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航天精神
48789100000026

第26章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5)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负责人说,“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次成功,每一个技术难关的攻克,无一不是全体参研单位和协作配套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

中国航天事业有今天的局面,正是与并行作战,上下一盘棋的精神息息相关。现在,载人航天工程成为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庞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协调面最广的跨世纪工程。整个工程由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七大系统组成,涉及航空、船舶、兵器、机械、电子、化工、冶金、纺织、建筑和气象水文等多个领域和有关省市自治区,汇聚了全国100多个行业、3000多个单位、几十万科技人员共同参与神舟飞船各项目的研制、建设和试验,形成了规模空前的大协作体系。可以肯定地说,没有科技人员协作攻关,没有其他行业全力支持,没有前线后方人员的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团结协作,众志成城,就没有神舟飞船的升空,中国航天事业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辉煌。

这种并行作战,上下一盘棋的精神还在多个领域、多个学科里呈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带动了近代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航天医学等基础学科探索的深入,带动了系统工程、自动控制、推进技术、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和工业技术的创新发展,带动了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光电子以及通信、遥感等产业的兴起。载人航天工程这个龙头作用和科研大协作的推进,进一步加速了这些学科、技术和产业的协同发展。而它们要想更进一步壮大规模、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还必须团结协作众志成城。

越是高度集成的宏大系统工程,越要并行作战,上下一盘棋,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发扬“讲团结不计得失,讲协作不计主次,讲风格不计名利”的航天精神。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大协作出科技创新力、出社会生产力、出民族凝聚力,必须毫不动摇地加以坚持。

培养协作精神

配合与合作精神,对于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航天事业更需要这种协作精神。

团结协作,发扬团队精神是航天人取得每一项成果的重要保证,没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可以说,每一项成果的诞生都是团队精神的体现。

110多个研究院所承担研制建设工作,3000多个单位参加协作配套和保障任务,5艘远洋测量船、30多架飞机和国内外的测控站织成牵引神舟的测控网……神舟七号的问天之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汇聚了全国人民的力量。

从神七点火的那一瞬间开始,东到青岛西到喀什,从漂泊在三大洋上的5艘远望号测量船到异国的地面测控站,成百上千的雷达和各种跟踪测量装备几乎同时启动,成千上万的工作人员把一道道数据由四面八方汇集到北京、酒泉、西安……

其实,更多的人,早在神七飞天之前就已经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中国航天员中心舱外航天服研究室的专家们,从2004年起就着手研制舱外航天服。

运载火箭系统的科研人员在神六任务结束后,没休息几天,便投入到新一枚运载火箭的设计研制中。截至神七飞天时,他们已经连续奋战1000多天。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的一批专家,两年前开始参与神七飞船的单机研制。年轻小伙儿陈立,那时还是初出茅庐的毕业生,现在都已经成长为部门骨干了。

在这项时间跨度大、涵盖范围广、涉及人员多的系统工程里,据统计,全国共有11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数十万工作人员投入了相关研制建设。

“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里,无论哪个岗位的哪个人,终其一生也只能做其中的一小部分事情。”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曾深有感触地说。

配合与合作精神,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一个组织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迄今为止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工程。工程包括7大系统,下面又涵盖数十个分系统以及上百个子系统,涉及航空、航天、电子、机械、化工、生物等众多领域。而系统之外的协作或配套单位,更是多得无法计数。各大系统、各研制单位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如果没有团结协作的意识,如此庞大的工程根本无法运转。

“从某种意义上说,各系统之间能否很好地合作,是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负责人说。

能够直观反映出系统间协调关系的,就是那无数张的“接口数据单”。以应用系统为例,15个分系统,每个分系统要填8张,每张的大项目多的有20多项。一个机械接口,需要填写的包括产品名称、代号、外形、尺寸、重量、执行位置、转动惯量、表面平度、表面状态等。

不同地区和行业间的协调同样重要。西安的火箭发动机、天津的飞船太阳帆板、河南的电连接器、上海的推进器、四川的元器件……一声令下,前一天还在工厂的设备,第二天就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北京的总装车间。

在一个团队中,有时也许被分配一个单一的项目,然后集体成员再进行分工,最后再集体提供最终成果。这样一来。个人和群体的生产率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产量通常也较大。尤其当项目涉及错综复杂的问题和任务时,配合与合作似乎能产生更佳的结果。

通常,培养自己的配合与合作的团队精神,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认识到我们的成功需要他人的帮助。因为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不能在与世隔绝与孤立无援中完成自己的工作。拒绝帮助就是拒绝走向成功的条件。尤其是分工细化的当今时代,资源共享是成功的必要条件,那种个人英雄主义的“独行客”注定是干不了大事的。

2.把与人合作视为一种成功的方法。如果抱着只有竞争才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想法,那么我们必然会顽固地反对他人的建议,拒绝其他人与自己合作。相反如果我们把合作视为一个成功的方法,从而与他人通力合作,共同支配现有资源。

3.尽可能地减少对别人的依赖。在获得别人配合与帮助的同时,我们必须主动、积极地工作,不能依赖他人。我们要树立信心,确信自已有能力做好工作,同时还要积极地帮助,配合其他人。

