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缕》——流传者有《古本戏曲丛刊》影印明崇祯刊本。
“离肠枨触断无些”——见《玉合记》第十七出《言祖》。枨触,意为感动、触拨。
涅盘经——佛教经典名。
三藐三菩提——佛教名词,梵语的省略音译,意译为能觉知佛教一切“真理”、一切事物的一种智慧。
梁伯龙(辰鱼)作《浣纱记》——见本书《曲藻》注释。
不装八宝——不用艳丽华靡的浮辞来进行填塞。
郊台——古代帝王郊祀天地之台。
柴望——柴,指烧柴祭天;望,指望祭山川。古代帝王祭祀岱宗时,行烧柴而望祭山川之礼。
偃然——安然、晏然。
周天王——指周天子。因春秋时楚、吴等诸侯相继称王,故尊称周王为天王。或以为“似应作‘周天子’”,非是。
胥、种、蠡——指《浣纱记》中写到的吴国大臣伍子胥、太宰,越国大夫文种、范蠡。
“孟子在梁”(数句)——引孟子语见《孟子·梁惠王上》。
三家村——对人烟稀少、偏僻的小乡村的泛称。
厥父——他的父亲。厥:指示代词,意同“其”。
沈光禄(璟)——沈璟曾任光禄寺丞。
《南词全谱》——即《南九宫十三调曲谱》。
《唱曲当知》——沈璟所作的曲论着作,主要针对唱曲而言。原书今佚。
明·王思任
王思任(1574-1646)——字季重,号谑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进士。南京为清兵攻破,鲁王监国,任礼部右侍郎,进尚书。清兵破绍兴,绝食而死。游记散文较有名。着有《王季重十种》。
火可画,风不可描;冰可镂,空不可斡。盖神君气母,别有追似之手,庸工不与耳。古今高才,莫高于《易》。《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其次则五经递广之,此外能言其所像,人亦不多。左邱明、宋玉、蒙庄、司马子长、陶渊明、老杜、大苏、罗贯中、王实甫,我明王元美、徐文长、汤若士而已。
若士时文既绝,古文词、诗歌、尺牍,元贵浩鲜,妙处夥颐。然禀胎江右,开乳六朝,赪糟粉肉,响屧板袍之意,时或有之。至其传奇,灵洞,散活,尖酸,史因子用,元以古行,笔笔风来,层层空到。即若士自谓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情深一叙,读未三行,人已魂销肌粟。而安顿齿句字,亦自确妙不易。其款置数人,笑者真笑,笑即有声;啼即有泪;叹者真叹,叹即有气。杜丽娘之妖也,柳梦梅之痴也,老夫人之软也,杜安抚之古执也,陈最良之雾也,春香之贼牢也:无不从筋节窍髓,以控其七情生动之微也。杜丽娘隽过言鸟,触似羚羊。月可沉,天可瘦,泉台可瞑,獠牙判发可狎而处,而“梅”、“柳”二字,一灵咬住,必不肯使劫灰烧失。柳生见鬼见神,痛叫顽纸;满心满意,只要插花。老夫人眢是血描,肠邻断草,拾得珠还,蔗不陪檗。杜安抚摇头山屹,强笑河清,一味做官,半言难入。陈教授满口塾书,一身襶气,小要便益,大经险怪。春香眨眼即知,锥心必尽,亦文亦史,亦败亦成。如此等人,皆若士元空中增减圬塑,而以毫风吹气生活之者也。
然此犹若士之形似也。而其立言神指:《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亭》,情也。若士以为情不可以论理,死不足以尽情。百千情事,一死而止,则情莫有深于阿丽者矣。况其感应相与,得《易》之咸;从一而终,得《易》之恒。则不第情之深,而又为情之至正者。今有形一接而即殉夫以死,骨香名永,用表千秋,安在其无知之性,不本于一时之情也?则杜丽娘之情,正所同也,而深所独也,宜乎若士有取尔也!至其文冶丹融,词珠露合,古今雅俗,泚笔皆佳,沛公殆天授,非人力乎!若夫绰影布桥,食肉带刺,冷哨打世,边鼓挝人,不疼不痒处,皆文人空四海、坟五岳,习气所在,不足为若士病也。
往见吾乡文长批其卷首曰:“此牛有万夫之禀。”虽为妒语,大觉頫心。而若士曾语卢氏李恒峤云:“《四声猿》乃词场飞将,辄为之唱演数通。安得生致文长,自拔其舌!”其相引重如此。予不知音律,第粗以文义测之,虽不能为周公瑾,而犹不至如马子侯。僭加评校,以复两张新汤之请,便即交付一语。若士见改窜《牡丹》词者,失笑一绝:“醉汉琼筵风味殊,通仙铁笛海云孤。总饶割就时人景,却愧王维旧雪图。”持此作偈,乞韦驮尊者永镇此亭。天下之宝,当为天下护之也。
