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思仁
研究现代文学与文化,在一个文化交流频繁的全球化语境之中,“跨越”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近年来不少的研究都加上如此的修饰词:跨文化的(transcultural)、跨国族的(transnational)等。但是,把这些修饰词加在跟“中国”有关的研究课题时,就会发现这是充满悖论的命题。要如何想象“中国”研究作为一个跨文化、跨国族的学术领域,也许首先涉及的是跨越性的研究方法和态度。这种“跨越”的文学想象与话语实践,结果之一是往往有助于研究者采取流动的视角,对于研究对象被本质化的危险有所意识。
陈乐的研究成果,显然展示了她对于研究课题带有这样一种谨慎的处理态度。她在杭州的浙江大学完成硕士课程之后,来到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做博士研究,课题是韩少功的小说和中国文学中的现代性。作为陈乐的导师,我们的交流往往有许多撞击和冲突。这也正是这三年的过程中最让我珍惜的经验:由于各种撞击和冲突,使我们分别认识到彼此的位置和视角的差异,也丰富了我们对于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理解。
我们结束了正式的师生关系之后不久,刚好我开始一个新的研究计划,马上就想到邀陈乐参与合作。目前,这个研究计划已经进行超过一半,我们的合作过程继续发生各种有意义的学术性的撞击和冲突。对于这个研究计划,这倒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这期间,陈乐也积极对她已经写得很优秀的博士论文进行相当幅度的修改,准备出版。这本书虽然是陈乐的第一部学术专着,我相信读者一定能够看到文中的叙述和讨论,展现了陈乐对于文本的广泛涉猎与深刻阅读,在对于理论的扎实认知与有效运用、文本处理方面,显示了她的细致观察和独特见解。当然,她在文中所显示的“跨越”特征,也为她的研究对象(韩少功的小说)以及研究领域(中国现当代文学)带来新的启示。这样的成果,是我喜闻乐见的。
2007年7月
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