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卫文化纵横
4977200000014

第14章 文化概论(12)

出殡多在早晨七八点钟。迁灵的乡邻将棺材抬到路上,由女婿和外甥在棺材前三拜九叩,孝子孝女跪在棺材后。叩拜完毕后由孝子念祭文,然后起棺出殡。起棺时,孝子要摔碎丧盆,将守灵期间吃饭时给亡人丧盆里所盛饭菜、换供时所破散食物倒在路上。孝子扛引魂幡扯纤,手持丧棒而行,遇桥过水喊“XXX过桥了”“过水了”。现在多用汽车,一般讲究将棺材抬出村庄再上灵车,以便让乡邻目送亡人。

到了墓地,阴阳使用罗盘确定坟墓方位,然后置线挖坑,将“粮饭罐”放人墓穴位于棺材头前的土洞里。棺材人坑后,由阴阳吊线摆正放平,由孝子、孝女和亲戚扔硬币并捧土向坟坑添撒,然后众人挥锹将坟坑填埋起丘。坟堆为圆锥形,用木杠沿坟丘周围从下往上示意刮土,叫作“圆坟”,并用石头压住坟土,焚烧花圈等祭奠品,由吹鼓手带领众亲友转坟三圈。然后,泼阴阳水,俗称“迷魂汤”,以示让亡故者安心西去,不用再操心家中事了。最后,由阴阳用针扎破亡人长子中指用血点“主”,即灵牌的背面有事先写好的“王”字,用血加一点,意即坟有主、人有根。孝子回到家后跪着吃由人喂给供奉亡灵的一嘴饮食,意为吃长辈的最后一顿饭了。

做七是指每隔七天祭祀亡灵一次,头七天则每天晚上烧纸,之后每七天烧纸一次。逢第五个七日、百日、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设堂念居士经或阴阳经,超度亡灵。念经时,亡者遗属都要前来跪经烧纸。其间,“百日经”道场孝男孝女戴孝,或至少要佩戴黑色“孝”字臂章或胸章,并上坟烧纸。

景胜遗风地方风物景胜是文化底蕴的标识和记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文化艺术、民情风俗等方面的知识,为地方增添着无限光彩,给人们带来无限眷恋和向往。随着社会发展变化,有的景胜必将时过境迁,有的则正以旖旎的风光气象、丰富的文化内涵、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全新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明代中卫十景中中宁地域有暖泉春涨、鸣沙过雁、芦沟烟雨、石空夜灯,清代中卫十二景中中宁本土有星渠柳翠、河津雁字、牛首慈云、石空灯火、暖泉春涨。民国22年(1933年)中卫、中宁两县分治以来,地方文化人潜心发掘研究,振废补阙,标更旧景,拾掇新致,形成“中宁八景”,从而地方文脉得以彰显。

星渠柳翠星渠即今七星渠,初于泉眼山西麓清水河与黄河交汇处开口,相传渠口处有泉七眼,布若列星,故取名七星渠。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始,宁夏道巡宪钮廷彩相度地形,改造渠口,于七星渠冯城红柳沟修涵洞渡槽,于泉眼山沙草滩下建正闸,历时3年,栉风沐雨,使自明朝末年断流的七星渠又流到白马滩和彰恩堡,白马滩以下近4万亩荒芜土地重新得到灌溉,许多外逃农民重新回到故乡。乡民们感恩戴德,在红柳沟畔龙王庙旁为钮廷彩建立生祠,雕树塑像,祭祀水神。鉴此,钮廷彩实感欣慰,于竣工当年春天,号召沿渠民众沿渠坂植树,一则护岸,二则增加景致。乡民采用扦插技术,从新堡至白马滩栽植柳树,延绵几十里不断。栽子,即从大树上砍下的树枝,长约2米,粗如手腕,其原理恰如现在的克隆技术。因渠坂墒气好,所插栽子全能成活,每年从春到秋景色清丽。乾隆年间,中卫候补知县罗元琦来到鸣沙红柳沟,恰逢雨过天晴,晨雾朦胧,满渠春水,千株挂绿,翠色涵波,好一派田园风光。作为云南石屏人罗元琦若有所思,欣然命笔,乘兴写下《星渠柳翠》诗一首:“垂杨垂柳倚平潴,拂水拖烟翠浥裾。梅雨乍添新涨满,踏青人上七星渠。”因工程宏伟,其利远播,当地人便把这首诗转抄传诵,私塾先生又将它教给学童。诗以景传,景以诗兴,星渠柳翠慢慢地成了当地一景,被文人墨客多次描写,后来收人当地志乘,遂成为中宁八景之一。

