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春节临近时,他的一个好朋友要提前离开郑州,他们将很长时间不能见面。巧的是,那个小朋友临走的前一天,恰逢我们刚刚调整了练琴时间,那天是他第一次在周一练琴,而且他向我作出了一放学就和我去练琴的承诺。
然而,那天下午幼儿园放学后,他想陪小朋友玩,不想去练琴。我没有答应他,而是决定对他进行一次诚信教育。于是,我装作不高兴的样子,对他说道:“你刚刚答应我周一练琴,为什么要变卦?”
“我想和好朋友玩。”
“那不行,你答应爸爸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他没有说话,也不同意去练琴,只是站在那里和我对峙。
“爸爸答应你的事情都给你兑现的,你对爸爸的承诺不能不兑现。我们现在去练琴吧!你看我把你的琴书全都带来了。”
“不!”他摇头。
“你如果不守信用,以后我对你的承诺也可以不算数了。”我威胁贝贝。
“不算数就不算数!”
“那好,我答应你可以让你多玩电脑的承诺作废,我要限制你使用电脑。”
他撅着嘴,没有说话。
“星期六、星期天也不让你玩。”
贝贝还是没有说话。
“回家后,我就把《疯狂赛车》游戏删掉。”
“删就删!”他生气了。
“我把QQ游戏也删掉。”
“你把电脑上所有的东西都删了吧!”他赌气地说道。他的眼圈发红,几乎要哭了。
“贝贝,别闹了。如果我说话不算数,你不会好过的。要是那样的话,爸爸也不好受。我们今天去练琴!”
他没有说话,坚决地摇了摇头。
“咱们这样闹下去,你今天也没法和你的好朋友好好地玩。我们去练琴!”我的态度很坚决。
“那,我先回东院玩一会儿,行不行?”他终于妥协了。
“当然行。”我松了一口气,赶紧答应,并对他说道,“今天你可以多玩一会儿,我们晚点儿去练琴。”
我同意他的要求使得贝贝非常高兴,他可以在年前和他的好朋友再玩上最后一次了,他不会有太大的遗憾。
我把他带到东院,他的那个好朋友居然一直在等着他。我对他说道:“你的好朋友等着你呢。”
“我们早就约好了!”
“你和他约时,没有想过和我的约定吗?”
“我忘了。”
“你先和爸爸有约定,还是先和你的好朋友有约定?”
“先和爸爸有约定。”
“那么,你应该优先考虑和爸爸的约定。约定也有先来后到的,是不是?记住今天的教训,以后和别人约定的时候,不要让约定打架,明不明白?”
“明白了。”
看到他的好朋友等他,他非常高兴,迫不及待地和他的好朋友玩在了一起。我骑着车往家走时,听到了他们的谈话。贝贝说道:“我今天只能和你玩到六点半。”
“为什么呀?”
“我今天还要去练琴呢,这是我对我爸爸的承诺!”
听到这里,我的心里非常高兴,他终于知道需要兑现对我的承诺了。
如果您只是看上面的描述,您可能觉得我说服他并不困难。事实远非如此。为了描述的方便,我只是将我们有特点的对话写了下来,没有写下来的细节还有很多。在说服他的过程中,他的不讲理、赌气,让我非常别扭,我们的对峙持续了很长的时间。
这种劝说有点讨价还价的味道,如果父母让价,一定能以更低的价格成交!在和孩子的沟通中,孩子他们会察言观色,父母轻易地放弃只会助长孩子不遵守承诺的勇气和决心。所以,父母一定要坚持,不但如此,父母还不可以有任何的迟疑和动摇。
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将心比心,往往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这就是构建讲道理的家庭氛围的好处:父母不是单纯地用权威逼迫孩子,孩子的抵触便会小些;在道理面前一律平等,父母这样要求自己,在要求孩子时便会容易一些;父母不给孩子口实,所以可以用口实来胁迫孩子,孩子违背诺言将会使自己陷入理屈词穷的境地,孩子屈服的可能性便会增大。
当然,为了说服孩子,我们很难避免说出威胁孩子的话语,我在说服贝贝的过程中便采用了带有威胁性的说辞。很多父母在劝说孩子时也会采用威胁性的说辞,不过,有的威胁性的说辞很难有效果。
