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过度或持续时间长久,对人的认知能力的影响较大。无论什么情绪,适度是关键,孔子曾说“过犹不及”,过度就妨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考察,过度并持久的焦虑则会导致人的认知体系崩溃,无法面对客观上的一切挑战而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决定。
焦虑情绪并非一无是处,适度的焦虑就对适应环境有促进作用。
适应环境需要较高的警觉水平,因为警觉水平高的人对付应激的反应快速,且有紧迫感。适度的焦虑恰恰容易使人产生这种紧迫感,能为实现预期目的而采取合适的方式。如考试前适度的焦虑可促使我们对考试重视,激励我们做好一切考前准备,为赢取考试增强信心。
(5)愤怒
愤怒是一种以不满为内心体验的情绪状态,是在主观愿望与客观需要矛盾状态下习惯使用的一种情绪反应方式。这种反应是某种抵抗意向和不满态度的表达,如冲动、急躁、发脾气等。愤怒情绪主要表现为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差,为一点小事大哭、大喊,甚至摔东西或袭击别人。例如,有些青少年情绪非常容易被激惹,常因一点需要不能满足或遭遇小小的挫折就大动干戈,难以控制情绪,甚至打人毁物。
青少年愤怒情绪产生的原因,从主观方面讲,可能与个性特点有关,如胆汁质类型的人好冲动,遇事容易动肝火;有的青少年自我修养很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遇事不冷静,容易发火。从客观方面讲,与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有关,如,家长过分娇宠孩子,事事给予满足,一旦不能满足要求,则导致其情绪异常;教师不能平等与学生沟通,教育方法失当,也会导致学生情绪激动。
无数事实证明,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愤怒对于事态的平息毫无益处,却对主客体都构成较为严重的伤害。
愤怒危害身体健康。心理生理学研究表明,愤怒首先危害的是情绪发生的主体,即伤害的是愤怒者自身的身体。盛怒之下,个体的生理平衡被打破,身体处于异常应激状态,神经等系统高度紧张,如心血管系统在愤怒时会出现如下反应:心跳加快、血管扩张、心律紊乱,甚至心脏停搏或猝死。有人把愤怒与环境污染并称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两大杀手,足见愤怒情绪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之大。
愤怒破坏心理平衡。一般生理上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心理上的平衡就很难维持。愤怒本身就属于情绪因素,对人心理的影响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当个体被愤怒的情绪控制时,其认识范围就会受限缩窄,理智减弱,思维受阻,心理平衡无法维系。
愤怒导致行为失控。应该说,当心理平衡被击垮后,人的大脑皮层对行为的控制能力会随之减弱。在愤怒情绪控制下,个体常常会出现损物伤人等过激行为,甚至因一时冲动,行为失控而犯罪。因此,愤怒常常是使人事后懊悔的原因。
愤怒造成人际紧张。愤怒的动机可能只是要传达一种不满的意向,但在传达这种意向的同时,也向对方传达了不尊重对方的相关信息,因此愤怒是造成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罪魁祸首。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是情感接近,而愤怒恰恰是对情感接近的背叛。
因此,21世纪的青少年要学会控制愤怒情绪,学会用理智、温婉的方式表达不满的意向,使自己成为一名不受消极情绪左右的、深受他人欢迎的人。
(6)恐惧
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而又苦于无能为力的情绪。青少年的恐惧心理,主要反映在学校恐惧和社会恐惧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表现为害怕上学,甚至利用各种理由逃学旷课,如果被强迫上学,就会引起明显的焦虑和惊恐等;后者主要表现为害怕人际交往,既渴望友谊,希望广交朋友,又在具体交往时产生恐惧心态,特别是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易出现恐惧反应,不敢讲话,神经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
青少年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有多种。主观因素主要是个性不良,客观因素主要与昔日直接创伤或经历挫折有关。一般来说,被动、害羞、依赖、胆小、多思多疑的学生,容易出现学校恐惧或社交恐惧。例如,初次离开家庭的孩子,或依赖父母或胆小不敢与外界接触,有可能惧怕上学与社交,凡此种种皆与个性有关。而昔日直接创伤导致的恐惧心理,则存在个体差异。一般存在个性缺陷的人在遇到客观打击时,更容易导致恐惧心理,例如同样是刚入学就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的学生,有无个性缺陷则决定了他们形成的恐惧心理的差别,即有则重,无则轻。经历挫折导致的恐惧心理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如受到其他同学的欺负,产生了学校恐惧心理,或者在异性交往中遭遇挫折,产生了异性恐惧心理,这两种情况,只是导致恐惧心理的客观情景不同罢了。
