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儿童思维障碍的预防与治疗
儿童精神病的预防措施首先要从胎儿期开始。母亲怀孕时要注意营养,保证充分睡眠,避免腹部外伤和放射线照射,以及麻醉剂或有害物质等。这些因素都会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产生危害。做好产前检查和接生,可减少婴儿出生时的脑损伤。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注意对儿童的个性培养。家庭是儿童早期生活及受教育打基础的重要所在地。儿童有善于模仿和接受暗示的特点,家庭气氛、成人言行、成员间关系、父母的教育方法,以及邻居和玩伴的影响等,对儿童的个性培养、行为表现、道德品质及神经系统的功能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教育培养方面必须适合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由于儿童时期大脑皮质细胞具有易疲劳性和易损伤性,如长久地处于兴奋状态,超出生理极限时,就会受到损伤。如果不注意保护儿童,避免过强不良刺激;或不注意劳逸结合,以及其他使神经系统过分紧张的各种措施,都易引起儿童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为此家长和老师都要重视这个问题。要正确估计儿童的能力和特点,组织与儿童年龄相适应的活动,所提要求既要高于儿童原有水平,又得是他力所能及的,这样方能促使儿童生理心理沿着正确的途径发展。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对培养儿童热爱集体、遵守纪律、主动积极、开朗活泼、坚强有毅力等很重要,也能克服儿童的孤独和自私倾向,并能起到补偿缺陷和改造个性的良好效果。
对儿童思维障碍的心理治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调整环境,二是调整个人。根据孩子不同的环境,尽可能调整改变不适合孩子生活的环境,使孩子有一个稳定安宁的环境。调整个人方面,目前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对儿童进行正面的指导。指导的方法是对其良好的行为加以表扬、鼓励(可以是精神和物质的鼓励),对其不良行为予以否定,但决不能用责骂或体罚的方法,或者采取一些措施把孩子的精力引导到某些健康的爱好或行为方面来,以替代其不良行为,逐渐地消除他的异常思维。
如采取药物治疗,可选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奋乃静、氯氮平、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等等。选择哪一种药以及服用的剂量和方法,家长要根据医生的指导服用。服药后孩子出现药物反应时与医生联系,由医生决定换药或改变服药剂量,以免家长不熟悉药物的性能,自己加减药物或停药,而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反应。
儿童感知障碍的防治
感知障碍是常见的精神病症状。感知是指感觉和知觉。感知是客观实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如看到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和运动,听到声音的高低、方向和声调,摸到东西的形状、大小、硬度和温度,尝到的味道,嗅到的气味等。人类的感觉器官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其中视觉器官感觉的范围最大,而触觉所感觉的范围较小。常见的感知障碍可以分为感知程度异常和感知内容的歪曲。
1.感知程度异常
(1)感觉增强:例如感觉过敏,有人把昏暗的灯光看成刺目耀眼的强光,把很轻的声音当作大声喧闹,而不能忍受亮光和噪音。有的把一般室温体验为极冷或极热。有的觉得身上穿的衣服分量很重。
(2)感觉减退:表现感觉非常迟钝,对针刺或刀伤、高温烧灼,都不觉疼痛。
(3)感觉改变:形状异常,看出去物体变大或缩小、变性等。
2.感知内容异常
(1)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知。比如将墙壁上肮脏的痕迹,错看成各种图案,将输液管看成一条蛇等。
