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说来,可以肯定,在人的心灵中,没有别的感情比得上人类之爱的,没有其他,感情比它更独立于个人品质、义务或与我们的关系的了。可以肯定,人、或人性,仅仅是爱与恨的对象,并寻找其他原因,通过印象与思想的双重关系,这原因可激发起爱或恨。
摘自(英国)休谟《人类理解研究》Ⅲ,Ⅱ,1
爱是如此多种多样,乃至使人很难给它下定义。“爱”这个字眼被大胆地用于只持续几天的感情,没有尊敬成份在其中的感情,对女性的殷勤、冷淡的习性以及先有趣后无聊的浪漫幻想。人们把这个字眼用在上千个可以想象出来的东西上。
如果哲学家想对这个几乎不属于哲学范畴的概念追根寻源,就让他们回忆一下柏拉图的宴会吧!宴会上,苏格拉底,这位阿尔茜娅比德和阿迦松高尚的情人,向她们大谈其爱情中的形而上学。
卢克莱修谈及爱情时更象一个哲学家,维吉尔则亦步亦趋。
大自然的画布要由大自然本身来描绘。
你想知道爱情的概念吗?看看你花园中的麻雀吧!看看你的鸽子吧!看看被带到小母牛身边的公牛吧!看看被你的两个侍童带到静静地候着的骒马身边的桀骜不驯的牡马吧!她甩开尾巴欢迎他,看他,双眼炯炯发光,听,他的鼻息震天作响。奔腾跳跃,口中泛起白沫,鼻孔大张,呼吸急促,鬃毛起伏,他冲动地猛扑向大自然的赐与。再想想人类这一分支的优势吧。在爱恋之中,人拥有自然给与动物的一切:力量、美丽、灵巧、速度……
由于人接受了自然给与的可以完善一切的赠与,人也完善了爱情。清洁、关心自我、使皮肤更宜人、增加接触的快感、对健康的关注使感情器官更敏感。所有其他感情一经进入爱情领域,如同点石成金一般;友谊和关心都有助于爱情之苗成长,身心则起着约束作用。
自爱加强了这些约束。一个人欣赏自己的选择,无数幻觉成了自然为之奠基的建筑物的装饰品。
这就是你高于动物之处。但是,当你尝到了如此之多的它们所不知的乐趣后,会为这些没有思想的动物感到遗憾。使你感到害怕的是,地球上四分之一的生灵沉浸在爱河之中,一种骇人听闻的疾病正污染着生命之泉,这种人所独有的病症只危及生殖器官。
摘自(法国)伏尔泰《哲学辞典·爱》
想证明如果她(约翰逊夫人)比约翰逊大许多岁或在其他任何情况下他便不会真正爱她,这是很荒唐。因为爱只是一种感觉,是非理性的,没有尽人皆可遵循的共同原则。每个人有自己的感觉,自知他是怎样被所敬慕的人的特殊气质所左右的,这种感觉太细微,太美妙,乃至根本不可言传。
摘自(英国)鲍斯威尔《约翰逊传》(1752年)
如果我们的朋友受到伤害,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恼怒,对任何惹他生气的人感到气愤。如果他接受了恩惠,我们欣然与他一同感恩,对他的施主十分敬重。但是,如果他恋爱了,虽然我们可以认为他的热情与别种热情同样合情合理,但是,我们绝对不会想到自己也要接受同一感情,也爱上他所爱的人。热情是人人可见的,但是,陷入这一感情的人完全分辨不出对象的价值。虽然我们知道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在一定年龄阶段能够原谅它,不过,人们总要嘲笑它,因为我们绝不可能身临其境。
摘自(苏格兰)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Ⅰ,4
