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圣贤经典——智
5407600000005

第5章 知(智)者不惑:崇智求真的知性原则(4)

在我们这个几千年来一贯提倡中庸之道的国家里,做人处世,必须符合中庸之道,既要遵循做人的原则,又在具体事务中要有方法的灵活性,要有通权达变的技巧。处世不到位,失之不及;过分求备,则失仁德。因此,凡事总是要留有余地,既坚持原则又讲究方法的灵活。见尔前,虑尔后,秉持中正。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如果一味地坚持原则,大家便会疏远你,提防着你,于是你就会被孤立起来,寸步难行;但是如果同流合污,则必然毁了事业和前程。聪明人处世,崇尚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人们常常喜欢把两个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但是,却不知道用什么作为标准进行比较,结果只是以其中一个做标准去评判另一个,以至于判断错误。当子贡问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好一些的时候,便是不知以什么为标准,如果知道了标准,便不会再说出“子张比子夏好一些”的话了;在说出“子张比子夏好一些”这句话的时候,也含有以子张为标准的意思。这样的比较结果、结论是很难靠得住的,而且很容易偏颇、错误,是我们应该引以为戒的。

无论是进行比较、进行评判,还是做其他的事情,都不能没有固定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我们不能随便立标准,不能以其中任何一方或者别人为标准,而是要以“中”为标准,有了这个标准才知道如何是“过”、如何是“不及”。比如,我们不能问“自卑好还是骄傲好”、“守旧好还是创新好”,因为按照“中”的标准来说,自卑是不及而骄傲则是过,守旧是不及而创新是过。再进一步说,如何是过与不及?当我们确立了中线以后,无论是偏向左还是偏向右,都是不“中”,如果说偏左是过则偏右就是不及,如果偏右是过则偏左就是不及,总之,无论是过还是不及,都是偏离中线的。那么,这个“中”是什么?就是道义、原则——就华夏文化来说就是“道”,就太极图来说就是阴阳中间的分界线和太极图的全部。

精彩典故:

孔子处世中道的智慧

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孔子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他曾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相传曾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的一位学者,其思想核心是“仁”。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当时,孔子数次为鲁国国君介绍自己的治国思想,都不被接受,于是就带领弟子离开家乡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公元前484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派人请孔子回鲁国。孔子回到鲁国后,虽被尊为“国老”,但仍得不到重用。他也不再求仕,转而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

于是,孔子开始收徒讲学。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以私人身份从事讲学活动的第一人,影响深远。

一天,一位鲁国的大夫前来拜访孔子。谈话间,这位大夫问孔子说:“听说先生致力于教书育人,收了许多门徒,他们个个都有过人之处。那么请问先生您的学生颜渊的优点在哪儿呢?”孔子回答道:“颜渊是个有仁爱之心的人,我自叹比不上他。”那人接着又问道:“那子贡有何长处呢?”孔子回答说:“他能言善辩、口若悬河,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他,我虽为他的老师,但恐怕也不如他的口才好。”那人停了停,又问道:“那您如何评价您的学生子路呢?”孔子回答说:“他勇敢过人,这点我也比不上他。”这时,这个人很疑惑地接着问孔子:“照先生的说法,这三人都在某些方面优于先生,那为何还要跟随先生学习,听从先生的教诲呢?”孔子想了一下回答他说:“是这样的。我不仅有仁爱之心而且也有严厉之时;我在需要辩解的时候会能言善辩,不适宜的场合我会言语钝拙,保持沉默;有时我表现得很勇敢,有时我也表现得很胆怯。当一个人可以灵活处世时,他便能够对世事应付自如。我的三个学生他们各有自己所长,我单方面皆不如他们。但是,他们又不具备我的中庸处世这种为人之道。所以会跟随我学习,听从我的教诲啊!”那人听罢,连连点头称是,佩服孔子的智慧。

当代镜鉴:

把握好限度

无论是孔子、老子还是庄子,我国古代的先哲们,无不教导我们,做人要踏实、厚道、谦虚,要走中庸之道,不可狂妄自大。只有把握好做人做事的限度,才会更加丰富自己,更加充实自己,收获自然也会更多。

人若是产生骄傲的情绪,那么他评判事物的标尺就会失衡,就不能再正确而客观地看待自己,并且很容易走进自我膨胀的怪圈,长此以往,就容易被自己头上的那层光环蒙蔽了双眼。如果一直处于骄傲自满的状态,那么随着岁月流逝,你自以为已经走了很远的路,但总有一天你会突然醒悟,才知道自己还停留在原处,并没有多少进步。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是多么令人惋惜。

人有才能是好事,但如果因为自己的才能稍出众一点就狂妄自大,这是非常危险的事。狂妄往往是与无知和失败联系在一起的,人一狂妄就容易招人反感,自然也很难得到领导的赏识和朋友的认可。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在事业上、生活上取得更加长足的进步呢?

一个人有多少本事,别人都看在眼里,不用自己吹来吹去的。如果过于狂妄,往往会给别人留下笑柄。人们常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懂得韬光养晦,懂得用别人的光辉来掩盖自己的锋芒,不成为众矢之的,但又保持被人注意和认同。做什么都应该适度,这个度就是办事的分寸,其实也是一条警戒线。它是规定事物性质数量的界限。超越这个界限,事物就向反面转化,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努力掌握好这个度,要折其两端取平衡,尽量做到不偏不倚。

7智者以和谐为美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译文:孔子拒绝四种行为:不凭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偏见,不自以为是。

国学链接:孔子为什么拒绝意、必、固、我“意”是心里起的念头。心的本体是儒家所说的性格,率性才是人本来的性格。一般人起念则不能率性,故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恼人的情绪。孔子向来率性行事,能转意念,而不为意念所转,所以孔子说“毋意”。“必”是绝对肯定,是存有偏见的行为,不合儒家思想之道。《中庸》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祖述尧舜,他自己当然也是“用中”,所以“毋必”。“固”是固执地执持一些事理,不能变通,他人如此,孔子则不然。《论语·泰伯》中有:“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论语·学而》:“子曰,主忠信。”《论语·子路》:“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此外,叶公语孔子:“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都足以证明孔子不固执,所以“毋固”。

“我”就是说,人们总是执著于自我的认识,都总以此“我”作为评判事物的标准,坚持不释,孔子则不然。他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原来这个“我”只是游魂所变。游魂藉精气变来变去,没有了时,何尝真实,所以“毋我”。意、必、固、我,都与拥有真正的智慧相背。要想获得真智慧的人就要在此用工夫,开始时,困知勉行,练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然后步步进修,时时提醒自己,必须毋此四者。至于孔子的境界,工夫已至从心所欲不逾矩,无往而不率性,连这“毋”字也就自然地绝了。

诸子之言:

张子曰:“四者有一焉,则与天地不相似。”

杨氏曰:“非知足以知圣人,详视而默识之,不足以记此。”程颐曰:“此毋字,非禁止之辞。圣人绝此四者,何用禁止?”朱熹曰:“四者相为终始,起于意,遂于必,留于固,而成于我也。盖意、必常在事前,固、我常在事后,至于我又生意,则物欲牵引,循环不穷矣。”(译:意、必、固、我,这四者总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一个人,如果总是被意念所转,对事情存有偏见,就容易固执。固执的性格使得自己更加执著于自己偏执的意念,从而被物质欲望束缚,如此恶性循环不已。)

延伸思辨:

平和权变,方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