(2)幻觉:对某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东西,竟然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幻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的儿童,常见的幻觉有:①幻听。主要是言语性幻听。听见邻居、亲友、同学或陌生人在对他讲话,内容往往使患儿心情不愉快,批评他,指责他或命令他去做什么事情。如不许患儿吃饭,要他去洗手,有时评论他的行动。如他在朗读课文,听到声音告诉他应该读这一行,不应该读那一行,说他读错了,漏了字等。患儿可以清楚地听出别人议论他的每一句话,因此他痛苦不堪。②幻视。看到没有人头的人影,或长发、长胡子可怕的妖怪。看到墙上有各种动物,如狮子、老虎等,形象生动常可引起患儿恐惧、紧张不安。③幻嗅和幻味。闻到一股怪气味,如腐烂东西的臭气或屎臭气,尝到的食物有药味或煤焦气等。④幻触。患儿感到身上有虫在爬,或有触电感、针刺感,周身不适,难以忍受。
感知障碍多见于儿童神经症和儿童精神分裂症。但正常儿童在感觉条件差,例如视力不足、光线不足、声音模糊时,或有情绪因素,如在伴有强烈的恐惧或期待情绪时,或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时,也可出现感知障碍。另有儿童在高热谵妄、意识不清时也易出现感知障碍。
例1:李军,男,10岁。他因中毒性菌痢,持续高热5日,最高体温达40.5℃,曾两次高热惊厥,意识不清,将输液管拉去,高喊:“一条蛇,一条蛇”,吵着要将电灯摘去,称看到一团火在烧。其父来看望他,患儿不理睬,说父亲模样变了,鼻子特别长。有次惊叫,看到一个穿红衣服,头上长角的怪物向他扑来。患儿由于高热谵妄,出现了错觉,将输液管看成一条蛇,将电灯光看作是一团火,同时有视物变形症状,看到父亲面孔变形了。还有幻视、看到怪物扑来。当高热退后,上述症状全部消失。
例2:刘娜,女,8岁。此女孩平时胆小,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从未与父母分居过。一次因外婆生病,母亲去北京看望外婆,父亲工作较忙,将她暂托在叔叔家。她感到很不适应,非常想念父母亲。有两次在做作业时,听到有人在窗外叫她名字。她便走出来张望,发现是邻居喊叫其他人,但声音与其母很相似。
不久其母回家,此女孩与父亲一齐去接,由于火车误点,等候了两个多小时,此时天色已暗,车站附近光线也不好,此女孩又将另一位旅客错看成是自己的母亲了。此女孩的错觉发生是由于强烈思念母亲,有较明显情感因素引起的。
例3:张萍,女,12岁。她半年来常常一个人自言自语,好像与人在对话,有时侧耳倾听,说同学在给她讲话。有时听到夸奖内容,讲她聪明、漂亮,她听后就高兴地发笑。有时听到骂她懒、笨等声音,便发怒、哭叫。她在洗脸、吃饭时也会听到声音,声音会指点她应该怎么洗脸、吃饭,患儿觉得自己行动也受到了别人的控制。她还常常诉述,看到老师有两双眼睛,一前一后,看到妈妈一只手,半边脸,看到不完整的人形,看到地上有虫在爬,该患儿是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明显感知障碍。
上述3个例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感知障碍,但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正常儿童发生的错觉,往往与环境因素,情绪因素密切有关。例2中的刘娜的错觉就是发生在上述因素基础上的。但发生了错觉后,她能清楚地知道错觉的异常和不真实性,不会将错觉当作正常的体验。
高热谵妄时出现大量错觉或幻觉,这是高热后意识不清引起的。只要查明发热病因,及时对因治疗后,感知障碍就会迅速消失。
对儿童精神分裂症中的感知障碍,需要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奋乃静等。药物的治疗剂量应该由医生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而定。正确这些药物对控制儿童的感知障碍有明显的疗效。家长们若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感知障碍,一定要注意分析原因。若无明显原因出现感知障碍者,要引起重视,感知障碍是儿童精神分裂症重要症状之一,应及时带领孩子去专科医院就诊治疗。
儿童适应障碍的防治
适应障碍是儿童对某些新环境或不利环境不能适应而产生的症状。年龄越小的儿童,对别人的依赖性就越大,产生适应障碍的机会也就越多。
1.引起适应障碍的原因
(1)环境因素:主要指一些特殊的心理刺激,如父母因离婚等原因远离孩子,亲人丧亡,随家人迁移远方后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或受当地人歧视等。或者因学习负担过重,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比较低下,父或母犯罪被捕。
(2)个人因素:主要是指个人适应能力的强弱。适应能力的强弱与许多因素有关,例如躯体健康水平,认知能力,过去经历和克服困难的经验和技巧,人际关系的好坏,遭遇困难时别人的关心和支持情况等。