爱是感觉,不是意愿或意志。我不能爱是因为我不愿爱,非并因为我不应当(不必)爱。因此,没有爱的义务这类事。但是,仁爱(amor benevolentiae)做为一种行为方式,可以诉诸法律义务。没有利害相关的仁爱常常被(不恰当地)称为爱,甚至在不涉及别人幸福之时。如果将一个人的全部目标完全托付于另一个人类(或超人)的目标,也可以说爱是一种义务。但是,义务都是强迫性的、受限制的。虽然它可以按法律自我约束,但是,被约束的行为并非来自爱。
量力而行善是一种义务,不论我们爱他人与否,并不会使这一义务丧失任何意义。
虽然我们必须对我们人类作出悲观的评价。
唉,在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一事物后,并不会发现它特别值得爱。不过,人类之恨总是最可憎恶的:纵然是不包括任何敌对情绪的、仅仅是对人类的反感(如孤独的厌世者)亦如是。因为博爱对厌世者也有义务,人们可以不爱厌世者,但仍应对他们表示善意。
摘自(德国)康德《伦理学的形而上学的基本原理》 Ⅻ
我来到爱神的花园,见到从未见过的景象,一座教堂建筑在我曾嬉戏过的草地中央。
教堂大门紧锁,“不准众人越过”,我又回到爱神的花园,处处曾是芬芳的花朵。
我发现园中满是墓地,本是花坛的地方墓碑林立,黑衣神父围着墓地巡视,用荆棘捆住了我的欢愉。
摘自(英国)布莱克《爱神的花园》
“爱情并不想满足它自身,也不把自身放在心上,它为着别人牺牲宁静,在地狱的绝望里建一座天堂。”
这样唱着一个小土块,它曾被牛群踩来踩去,但是小溪里有一颗石子,它也唱出了合适的诗句:
“爱情只想满足它自身,束缚人也出于自娱的愿望,它高兴看别人失去宁静,建一座地狱来对抗天堂。”
摘自(英国)布莱克《土块和石子》
世界存在五、六千年以来,从未有过毁灭两性间热情的行动。各个时代里,人们在耆耆之年对他们自己已感受不到的感情横加指责,这如同指责成功一样毫无道理。气质冷淡的人从未感受过爱情,对于这种为生活带来巨大欢乐的热情的力量,他们肯定只会作出无能的判断。在罪恶的放荡之中度过青春的人,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出于肉体的衰竭和心灵的悔恨,也会斥责这种欢愉是虚妄的,无益的,是毫无结果的一种持续性的满足。但是,单纯的爱的欢愉会带来对良好的理性、崇高的品质的憧憬。几乎没有一个人一旦经历过有道德的爱情的无与伦比的欢愉之后,不把它作为一生之中阳光灿烂的一段时光来回忆的——不论这爱给他心智上的欢愉有多大。他回顾,他思索,带着深深的悔恨,他的想象力常常回到那一时刻,多么渴望再过那种生活!
摘自(英国)马尔萨斯《人口原理》Ⅺ
茅屋中的爱情有水和面包皮,这不过是——原谅我,爱神——炭渣、尘埃、灰土。
宫殿中的爱至少比茅屋的清贫更富有令人悲伤的痛苦。
摘自(英国)济慈《莱米亚》Ⅱ,1
假使她碰见了他,虽然她不再微笑了,她显出的忧郁比她的微笑更为可爱,仿佛她心中蕴藏着千言万语。
说不出来,却要把它们百般抚爱,紧紧地压缩在她燃烧着的心底;即使天真无邪也有不少狡猾,而且决不敢自己说出真话来,爱情在年青时期就学会了虚伪。
摘自(英国)拜伦《唐璜》Ⅰ,72
所谓爱,一般说来,就是意识到我和别一个人的统一,使我不专为自己而孤立起来;相反地,我只有抛弃我独立的存在,并且知道自己是同别一个人以及别一个人同自己之间的统一,才获得我的自我意识。但爱是感觉,即具有自然形式的伦理。在国家中就不再有这种感觉了,在其中人们所意识到的统一是法律,又在其中内容必然是合乎理性的,而我也必须知道这种内容。爱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我不欲成为独立的、孤单的人,我如果是这样的人,就会觉得自己残缺不全。至于第二个环节是,我在别一个人身上找到了自己,即获得了他人对自己的承认,而别一个人反过来对我亦同。因此,爱是一种最不可思议的矛盾,决非理智所能解决的,因为没有一种东西能比被否定了的、而我却仍应作为肯定的东西而具有的这一种严格的自我意识更为顽强的了。爱制造矛盾并解决矛盾。作为矛盾的解决,爱就是伦理性的统一。
