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也称免疫接种,是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进入人体,使人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免疫水平,从而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重要保健手段,也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手段,是保护儿童健康、增强儿童免疫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1.最先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1)卡介苗:卡介苗的接种,可以增强人体对于结核病的抵抗力,预防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当患有开放性肺结核的病人咳嗽和打喷嚏时,可以将结核杆菌散布到空气中,如果被没有抵抗力的人吸入体内,就会造成感染,并可能发展为肺结核。有时,病菌还随着血液循环传到骨骼、肝脏、大脑、肾脏等部位,造成这些器官的结核病。目前,我国采用活性减毒疫苗为新生儿接种。接种后的孩子对初期症状的预防效果达80%~85%,可以维持10年左右的免疫力。接种时间:出生满24小时以后,第1针。接种部位:左上臂三角肌中央。接种方式:皮内注射。禁忌:当新生儿患有高热、严重急性症状及免疫不全、出生时伴有严重先天性疾病、低体重、严重湿疹、可疑的结核病时,不应接种疫苗。接种反应及注意事项:
①接种后10~14天在接种部位有0.5~1厘米红色小结节,小结节会逐渐变大,伴有痛痒感,说明试验阳性,接种成功;否则为试验阴性,接种没有成功,需要重新接种。4~6周小结节变成脓疱或溃烂,不要挤压和包扎。
②溃疡经2~3个月会自动愈合,有时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③如果接种部位发生严重感染,请医生检查和处理。
(2)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还是造成肝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如果怀孕时母亲患有高传染性乙型肝炎,那么,孩子出生后的患病可能性达到90%,所以让下一代接种乙肝疫苗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我国采用安全的第二代基因工程疫苗,出生24小时后,为每一个新生儿常规接种。接种时间:出生满24小时以后注射第1针,满月后注射第2针,满6个月时注射第3针。接种部位:在大腿前外侧。接种方式:肌内注射。禁忌:如果新生儿是先天畸形及严重内脏功能障碍者,出现窒息、呼吸困难、严重黄疸、昏迷等严重病情时,不可接种。早产儿在出生1个月后方可注射。接种反应及注意事项:接种后局部发生肿块、疼痛;少数伴有轻度发热、不安、食欲减退,大都在2~3天内自动消失。
2.不宜进行预防接种的情况
为了提高宝宝的免疫力,防止发生传染病,年轻父母们都应及时给宝宝打防疫针。但应注意,有些情况是不宜打防疫针的,否则事与愿违,甚至还会出现严重反应。
(1)当宝宝患有急性疾病,如发热、腹泻、呕吐时,暂时不宜打防疫针。当孩子发热,体温超过37.5℃时,应请医生检查发热原因,待治愈后再接种,这是因为打防疫针会出现体温升高的反应,加重发热的病情。另外,发热往往是流感、麻疹、脑膜炎、肝炎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接种疫苗不仅会加快发病,还会加重病情,使病情复杂,给医生诊断带来困难。因此,当宝宝发热时要及时告诉保健医生,以便待宝宝病好后,医生再根据情况预约合适的时间。
(2)当宝宝患有皮炎、牛皮癣、严重湿疹以及化脓性皮肤病时,也不宜进行预防注射,须等病情稳定好转后再补种。
(3)宝宝患有结核、肝脏病、肾脏病、严重心脏病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预防注射。因为患有这些疾病的儿童体质往往较差,对接种疫苗引起的轻度反应也难以承受。有病的器官不能增加额外的负担,故接种后往往会发生较重反应。另外,接种疫苗后肝脏的解毒、肾脏的排泄等功能都要加强,影响有病器官的康复。
(4)本身为过敏体质,患有哮喘、荨麻疹等及有过敏史的宝宝,不宜打防疫针。
因为疫苗中含有极其微量的过敏源,对一般儿童不会有任何影响,但对体质过敏的儿童来讲,由于其敏感性极高,会发生过敏反应,给宝宝带来危害。
(5)传染病流行期间,接触病人的宝宝,不宜马上接种疫苗。必须在观察病情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正在患急性传染病或痊愈后不足2周,处于恢复期的宝宝应缓期接种防疫针。
(6)其他患神经系统疾病如癔症、癫痫、大脑发育不全、患先天性免疫缺陷,及患有各种恶性肿瘤的宝宝,也不宜接种。有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破损者不宜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二、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是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国家明确规定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任何人均应按照有关规定接受预防接种。其中,1岁以下新生儿及婴儿预防接种为基础免疫。
计划免疫的时间是根据科学实践总结出来的,年轻父母们应当了解预防接种的顺序及时间,及时给宝宝进行预防接种,以免延误。我国计划免疫程序如下。
(1)出生时:①卡介苗;②第1针乙肝疫苗。
(2)1个月:第2针乙肝疫苗。
(3)2个月:第1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糖丸)。
(4)3个月:①第2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糖丸);②第1次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针剂。
(5)4个月:①第3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糖丸);②第2次百白破混合针剂。
(6)5个月:第3次注百白破混合针剂。
(7)6个月:第3针乙肝疫苗。
(8)8个月:麻疹减毒活疫苗。
(9)1岁:乙脑疫苗,基础免疫2针,间隔7~10天。
(10)1岁半至2岁:注射百白破针剂。
(11)4岁: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12)7岁:注射麻疹疫苗及白喉—破伤风二联防疫针。
三、北京市计划免疫程序
生一个健康、聪明、漂亮的宝宝是每一个准备做父母的人共有的心愿,它是天下父母对新生命的期盼,每个爸爸妈妈都要认真研究有关优生、优育、优教的科学知识。遗传属于先天因素是受之父母不能改变的,而教育和环境为后天因素,可以人为地改变。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人成才有特殊影响,遗传因素对人成长也有制约作用,因此,要提高人口素质必须注意这三方面的条件。
首先,未婚男女在选择另一半时要避免近亲结婚,性格互补,如怯懦、忧郁的人可选择开朗、大方的爱人,对于下一代的性格形成有良好的影响。孕期注意避免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孕3个月避免病毒感染;避免某些药物、X线、不良情绪刺激等。
从孕5个月开始,孕妇要保持良好的心境,重视胎教。夫妻恩爱和睦,孕妇经常看美丽的图画、风景,陶冶情操。新生儿出生后30分钟内给予吸吮母亲的乳头,母婴裸体皮肤接触30分钟以上,建立亲密的母子相依关系。
孩子出生后要重视早期教育,婴儿期0~1岁的母亲多给孩子以亲吻抚摸、搂抱、拍打、说笑、逗玩,定时训练排便习惯、睡眠、坐盆习惯。1~2岁时以训练语言和协调动作为主。2~3岁时可运用一些游戏开发孩子的智力,如模仿成人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通过摆放各种几何形体掌握诸如长、短、高、低、远、近。通过故事表演某些角色,结合教育和教学任务,促进儿童想像力,增进思维能力是开发儿童智力非常重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