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谷梁》:即《谷梁传》,又称《春秋谷梁传》,也是对《春秋》的注解,偏重议论。
【评解】
三传是为《春秋》作注解的三部传书,是齐国人公羊高的《公羊传》、鲁国人谷梁赤的《谷梁传》,还有鲁国人左丘明作的《左传》,是三个人对孔子《春秋》做的演绎。左丘明是鲁国的史官,与孔子是半师半友的关系。孔子没有来得及为《春秋》作注释就逝世了,弟子中以子夏的聪明才智亦不能为之续,于是左丘明就主动来为《春秋》做传。左氏本来就是鲁国的史官,与孔子又有师生关系,注解《春秋》当然是最合适不过了。左丘明其时已双目失明,《左传》是由他口述,经弟子们记录成书的。
《左传》之后百余年,才出现谷梁、公羊二传,所以又称《左传》为古文经,《公羊传》、《谷梁传》为今文经。三传各成一家,对《春秋》的解释方法完全不一样。
【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四大名注”
“注”是注释体例之一。其中有四部,不论从文学史还是史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分别是:
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
南朝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
北魏郦道元注《水经》;
唐李善注《文选》。
这个说法出自钱穆先生的《中国史学名著》,流传最广。(一说是段注说文、郦注水经、刘注世说新语、李注文选)
1.裴松之注《三国志》
陈寿撰写的《三国志》有些地方过于简略,有些地方甚至是故意地歪曲历史。晋以下一百三十余年,到了南北朝时期,南朝(宋齐梁陈)的宋文帝已经发觉了这个不足,于是命中书侍郎裴松之进行增补、注解、纠错。裴松之收集了大量的史料,最可贵的是他并没有武断地进行取舍,而是把存疑、矛盾的地方“并皆抄纳,以备异闻”(裴《上三国志注表》)。
2.刘孝标注《世说新语》
刘孝标名峻,南朝梁时人。他的注为《世说新语》漫画式的描写补充了很多翔实的背景资料。
3.郦道元注《水经》
现在我们能找到的《水经》和《水经注》注的那本《水经》并不是同一部著作。按照时间顺序来说就清楚了:学过历史的都知道有《山海经》这本书吧?其中在《海内东经》的篇末纪录了26条河道的情况,约500余字,后人把这一段摘出来,称为《水经》,这就是较早的一部——秦《水经》。
后来汉代涌现了一批水利专家,终于在汉末形成了一部专著——汉《水经》,也就是郦道元作注的那一本了。汉《水经》纪录的河流有一百三十七条之多,为郦注奠定了基础。不过汉《水经》已经散佚,找不到原书了,而且郦注中没有提及作者,只能从《水经注》里看到其中的一百二十三篇了。
不论秦《水经》还是汉《水经》,记述都极为简略,而且以水文地理为主。而郦注中则涉及了更为广泛的知识,例如土壤矿藏、农业水利、地理变迁、历史故事、碑刻题记等等。
4.李善注《文选》
李善是唐高宗时人,为了注《文选》他引用了大量古籍,虽然《文选》并非赖李注而流传至今,但李注《文选》对于保存其他古籍贡献非小。
【相关链接】
左丘明托梦王惟精
左丘明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著有《左传》、《国语》,其祖籍、祠墓在鲁国肥城县西南的肥河乡都君庄(今衡鱼村)。王惟精是明朝官员,曾任肥城县知县、大明銮台侯等职。两人相差朝代久远,然而他们有一段美丽故事至今尚在民间流传。
相传明天启年间,学子王惟精进京赶考,路过史祖左丘明故里肥城县肥河乡都君庄时,天已渐黑,于是他便在这里的驿站住下。饭间,他听说左子墓被毁坏的消息非常伤心,痛痕不已但又无奈。饭后他又抓紧挑灯复习功课,一直看到深夜才休息。浓睡中,王惟精进入了梦乡,梦中他巧遇左丘明,左丘明问他:“学生此次进京赶考,有没有把握中举?”王答曰:“学生没有多大把握,请老夫子指点。”左丘明捋着胡须乐呵呵地问:“想中举吗?”王答曰:“经历十年寒窗苦,哪个学子不想一举成名啊,莫非圣人有锦囊妙计吗?”左丘明长叹一声:“哎,我的坟墓不久前被小人毁坏,如果学生许个愿,中举后给我修复坟墓,我就将这次所考内容说给你,保你一举成名。”王惟精听后大喜,急忙上前叩拜,发誓:“只要圣人把考题给我,中举后第一件事,就先把您老人家的坟墓修好,让您千古流芳。”左丘明见他很虔诚,非常高兴,便将考试内容一一道来,说完便不知去向。无巧不成书,王惟精按照梦中所托高高兴兴地进京赶考,果不其然,考试内容和梦中左丘明所说如出一辙,他很快做完答卷。待皇榜一出,王惟精金榜题名,不久,就任肥城县知县,上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个人出资,高规格地修复了左丘明墓、左传精舍,并题写了碑文。由于王惟精政绩突出,很快调入京城,后来官至大明銮台侯。他与左丘明的传说从此流传至今。
