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腼腆害羞,妈妈怎么办?
49147100000023

第23章 我看看他写了什么!——不要让孩子偷看他人的信件、日记

信件、日记属于一个人的隐私,窥探他人隐私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不过,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好奇心往往会战胜他心中道德的监管力量,促使他做出偷看的行为。

2010年9月19日,上海民办交大飞达初级中学的一名初二男生因为好奇翻看了同班女生的日记。哪知道,女生很快发现了男生的行为。她非常生气,并表示要去告诉老师。结果,男生连忙转身跑开了。

后来,老师们闻讯寻找那名男生,但四处都找不到。最终,在一栋宿舍楼底的一个小角落里,大家发现了他,但他的双腿和右手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原来,这名男生因为害怕老师的追究,竟然从二楼跳了下来。

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到,偷看他人的日记或信件,不仅对被偷看者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对偷看者自己也会产生一种心理负担,既然如此,何不尽早断绝这种偷看的行为呢?

有些腼腆害羞的孩子,因为一时无法用明确的语言来表达,但又想要知道对方的想法,也许就会用偷看的方式,来了解自己在他人内心的形象。可这样一来,就碰触到了道德的底线。一旦为人所发觉,必然会影响彼此间的信任度。

而我们有时候也会偷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这也容易给他造成一种误解,认为偷看是一种正当的行为。所以,我们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杜绝错误的偷看行为,让孩子能从心底就认识到偷看是错误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使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他扭转思想,建立正确的行为模式。

给孩子讲讲什么是隐私

说到隐私,也许在一些娱乐节目的误导之下,更多的孩子只知道那些发生在某些人身上稀奇古怪的事情是隐私,所以他会对其感到好奇。但我们要给他一个明确的隐私概念,这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他对他人的隐私产生好奇。

所谓隐私,就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不愿意为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某些人的个人信息。如果他人将这样的秘密记录在了自己的日记或其他隐秘的地方,别人就不能未经允许而随便翻阅,如果是信件也不能随便拆开。

除了日记与信件,我们还要提醒孩子,隐私还包括各种私人信息,比如电话、住址、财产等,对于这些信息,同样不要只因为好奇就去“探索”。孩子也应该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比如房间、行李、抽屉等,如未经主人允许,则不要随便侵入他人的隐私空间。

告诉孩子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关于尊重隐私的问题,我们可以从道德与法律两个方面来向孩子解释清楚。

从道德方面来讲,在未经他人允许的情况下偷看他人的隐私,是一种极其不道德的行为;从法律方面来讲,偷看的行为涉及到侵犯他人隐私权的问题,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情节严重,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所以,我们要提醒孩子,他人的隐私是属于他人的东西,外人无权干涉,也无权窥探,孩子要收起这方面的好奇心。比如,他不能私拆他人信件,不能偷看他人日记,也不能用各种方法盗取他人QQ、MSN、电子邮件等密码,随便查看他人的聊天记录与电子邮件内容,不要打探他人的隐秘私事,等等。必要时候,孩子要学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人的私事与自己无关,最好不要在上面多动脑筋了。

提醒孩子不要将偷看的内容四处宣扬

一个初中女孩收到了一封信,信上写着“我好想你”。女孩看后很开心,而她的同桌很好奇,于是便趁着女孩不在座位时,偷偷看了那封信。结果,同桌便四处宣扬说女孩早恋了。大家纷纷对女孩指指点点,甚至连老师都找她谈话了。

那个女孩的妈妈知道这件事之后,也着急地问女孩到底是不是真的,女孩委屈地说:“那是原来咱们隔壁住的姐姐给我写的信,我们只不过是很想念对方,就写了封信,这怎么就成了早恋了?”事件澄清后,虽然同桌向女孩道了歉,但两人之间的友谊却不复存在。而看到大家对自己指指点点的态度,女孩最终也不得不转学以平复心情。

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不仅偷看他人的日记信件是不道德的行为,将对方日记或信件中的内容大肆宣扬,也是为人所不齿的。

所以,我们要反复提醒孩子,首先是不要过分关注他人的隐私,其次是如果不小心看到了他人日记或信件中的内容,也不要像传播新闻一样将他人的私事传扬出去。孩子要尽量做到“看过就忘”,同时反复提醒自己,下次不再窥探他人隐私。

提高孩子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

我们除了要教育孩子不偷看他人的隐私外,还要教他学会防范他人的偷看。对于日记、信件等私人物品,我们要提醒孩子妥善保管,不要放在很容易被他人看到的地方,以免给他人造成可乘之机;对于聊天工具和电子邮箱,我们要提醒他设置只有自己知道的密码,并经常更换密码。

另外,我们也要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醒他不要随便将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父母情况等各种信息公布于众,尤其要提醒他,不要轻易将这些信息留在网络之上,以免为自己或家人招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