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最近形成的印象对人际认知产生的强烈影响和效果。事实上,在人际认知活动中,最近的印象往往掩盖以往的认知,主导着主体对客体的评价。例如教师因某个学生最近一次表现而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或学生因同桌最近一次表现而改变了对他的看法等。近因效应所产生的偏差,常常表现为主体因客体最近的一次失误而否定其前面的成绩,或因客体最近的一次成功而忽略其前面的失误。这是认知他人常常出现的偏差现象。在人际交往中,越是熟悉的人越容易产生近因效应,因此青少年一定要杜绝仅凭一时一事而忽略了历史地全面地看待他人的现象。
(3)晕轮效应。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指主体对客体的认知因受一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认识倾向所影响而产生的效果。所谓光环,即通称的风圈,学名月晕,是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成的光的现象,一般为内红外紫的光环,常被视为风前的预兆。晕轮效应表现为:如果认知主体认识到客体具有某方面突出的优点(或缺点),就会认为客体的其他方面也都是优点(或缺点),客体就被一种积极肯定(或消极否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更多优良(或低劣)的品质。在青少年的人际认知中,晕轮效应的发生比较普遍,例如学生普遍喜欢年轻貌美的女教师或英俊潇洒的男教师,因此认为其所有的方面都是优点,而忽略了道德品质、学识水平等多方面的正确评价。这种人际认知偏差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白遮三丑或爱屋及乌现象,必须通过实践,有意识地加以防范。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有些认识,通过时间的检验是可以得到验证的。防止晕轮效应的有效办法,就是不急于对认知客体下结论,而是通过一段时间来全面检验。
(4)刻板效应。刻板效应是指对客体的认知受某种比较固定的类化的看法影响而产生的效果。刻板效应的特征,如同戴上有色眼镜去看人,形成了一种认知上的定型。例如,人们习惯于按出身或职业评判客体,认为工人豪爽、农民质朴、学生单纯、教师文弱、商人精明、军人干练等。这些类型化的认识,缘于人们意识中已经形成的对事物种类的固定印象。刻板效应导致的人际认知偏差表现为:在认知他人时,往往会先入为主,将某个客体的一些特征归属为某类人群,再将自己意识中固有的属于这类人群的典型特征回归给这一客体,以此为据而忽略了通过现实表现全面评判他人的原则。产生刻板效应的渠道一般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交往获得的印象比较单一;间接交往除他人介绍外,大多来自于各种媒介的传播,其中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公众媒体的影响度较大,获得的印象相对深刻。
有鉴于此,刻板效应还存在积极的一面,即固化的认知之中存在着合理的可信的成分,且对简化认知过程、快速做出判断有利。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它的消极作用,即不论获得认知的渠道如何,都容易使人认识僵化、保守,形成不正确的刻板印象。消除刻板效应在人际认知上的偏差,要充分认清认知方面存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不可用某种定型的看法去衡量所有的人。因此青少年要加强思想修养,广泛涉猎科学知识,不断更新观念,学会用辩证的思维方式评判认知对象,以预防刻板效应引发的人际认知偏差。
(5)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指把自己的意志、情感等投射到他人身上而形成的一种认知效果。这种认知偏差的特征是,以己度人并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的结果,自然是在评判他人时经常出错。我们会不时地听闻一些人受骗上当的案例,究其根源,就是投射效应在作祟。之所以会受骗上当,是因为自己心地善良,就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就是把自己的感情意向投射到了骗子的身上。我们很少听到骗子受骗上当的新闻,因为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即使别人出于真情,这种人也会认为别人是在算计他。我们常说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这种投射效应。投射效应主要表现为情感投射和评价投射。情感投射指个体认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己相同,如时刻围绕自己喜欢的某一事物展开话题,丝毫不考虑别人是否感兴趣,一旦不能引发共鸣,则认为是别人不给面子。评价投射指个体对自己好恶的人或事物持有相同的评价,爱屋及乌就是典型表现。如对自己所喜爱的人或事越看越喜欢,越看优点越多,因而过分地赞扬和吹捧;反之则越看越讨厌,越看缺点越多,因而过分地指责甚至中伤。我们主张人际认知应遵循客观性原则,其中就是在强调,要防止投射效应这类认知偏差。青少年要经常提醒自己,切忌投射心理倾向,要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认清人与人的差异,避免对他人进行美化或丑化,以和谐人际关系。
