现了统一
德国的分裂是德国希特勒纳粹政府推行法西斯政策、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灾难,也是战后美国等大国瓜分势力范围的结果,是美苏冷战的结果。战后,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后,柏林也一分为二,东、西德国及东、西柏林即成为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冷战的桥头堡。美苏为了各自的利益,在冷战时代围绕德国及柏林问题多次发生双方关系紧张的政治、军事危机。
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美苏关系的改善,特别是1989年东欧剧变的影响,为两个德国及柏林实现统一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联邦德国的政治家认为统一的时机已到,总理科尔提出按照联邦德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统一民主德国,实际上是西德吃掉东德,开始遭到苏联反对。苏联想把德国的统一纳入欧洲大厦的设想中,美、英等则支持联邦德国领导人统一德国的设想。在1989年东欧剧变发生后,联邦德国趁民主德国局势不稳,加紧利用经济援助来引诱民主德国并争取苏联的支持。1990年2月13日开始举行美苏英法和两个德国外长参加的“四加二”会议,着手解决德国统一问题。9月12日,六国外长在莫斯科签署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条约规定了德国现有领土和边界的最终性;统一后的德国声明奉行和平政策,放弃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并保证4年内将军队减至37万人;苏联驻民主德国的军队于1994年底撤离;美、英、法、苏4国结束对德的权利和责任,统一的德国拥有完全主权。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并入联邦德国,东西柏林也因此实现统一,随后德国将首都由波恩迁往柏林。德国及柏林的统一,消除了东西方对抗和美苏冷战的核心因素,也结束了德国战后45年分裂的历史。
德国的统一是战后欧洲乃至世界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战后形成的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已被打破,以德国分裂为基础的雅尔塔体制趋于瓦解,德国的统一改变了欧洲原有的态势和安全形势,使欧洲内部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促使德国更快迈向大国行列。
3.东西欧的对立、对抗被东西欧的合作与融合所取代
欧洲作为世界近现代文明的摇篮和中心,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大国尤其是欧洲大国自古以来就争霸和称雄欧洲。但是,像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破坏和伤害,在历史上还不曾有过,尤其是二次大战造成欧洲的分裂和战后欧洲一分为二,西欧归美国,东欧归苏联的东西欧分裂与对抗的格局,更是成为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突出特点。
战后欧洲一分为二,西欧在美国领导下,继续留在资本主义阵营,东欧在苏联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美苏为了各自的利益展开冷战,欧洲成为美苏冷战的重点地区。因美苏的对立、对抗,不仅造成欧洲的分裂,而且形成东西欧的对立和对抗。东西欧的对立、对抗因美苏的对立、对抗而持续45年。194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以美国为首西欧国家为主的军事堡垒,1955年成立的华沙条约组织成为以苏联为首的东欧国家参加的军事堡垒。两大军事集团长期保持庞大的军事力量,不仅威胁着欧洲人民的安全,而且成为威胁整个人类和平的战争火药桶。两大军事集团在冷战高峰时期保持了庞大的兵力和核武器库。其基本情况如下:
北约与华约力量对比
北约华约比例
总人口57764万37550万1.54∶1
国民生产总值56641.3亿美元19414亿美元2.9∶1
军事开支2819.8亿美元2040.8亿美元1.4∶1
驻欧地面部队212.3万人226.8万人
战略核武器运载工具1994件2537件
欧洲战区核武器运载工具1512件4430件
(资料来源,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编《军事力量对比1981年至1982年》)
以上数字说明,美苏以及东西欧在欧洲集中了他们兵力和武器装备,特别是核武器的绝大部分。由此可见,东西欧的分裂与对抗有多么严重。
但是,到80年代末,随着美苏关系的缓和与改善,特别是1990年柏林墙的倒塌和德国的统一,为东西欧关系的改善带来了极大机遇和有利条件。随着东欧剧变的发生和1991年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以及苏联的解体,东西欧的对立、对抗很快消失。而且,在以后的数年间,东欧国家摆脱苏联(俄罗斯),脱离华沙条约组织靠近美国西欧,在经济上要加入欧洲共同体(欧盟),在政治上要加入北约(有美国领导下北约东扩的原因)为标志,东西欧对立、对抗的格局不复存在。并且东西欧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进一步走向合作与融合,这是冷战格局结束的主体标志。
4.苏联的解体是冷战时代结束的最后标志
1991年“8.19事件”后,苏联急剧走向崩溃与解体。1991年12月7~8日,俄罗斯会同乌克兰、白俄罗斯签署了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的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正在停止自己的存在”。自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独立开始,到1991年12月16日,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外都先后宣布了独立。12月21日,俄罗斯、乌克兰等8国领导人在排除戈尔巴乔夫的情况下会晤于阿拉木图,签署了《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决定建立由缔约各方参加的独立国家联合体,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会议还通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苏联已停止存在,苏联总统设置同时取消。”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无可奈何地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当晚7时38分,克里姆林宫的苏联国旗降下。次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召开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解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