学习成绩差的儿童,常会受到家庭的压力和别人的歧视,因而容易碰到心理社会刺激。只会读书,别的什么都不会(都由家长包了)的儿童,即使学习成绩好,但适应能力并不一定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所以成绩好而不能活学活用,仍旧不能解决问题。
适应是相互的,相互关系好就越来越适应,相互关系不好,就越来越不适应。子女很乖,父母会给予更多的爱,还可以增加父母之间的感情,因此环境越来越好,儿童的心理发展就顺利。
子女如果不乖,父母就可能没耐心了,甚至采取粗暴的教育态度,父母之间也可能因此相互埋怨而造成感情紧张,家庭不和谐,对少儿的心理发展也就不会顺利。尽管如此,对幼儿来说,父母应担负更多的责任,对青少年来说,也应该使之明确自己的一份责任。只要求别人来适应自己,而自己却不努力去适应环境,这也是适应不良的一种表现。
(3)综合因素:多由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
如果仅是环境恶劣,而个人适应性很强,不一定会产生适应障碍,有时甚至会成为促进其艰苦奋斗获得巨大成就的动力。如果适应能力很差,而环境很顺利,也不一定会发生适应障碍。但儿童所处的环境,大多是由父母创造的,如果失去了父母的“保护伞”,以后还是可能出现适应障碍。
2.如何识别儿童适应障碍
儿童适应障碍的表现形式多样,不同儿童可有不同表现,即使同一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也可有不同的表现,有时症状只在某些特殊情境下出现,有时则在各种情境下都可能会出现。少儿适应障碍是在心理社会刺激出现后3个月内发生,有六种类型:
(1)焦虑型:以焦虑心理,紧张恐惧为突出表现。
(2)抑郁型:以情绪忧郁寡欢,兴趣缺乏,哭泣,绝望感为突出表现。
(3)品行障碍型:主要表现为品行不良,如逃学,破坏公物,打架,侵犯别人权益,行为与其年龄要求不符等。
(4)焦虑抑郁兼有的品行障碍型:一个孩子身上同时表现出以上三型。
(5)焦虑抑郁混合型:除有焦虑抑郁表现外,还有的不时伴有言语、做事模棱两可、发怒、依赖等表现。
3.处理方法
(1)消除刺激因素:心理社会刺激因素即前述的环境因素,有些是可以消除的,如父母感情不和谐(看在孩子份上,可以和谐起来)。有些则无法消除,如生离死别。有些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补救。有些因素是家长可以控制和忍受的,但由于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忍受能力,因此造成了不良的后果。所以家长要了解一些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的知识,就可以避免一些对少儿不利的刺激因素。儿童患病住院,有时会产生“住院病”,对幼儿尤其如此。这是因为医院对儿童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打针对儿童又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会产生适应障碍。目前有许多儿科医院同意家长作陪,就可以大大减少这种不适应。
(2)心理治疗:对幼儿来说,环境因素与父母有关,父母有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认为是无足轻重的事,对幼儿可以是一个刺激,所以父母平时要多学习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尽可能注意避免环境因素。虽然有些环境因素无法避免,但是家长可以应用行为疗法中系统脱敏的原理,使小孩一点一点地习惯起来,以达到缓和环境因素对小孩的急骤的打击的目的。对少年儿童来说,应教育他们要学会克服困难,适应环境,而不是要求环境去适应个人,同时要教他们一些适应技巧。如碰到学习困难,首先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然后去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这种教育需由医师、老师、家长共同进行。
(3)药物治疗:对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较严重者可用安定类药,或抗焦虑、抗抑郁药,一般都是短期用药,经过治疗,一般在半年内好转,预后较好。
4.预防家长平时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注意不要进行溺爱和过分保护自己的孩子,把孩子弄得像“暖房里的花朵”一样,经不起风雨。要在一定的关心下让孩子自己去克服,在成长中常碰到的一些困难,使他有一些克服困难的亲身体验。有了这种经验,以后碰到不良处境就会增强克服的信心,就会想出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致于产生适应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