2.情感
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驱动因素,包括联合情感和分离情感两个方面。
联合情感是驱动人们相互接近的心理反应,如喜欢、爱慕、热爱等。一般我们把联合情感称作正驱动因素,因为在联合情感的作用下,主体与客体之间是一种相互吸引的人际关系。分离情感是驱动人们相互排斥的心理反应,如厌恶、鄙视、憎恨等。一般我们把分离情感称作负驱动因素,因为在分离情感的作用下,主体与客体之间是一种相互排斥的人际关系。正因为情感在人际交往中是不可或缺的驱动力,且正驱动形成的是肯定的、积极的人际关系,负驱动形成的是否定的、消极的人际关系,所以,任何人都不可忽视情感在人际交往中的这种作用。
青少年要充分认清情感在人际关系中的意义,积极调动自己的联合情感,主动抑制分离情感,为建立、保持、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服务,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3.行为
行为是人际交往的外在(亦称外显)因素,大体分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两种。
行为是人际交往的手段,是沟通交往双方的桥梁,是个体之间交往意愿相互作用的表现,它的出现一般取决于情感的驱动,即积极的行为受控于联合情感,消极的行为产生于分离情感,由是形成两种相互对立的类型。如援助与攻击、合作与分离、竞争与挑战、协调与冲突、支配与服从等。无论哪一种行为,都属于人际交往的客观存在,是无法回避的。因此我们要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需要指出的是,人际交往的行为调控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行为只是人际交往整个循环系统中的显性环节,而我们说任何个体在交往中都必须适度把握自己的行为,只是在强调行为的外显作用,特别是要重视消极的行为对人际关系的显性伤害。
作为青少年,要清楚人际交往的行为往往体现了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品德,而品德高尚的人,才更具有吸引力。所以要树立起品德高尚的形象,必须调控好自己的交往行为。当然,调控行为的前提是建立良好的认知和情感基础,因为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有什么样的情感就会导致什么样的行为。
总之,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左右着人际关系,其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不可忽视的。
三、人际交往的特点
一年一度的英特尔国际科学展正在美国亚特兰大世界展览中心进行。这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中学生科学竞赛,获奖者除了能得到丰厚的奖学金外,还能获得奖品、学费补助、暑期工读及考察补助等。
在其中一个不到一平方米的展位前,怯怯地站着一位黄皮肤的姑娘,今年17岁,是台北市第一女子高级中学二年级学生苏意涵。在她的对面,去年得到青年科学家首奖的美国学生,正被评委和参观者围得水泄不通,人数足有她的10倍!
情急之下,她跨出展位,拦住路过的一位评委:“先生,您能给我5分钟的时间吗?”结果她被拒绝了。要知道,总决赛的评委个个是顶尖的专家。于是她不得不回到展位,几分钟后再鼓起勇气出去,还是被拒绝。就这样,她一连被拒绝5次。终于,第6位停下了脚步,她立刻掌握机会,滔滔不绝地讲了5分钟。
苏意涵得到了鼓励,立即改变战略:“先生,可以给我一分钟吗?”
这招果然有效,一个个评委先后被她成功拦截。只要你肯停下脚步,我就会让你留下来!姑娘就凭着这份自信,终于让展台前围了一小圈评委。接着,她清晰、充满自信的声音像磁铁一样,把围绕在对面展台的评委也一个个吸引过来了。
她的实验做了一次又一次,一直到所有的展台已经没有围观者,她才结束了最后一次实验。“因为评审一人一票,更多人认识我的实验,开会讨论时就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姑娘明白这个规律。
38小时之后的颁奖典礼上,得奖学生的名字揭晓了。没想到,苏意涵不但抢下化学科首奖,压轴的“青年科学家奖”竟然也是她!在历年的36位大奖得主中,仅有6人不是来自美国,而她是来自亚洲的第二个幸运者!
