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出生于扬州府兴化城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在他3岁时,他的母亲就生病去世了,慈祥的养母一直陪伴着他,给予他无尽的关爱。
郑板桥少年时,在家里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17岁时,他离家求学。20岁时,他跟随本乡先辈陆种园学习填词,同时结交了许多喜欢诗画的朋友,经常在家里一起吟诗作赋。
19岁时,郑板桥考取了秀才。23岁时,郑板桥结了婚,并生有两男一女。生活日益困苦,迫使他不得不中断学业,开始谋生。起初,郑板桥在真州教馆,即私塾,当起了教书先生。但他对教馆生活十分不满,感到痛苦和羞辱。的确,这是一个低贱的、傍人门户的、像坐牢一样的差事,而且收入很低。妻子便不时拿出自己旧日的钗簪衣物,送进当铺,换回一点点粮食。就在全家最窘迫的时候,郑板桥最心爱的儿子死了,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郑板桥30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家中的生活更加困苦,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不断有人上门讨债。为了生存,郑板桥不得不辞馆出游,以卖画谋生。这样的生活,长达十年。他游历了庐山、长安、洛阳、北京等地方,创作了不少诗文。
郑板桥以隶篆书体为主参考行楷,创立了一种名为“六分半”的新书法体例。“分书”,即隶书,又称“八分书”。“六分半”即是使书体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而且隶书多于楷书,这样就不足八分,因此就叫“六分半”书。这在当时是一种大胆而惊人的变化,对于书法史,也是一种难得的自我创新。
郑板桥的竹画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他笔下的竹子千姿百态,笔力劲峭,体貌疏朗,是他坚忍倔强的人格的真实写照。他善于通过简洁生动的线条,勾勒展现出竹枝的坚韧和勃勃生机。他的画纯用水墨,没有采用彩晕色染的画法,在酣畅淋漓的墨色中传达出竹子的青翠或饱经风霜,韵味隽永,意境美妙,令人回味无穷。
郑板桥44岁时中了进士,在北京畅游了香山,结交了许多禅门学者、诗人墨客。49岁时,他被选为七品县令,赴山东范县就任。五年之后,他又去潍县,任职七年,共当了12年县令。有一年潍县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又加上前两年的瘟疫、蝗灾等灾难,老百姓无法生活,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身为父母官的郑板桥忧心如焚,急忙向上司报告,请求赈济灾民。但事关紧急,他决定立即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按照大清律例,开仓赈灾必须得到上级的批准,方可实施。此举救活了成千上万的人,但郑板桥也因此而丢了官。他离开潍县回家乡时,只有三头驴子送他南返。一路上他与百姓依依惜别,百姓们都哭着相送。
晚年的郑板桥,定居扬州,与汪士慎等人游历聚会,吟诗作画,形成了著名的扬州画派。1765年,郑板桥去世,享年72岁。