作为一种心理反应,恐惧情绪的产生也存在正常和非正常之分。
一般人在遇到危险情境时,都会有恐惧情绪出现,只要这种恐惧情绪是伴随危险的出现和解除而产生和消除的,即危险来临恐惧出现,危险解除恐惧也随之消除,那么这就属于正常的恐惧情绪。如果危险过后个体的恐惧情绪仍然难以消除,或个体对并不可怕的事物产生过分的恐惧,或自知这种恐惧没必要却难以自控,这就属于恐惧情绪障碍了。
2.不良情绪的调适策略
对不良情绪进行调适,于青少年来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为现实生活中,有一些青少年由于调适不当,使自己的不良情绪受到了单纯的压抑,进而形成了某些情绪障碍,对人格的形成有负面影响。如遇到悲伤的事,有些青少年就竭力加以掩饰,压抑到内心深处而不加以适度表达,最终形成了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有的演变成了难以治愈的心理障碍。
正处于身心发育期的青少年,更应该高度重视调试不良情绪。
(1)适时调整认识角度
前面我们提到,认识决定情绪。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许多困扰,即产生的情绪,并不一定是由诱发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个体对于事件的不合理的认识和评价导致的。认识的合理与否,决定了所产生的情绪状态的截然不同,即合理的认识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不合理的认识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例如,同样是考试成绩不理想,甲乙两人的想法就大相径庭。甲认为是自身准备得不够充分,尽管也难过,但能从失落中快速恢复正常心态,调整复习策略,以迎接下一次考试;乙却想,我是应该成功的,连考试都考不过别人,我真是无能。因此,乙的情绪反应不仅仅是难受而且非常抑郁,甚至有可能一蹶不振。
调整认识角度包括调整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环境的习惯认识,以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具体而言,一般的人对自己都有一个习惯性评价,且这种评价易显现极端性。例如,“我的能力一定要比别人强,否则将显示出我的无能!”这种认识上的极端性,导致了自我评价的绝对化。一个在认识上走极端的人,是难以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的。
因为显而易见,没有人能够在每件事上都获得成功。调整对他人的认识也是如此。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评价他人,对思想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况且,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往往对别人的评价很在意,一旦得不到与自己的意愿相一致的认识或评价,则无法承受,产生负性情绪。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不合理的认识都是导致情绪恶化的根源。现实是残酷的,由认识的偏差导致的悲剧并不少见。所以,只要个体持有绝对化要求,其在结局面前就容易产生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这也是无数事实证明了的。
还有些青少年,不仅对自己、对他人的认识不合理,而且对环境的认识也缺少理性。例如,经常转校的青少年,多数对环境的评价不够满意,甚至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够好的原因,就是环境不完美。苏步青先生,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不要试图通过改变环境而使自己变得完美,这样做只可能使人自我否定,陷入消极情绪的深渊。
(2)适时选择暗示方法
暗示方法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所谓积极的暗示方法,是指用能够影响心理的语言形式来进行情绪调节的具有正面激励作用的方法,一般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心理学在运用自我暗示方法时,侧重于自主的情绪调适。暗示对人的情绪和行为都有奇妙的影响,因此选择积极的暗示方法,对缓解紧张情绪大有裨益。积极的自我暗示适用于自卑感较强,有焦虑、抑郁、怯懦和恐惧情绪的青少年。
在学习成绩落后、竞争失败、生理上有缺陷或交往技巧缺乏等情况下,要使自己振作起来,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和改变,就需要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方法进行自我激励。如在心中经常默念“别人能行,我也一定能行”“我能做好,我有信心”“别人不怕,我也不怕”“别人做不好,我也能做好”等,努力挖掘自己的长处或优点,以驱除焦虑、抑郁、怯懦和恐惧等不良情绪,恢复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