余丁早春中宁县余丁乡地处卫宁北山,坐落在双龙山南麓、黄河北岸的余丁庄,依山面水,位居双阳。春初,这里气温较附近村庄回升快,杏花开、桃花放时间一般早8~10天,春耕比其他地区提前半月左右,故有“余丁早春”之称。

“余丁”作为地名,其来历众口不一。有人说是古时候调查人口,取“人丁有余”之意,而更多则认定“余丁庄”由来与岳家军有关。

相传,南宋时期,抗金英雄岳飞率领岳家军抗击金兵,在今余丁庄附近的双龙山安营扎寨。发现双龙山至黄河岸边之间有小平原,土地肥沃,空气湿润,春天早到,宜于农耕,便命老弱兵丁在此屯垦,以资补充军粮草秣。后来,岳家军在胜金关大破金兵,班师回朝之时,一些厌倦军旅生涯、喜好田园生活的兵丁及部分老弱病残、鳏寡孤独、不愿回归故里的兵丁便留了下来,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生息。从此,人们把岳家军留下来的兵丁称为“余丁”,所形成的聚落叫作“余丁庄”。其实,明朝洪武初年,由于国力较弱,统治者还无力控制边陲,便将宁夏镇、灵州、鸣沙等地居民迁往关中,当时中卫本地居民留下来的丁口与驻军一并编人卫所,共同屯垦,剩下来未能人编的军属以及投亲靠友者称作“余丁”,指定区域,划给荒地,配给耕资,开垦驻守。

还有一说“余丁早春”为清朝皇帝所封。相传,清代康熙皇帝访贤路过“余丁”,其时正是清明之前,别处树木还伸着干枝,似向天索物,而这里杨柳已吐芽泛绿。康熙惊讶,问是什么地方,答曰“余丁庄”。康熙感叹:“此地杨柳发青春到早,余丁早春也。”于是,“余丁早春”便流传开来。

关于“余丁早春”,民间流传着许多神话传说。说是在余丁庄靠近黄河的一个小岛上,住着一个老头,领着独生女儿春梅,以捕鱼为生。春梅不断地在河滩上植树,足有二三百棵。一天,阳光灿烂,晴空万里,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只五彩斑斓的大鸟,垒窝于树,早出晚归,深深地吸引住了春梅姑娘。春梅已满19岁,美若天仙,求婚者都被婉言谢绝。中秋佳节那天晚上,春梅独自来到果园里看那只大鸟,临近忽然看到园内一青年小伙坐在大树下石头上念书,琅琅动听。春梅心想,这样英俊健美的小伙子是哪家的?为什么月夜到这儿读书?就这样,她看呀,看呀,整整看了两个时辰。这时,春梅爹走出院子站在土岗子朝园子里放声高喊:“春梅——春梅!……”还没等春梅回答,只见那青年应声急忙合上书本,抓起一件彩衣披在身上,立刻变成了那只鸟儿。

这天晚上,春梅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青年读书,穿衣变鸟,这样神话般的情景搅得她心里乱哄哄的,过了许久才迷糊着了。睡梦中,只见一个白发老人说你家园子里有一只鸟神,是王母娘娘的侍童,因王母外出而偷拿了鸟衣,飞到人间与渔家姑娘聚会……”一觉醒来,她心里评评直跳。翌日晚夕,她早早吃过晚饭,等爹爹睡下后换了一身美丽新衣,梳妆打扮了一番,拿上火柴,提着柳筐,来到园子里,等啊,等啊,等到月亮升起一竿子高的时候,美丽大鸟飞了回来,只见翅膀扇了几下便脱下鸟衣,又变成了个英俊青年,翻开书本读了起来。春梅看得真切,一伸手把鸟衣拉过来,到桃树下把鸟衣点着了。没了鸟衣就不能飞回天宫,小伙心急火燎地在园中寻找,发现一位美丽女子正烧他的鸟衣,便伤心地哭了,但也发现姑娘长得实在美貌,便产生爱慕之情。从此,老汉每天到黄河中打鱼,小伙子勤奋读书,春梅操持家务,一家三口过得很是幸福。