有问题共同研究,有风险共同承担

因为导弹武器研制的系统复杂性,从技术到人员到产品再到时间节点,如果没有精准的统筹兼顾和协调管理,根本无法完成。

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元勋、著名的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黄纬禄在多年科研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问题共同研究、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的“四共同”原则,成为航天系统工程管理思想在实践应用中的“金科玉律”,成为指导导弹型号研制乃至当前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协调工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法宝”。

“四共同”充分体现了系统工程的管理方法和民主集中制的管理原则,它的灵活运用已远远超出技术管理的范畴。把航天科工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航天防务公司,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系统工程理论的要求,坚持“四共同”的原则和方法,积极推进军民融合,统筹规划军民两大产业,协调发展航天防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三大主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航天员队伍中,流行着一句话,“无论谁去飞,都和自己飞一样”。有问题共同研究,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风险共同承担,是航天人战无不胜的法宝。航天队伍崇尚荣誉,但不陶醉于荣誉,为我们确立正确的荣誉观做出了榜样。

有问题共同研究,有风险共同承担,这一航天精神集中体现在“神六”的研发到成功发射过程中。

参与神舟六号研制的3000多个相关单位的数十万科技工作者,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问题共同研究,有风险共同承担。正是这种处处顾大局,时时讲团结,事事讲风格的大力协同,才共同完成了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的又一伟大壮举。有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我们科研人员更加信心满怀。

2005年8月27日上午9时21分,在一次中国运载火箭发射试验中,随着控制系统指挥“转电”的口令,眼看进入“起飞”的试验阶段,突然又听到指挥下达口令“断电”,程序终止。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又紧张起来。怎么回事?哪里出现了问题?

原来是在转电时,控制系统发控台“准备好”灯灭,8个耗尽关机指示灯异常亮了起来,同时计算机检测到这个非正常信号,自动终止了程序。经过现场分析,对所有怀疑的线路依次进行排查,故障最终定位在配电器I的转电控制点和耗尽关机传感器供电控制点异常短接上。此故障直接关系到火箭的测试发射进度和飞行试验的安全,牵动着各级领导和指挥员的心。因此果断决定,送回北京进行彻底检查。

8月28日下午5时,200厂检验员携带产品乘飞机返回北京。与此同时,在基地,12所副总师宋征宇连夜主持召开故障分析会,讨论产生故障的可能因素以及影响,直到深夜,他们才完成了现场初步的分析报告,电传到北京,为分析和排查故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而在北京12所,孙凝生、黄济仁等老专家们也进行了分析,确定排除故障方案,并与发射队实时沟通,交换意见。921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总设计师王永志也赶到了12所,一起研究方案,指导排除故障工作。他们按照排除故障方案,先进行外观检查,然后将配电器I开盖,拆下继电器安装板,用放大镜观察密集的焊点,发现继电器K2Z的第7点与第8点间距较小,用绝缘起子撑开两点,故障消失;用连线接通,故障又复现。经多方分析,初步判断上述两点有短路现象。此时,表针已指向午夜12点。

但所有的人一直奋战在现场。通过实体显微镜观察,发现在继电器底座上,有一多余物存在,其形状呈“牛角状”。从多余物形状及成分分析结果判断,应为焊接时形成的毛刺,后来被工具切下。8月29日凌晨4时30分左右,继电器失效分析结果传回基地。而此时在北京,排故人员已经连续奋战了20多个小时,却没有一个人喊累。就这样,连续四个昼夜的奋战,配电器的故障终于彻底排除。

飞船的发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问题一旦出现,航天人敢于积极直面,前方后方紧密配合,方方面面鼎力支持,所有参与排故的同志全身心投入,没有埋怨,没有牢骚,只有拼搏,只有奉献,共同研究、共同担当,体现了航天人精诚合作,不畏困难的精神。

航天工程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其研制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问题、遇到很多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航天人应该如何应对呢?是积极主动地努力解决问题走出困境,保证航天工程的顺利进行,还是消极被动地跳出这个困扰的圈子?

作为航天人,他们明白一点:在迈进航天大门的那一刻起,自己就成为了航天系统的一颗螺丝钉,自己的命运就与航天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面对问题、困难与风险,航天人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能够做的就是团结起来共同研究问题,共同承担风险,这是航天人最宝贵的品质。

航天事业成败与否,与每一名航天人的态度和行为都息息相关。航天人能否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决定着航天事业未来的前景。当航天工程研制过程中,一点点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一点点的事故都有可能酿成巨大的灾难。因此,每个航天人都对自己的事业务必忠诚,团结一心,发挥团队精神,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航天事业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处于一定的团体组织中,当团队遇到困难时,请不要首先去想自己个人的利益,而要去考虑如何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帮助团体度过危机。任何时候都不要仅仅把“与集体共命运”、“和集体共成长”当做一句简单的口号,我们要把责任感时刻放在心中,把集体荣誉感时刻放在心中。与团队共同成长。这样,在历经艰辛之后分享胜利果实的盛宴上,才会有你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