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圣贤经典——智
5407600000011

第11章 智圆行方:人际关系中的营运原则(1)

我国古代社会尤其重视做人,先哲贤人立足自我、调度社会生活的处世之智,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道德中弥足珍贵的一部分。智者的心就像大海,海纳百川,因而才能融通天下。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者一定要学会知人、识人,这也是处世立身的前提。我们中国人的智慧讲究“中庸”,教导后人为人处世要低调慎行,这种大智若愚的处世智慧,告诉我们做事应该留有余地,应该进退自如。这种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正中和的智慧能使人身心和谐,对处理好人际之间的矛盾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颇有助益。

1智者的处世:海纳百川,路通天下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

译文:

孔子说:“居处上位却不宽厚,秉执礼仪却不严肃,身处丧祭之事却不哀痛,这样的人我怎么看得下去呢?”

国学链接:

儒家提倡敬业乐群之道

“业”,可指学业、职业、事业;“群”,有相对固定的群,也有相对流动的群。从事学业时,多与老师、同学为群;从事职业时,多与领导、同事为群。所谓“敬业”,就是不论就其学业、职业或事业,都要专心致志,认真不马虎,勤奋不懈怠,谨慎不疏忽;所谓“乐群”,就是日常与所交接的人相处很和乐,同时使人乐于同自己相处。具体而言,“乐群”是一种个人在家庭、学校、社会中乐于与人交往,能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其中包括个体对个体,个体对群体的积极态度。

儒家提倡“敬业乐群”的处世之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乐群理念。孔子终身致力于教育事业,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孔门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可谓桃李满天下,至圣之先师。其对道的执著追求精神,不愧为万世师表,其曲折的传道经历,至今令人唏嘘。孔子本身就是敬业乐群的榜样。

诸子之言:

朱熹曰:“居上主于爱人,故以宽为本。为礼以敬为本,临丧以哀为本。既无其本,则以何者而观其所行之得失哉?”孔子提倡包容的理念,他认为,君子尊重贤人也能够包容普通大众,欣赏才能之士又同情没有能力的人。包容不仅仅是服从,或是倾向于某一方面,而是凭智慧与善意,去发掘真理,使我们免于专横、盲目,最重要的是免于心胸狭窄。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这才是正确的处事之道。

延伸思辨:

宽容是一种胸怀

宽厚爱人,恭敬有礼,祭丧哀戚,此乃为人之本。只有做人的基本素质具备了,然后才可以为官,才可以治事,才有可能成就事业。

宽厚仁德的人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他们不会因为别人的非议而打击报复,不会因为被人怀疑而终日不安,不会因为别人胜过自己而心怀嫉妒。宽厚的人心胸开阔,他们会正视自己的不足,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因此即使才能稍逊也同样能凭借德行获得别人的信赖。

此外,宽容可以消除无心人对你造成伤害后的紧张,可以很快消除你们之间的不愉快,还能显示出你博大的胸怀。宽容是对怀有恶意者最有效的回击,如果遇到故意伤害你的人,宽容对方则体现出一种境界,你博大的心胸会让对方反省自己。以宽容的心态待人,用理解作为基础,站在客观的角度给人评价,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自己所没有的长处和优点,也能使自己对对方的不足给予善意的理解。

身为领导,对下属的宽容,实际上是一种鼓励。人都难免犯错,有些错误是主观因素造成的,有些则是客观条件造成的。你越是严厉地批评下属,下属就越害怕,以致于不但没有找出错误的根本原因,还会产生畏惧心理,止步不前。

精彩典故:

唐代名臣娄师德

娄师德是唐高宗时的监察御史,后率师讨伐吐蕃,屡有战功。武周时官至宰相,深得武则天器重。尽管身居高位,娄师德却从不居高欺人,而是以能容人著称。他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的,也能宽容,从不见怒形于色,总是谦逊相待。

娄师德体胖,走路迟缓,他与李昭德同行,数次落后,李也多次停下来等他,并嘲笑说:“为田舍子所留。”(译:我被乡巴佬耽误了。)娄师德不但不恼,反而笑言:“吾不田舍,复在何人?”(译:我不是乡巴佬,谁是乡巴佬?)