天启癸亥阳生前六日,谑庵居士王思任题于清晖阁中。
——《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
[注释]
神君气母——泛指神灵、元气之类。
易——即《周易》,亦称《易经》,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内容分《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大约系殷、周人所作。《传》包含解释卦辞、爻辞的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旧传孔子作。《易》是我国古代有哲学思想的占卜书,主要通过八卦形式(象征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以阴阳二气的交感作用为产生万物的本源,提出一些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
易者,象也(数句)——语见《易·系辞下》。意思是说,《易》是对外界的一种摹拟或象征。
左邱明至罗贯中——左邱明,春秋时鲁国人,据传系《左传》的作者。宋玉,战国时楚国的赋作家。蒙庄,即庄子,春秋时宋国蒙邑人,故称“蒙庄”。司马子长,西汉司马迁字子长,《史记》的作者。陶渊明,东晋大诗人。老杜,即唐代大诗人杜甫。大苏,即北宋杰出作家苏轼。罗贯中,明代着名的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等长篇小说的整理加工者。
夥颐——惊叹词。表示惊羡。
禀胎江右——出生于江西。不仅指人物的出生,亦指文风的承袭形成。
开乳六朝——成长于南京。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都建都建康(吴名建业,今江苏南京),历史上合称六朝。此处故以六朝指南京,或称“六朝金粉”之地。
赪糟粉肉,响屧板袍——酒肉女色之类,指奢华富贵的生活。这里借指浓艳的文采或写作风格。响屧:木屐声响,相传春秋时吴王令西施辈步屧,廊虚而响,称为“响屧廊”。板袍:疑系“柘袍”之误。柘袍:帝王的黄袍。
灵洞——空灵排宕的意思。
史因子用——意为借戏曲以言史。子,旧时六经之外,着书立说成一家之言的,统称子书。如儒、道、兵、法、释诸家并技艺、术数、小说等书。
元以古行——意为藉古事而谈玄。元:通“玄”。古:古事;古时把戏曲创作看作是敷演古事。
情深一叙——指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该题词中有“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等语。
款置——犹言刻画、设置。款:原多指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后也指书画上的题名。
隽过言鸟,触似羚羊——意为美好可爱,妙不可言。隽:通“俊”。言鸟:能言之鸟。触似羚羊,即《沧浪诗话·诗辨》所云“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的意思。
眢是血描,肠邻断草——犹言泪尽肠断,极言伤心。眢:眼枯不明。
拾得珠还,蔗不陪檗——指女儿杜丽娘复生,甜不抵苦。珠还,即“合浦珠还”,比喻失而复得。蔗:甘蔗,比喻佳境。檗:黄柏,习以食檗比喻苦境。
襶气——犹言迂腐气。襶:摆襶,指衣服粗重宽大,既不合身又不合时;比喻无能,不明世事。
小要——古代贵族便服的衣襟,其交覆部分,汉人叫做“小要”。这里借指小规矩。
大经——大法,常规。《左传》昭公十五年:“礼,王之大经也。”
锥心必尽——犹言尽心。锥心:小心。
圬塑——犹言塑造。圬:涂饰,粉刷。
若士以为情不可以论理——《牡丹亭记题词》:“自非逼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耶!”