一日,王母娘娘回宫后发现侍童和鸟衣都不见了,便命二郎神杨戬下凡找寻。这二郎出南天门拨开云头一看,发现侍童在一个果园里,急忙回宫禀告了王母。谁知二郎神奉命捉拿时,三人已驾着小船顺着黄河走远了。气急之下,二郎神一把火将果园烧得烈焰腾空,随即又抓起一把黄土撒在余丁山上,才悻悻回天宫交差去了。谁知二郎神撒过土的地方一下子高出几十丈,放火烧过的地方气温也猛增了十几度。尽管侍童和春梅一家不知去向,但往后余丁庄的春天年年提前到来,乡亲们开荒种地时北有高山挡风,加之土壤厚温度高,所种庄稼出苗快成熟早。

余丁早春是一个真实的存在。现在,余丁庄天寒季节多西北风,北面双龙山为之形成天然屏障,田园村落因阳光充足而气候温暖,地理环境得天独厚,人文风景十分秀美。跃进渠作为宁夏第二大主干渠穿庄而过,沿渠两岸杨绿柳翠,四周寺庙古迹触目可见,远处古老长城及烽火台点缀其间……清代中卫知县黄恩锡《春行杂咏》曰:“沿渠树树柳条黄,舞向东风几许长。忽见墙头红杏萼,寻春先到余丁庄。”

石空灯火明代地方志载为“石空夜灯”,清代乾隆中卫知县黄恩锡更名为“石空灯火”。

石空大佛寺,位于中宁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余丁乡金沙村北侧的双龙山南麓,大寺背靠双龙山断崖,自然环境优美。隋唐时期建有石窟。西夏李元昊在此依山建寺,于山半分为两院。东院山门内重楼依山,洞窟深邃。相传,昔日山鸣三日,一孩童在此牧羊,接连两日听见“山开了吗?”响音,寻之却无声无影,甚为诧异。孩童回家告知其母,其母教导他要应答说“山开了!”第三日孩童再次听到“山开了吗?”之声,随即应云:“山开了!”话音未落,震声炸响,洞天启开,突现一座卧佛,从而寺名因谓之大佛寺。西院因山窟而室,其上有真武阁,可登台凭栏远眺。明清时期,大佛寺系宁夏佛教圣地之一,每逢庙会夜晚佛灯僧烛红遍半山,如列星炳耀,极为壮观。古人作诗赞美洞壑嵌空最上乘,翠微台殿控金绳。半空错落悬星斗,知是花龛礼佛灯。”

关于“石空灯火”来历,当地民间传说着这样一个故事:在那久远的岁月里,人间灾难重重,人们盼望幸福和光明。有一个牧羊少年,每天替财主在双龙山南麓放羊,母亲白天在田间劳作,晚上替人缝补衣服,挣几个小钱,日子过得十分贫苦。少年看到母亲每晚坐在昏暗的灯光下,就萌发了一个心愿,希望有明亮灯光伴随母亲。一天,少年又上山放羊,忍不住把心中的愿望对大山诉说。忽然,一位仙姑驾着彩云,自碧空飘然而来,交给少年一颗明珠,让他带回家中。从此,每到夜晚明珠光芒四射,把少年家中照得亮亮堂堂。消息传开,人们都聚集在仙姑来过的地方磕头跪拜,祈求光明。农历四月初八日这天,仙姑又来了,她把头上的玉簪拔下来交给少年,叫他插入山中的一个石缝内。仙姑去了,少年手中玉簪变成了一把金钥匙,遵照吩咐,钥匙轻轻一插,便山崩地裂,座座宫殿自山中显现。人们还远远听到宫殿内鼓乐声声,优雅悦耳;隐隐看到众仙姑舞影翩翩,香烟缭绕。为了感谢仙姑恩赐,人们上山朝拜,不料一座座宫殿变成了一个个石窟,世称“九间没梁寺”,窟内有大大小小的佛像和丰富多彩的壁画。自此,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便成了石空寺的庙会,人们烧香膜拜,祈求子嗣昌隆。