娄师德的弟弟在代州任城守,不满其职,欲辞官,他便劝其弟多忍耐。弟弟听从了娄师德的话,面对不公正的待遇忍住自己的不满,继续为官。

狄仁杰低微时,娄师德见其颇有贤才,便向武则天举荐他做了辅政,与娄师德同朝为臣。但狄仁杰却认为娄师德无才,多次排挤他,武则天发觉后问狄仁杰觉得娄师德的才干如何。狄仁杰回道:“做将军还算谨慎守本分,才干却没见识过有多大。”武则天又问他娄师德是否有知人之明,狄仁杰又回答说“不知”。

武则天说:“我用你,是师德推荐,我认为他是有知人之明的。”说完,就把娄师德推荐狄仁杰的奏章拿给狄仁杰看。狄仁杰看了,惭愧不已,便感叹说:“娄公盛德,我为他所容乃不知,愧不如其甚远!”娄师德推荐狄仁杰做辅政,却被狄仁杰排挤,他仍能坦然处之,并且不炫耀自己的荐人之功,可知其肚量确实很大。

娄师德的确如武则天所说“贤而知人”。狄仁杰是武周名相,深得武则天的器重,但如果没有娄师德的推荐,也许狄仁杰也不能脱颖而出。娄师德为将相达30年,恭敬有雅量,勤勉谨慎,武周时有不少将相动辄获罪,而娄师德竟能以功名始终,这与他器量宽厚大有关系。

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可以说,襟怀宽广,自己的事业也会受益无穷。

当代镜鉴:

胸怀坦荡,既往不咎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当有宽广的胸襟,不宜太过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就是与自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只有懂得宽容的人,才能胸襟坦荡、虚怀若谷、态度谦和,使人感到亲切。

茫茫人世间,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误会和摩擦。如果我们没有坦荡的胸怀,就很容易陷入狭隘,甚至是仇恨的旋涡,最终堵塞了通往成功的道路。

有些人看到别人升迁了,就认为那是他善于溜须拍马;看到别人发财了,就认为那是他运气好,或者肯定有什么小计谋……没有坦荡的胸怀,缺乏宽容之心,你就看不到他人身上的优点和辛勤的汗水,你也就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同时还丧失了学习别人优点的机会。

虽然有些人确实是靠溜须拍马而被领导所用,但面对这些我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看淡一时的得失,而不宜嫉妒或者诋毁他们。每个公司真正需要的都是具有实干精神的人。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拥有了知识、经验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才是你最大的收获,它们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机会,助你一步步攀上成功的顶峰。至于那些滥竽充数之徒,即便一时春风得意,也总有一天会露出马脚,会尝到虚待工作的苦果。

当别人批评我们时,如果我们有坦荡的胸怀,有一颗宽容的心,就能够心平气和地审视自己。于是,我们就会发觉,别人的批评其实是出于一片好心。这样,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温馨美好的一面。相反,如果我们以敌视的眼光看待别人,心胸狭隘,处处设防,最后只会被人孤立,从而陷入无尽的忧郁和痛苦之中,同时也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要成就大事就必须要有坦荡的胸襟,对他人的一些非原则性的缺点和过失多一些宽容与忍让。正如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所说的那样:“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思是说: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坦荡宽容是一种境界,它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人格力量,使我们赢得信任、获取友谊,也可以推动我们的事业不断前进。

2处世立身,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可以同他谈话,却不同他谈,这就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话,却同他谈了,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也不会说错话。”

国学链接:

何谓“雅言”

根据《辞海》解释,“雅言”古时候指的是“共同语”,同“方言”对应。现代学者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指出:“雅言是当时较为通行的语言。”这就是说,“雅言”是我国先秦时期的通用语,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语言的发展变化与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不同的社会与时代对语言的规范和标准有着不同的要求。

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雅言形成于西周时期,当时以周朝的国都丰镐一带的语言为全国的雅言,是当时流行于中原一带的标准语言。

语言作为人们交际、交流的直接工具,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对其进行规范化。春秋时期,天下纷争,各诸侯国和南北各地,语言不能统一,这使得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十分困难,孔子由此倡导通行共同语,目光十分长远。孔子用规范的标准语言授课教学,对普及、推广和传播雅言起到了重要作用。

诸子之言:

钱穆先生评注说:“君子贵识人,不识人,则将失言,然亦有恐于失言而遂至失人者。人才难遇,当面失之,岂不可惜。”失人与失言是人际交往中的两大忌。什么时候该三缄其口,什么时候该开口说话,什么时候该说掏心窝子的话,对什么人该说掏心窝子的话,是智者的基本修养。

延伸思辨:

慎言其余

在为人处世方面,如何说话,确实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一个人可以和他讲直话,但由于担心得罪人却不讲,这是不对的。如果看到一个朋友犯了错误,宁可忠言逆耳,也要直言,否则对不起朋友。对于国君也是这样,过去有许多大臣也知道忠言直谏会惹来杀身之祸,但他们认为这是职责所在、道义所在,仍然直谏,这样的人在历史上都会留下很好的名声。但这种直言,也因人因事而异,有的人是无法和他讲直话的,如果讲了,不但不会听从,而且还会得罪人。因此,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说的时候就说,不应该说的时候就不说,从而做到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精彩典故:

范雎以智救国

说话要选择时机。选得良机,恰当表达,则能够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既不失人,亦不失言。历史上的范雎见秦昭王说的就是一个“不失人,亦不失言”的故事。