比较常见的是:“否则的话,我做的好吃的不让你吃!”“否则的话,小心我揍你!”“否则的话,我不要你了!”等。先来看第一句,如果真的做了好吃的,父母忍心不让孩子吃吗?再看第二句,如果您想打孩子,您的爱人和父母允许吗?您是否真的能打,或者您打的轻重程度如何?这些都很难说。最后看第三句,它根本不具有可行性,这样的话恐怕父母自己都不相信!更重要的是,这种不可能实施的威胁在最终谈崩时会将父母置于食言的境地,是父母给自己设置的无法逃脱的陷阱。
想要威胁孩子,父母一定要给自己留有退路,同时要拿孩子有感觉的话来说,要让他们感觉到“切肤之痛”,而且要反复刺激他们的神经。这需要您了解您的孩子,而且能用孩子化的语言和孩子交流。
帮助孩子管理诺言
由于心智不成熟,孩子很容易轻易许下诺言。遗憾的是,他们甚至完全没有意识合理安排自己的诺言,诺言撞车的事件并不少。在本例中,贝贝不想兑现对我的诺言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便是诺言的冲突。从一定程度上讲,他违背诺言反而是遵守诺言的表现。
诺言的管理需要技巧,对于孩子来说有点困难。父母想让孩子遵守诺言的话,需要帮助他们管理诺言。不能只在意孩子对自己的诺言,完全忽略孩子对他人的诺言,这对孩子不公平。
遵守诺言不单单是孩子的事情,也是父母必须做的。所以,制订诺言规则时,父母应当首先考虑自己对待诺言的态度,这既有利于制订出合理的诺言规则,也容易避免对孩子过于苛刻。我对诺言的看法主要是以下四点,各位父母不妨作个参考。这套诺言的规则考虑了方方面面,对父母和孩子的要求都是很低的,有利于父母和孩子共同遵守。
诺言不能多
多数情况下,父母都要求孩子说的话必须算数,我是不赞成这种做法的。人们经常会随意说出一些话,如果都要遵守,太累了。或许您会说,说话时注意一下不就行了吗?不该说的话不要说出口。在我看来,这仍然太累。说每一句话都要仔细想想,这难道不浪费心神吗?我的做法是将“话”和“诺言”分开,说话可以不算数,但是诺言必须遵守。
将“话”和“诺言”分开处理之后,遵守的压力便会急剧降低,这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将诺言实施。
诺言不能随意
生活中,贝贝经常说出很随意的话,例如:“我现在不想练琴了,我准备明天或者后天练得时间长一些。如果到周五晚上我还练不好的话,周六上午时我坚持练琴4个小时!”这样的话,我只是听听而已,不会当真。他呢?也只是一时兴起,说出了这样的话,从他的本性来看,他很难坚持。我将这样的“承诺”当作“话”来看待。
当然,有时候,我在要求他时,会利用他带有激情的“话”来说服他。例如,听到他那样的话,我会马上说:“你确定吗?如果你确定,我就当真了,到时候我会看你的表现!”
我这样问话,其实就是逼迫他把他的“话”转换成“诺言”。在我家,我对“诺言”是非常看重的,他许诺时不敢太随意,他多半会说:“我不太确定。”
我便问他:“那你准备怎么办?”
“……”
他虽然收回了说过的话,但是心里会留下一丝愧疚,他将不得已仔细思考问题并寻找真正可行的方案。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不会将贝贝很随意的话当作诺言,同时,我会主动提醒他不要说太随意的话,特别是具有表态度、下决心意义的话。这样的话,容易让他人理解为诺言,进而成为束缚。
诺言不能太重
除了随意地说出一些话外,贝贝还会说出一些过头的话。例如,他看到一个小朋友试图搬起一块儿大石头。他会说:“你那么小,能搬起来吗?如果你能搬起来,我就去死!”
他如此认真地说话,人们很容易认为他在许下“承诺”。听到他这样的话,我就会对他说:“如果他真的搬起来,你真的去死呀?!”
“我才不呢!我要是那样,我不是傻子吗?我知道他不可能搬起来!”
“就算你有自信,也不要那么说,你等于给自己下套嘛!”我继续说道,“为了表示信心,你可以说‘如果你能搬起来,我给你买10块钱的东西’。如果那个小朋友真的搬起来了,他能得到实惠,后果你也能承受,这多好呀。要不然,你自己没法弄,那个小朋友也得不到实惠,有什么意思呢?”
对我的看法,他深表赞同。
既然诺言有被执行的可能,那么,我们在许下诺言时便要首先估量一下承受能力,如果承受不起,那么,诺言还是不要许下的好。虽然,有时候因为自信等原因,我们认为不会出现意外,但是,请不要太过自信。认为不会发生的事情在现实中也时有发生,不是吗?