【延伸阅读】
如何阅读古籍
读古籍最好自《史记》开始,因为其文字浅显而优美,所记的又是我们略有所知之事,读来较有兴趣。读时不必从头读起,可以先选几篇列传来读,一方面培养兴趣,一方面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此书有许多附有注释和白话翻译的版本,可以参看。
其它古籍,以《论语》最易读,其次是《孟子》;《荀子》则辞繁,用典又多,较为不易,《韩非子》亦然;老庄玄奥,宜稍后读。
古籍都有注释,极为繁杂,且多差异。古籍之中被视为经典的,对不同读者可以有不同的启发,所以读时并不一定要深究作者的“真意”,重要的是了解其要旨。至于了解的程度,则视每人自己的学识和天分而异。后者无法强求,前者可以多读来补充——同一本书要反复地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有道理的。读过一书之后,再多读许多其它相关之书,众端参观,互相考究,对于一个问题的了解便可更加深入了。
读书而取得知识,领悟智能,是一件乐事,不要以功利之心去做,读古籍更是如此,不要先存着为当今某些问题寻找答案之心,应该为了了解古人的观点,欣赏他们的文采而去读,读多了再细细思考,对许多问题便可能悟出一些解决之道。
【原文】
4.14经既明,方读子①。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②。文中子,及老庄③。
【译文】
经传都读熟了然后才能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注释】
①子:子书。古代凡是著书立说,自成一家之言的书,叫子书,就是诸子百家的书。
②荀扬:即《荀子》和《扬子》,《荀子》,战国荀况著。《扬子》,汉朝扬雄著。
③老庄:《老子》和《庄子》。《老子》,春秋李耳著。《庄子》,战国庄周著。
【评解】
“经既明,方读子”仍然是按照学习的难易顺序来进行的,将上面所列的儒家经典读懂之后,才能去研习诸子百家的文章。
“搓其要,记其事”,就是要人们选择重要的典籍,并且提纲挈领,掌握主要脉络,把主要学术流派的主要观点总结归纳起来,记住要点就可以了。
【国学小百科】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其实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等。“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
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相关链接】
韩非改革
韩非不仅是一位思想家,还是一位哲学家。他提出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无神论思想,反对迷信鬼神。在哲学上韩非是我国较早使用“矛盾”一词的人,他曾用一个寓言故事来说明矛盾的道理。韩非是战国末期韩国人,出身于贵族家庭。他从小口吃,不善于言谈,有点木讷。他拜儒学大师荀子为师,刻苦钻研,认真学习古代文化,政治,经济各方面的知识,文章写得出色,洋洋洒洒,辞锋犀利,论理透彻,气势不凡。他的学识为他以后创立法家思想体系奠定了基础。
韩国是战国七雄中较弱的一个国家,再加上腐败,国力日渐衰弱,韩非针对韩国的现状,提出了许多有利的建议和主张,但都没有被采纳,韩非壮志未酬便发愤著书立说,把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用文章表达出来,他的著作很快便流传到其他各国。有一天秦王读了韩非的《孤愤》和《五蠹》之后赞不绝口,非常想得到他。于是秦王以武力相威胁,使韩国交出了韩非。秦王与韩非亲切地交谈,向他请教治国道理。秦王了解了韩非的观点和主张之后,非常赞同,想要重用韩非让他在全国范围内改革时政。这时,李斯发现韩非的能力在自己之上,非常嫉妒,想要除掉韩非,在秦王面前诋毁韩非说:“大王,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你要统一天下,灭掉六国,韩非自然先为他们韩国考虑,你把他留在身边,将来肯定会对我们不利呀。”秦王觉得李斯说的很有道理,便把韩非关进了大牢,李斯趁机给韩非送去毒药,逼他自杀,韩非万般无奈之下,带着无限遗憾,服毒而亡。
韩非是中国2000多年来第一个提出以法治国的人。他的法治思想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治用,形成君主专制的中内集权制度,统治了中国上千年,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延伸阅读】
