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作品
韩少功:《月兰》,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
韩少功:《飞过蓝天》,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韩少功:《空城》,台北:林白出版社,1988年。
韩少功:《马桥词典》,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韩少功:《暗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韩少功:《韩少功小说精选》,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6年。
韩少功:《韩少功自选集》(四卷),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韩少功:《韩少功作品自选集》,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年。
韩少功:《韩少功文库》(十卷),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
韩少功:《从三次排位看宋江投降主义的组织路线》,《湘江文艺》1975年第5期。
韩少功:《兄弟》,《山花》2001年第3期。
韩少功:《文体与精神分裂主义》,《天涯》2003年第3期。
韩少功:《冷战后:文学写作新的处境》,《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3期。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韩少功、韩刚合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年。
费尔南多·佩索阿:《惶然录》,韩少功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中文论着
论文
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文艺报》1985年7月6日。
陈独秀:《东西方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新青年》第1卷第4号(1915年12月)。
陈平原:《近百年中国精英文化的失落》,《二十一世纪》1993年6月号。
陈思和:《栀马桥词典枛: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之一例》,《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2期。
陈晓明等:《后现代:文化的扩张与错位》,《上海文学》1994年第3期。
董鼎山:《所谓“后现代派”小说》,《读书》1980年第12期。
高行健:《迟到了的现代主义与当今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88年第3期。
韩东:《论民间》,《芙蓉》2000年第1期。
韩少功,林伟平:《文学和人格》,《上海文学》1986年第11期。
韩少功,王尧:《文化的游击战或者游乐场》,《天涯》2003年第5期。
韩少功,王尧:《在妖化与美化之外的历史》,《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3期。
韩少功,夏榆:《我的写作是“公民写作”》,《南方周末》2002年10月25日。
韩少功答美洲《华侨日报》记者问,其摘录收入《钟山》1987年第5期。
贺照田:《制约中国大陆学术思想界的几个问题》,《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44期。
贺仲明:《“归去来”的困惑与彷徨》,《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
洪子诚:《读有关栀暗示枛的批评》,《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85年第4期。
黄子平:《关于“伪现代派”及其批评》,《北京文学》1988年第2期。
季红真:《文明与愚昧的冲突——论新时期小说的基本主题》(上)、(下),《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85年第11、13期。
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1985年第6期。
李欧梵,单正平译:《知识源考:中国人的“现代”观》,《天涯》1996年第3期。
李陀:《也谈“伪现代派”及其批评》,《北京文学》1988年第4期。
李泽厚:《两点祝愿》,《文艺报》1985年7月27日。
梁治平:《“民间”、“民间社会”与Civil Society》,《当代中国研究》2001年第1期。
刘晓波:《危机!新时期文学面临危机》,《深圳青年报》1986年10月3日。
刘再复:《论丙崽》,《光明日报》1988年11月4日。
莫言:《文学创作的民间资源——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
南帆:《栀马桥词典枛:敞开和囚禁》,《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5期。
任剑涛:《现代性、历史断裂与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石元康:《市民社会与重本抑末——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障碍》,《二十一世纪》1991年8月第6期。
宋伟杰:《“全球化”问题的思考是一种关系式的认知方式》,《跨文化对话》第2期,乐黛云主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唐弢:《一思而行——关于寻根》,《人民日报》1986年4月30日。
汤一介:《“文化热”与“国学热”》,《二十一世纪》总31期。
汪晖,王友琴等:《关于文学寻“根”问题的讨论》,《文艺报》1985年8月31日。
汪晖:《关于现代性问题答问》,《天涯》1999年第1期。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天涯》1997年第5期。
王干:《看韩少功做广告》,《为您服务报》1996年12月5日。
王德威:《世俗的技巧——闲话阿城与小说》,收入阿城《遍地风流》,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王光东:《民间意义的发现——五四新文学的另一种传统》,《上海文学》2001年第12期。
王蒙:《道是词典还是小说》,《读书》1997年第1期。
王绍光:《关于“市民社会”的几点思考》,《二十一世纪》1991年12月,总第8期。
温铁军等:《中国能否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天涯》2003年第4期。
吴俊:《栀暗示枛的文体意识形态》,《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3期。
谢少波,王逢振:《重绘中国现代性的路线图》,陈新平译,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4辑。
徐贲:《“第三世界批评”在当今中国的处境》,《二十一世纪》第27期(1995年2月)。
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外国文学研究》(华中师大版)1982年第1期。
徐友渔:《西方学者对中国文革的研究》,《二十一世纪》1995年10月总31期。
徐友渔:《知青经历和下乡运动——个体经验与集体意识的对话》,《北京文学》1998年第6期。
许子东:《现代主义与中国新时期文学》,《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
严文井:《我是不是个上了年纪的丙崽?》,《文艺报》1985年8月24日。
杨美惠:《传统、旅行的人类学和中国的现代性话语》,《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通讯》2000年3月,总52期。
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相遇》,《文艺研究》1997年第5期。
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二十一世纪》1991年8月号,总第6期。
於可训:《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性问题论纲》,《福建论坛》2001第1期。
张清华:《民间理念的流变与当代文学中的三种民间美学形态》,《文艺研究》2002年第2期。
张汝伦:《知识分子·中国知识分子·现代性》,《天涯》2004年第1期。
张颐武:《精神的匮乏》,《为您服务报》1996年12月5日。
张颐武:《我为什么批评栀马桥词典枛》,《羊城晚报》1月13日。
张颐武,张法,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张颐武,王宁,刘康:《后新时期的文学批评:当代文化转型的一个方面》,《作家》1994年第6期。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的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郑万隆:《我的根》,《上海文学》1985年第5期。
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文艺报》1985年7月13日。
周作人:《陀思妥夫斯奇之小说》,《新青年》第4卷第1号(19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