战国秦昭王时,秦国的实权操纵在秦国的太后和她的兄弟穰侯魏冉手里。

范雎原是魏国大夫须贾的门客,有一回,正好秦国有个使者到魏国去,就把范雎带回秦国。后来,这个使者又把他推荐给秦昭王,秦昭王约定日子,在离宫接见他。

接见时,秦昭王并没有重视范雎,他一边看着手中的奏章,一边问范雎有什么好的计谋,所以范雎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嗯、嗯”地应付。如此这样三次,使推荐他的人很难堪,回去后就责备范雎。这时范雎才说:“我要提出来的计划可以使秦国马上富强起来,可以帮助秦国在各国中称雄,可是昭王心不在焉,不能专心一意来听我的计划,所以不能讲。”

使者把这话报告了秦昭王,因此,秦昭王决定再次接见范雎。到了那天,范雎在前往离宫的半路上,碰见秦昭王坐着车子来了,他故意装作不知道是秦王,也不躲避。秦王的侍从大声吆喝:“大王来了。”范雎冷淡地说:“什么?秦国还有大王吗?”正在争吵的时候,秦昭王只听见范雎在那儿嘟囔:“只听说秦国有太后、穰侯,哪儿有什么大王?”这句话正说到秦昭王的心头上,他知道范雎这是在暗指自己。于是急忙把范雎请到离宫,命令左右退出,单独接见范雎。

他恭敬地说:“先生,您有什么可以教给寡人呢?”范雎仍然是嗯呀、哎呀地应付,昭王端正身子说:“先生是不是不愿意教导寡人呢?”范雎见昭王神色端庄,才回答道:“不是。臣是到处流亡的人,与您的交情很薄,但是对您贡献的计谋都是辅助您的。我愿意对您效忠,只是由于事情涉及您的骨肉之情,而且不知道大王您的心意,所以我不敢轻易说出来。臣现在感念大王的知遇之情,即使知道今日献言,明日就会被诛杀,臣也不再回避了。何况死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如果我的死能够换来秦国势力的增强,那也就是臣的最大愿望了。”

秦昭王说:“我诚恳地请先生指教。不管牵涉到谁,上至太后,下至朝廷百官,都不用担心,先生只管直说。”于是,范雎就议论开了。他说:“秦国土地广大,士卒勇猛,要统治诸侯,本来是很容易办到的事,可是十五年来没有什么成就,这就是因为相国(指穰侯)对国家没有忠心办事,而大王您也有失策的地方。”秦昭王说:“那你认为我的失策在什么地方呢?”范雎说:“齐国离秦国很远,中间还隔着韩国和魏国。大王要出兵打齐国,就算一帆风顺把齐国打败了,大王也没法把齐国和秦国连接起来。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远交近攻。对离我们远的齐国要暂时稳住,先把一些临近的国家攻下来。这样就能够扩大秦国的地域。因此,要先把韩、魏两国兼并了,齐国也就成了囊中之物了。”

秦昭王点头称是,说:“秦国要真能打下六国,统一中原,就全靠先生远交近攻的计策了。”于是,秦昭王便拜范雎为客卿,并且按照他的计策,把韩国、魏国作为主要的进攻目标。

过了几年,范雎屡获功绩,日益得到昭王的宠信,在秦国的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范雎认为,已经到了向内政沉积已久的弊病开刀的时候了,于是向秦昭王进言说:“我听说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都会对内巩固自己的威信,对外重视自己的权力。穰侯派出的使者窃取大王的权威,对各国发号施令,在天下结盟立约,征伐敌国,没有谁不听从。属国大了会危害宗主国,尊崇臣子会使君主卑微。现在我们秦国是太后和穰侯当权,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辅佐他们,只怕有一天会取代秦王。我私下替大王害怕,百年之后,统治秦国的可能不是大王的子孙啊。”昭王听到范雎的话也十分恐惧,说道:“你的这一番话正是我一直以来所担忧的啊。”于是昭王终于下定决心废黜了太后,将穰侯、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驱逐回他们的领地。秦昭王把相国穰侯撤了职,又不让太后参与朝政,正式拜范雎为丞相。

范雎谨言慎行,从而才能成功地帮助秦昭王实行他的“固本削枝”的策略,使秦吞并六国统一中国。

当代镜鉴:

君子不失言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对话是打开心门的钥匙。语言交流是社会交往中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失人与失言,都会对我们与人交往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在语言表达时,在与人说话交流时一定也要三思后再说。而要想做到既不失人也不失言,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修养和素质。所以孔子说的“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其实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其中尺度,非智者难以把握。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刚刚说完话后马上就后悔了,刚才的话不应该说,或者不应该那样说出口,如果能以更温和的方式表达出来,则易于对方接受。所谓“祸从口出”,说话之前一定要想好是否该说。在日常工作中,特别是担任一些比较关键的工作岗位的人员,说话时更要谨慎,否则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