苏意涵参加的竞赛的规则其实很公平:你如果连吸引评委前来聆听你的研究报告、观看你演示发明成果的能力都不具备,不论你的发明多么伟大,你也只好和竞赛说声再见。在那样的场合,机会只有凭实力去争取,没有后门可走,没有关系好拉,哭也是没用的。在分析拿下大奖的原因时,她的辅导老师这样说,除了良好的选题,还得益于她在极短的时间内能让评委全面了解自己实验的表达能力,更离不开她敢于在关键时刻跨出展位向评委说“请给我一分钟”的胆略!
苏意涵成功的各因素中,核心因素是人际交往的因素。语言表达能力是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而跨出展位,则是她善于争取机会、主动推销自己的策略,也体现她人际交往角色定位的准确。
处于学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与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的接触逐渐减少,与同学和朋友的接触越来越多;以家庭为中心的交往逐渐减少,以集体生活为中心的交往越来越多。此时正是青少年发展自我概念、进行角色认定、社会地位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了解这一时期的人际交往特点,有利于明确个体应扮演的角色,使人生具有方向与目标,不至于产生迷失或混淆。
1.以集体为中心的群体交往
学校是一个集中从事教育的机构,是一个组织性较强的集体。
这个集体的“集体性”特点相对突出:目标明确(中考、高考)、组织严密(年级、班级、学习小组;班委会、各学科代表;班主任、学科教师、家长委员会或代表)、纪律严明(行为规范、校纪、班规)、人际单纯(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相对平等,较少纯粹性利益冲突)、舆论健康(违反道德的言行无市场,个人受集体监督)、理想高尚(幸福人生、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等。另外,共同的学习内容、统一的着装、相同的作息制度等,无一不体现集体色彩,一切学习生活无时无刻不处在集体之中。
青少年人际交往的集体性特征是其他社会组织无法复制的,有其独特性。
学校首先体现了地缘上的人际关系的密切性,即某一地区的同龄人为接受相同的教育而集中到一起,形成了用共同的语言交流共同的话题、共同的经验、共同的感受的密切的人际关系。另外,青少年这种以集体活动为中心的人际交往,在时空上非常接近,是任何其他的因素无法取代的,因此其人际关系上的亲密性也是一种客观存在。
2.以友谊为纽带的特殊交往
与他人建立关怀与满意的关系,是青少年在学校这个集体中建立特殊人际关系的情感需要。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一般以个体对个体的友谊为纽带,是集体活动以外的补充交往,且这种交往是非常普遍的。
青少年建立在友谊为基础的交往,主要体现在性别方面。虽然男女平等意识在学校组织中体现得最好,其他社会组织无法与之匹敌,但同性别之间的交往,还是被普遍认为合理的,否则容易被视为违背情理,即违背校园人际交往的潜规则。通常,同性之间的交往不会引起第三方猜忌,有利于交往关系的稳定。但如果同一集体中的男女成员比例失衡,也有可能出现交往过程的性别歧视现象。
由于以友谊为纽带的特殊交往是自愿、自由的,且其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是情感因素,所以这种人际交往有时会超越集体活动为中心的人际交往,并对其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防止形成狭隘的小圈子,遵守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保持集体关系的和谐与稳定,是发展以友谊为纽带的特殊交往关系的前提。
3.以利益为基础的平等交往
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个人的目标与集体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青少年在人际关系中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人际交往的平等性。
平等性交往,有利于青少年人格的确立和身心健康,也有利于集体的凝聚力的形成。有凝聚力的集体,在人际关系上有安全感,在人格上有被尊重的基础。平等才会有彼此尊重、相互关爱。因此,处于集体生活中的青少年,要尽量做到让自己的目标与集体的目标保持一致,淡化个人与集体利益有严重冲突的那些需求,与他人保持平等性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