摘自(德国)黑格尔《法哲学》158节补充
这是(爱情产生时)心理的发展过程:1崇拜。
2一方自语道:“能够吻她一下该有多美,能被她回吻一下该有多美。”
3希望。
一方研究她的优点。妇女则应当在这个时刻奉献出自己,方能得到最大的性欢乐。
在希望产生之时,连最羞怯的妇女也会双目炯炯。爱情如此强烈,欢愉如此浓郁,以致在一举一动中都能流露出来。
4爱情诞生。
去爱就是用所有的感官尽可能近地去看、去摸、去感觉爱着我们的那个妙人儿,并从中找到乐趣。
5第一次结晶。
我们可以从我们对其爱情确有把握的妇女身上的一千个优点中尝到欢愉的滋味。我们心满意足地分析我们的幸福。我们得出了一个夸大的想法:这是上天用某种不为人知的方法赐与我们,并保证持续不断的神奇过程。
如果让一个恋人琢磨上二十四小时,你就会发现他的确这样想。
在萨尔兹堡的盐矿中,如果将一个树叶脱尽的大树枝抛入废弃的矿坑,两、三个月后再将它拿出,树枝上会布满晶莹的结晶体,连最细的枝条上也盖满无数闪闪发光的璀璨的“钻石”,以至再也看不出树枝原来的模样。
我把每次事情之后便能发现爱人新优点的过程叫做结晶……
我算之为结晶的现象是从促使我们享乐、促使血液流向大脑的大自然的召唤之中产生的,是从我们随着发现爱人优点而日益增长的欢情之中产生的,是从“她是属于我的”这一念头之中产生的。野蛮人超不出第一步,他会抓紧时机享乐,不过,他的脑力集中在从他面前逃向丛林的野兔身上,为了吃上鲜兔肉以尽快地恢复体力,他不惜去冒做敌人俎上之肉的危险。
在文明的另一极,我绝不怀疑,一个敏感的妇女除非与她所爱的男子在一起,否则是不会产生性欢乐的。这与野蛮人恰恰相反。但是,在文明开化的社会中,妇女有足够的闲暇,而野蛮人则必须为生存而奔波,只能将他的女人看作一只兽的负担,如果一些野兽比野蛮人过得更安适,无非因为雄兽的生活更有保障罢了。
让我们离开丛林再回到巴黎吧!热情奔放的人在他们所爱的妇女身上只看到优点。
不过,他的感情仍可徘徊不定,因为精神生活最不喜欢单调,哪怕在最完美的幸福中亦如是。
于是,在他注意力集中之处又产生了怀疑。
6怀疑的产生。
当他的希望出现后,又被十次、几十次的回眸、一些细微的动作或持续很长时间的事态所认可时,恋人从第一次震动之中恢复过来,逐渐对幸福感到习惯了,他也许仅仅是在理论指导之下,而这种理论的基础是他日常生活的经验,实际上只有在轻率的妇女身上才会得到验证。我说过,恋人要求更主动的爱的证明,想更加快爱的进程。
如果他要求保证的次数过多,会遇到淡然、冷漠乃致恼怒。在法国有一种讽刺的说法:“你认为取得的进步比实际取得的要大许多”。一个妇女这样做,或是因为她正从陶醉中恢复过来,还原到谦和的本份之上,对自己的越轨行为感到吃惊,或是仅仅因为羞怯或虚荣。
恋人对起初得到保证的幸福的把握越来越小,并开始批评自己得以产生希望的理由。
他试图回到生活的其他享乐之中,但是,发现这些享乐已不复存在什么乐趣。他为一种骇人的悲苦攫住,注意力又集中起来。
7第二次结晶。
现在,第二次结晶开始。它是下述思想各种形式的结晶:“她爱我。”
在怀疑产生之后,在令人可怖的悲苦时刻之后,恋人自语道:“是的,她爱我。”在新发现的妩媚之中,又开始了结晶过程,催人憔悴的怀疑又回来了,又拉他猛然止步,他的心不跳了,又自语道:“她真爱我吗?”虽然有这令人神伤、令人回味的顾虑,可怜的恋人仍然真切地感到:“和她在一起,才会经历到这个世界上只有她才能给我的欢愉。”
