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49552400000047

第47章 S(2)

拾级而上(shè)

指沿着台阶(石阶)放轻脚步向上攀登,即一级一级地轻缓地逐级登阶。《礼记·曲礼上》曾记载着当时繁琐的礼节:“凡与客人者,每门让于客。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客固辞,主人肃客而入。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主人固辞,然后客复就西阶。主人与客让登,主人先登,客从之,拾级聚足,连步以上。上于东阶则先右足,上于西阶则先左足。”“拾”字,极易误读成shí。

赦免(shè)

以国家命令的方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汉语词另有“大赦”、“赦书”、“赦罪”、“宽赦”、“特赦”、“十恶不赦”等。

歙县(shè)

在安徽南部,新安江上游,邻接浙江。现为黄山市所辖县。秦朝置县,隋代改为州,宋改称徽州。盛产“黄山毛峰”茶、雪梨、枇杷、竹木等。著名的“徽墨”(文房四宝之一)、“歙砚”(文房四宝之一,与甘肃的洮砚、广东的端砚齐名)驰名全国。境内西北有黄山风景区。宋代方腊农民起义就发生于此。

参商(shēn)

参和商都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商星在东,参星在西,此出彼没,永不会同时在天空中出现。历史上殷人最为崇拜“商星”,有一种说法是殷人以“商星”作为自己的族名,进而成为他们统治的朝代的名称。后世以“参商”比喻亲友不能相会,也比喻感情不和睦。另外“参”也是“人参”、“党参”、“刺参”、“海参”、“沙参”等参类的统称。

妊娠(rènshēn)

人和动物母体内有胚胎发育成长。《说文·女部》载:“娠,女妊身动也。”《汉书·高帝纪上》载:“[高祖]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父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娠,遂产高祖。”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审“娠”字“统读”为shēn。从《广韵》失人切,中古平声字。极易误读为rènchén。

轻哂(shěn)

微笑。《论语·先进》中载:“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汉语词有“不值一哂”、“聊博一哂”、“哂纳”(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等。

谂知(shěn)

知悉的意思。汉语词另有“敬谂”、“谂悉”、“谂熟”等。“谂”字,容易误读成rěn。

瘮人(shèn)

可怕;使人害怕。一般指人的形象、动作、声音或地方、环境等。

数不胜数(shèng)

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古“胜”字,有“识蒸切”的中古平声音和“书证切”的中古去声音两读。前者读shēng,后者与今音shèng相合。

读“识蒸切”平声音的“胜”,一指“禁得住”、“能承担承受得起”。如《史记·项羽本纪》中载,张良在鸿门宴上刘邦借故脱险后对项羽说:“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汉语里还有“力不胜任”、“弱不胜衣”等词。二是“尽”义。如《史记·项羽本纪》中带盾闯入鸿门宴的刘邦参乘樊哙对项羽曰:“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汉语里另有“不胜感激”、“不胜枚举”、“不可胜数”、“不可胜言”、“不胜其烦”等词。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将“胜”字审为“统读”去声shèng。

史乘(shèng)

我国古代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叫“乘”,后来通称一般的史书为“乘”。“史乘”即“史书”。另外古代还指车、兵车为“乘”,包括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在春秋时代,打仗用战车,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战车的数目来计算衡量。“一乘”即一车四马。“百乘之家”指古代士大夫之家。“千乘之国”指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论语·学而》中有载:“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相关汉语词还有“乘舆”(天子、诸侯乘坐的车驾,后借指帝王)、“野乘”(野史)、“家乘”(家史)等。

炻器(shí)

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多呈棕色、黄褐色或灰蓝色,质地致密坚硬,与瓷器相似。如水缸、沙锅等。

矢口(shǐ)

一口咬定。“矢”字,音shǐ,古通“誓”,动词。《诗经·卫风·考槃》中有“独寐寤言,永矢弗谖(音xuān,欺诈)”句。又如“矢口抵赖”、“矢口否认”、“矢志不渝”(立誓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等。“矢”字,极易误读成shī。

有的放矢(shǐ)

对准靶子放箭,比喻言论、行动目标明确。“矢”字,音shǐ,《广韵》作式视切,中古上声字。(1)指箭。名词。在古代以竹为箭,以木为矢。《楚辞·九歌·国殇》描写战争场面时有“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句。《史记·礼书》中说:“古者之兵,戈矛弓矢而已。”汉语词另有“矢石”(指箭和垒石,古代守城的一种武器)、“流矢”、“飞矢”、“矢如雨下”等。(2)同“屎”。如毛泽东《送瘟神》诗:“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矢”字,极易误读成shī。

侍候(shìhòu)