石空寺石窟,又名石空大佛寺,处于丝绸之路东段北支道上,是古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驿站和宗教圣地,开凿年代民间传为唐代贞观年间大将军尉迟敬德监修。据《陇右金石录》记载:“石空寺以窟得名,寺创于唐时,就山形凿石窟,窟内造像皆唐制。”明代《嘉靖宁夏新志》考记为元代“元故寺”,清代《乾隆中卫县志》判定为“元昊建”。由此推理,石窟开凿于唐代,西夏、元代陆续进行了扩建维修。近年来窟内出土许多铭文砖上刻有“嘉靖己酉年制”,表明在明代嘉靖年间又进行过较大规模的修葺。同时,从洞窟内保存下来的雕塑、壁画、木雕、石刻、铜佛、铜镜等各类文物断代上研判,唐、宋、西夏、元、明、清时期均有。从目前发掘出土的13个洞窟文化内涵来看,不仅有佛教、道教,而且还有喇嘛教,系“三教合一”综合性寺院,但有别于一般意义上儒、释、道“三教合一”寺院,在全国并不多见。这些都足以充分证明石空寺的石窟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延绵不断,源远流长。尤其是鼎盛时期的唐代,大批商贾、僧侣、使团频繁来往途经石空寺,带来了东西方先进的文化,致使石空寺在洞窟开凿、庙宇修建、佛像雕塑等诸多方面与着名的敦煌石窟一脉相承,有许多共同之处,故而被世人誉为“丝路小敦煌”。该石窟在中国石窟艺术之林占有重要地位,被《中国名胜大辞典》《中国旅游指南》《中华佛教两千年》等大型书籍辑录,名闻遐迩,是镶嵌在卫宁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河津雁字此景地在鸣沙州。相传,其地马行践沙有声,故为“鸣沙”。明代地方志曰“鸣沙过雁”,有诗为证:“秋城河外锁斜晖,风卷晴沙拂地飞。过雁数声清堕玉,征人何处问寒衣?”清代乾隆中卫知县黄恩锡更名为“河津雁字”。

在中宁县鸣沙镇安庆寺院内,历经风雨剥蚀的永寿塔悄悄地伫立在那里,一直见证着这一历史文化景胜。一年秋天,中卫知县黄恩锡莅临鸣沙镇寻访时,正值大雁南飞,雁群啼鸣搅乱了黄昏的寂静,仰望蓝天,大雁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望雁远去,见一抹红日余晖撒向黄河水面,染尽大地。然而,古城早因河洪塌去大半而成断壁残垣,求践沙之鸣而不可复得,即景兴叹,标更纪念。

鸣沙镇地处黄河大环曲南岸。鸣沙州历史上系军事重镇,州、县立废多次,明代废州后隶属中卫。562年,北朝北周武帝宇文邕在鸣沙设置“会州”,576年改为“鸣沙镇”,隋朝在鸣沙设置“环州”,唐代安置吐谷浑部落,便改名“安乐州”。706年,突厥贵族默掇可汗击败唐军占领鸣沙。756年,鸣沙陷于吐蕃,吐蕃将鸣沙改为“长乐州”。唐代灵武节度使朱淑明打败吐蕃,改名为“威州”。宋代时,西夏占领鸣沙,修筑了鸣沙城。1227年,成吉思汗灭西夏,元代将鸣沙寨又复设为“鸣沙州”。作为军事重镇,鸣沙属于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战事不断,历尽沧桑。

鸣沙南有丘陵环抱,北有黄河阻隔,河岸冲积平原是大雁栖息之所,各种候鸟在汊河、湖泊繁衍生息。在今天,“过雁数声清堕玉”,已经成为一种欢乐悠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致了。

牛首慈云在中宁县城东部45公里处有座牛首山,位于广武河东。俗云中宁有座牛首山,揸起胳膊够着天。”意谓其高。此山峰峦突兀,山巅时有祥云缥渺,建有古刹多处,或隐或现于山壑间。逢其时,游人足踩彩云,有入仙境之慨。其寺庙以极乐寺为中心,现尚有万佛阁、金牛寺、小西天等。万佛阁有喷香兽,铜质,表面光润,毛鬃清晰,虎虎有生气。金牛寺建于金牛池旁,相传有金牛饮水于此。明代庆王朱旃见之,因以铜肖其形铸之。山麓有地涌塔,相传昔雷雨昏夜,有霞光自地涌出,大西天甘南塔飞来降于此,是为小西天。后番僧至此将大乘经译成汉文,建塔焚香,此后蒙古番僧岁岁来朝。明清至民国时期,极乐寺香火极盛,系宁夏佛教界一大胜地。因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文化内涵丰富,明代位列宁夏八景之一、中卫十景之一,清代为中卫十二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