情莫有深于阿丽者也——阿丽,指《牡丹亭》中的女主角杜丽娘。《牡丹亭记题词》:“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乎?……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感应相与得《易》之咸——咸,六十四卦之一,艮下兑上。《易·咸》:“象曰:山上有泽,咸。”孔颖达疏:“泽性下流,能润于下;山体上承,能受其润。以山感泽,所以为咸。”“以山感泽”就是感应相与的意思。
从一而终得《易》之恒——恒,六十四卦之一,巽下震上。《易·恒》:“象曰:雷风,恒。”王弼注:“长阳、长阴,合而相与,可久之道也。”“可久之道”就被用来说明“从一而终”。
深所独也——意为:情之深是杜丽娘所独有的。
泚笔——犹言运笔作书。泚:以笔蘸墨。
沛公殆天授(二句)——沛公,刘邦起兵于沛,众推立他为“沛公”。语见《史记·淮阴候传》:“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这里借指《牡丹亭》的成就犹如天授,非人力所可得。
周公瑾——三国吴国名将周瑜,字公谨。周瑜精音律,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马子候——据徐朔方《牡丹亭·关于版本的说明》称,马子候系“僭加评校”《牡丹亭》着。
偈——佛经中的颂词。
韦驮尊者——佛教护法神之名。
天启癸亥阳生前六日——天启癸亥,即公元1623年。阳生,即阳朔。农历十月一日亦称阳朔,朔意同生。
《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明代的《牡丹亭》批评着作,影响最大的当推王思任的《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叙》文一开头便肯定了《牡丹亭》“描风”、“斡空”的写意传神精神。然后从创作神旨、人物塑造与语言特色三个方面论述了《牡丹亭》的创作成就。关于创作的“立言神指”:《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亭》,情也。这是把“四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这一观点影响很大,许多人奉为定评。关于人物塑造,《叙》文认为《牡丹亭》能写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能传达人物内心深处的微妙变化,故而写得栩栩如生。关于语言特色,《叙》文认为《牡丹亭》能用不同的语言色彩表现不同的人物性格,全剧佳词与冷语各臻其妙,特别是言情的曲词更是如同“天授”般妙不可言。
王思任这篇《叙》影响了明清两代直至近代(如吴梅)的汤显祖研究。
明·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戏曲家、通俗文学家。字犹龙、子犹,别署有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所作传奇有《双雄记》、《万事足》两种,另修订、改编汤显祖、李玉、袁于令等人传奇多种,通称《墨憨斋定本传奇》。此外还辑有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编有民歌集《挂技儿》、《山歌》等。
於戏!是一笠庵传奇第二编也。
一笠庵颖资巧思,善于布景,如太守乔主婚事,情景本妙;添作二女志鹿得麞,遂生出多少离合悲欢段数。文人机杼,何让天孙。江翁一女是靳,乃至挈双璧而归之,又俱作太守人情,自己全不讨好,所谓小人枉自作小人也。中间,《投江遇救》近《荆钗》,《都府挜婚》近《琵琶》,而能脱落皮毛,掀翻窠臼,令观者耳目一新,舞蹈不已。迩来新剧充栋,率多戏笔,不成佳话;兼之韵律自负,实则茫然。视此不啻霄壤隔矣!
初编《人兽关》盛行,优人每获异犒,竟购新剧,甫属草,便攘以去,上卷精采焕发,下卷颇有草草速成之意。余改窜,独于此篇最多,诚乐与相成,不敢为佞。然余犹嫌兰芳投江后,凡三折而始归高公,头绪大繁;且惧内涉套,而劫官劫库,甚非美事,有碍宾筵;若能于香客处生一花头,迳达高所,似更雅观。且此处省力,俾优人得尽力于后折。方在拟议,而演者已布吴中,习其热闹,因而置之,尚留微憾。
古吴龙子犹述。
——《墨憨斋重定〈永团圆〉传奇叙》
[注释]
於戏——感叹词,音、义均同“呜呼”。
太守乔主婚事——指剧中太守高谊主持将兰芳、蕙芳嫁于蔡文英事。
二女志鹿得麞——二女得共事文英,她们自以为是“喜双鸾和鸣好”,“夫和妇永同牢,妹和姊永同巢”,故云。
天孙——即织女星。
江翁一女是靳——指剧中所写江纳不肯把长女嫁与文英事。靳:吝惜。
乃至挈双璧而归之——指兰芳、蕙芳姐妹最后都与蔡文英成亲。
投江遇救——剧中第十三折名《投江遇救》,演江兰芳欲投江自尽,被进香长者刘义搭救。有似于《荆钗记》第二十六出《投江》。
都府挜婚——剧中第二十七折名《都府挜婚》,演高谊将兰芳冒称为已女,强欲许嫁与蔡文英,被文英拒绝。情节与《琵琶记》“辞婚不从”略有相类之处。挜:强迫人接受不愿意要的东西。
人兽关——李玉作传奇剧本,情节取材于《警世通言》中的小说《桂员外穷途忏悔》,冯梦龙亦有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