“候”字,一般轻读,间或重读。指服侍。相关汉语词还有“服侍”、“侍奉”、“陪侍”、“侍弄”、“侍女”、“侍养”、“侍坐”、“侍丁”、“侍立”、“侍从”、“侍卫”、“侍郎”、“侍者”等。

繁峙(fánshì)

山西忻州市所辖县。在山西北部的恒山与五台山之间,邻接河北。县东北边境有著名的平型关,向为晋北、长城的交通要冲。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曾在此伏击日本侵略军,歼敌千余人,被誉为“平型关大捷”。1962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三次审音时将“繁峙”审为fánshì。“峙”字,在“对峙”、“相峙”、“飞峙”中读zhì。

舐犊(shì)

“舐”字,音shì,《广韵》作神纸切。以舌舔物。“舐犊情深”形容像老牛舔小牛一样的深情,比喻长辈对子女的慈爱。

古有“舐毫”、“吮痈舐痔(指用嘴去舔吮别人的痈或痔,比喻不择手段地谄媚巴结)”、“舐糠及米(指从里到外,比喻为逐渐蚕食)”等词。

“舐”与“舔”两字义同音不同。“舐”字,极易误读成tiǎn。“舔”要比“舐”字晚些,多见于白话文作品,而“舐”字早在先秦已有。

谥号(shì)

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加封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如诸葛亮谥“忠武”、萧何谥“文忠”、岳飞谥“武穆”、范仲淹谥“文正”等。按性质分有“美谥”、“恶谥”等;按授者分有“王朝赐谥”、“私谥”等;按程序分有“遥谥”、“加谥”、“改谥”、“夺谥”等。在中国古代,士大夫以上的贵族阶层死后如果没有谥号,一般是被后人看不起的。司马相如《喻巴蜀檄》中有证:“身死无名,谥为至愚,耻及父母,为天下笑。”“谥”字,容易误读成yì。

嗜好(shì)

特别的爱好(多指不良的)。汉语词还有“嗜血”、“嗜欲”、“嗜酒”、“嗜痂之癖”等。

螫针(shì)

指蜂、毒蝎等有毒腺虫子尾部的尖端有倒钩的毒刺。“螫”字,书面语的文言文中指“蜇”。

骨殖(shi)

指尸骨。“殖”字,容易误读成zhí。《水浒传》第二十七回写武松替兄报仇怒杀潘金莲和西门庆后:“当下县吏领了公文,抱着文卷,并何九叔的银子、骨殖、招词、刀仗,带了一干人犯,上路望东平府来。”

似的(shì)

“似”字,《广韵》作详里切,中古上声字。今分两读,一读舌尖前声母(平舌音)sì;另读舌尖后声母(翘舌音)shì。

读shì音的“似”字,“似的”只作助词,用在名词、代词、动词之后,表示跟某种事物、情况相似。如“白得像雪似的”、“瓢泼似的大雨”、“他仿佛睡着了似的”。

在“相似”、“类似”、“似乎”、“胜似”、“近似”、“好似”、“归心似箭”、“似是而非”、“似曾相识”等词里,“似”字应读sì。

狩猎(shòu)

打猎,特指冬天打猎。《左传·隐公五年》载:“故春蒐(音sōu,通‘搜’字)、夏苗、秋狝(音xiǎn,秋天打猎)、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相关汉语词还有“狩获”、“春狩”、“秋狩”、“冬狩”、“巡狩”、“狩田”等。“狩”字,极易误读成shǒu。

秫秸(shújie)

意为去掉穗的高粱秆。“秫”指高粱(多指黏高梁)。黏高粱可以酿酒。“秫米”即高粱米。“秫”字,极易误读成shū。

黍子(shǔ)

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叶子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叫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子实可酿酒、做糕等。《三字经》中有:“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句。

腧穴(shù)

人体上的穴位。有“肾腧”、“肺腧”、“胃腧”等。《灵柩经·九针十二原》载:“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在中医学里指人体脏腑、经络的活动机能俱结于体表的一些特殊部位,如合谷穴、足三里穴等。医生通过对一定穴位的针、灸、按摩等,可以调整人体的机能,治疗疾病。

刷白(shuà)

方言,状态词。(颜色)白而略微发青。“刷”字,音shuà,是近现代的一种读法。另有“刷亮”一词,其中的“刷”字也应读去声。

吮吸(shǔn)

“吮”字,音shǔn,《广韵》作食尹切,中古上声字。把嘴唇聚拢在乳头或其他有小口儿的物体上吸取。《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有“军人有病疽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句。李白《蜀道难》诗有“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句。相关汉语词还有“吮乳”、“吮咂”、“吮笔”、“吮墨”、“吮毫舐墨”、“吮痈舐痔”等。“吮”字,极易误读成yǔn,乃声旁类推之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