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49493000000019

第19章 孩子“不听话”了?其实是你没有看到他的“好”(4)

可没过多久,小龙就变“好”很多了。原来,小龙所在的幼儿园来了一位新老师,这位老师发现小龙除了调皮,还有其他很多优点,比如聪明,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所以,老师常常分派任务给小龙做,比如分玩具、发水果等。同时,在他完成任务时,老师都会立即给予鼓励,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张旗鼓地表扬他,让小龙觉得自己在班级中很有“面子”。而帮助班级做事,也分散了小龙捣乱的注意力。渐渐地,在大家眼里,小龙变了,变得积极了,小朋友们也开始喜欢他了。

可见,家长应该尽可能地满足淘气宝宝的表现欲望,让他和其他孩子一样有施展才能的机会。若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这种欲望,他们就会通过捣蛋、打闹等不良行为来“宣泄”,因此就显得更加调皮了。

尽管淘气的孩子有共同的行为特征,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所以还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比如,对“活动量大,自制力差”的孩子,父母可以通过游戏,让他担任一定的角色,以角色的行为规范来约束他们;对于霸道的孩子,父母则可运用榜样和说服诱导的方法,耐心教导他要礼让。

第三,父母要学会放手。父母需要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自由,却恰恰容易压制孩子在这方面的需求。父母有时要把自己的思想和情绪适当转移到孩子以外的事情上,让孩子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同时也放过自己。

父母首先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一定要有可以把自己从对孩子过分关注和投入中解脱出来的另外一个世界。当然,这并不是说要让你回避育儿的责任,而是说你不应该把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搞糟。你可以写文章或者参加户外活动等,只有当你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兴趣或爱好时,你才能够缓解因为抚育孩子引起的各种痛苦和矛盾。只有这样,你才能够重新微笑起来,并从中获得可以正确看待自己孩子的力量。该放手时不能含糊,有时,放手就是帮孩子。其实很多时候,大人无意中包办了不少本该由孩子自己干的事。

朋友晓丽在她儿子晃晃两三岁的时候,曾经也因为担心孩子闯祸惹事,而不放心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可没想到她这样做却压抑了儿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想,使得晃晃一上幼儿园就不知道怎样和其他孩子相处,遇到问题该怎样合理解决。比如晃晃小时候老被邻居孩子欺负,那以后晓丽就不让他出去玩了,也没教他在和伙伴们玩耍时遇到矛盾该怎样解决的办法。所以,一离开晓丽的视线,他就与小区里的小朋友发生矛盾,并且采取比较过激的反抗来应对矛盾。虽然开始他是受害者,可因为他的不当反抗而最终使他成为了重点批评的对象。

很多家长也犯过类似的错误。比如,一位朋友曾经向我述说,她儿子踢球把邻居家的窗户打破了,邻居找上了门,当她看到儿子耷拉着小脑袋,愁眉苦脸的,也不好批评他什么,只好自己量好尺寸,到商店把玻璃买来,并马上安装好,后来也没有再向儿子提及此事。但是,她的内心的确冒过这样的念头:儿子越来越大,他闯的祸,何时才不需要家长来“埋单”?当年11岁的里根打碎了别人家的玻璃,也是靠自己艰苦地打工赚钱来赔给别人。这位美国总统在回忆这件事情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父母需要帮助孩子的,就是尽量让他自己去做;父母要做的,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允许孩子把事情做得一团糟。如果生怕孩子做不好,老闯祸,大人就全部替他考虑了,一点儿不落地盯着他,从长远来看,是给孩子帮倒忙。当孩子闯祸以后,大人应单独与孩子交谈,这可以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同时应该让孩子明白:欺负弱小是不正确的,后果应该自己承担。面对孩子闯祸,父母应尽可能“化腐朽为神奇”,最好能让宝贝从闯祸、失败、挫折中懂得道理,得到体验。

要点回顾  你知道吗?

1.父母应该如何看待孩子的“捣蛋”行为?

善于发现闯祸宝贝的闪光点,对闯祸孩子要宽容。

2.如何对待爱闯祸的孩子?