诸子百家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在企业管理中人们常遇到一些管理尺度与方法上的问题。比如和员工相处太过亲密,本以为可以和下属打成一片,方便管理与沟通,可结果却是走的越近,越难管理,失去了威信,员工随意妄为,有令不从;而严厉些吧,员工又觉得你很苛刻,产生了抵触情绪,依然工作效率不佳。此时,管理者不妨借鉴一下中国历史文化中流传积淀下来的智慧。
1.借鉴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而高深,其中争鸣的诸子百家文化理论对中国今天的企业管理即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其中主要代表有:法家、儒家、墨家、道家等。灵活运用则可打造一种和谐强大的企业管理模式。
在中国,儒家文化盛行了2000余年,一直为历代君王治理天下所用,而儒家文化更普及于民间。在中国历史上,乃至现在依然是大到治理天下,小到人际交往,无处不体现着儒家文化的以仁德为本,和谐处事的思想观。在早些年中国的国有经济体制下,儒家的思想无形中更是被发挥到了极致——能力是次要问题,而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就可以平步青云。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中国如今的企业管理当中。和谐关系,仁德载物,这种管理思想不能说不对,但是运用这种理论思想的时机是否正确才是关键。有这样一句话:事情本无对错,只是看是否做对了时间。
我们先来看看法家的哲学。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秦国就是依靠法家的思想,训练出了强大的军队,统一了中国。法家提倡: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提倡人无高低贵贱,触犯法律则一律同罪;“定分止争”,明确物的所有权;“不法古,不循今”,推崇不断创新、改革等。
中国历史上法家一系列的观点思想,应用到今天的中国企业管理中,尤其是初创基业的企业,十分有借鉴意义。一个国家如果法律不健全,社会就会变得混乱,一个公司也是同样道理,若行事无法可依很快公司就会出现混乱,推诿、扯皮、谋私、越权、贪污等问题会纷至沓来,而此时更糟糕的却是没有一个法度、规矩去管理与整治。没有律法,即使是再轻的处罚,当事人也会觉得重,而且不满于为什么要拿自己开刀。若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触及了这条高压线,自然按规定处理,也就没人会有怨言,因为大家是接受了公司的规定后才加入公司的。所以,在公司成立之初要用法家的思想,建立起严明合理的公司规章制度。
确立了严谨的制度后,此时除依法管理外,就要运用第二种思想——儒家思想。在共同遵守规章制度的氛围中,与大家和谐相处,创造基于律法为前提的情感管理。做到以威慑天下,以德安天下。
待公司在以上两种思想下和谐平稳发展成熟了,导入第三种思想——道家思想。道家推崇“虚静无为”、“无为而治”。很多人觉得道家的思想有些消极,不适合用在管理上,其实道家的哲学内涵是以柔克刚,以退为进,具有强大的韧性力量,可以说是无人可以摧毁的。到此阶段,企业已经变成了一个可以自行运转的,强大的,高度智能的,不可摧毁的组织。
2.思想和方法的互补
以上三种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各有特色,但独立开来,便显出了缺点与不足,只有组合运用,威力才会强大,但切不可颠倒了顺序或过分强调某一种思想,凡事过犹不及。
过于依靠律法治理企业,容易造成员工忠诚度低,无归属感,甚至觉得不平等,受压迫,与公司貌合神离,完全是利益驱动。这样的企业一旦遇到重大的危机或困境极容易轰然倒塌,土崩瓦解;而过于注重儒家的思想,又极容易导致员工不遵循公司规章制度,纪律混乱,没有律法;道家思想更要在前两种思想已经充分奠定公司扎实基础的时候才能导入。曾经有过某个企业的领导在管理上大讲无为而治,可现实却是,现在这家企业连罚款制度都没有成熟完善。此时想凭无为而治管理企业,只能是天下大乱。
前文阐述的仅是思想层面,而非管理方法。其实,西方科学严谨的管理方法、流程,非常值得中国企业学习与借鉴,一个是思想层面,一个是方法层面,两者并不冲突。
用法家思想治天下,用儒家思想安天下,用道家思想持天下,或许可以给中国企业管理思想拓开一片新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