诺言可以撤销
事实胜于雄辩,谁能百分之百地遵守诺言呢?父母要求孩子百分之百地遵守诺言,其实也是在给自己“下套”。
在“遵守诺言”这个原则面前,我一直给自己还有贝贝留有退路。我不止一次向贝贝传达这样的理念:诺言就像是协议,承诺就相当于应权利人要求在特定情况下必须承担的义务。所以,承诺仅仅对权利人有效,如果不想履行义务,只要权利人同意是完全可以的。
有时候,贝贝向他妈妈许下的承诺无法执行,我便建议他和他妈妈沟通,只要他妈妈同意,他不必有任何心理负担;有时候,贝贝向我许下承诺,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他不想遵守,在他向我请求的情况下,我也会同意他撤销对我的承诺。
贝贝曾经问过我:“如果我不想遵守对你的承诺,你又不同意怎么办?”
“那还有什么说的?你就履行呗!承诺就是你给自己下的套子,套住了就没有办法了。”
逆反心理的本质
孩子叛逆有深层次的原因,并不是到了逆反期就必然叛逆。关于这一点,请父母牢记,千万不要用“现在是逆反期”来搪塞自己在教育方面的不足,从而失去了寻找解决问题最佳方式的意识和行动。
哪里蹦出来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个伪命题,它仅仅是父母在无法约束孩子时为自己找的借口而已。有了这个借口,父母便可以将责任推给孩子,从而让自己落一个心安理得。或许我这么说,您会不乐意听,不过,为了您的孩子,我们来让事实说话,请您和我一起来探讨一下逆反心理的本质。
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成年人有逆反心理吗?
有的!我在家庭生活中体会得非常深刻。
夫妻之间极少不会红脸,也极难做到不吵架。我和贝贝妈没有逃脱这样的宿命,特别是在2008年之前,我和贝贝妈的争吵曾经相当激烈。
贝贝妈很倔强,总是坚持自己的看法,而我很啰唆。发生矛盾时,贝贝妈倾向于把矛盾搁置起来以避免矛盾升级,而我喜欢刨根究底弄清楚谁对谁错。贝贝妈对此很是反感,她经常对我说:“有必要吗?鸡毛蒜皮的事情还分得清谁对谁错?我心烦时埋怨你两句,过去了就算了,我不会放在心上的。你反复拿出来说事,我只会越来越烦!”
贝贝妈当然是在警告我,她想让我明白我的做法让她不舒服。可是,我仍然不愿意屈服,因为她的逃避政策不利于消除矛盾,而且在我很认真时,她越是不在意我越是难受。我冲着她说道:“你怎么老是这样的态度?!我们因为类似的原因吵架已经很多次了,我不愿意一次次在同样的地方跌倒。如果你认真一点,我们仔细分析一下,找出问题的根源,以后注意一下,我们之间不是就没有矛盾了吗?你难道希望我们一辈子吵下去?”
“我告诉你我很烦!”贝贝妈再次警告我道。
“你烦,我也要说!”我坚持着。
“你越是这样,我越不想听你的,你惹我心烦的话,就算你对了我也不会听你的!”贝贝妈说道,“我对你都有逆反心理了!”
“……”
类似的一幕曾经经常在我家上演。当然了,我和贝贝妈之间的琐事不足挂齿,有必要提的是贝贝妈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道出了一个事实:逆反心理不是孩子的专利!
就拿我和贝贝妈的纠纷来说,我认为我是对的,贝贝妈不愿意听我的,我不顾她的感受强迫她接受我的思想,贝贝妈便开始反抗了;贝贝妈认为她是对的,我不那么想,贝贝妈压制我的思想,我仍然锲而不舍地对她进行劝说。于是,冲突的种子埋下了,这颗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的后果就是我和贝贝妈都觉得对方不可理喻,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我们采取激进的甚至错误的做法刺激对方觉醒。在彼此看来,对方不就是有了逆反心理吗?
或许,这就是逆反心理的本质:思想不同是根本,不被理解是关键,受到压制是元凶,不顾一切的反抗是结果。
看清逆反期
贝贝上小学之后的第一次家长会是贝贝妈参加的,她回来后对我说道:“老师说这个时期是孩子的一个逆反期。”
听到这样的话,我感到非常诧异。原因是我在教育贝贝时,从来没有感觉到所谓的逆反期,即便在我强烈地要求贝贝必须按照讲道理的方式和我交往的时期也是如此。于是,我赶紧在网络上查找了一下,发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竟然有三个主要的逆反期。真的有三个不可避免的逆反期吗?我们用我前面所说的逆反心理的本质来分析一下,看看能否给孩子所谓的逆反期一个合理的解释,并看一看有没有办法来规避孩子出现的所谓的逆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