恋人的思维不断在三个念头上盘旋:1她在各方面均是最完美的。
2她爱我。
3我怎样才能得到她的爱情最有力的证据?爱情初起的最撕心裂肺的时刻是当恋人发现在推理的环节上犯了错误、必须摧毁整个结晶物之时。
至此,甚至对结晶本身也出现了怀疑。
摘自(法国)斯汤达《论爱情》Ⅰ,2
人不应随意拒绝去做能带来比任何想象出来的乐趣更有趣的事。
爱象发高烧,它的来去均不受意志制约。在为怜悯而爱和为爱而爱之间有许多重大差别。在爱人的优良品质面前,一个人应象遇到天赐良机一样感到庆幸。
摘自(法国)斯汤达《论爱情》Ⅰ,5
把一切都付诸于爱,按心灵的意愿行事,朋友、亲戚,时日,领地、名誉,计划,信任和缪斯,不要拒绝这一切恩赐。
再给这勇敢的大师一次机会, 一直追随它,希望永不衰退。
飞上高空,在正午时分向下俯冲,要振起急切的翅膀,带着无享的意向。
它是神灵,知道应走的陆路和天空的小径。
它鄙视卑琐,要求勇敢、坚强。
从不会产生怀疑的心灵,从不折腰的价值不可估量。 会得到它的报偿——这报偿将远远超出其自身价值之上。
把一切都留给爱情,但是,但是,听我说,你的心应当再听一听,再顽强地去博、去拼让你今天、明天、永远做一个你所爱的自由的阿拉伯人。
让你一生与一位少女相伴相随,但当惊讶,当第一个猜度的模糊的阴影轻轻掠过她年轻的心胸,那么欢乐将与你无缘,她还是无拘无束,尚未陷入恋情。
你也不要再拉住她的裙裾,也不能阻止她在夏天的花冠上缀上淡色的玫瑰。
虽然你爱她犹如爱自己, 象一片纯净的土地,虽然她冲破了白昼的阴霾,从一切生物那儿偷走了恩惠,还是应当由衷地相信,半神过去了,真神已降临。
摘自(美国)爱默生《把一切都付诸于爱》
不论发生什么事情,这总是真的:在痛楚最深之时我仍感到了它:虽然失去了,毕竟曾经爱过,比从未爱过要好上许多。
摘自(英国)丁尼生《悼念》ⅩⅩⅦ
春天,生机勃勃的蝴蝶花变成了鸽子,春天,年轻人的幻想悄悄地变成了情思。
摘自(英国)丁尼生《洛克斯莱大厅》19
只爱一个姑娘,去依恋她吧,用高尚的行动不懈地去崇拜她吧,直到赢得了她的心。因为确如我所知,天下没有比钟情于少年的姑娘更敏锐的大师,她不仅让男人保住禀赋,还教会他高尚的思想,友善的言辞,对荣誉的渴望,优雅的举止,对真理的爱戴和造就男子汉的一切气质。
摘自(英国)丁尼生《吉妮维尔》472
青春的爱情制造者——那蛛网哟!甚至它的附着点——那因此细密织成的网——几乎不为肉眼所见:难忘的指尖的接触,深蓝色眸子光芒相交,没头没尾的句子,颊和唇最细小的变化,轻微的战栗。网是由信任与无止境的欢愉、对另一种生活的渴望、十足的幻想、绝对的信任、无限的忠诚相交织成的。
摘自(英国)乔治·爱略特《米德尔马契》Ⅳ,36
因为积极的爱和幻想的爱相比,原是一件冷酷和令人生畏的事。幻想的爱急于求成,渴望很快得到圆满的功绩,并引起众人的注视。有时甚至肯于牺牲性命,只求不必旷日持久,而能象演戏那样轻易实现,并且引起大家的喝采。至于积极的爱,——那是一种工作和耐心,对于某些人也许是整整一门科学。
摘自(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喀拉玛卓夫兄弟》第一部,Ⅱ,4
她又流泪了。
怜悯、温柔与爱的情绪更强烈地支配了彼埃尔。他觉得泪在他的眼镜下边流,他希望没有人看见。
“我们不要再说了,我亲爱的,”彼埃尔说。
娜塔莎忽然觉得他的文雅的、温柔的,诚挚的声音是很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