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并要学会放手。

温柔的“惩罚”,纠正他的不良行为

情景再现:

肖腾刚读小学一年级,长得比同班的同学都高些、壮实些。他有一个特别不好的行为,就是欺负班里弱小的同学。开学没多久,他爸爸肖先生就因此被班主任叫到学校几次。肖先生最初两次还能耐着性子和孩子讲讲道理,但没过多久,肖腾又重犯了。肖先生再也忍不住了,动手打了孩子。打骂的惩罚手段让肖腾又消停了一段时间,可过了几天,他又开始欺负同学了。

可见,错误的惩罚常常无法持久有效地解决问题,一种惩罚措施往往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失去效用;而且,我们还需要不断增加惩罚的力度,才能让孩子对我们施加的惩罚有所反应。所以,惩罚常常不断升级,从批评到怒吼再到体罚。一旦走上这条惩罚的路线,亲子关系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孩子对父母的惩罚无动于衷,父母的内心因此积淀了更多对孩子不争气的愤怒和惩罚后的内疚,在这两种不良情绪的支配下,父母无法自控地再加大惩罚的力度和饱受更强的内疚,而孩子在经历了最初的恐惧和伤心之后,逐渐过渡到无动于衷,最后用隔离亲情的麻木状态进行“自我保护”。

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当你耐着性子讲过很多次道理却收效甚微的情况下,或许最有效的就是惩罚了。一嗓子吼出来,或者一巴掌拍下去,看到小家伙的不良行为顷刻间销声匿迹,你以为解决问题了吧。可是,这样远远没有达到你所期望的效果!

你的惩罚手段也许不仅不能帮孩子纠正不良行为,还会强化他的不良行为。的确,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因为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不过,错误的惩罚手段容易让孩子的不良行为陷入恶性循环。

有的父母很容易被惩罚的最初“很有效”的假象所迷惑,而事后才会沮丧地发现,惩罚终究还是无济于事。实际上,惩罚对于被罚的人来说只是一种负面的刺激,它最初具有的那种威慑力会随着惩罚次数的增加而减弱。我们与生俱来就有一种适应环境的能力,不管什么样的刺激,也许刚开始会有强烈反应,当习以为常了,就不会再给它以格外的关注,久而久之,还会变得“熟视无睹”了。

我发现很多孩子上完厕所都会忘记关灯,而父母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都说:“你怎么回事?永远都记不住上完厕所关灯。”我也常常听到有父母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对着孩子大声吼叫:“跟你说过多少遍!”“不许……不许……你就是记不住!”这时候,真正需要反省的其实是父母自己。经常性的惩罚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皮,无视惩罚的存在。这或许就是为什么那些没怎么被惩罚的孩子往往更乖巧,而那些经常挨罚的孩子反而更顽劣的原因。其实,针对上面的情况,父母应该做的是立即叫住孩子,对他说“孩子,厕所灯还亮着。”“孩子,灯!”等等,用提醒来代替惩罚。

父母惩罚孩子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是不当惩罚的结局总是令人伤感。从心理上来说,惩罚会给孩子带来深深的伤害。经常挨罚的孩子自我价值感明显降低,他们会逐渐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要么变得很顽劣,要么变得很胆怯。从行为上来看,惩罚会影响孩子的习惯模式。在被惩罚的过程中,孩子可能学到的是一种粗暴无效的处理问题的模式,当遇到自己无法控制的情形时,他也会试图以同样粗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所以请父母记住:管孩子是为了纠正他的不良行为,而不是让他痛苦或者难过。父母应该换种方式来“惩罚”孩子,纠正他的坏毛病。那么,什么样的“惩罚”方式比较奏效呢?实际上,一些比较温和的处理方式对改变孩子的行为往往更有成效。我见过几位家长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

一次聚餐时,我认识了小东和他的妈妈文琪。小东上了餐桌就是不好好吃饭,一会儿上来一会儿下去的,边玩边吃。文琪没有责备他的意思,而是叫上了另一个小朋友跟他坐在一起,陪着他吃。这样一来,小东看着其他小朋友比着吃,一会儿就把碗里的饭菜吃光了。文琪妈妈认为,与其惩罚他,不如改变一下就餐环境,把大家就餐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热烈的就餐气氛,利用这种气氛感染孩子,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吃饭这件事情上来。

餐后,小东又因为跟另一个小朋友争玩具吵了起来。文琪看见了,也没有给孩子评理,而带着小东出去走了走,帮他换个环境。有时候,父母把孩子带走,让他离开当时的处境,反而能够使他冷静下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些父母一旦发现孩子犯了错,就喜欢针对问题喋喋不休地说教,却不见成效。文琪的做法,实质上是不带任何情绪的“惩罚”措施,但却收到了期望的效果。

