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是中国最常见的传统面食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面条可追溯到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东汉《四民月令》一书中就记载有“立秋勿食煮饼及水溲饼”之语,据考证“水溲饼”、“煮饼”开创了中国面条的先河。
早期的面食呈片状,所以都叫“饼”,在汤中煮称为“汤饼”。《素食说略》中说“面条,古名索饼,一名汤饼,索饼言其形,汤饼言其食法也。”后来,汤饼逐渐由片状演变成条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面条已基本形成。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面条的做法:用手搓成手指长,用水浸,下锅时用手捻薄,再用沸水煮熟,这种方式很像山西的“搓面”与“揪片”。
南北朝至唐代,面条的品种比以前更为丰富,出现了所谓“冷淘”的过水凉面,以及多种用于食疗的“索饼”,而且在当时又兴起一股吃寿面的习俗。因为面条又长又薄(薄的意思是瘦,而瘦则与寿同音),故生日当天吃长寿面成为习俗。
宋代面条的品种更为丰富,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梁录》和周密《武林旧事》等资料中记载的面条品种就多达三、四十种之多,如素面、煎面、银丝冷淘、菜面等。
元代出现了可以长期保存的“挂面”;明代又出现了技艺高超的“抻面”;清代面条又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五香面”和“八珍面”,而且在乾隆年间又出现了别开生面的“伊府面”。这些制面技艺的出现都为面条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面条在唐朝就被日本的“遣唐使”带到日本,元代以后,又由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传至意大利和欧洲。
中国人悠久的吃面历史,也发展出了各种面条的制作花样,有细如丝线的面条,也有宽如腰带的面条。制法有杆、抻、切、削、揪、压、搓、拨、捻、剔、溜等,烹调方式有蒸、煮、炒、煎、炸、烩、卤、拌、烙、烤等。各地还演变出了各种不同风味的面条,如北京的打卤面、上海的阳春面、山东的伊府面、山西的刀削面、陕西的臊子面、四川的担担面、湖北的热干面、菠菜面等。
中国人还经常把人之常情和世间常理物化在面条中,因此吃面也有很多讲究,不同时节,不同的喜庆节日吃不同的面条。如过生日吃长寿面;乔迁新居要吃打卤面;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祈盼风调雨顺吃龙须面。
总之,中国的面条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的熏陶,融营养、美学、理学于一体,达到了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