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47楼207
5717000000029

第29章 武侠讲座弁言

下雨天讲武侠,别有滋味。

我近来做事,总遇不上好日子。本来是请我上周四来讲座,突然又临时取消了。据说那天是个什么日子。我事先竟然没有想到。鲁迅说中国人健忘,我觉得自己首先就是应该批判的一个。

有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假如真能忘掉,从健康角度来讲,本是一件好事。但是现实偏偏逼迫着我们不许忘掉。鲁迅就希望后代忘掉他,可是我们越来越忘不掉。许多被岁月冲淡了的往事,一件件被人们挖出来,重新辨认。今年的百年校庆,也是一个挖掘往事的庆典。我们也趁它的余热未消,来谈谈咱们的往事——旧派武侠。

北大同学成立一个武侠文化研究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其实本来在北大就实际存在着大大小小的、自发的、无名的武侠研究会,许多宿舍都在经常研究。但是如果要正式成立,就得规范一点,就得对内对外都有个说法,以免被误解为一个无聊的社团甚至是反动的社团。北大有很多社团,号称是“百团大战”。其中最有名的是两个,一个叫山鹰社,一个叫爱心社。它们都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但是山鹰社和爱心社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它们的精神核心是什么?我认为,山鹰社的精神就是“武”,爱心社的精神就是“侠”。那么我们武侠学会应当“武”和“侠”兼而有之。

在中国的最高学府,呼唤一种武侠精神,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100年前的中国文化界,也兴起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武侠文化热。在那时的知识分子中间,鼓荡着一种尚武精神。习武,任侠,成为一时风尚。章太炎,鲁迅,周作人等都十分推崇侠义精神。秋瑾女士自号鉴湖女侠,鲁迅翻译《斯巴达之魂》等,都是与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特点有关的。为什么100年后中国又需要呼唤这种武侠精神?我觉得这是我们北大的武侠研究者需要思考的。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当今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中国究竟向何处去,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和文化糟粕究竟是什么,等等。这样思考才会提高我们的武侠研究水平,把我们的学会越办越好。

北大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大隐隐于学。相信同学们中间一定有许多高手,希望我们互相切磋,共同把北大的“武功”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