父母用各种方式管教孩子的最终目的是给孩子的过激行为降降温,使他不要再有这些不好的行为了。所以,对于孩子的顽劣行为,我们可以利用他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比较短的特点,根据当时环境中一些特定的情况,选取某些事物来转移他的注意力,这通常是解决问题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

朋友周兵家的墙上贴着一张“罚单”,针对的是孩子不好的行为。他孩子6岁了,已经有用自己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玩具的意识了。周兵给孩子贴了这张表格,说明各种不良行为的罚金各有多少。比如,不按时睡觉,罚金为一枚一角硬币;乱扔玩具,罚金为一枚一角硬币;和同伴打架,罚金为五枚一角硬币。如果孩子打架了,或者说脏话了,就让他上缴罚金,放在一个预先准备的罚金储存罐里。孩子明白好的行为接受奖金的含义,那么他必然也会懂得要为不好的行为支付罚金。

柳依依的妈妈影儿的做法是事先把合理的惩罚结果告诉孩子。影儿观察到每次6岁的依依和她的朋友楠楠一起玩的时候,总会发生一些摩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她俩玩之前,影儿都会告诉依依,如果她们两个有一个人哭闹耍赖,或者两人发生争执,就不能再在一起玩了。周末带依依去公园,妈妈也会事先告诉她,如果在游乐场她跑到离父母太远的地方,就必须离开游乐场。这种方式对依依来说非常有效,每次她都会按照妈妈的规定去做。因为孩子已经提前知道自己做了错事,将要承担怎样的后果,她自然会接受这种“不能玩”“必须离开”的惩罚。如果父母决定使用这种处罚方式,那么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彭先生的有效做法则是用赏识的态度感化孩子,促使孩子改变行为。实际上,孩子最想获得的就是爸爸妈妈的赏识。当我们想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或者想要他有某种行为之前,不妨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一个周末,彭先生的孩子找同学玩,玩得很晚,夫妇二人提心吊胆,到处找。直到天黑了,儿子才满身泥巴回到家。原来他和同学去河边游泳了!彭先生非常生气,忍不住责备了他几句,儿子不服:我只不过多玩了会儿,有啥不对的,再说又不是我一个人!说着,钻到自己的屋子里生气去了。过了好一会儿,彭先生也冷静了下来,推开儿子的门,坐到他身边,温和地说:“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学习成绩也好,同学老师也很喜欢你,我之所以对你要求这么严格,是因为你比一般的孩子更优秀,将来肯定会很出色,我对你的要求肯定也比别的父母要求高。今天你回来迟了,你不知道我和你妈妈多么担心,再说你们去河边玩也十分危险。”这时,孩子的眼里已经噙满泪水,显然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过错。

于女士对儿子乐乐的惩罚手段是剥夺“特权”。5岁的乐乐特别喜欢看书,于女士说,如果午睡前或者晚上睡觉前把故事书拿走,这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了,但这种惩罚也一定要提前告诉孩子。于女士的经验是:每天晚上睡觉时间一到,她就把乐乐喜欢看的那几本书堆放在一起,告诉乐乐:“如果你按时刷完牙,洗漱完毕,按时上床,那你就可以看这些书。”如果乐乐一次不合作,她就拿走一本书。于女士称这种“惩罚”是让孩子失去某些特别待遇。在生活中,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一些特权,比如看他喜欢的动画片、玩玩具等,当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时,家长就可以剥夺这个特权。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次剥夺太多特权,剥夺特权的时间也不宜过长。

这些方法家长都可以借鉴。此外,在纠正孩子错误的时候,家长还要注意一些问题。一方面,要看准时机。当孩子歪着头,或斜着眼跟你顶撞时,千万不要再给他讲道理了,这个时候他根本就不会理睬你。只有等你们都冷静下来、心平气和的时候,讲道理才能行得通。

另一方面,及时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并让他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虽然我们应该让孩子提前知道犯下什么错,就应该承担怎样的后果。然而,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并不能先知先觉,那该怎么办呢?合理的反应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父母就必须针对这个行为想出一个适度的处罚方式,然后马上执行,绝不能缓行。比如说,你带孩子去超市买东西,他总是在货架的过道里跑来跑去。如果你想等一下再让他停下来,那就错了,你应该马上告诉他:“宝贝,到我身边来,看我们还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